標籤:

在國內,天文學所遇到的阻力以及為什麼天文學不受重視?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成為天文學家,更多與天文學家研究生涯,職業發展,工作生活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謝邀請!客觀地說,最近十幾年國內天文學的發展還是很快的,但是整體規模和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差距很大。這裡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對純基礎科學的重要性的理解的問題。過度實用主義、急功近利、只關注眼前的短期利益應該是重要的原因,但這也是處於這個發展階段的國家的一個合理的選擇吧。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會逐步從知識消費國進步成知識生產國,否則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問題,所以我整體上還是非常樂觀的。


自然科學研究就像打地鼠,你不知道哪個洞里會冒出東西來。

從源頭來說,自然科學家、哲學家研究的那些都是吃飽了撐的瞎想,瞎猜,根本不能用來賺錢,跟「生產實踐」沒啥關係。但正是這些天馬行空無所用處的哲學和科學,產生了工業革命,讓歐洲凌駕於全世界,迫使整個世界向歐洲看齊,於是我們有了全球化。

為什麼要學天文學呢,在最初的學問里,天文學問題占的比例很大,從亞里士多德到愛因斯坦,很多問題都與天文學相關。挑起「科學革命」,促成現代科學誕生的哥白尼、伽利略都是天文學家。

科學這個事兒,必須厚植土壤,以充足的陽光和水源供給之,才能長出好苗茁壯成長。

所謂追趕潮流,沒太大錯,但若是只干這樣的事兒,就是太過勢利了,只看著人家的葫蘆長得好,催家裡的下人(對的,是下人)趕緊把大葫蘆種出來。根本不管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科學需要自由的環境,才能腦洞大開,開出奇葩。因此,科學技術包括天文學的發展,得益於社會這個系統。只談科學技術不談鼓勵自由創新社會環境,就像「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派一樣幼稚。

天文學跟「生產實踐」確實沒太大關係,只是古希臘以來對天文學的討論(跟許多其他哲學問題一起),誕生了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中國命運的科學,如此而已。


個人覺得,國內天文發展的阻力主要有兩個方面。

  • 科研管理體制和專業人員的組織架構。前者最大的問題是過度行政化和缺乏合理的評價體制,後者體現在我們在現代的大的天文觀測設備和觀測項目上還缺乏很好的合作以及相關經驗。
  • 經濟發展的階段和文化的土壤。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天文顯然屬於形而上的。我們的經濟基礎還沒有形成穩定的中產階層,大部分人還在為自己的社會地位奮鬥的時候是很難抬頭仰望星空的。我們的文化基因裡面也缺乏仰望星空的傳承。


今天在食堂噴飯的時候,跟經濟學師兄發生了一點小爭執。

他竟然當著我的面說經濟學沒有用!不能預測現實!這不是班門弄斧么。

我上來就跟他講,我們天體物理研究的東西,都不是人類文明存續時間內能有影響的問題!你比的了么?你拿什麼比。

銀河系大不大?光速抵達銀河系另一端就要幾十萬年。這就太近啦,都沒挑戰。我們研究系外星系、星系團、CMB、大爆炸!大爆炸你懂不懂?一百三十億年前啊,嘭!這個炸的呀,暴漲!宇宙暴漲知道不知道?就是漲的比光速,還快!什麼?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我說你懂不懂啊,別不懂裝懂好不好。這是宇宙在長,宇宙空間本身長,跟那什麼光速限制都不挨著。

誒我這跟你都沒法交流。學經濟的啥也不懂,還跟我說經濟學沒用。

感謝大家的評論,我寫的當然就是個笑話了,所以評論中的技術性錯誤我沒有回復,然而這裡想多句嘴。

我想說,踏踏實實研究物理、尤其是天體物理的這幫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最真誠、最簡單、最理性也最感性、抱著最大的善意對待每個人的一群人。也許你看不上他們所做出的努力,認為成果無可預期,但正是他們,也只有他們,願意默默無聞的投身其中一輩子。他們的存在本身,就讓這個社會更單純而美好。


作為一個大一狗我還是想提提我的夢想,從高一一直喜歡天文每周看天文雜誌到高二高三天天學習看不到希望。高三曾和家裡人深入地談了一次,可不可以讓我自己去學天文學。得到的答案是可以,前提是十大名校。可能那時候的家人只是為了激勵我吧,最後沒有上名校,和家裡人抗爭了一次挨打結束,最後保險填了211的口腔,因為就業容易。

其實讓我放棄的原因有,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夠在不怎麼了解一個學科的目的下去走一輩子,可能窮困潦倒。

到了大學想自學天文,發現學醫簡直就是滿滿滿滿的課,而且,根本沒有社團能夠加入。圖書館有很多書,可是看不懂,我都不知道我的大學有沒有天文系。

這是個人經歷吧,基礎學科一向很少人去學,尤其是天文,沒有立當見影的結果,國家很難投入資源。也許有,可能在高端的層次吧。

我偶爾又在想,天文之所以不普及是因為什麼,因為他的門檻高嗎?所以不需要平凡的人們去選擇去學習嗎?我又否定自己,在沒有學過之前誰又能肯定自己不是學這個的料。對比學醫,我覺得應該就是職業需求吧,因為每個人都會生病,所以需要醫生,不是每個人都會接觸天文,所以需要的就少。

可能只是自己的一點感懷吧,可能離題了,也希望大家諒解


高三狗不請自來

國內好一點的天文系只有北大,北師大,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其中北師大要求提前批次,剩下的全國高中畢業生中能考上的真的不多,願意選擇天文的也不多。

說說學校里吧。很少聽見有人談論天文。學校有一個天文望遠鏡,但是我高中三年都不知道它開放過沒有,只有在初三的時候來參觀過一次,一路上都是灰,設備上帶銹,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用。最近老是問同學想考什麼專業,很多人都說不知道,然後我一直問問問,其實很多人是有大致的方向的,只是不敢確定,但是我沒聽說過有人想學天文的,甚至沒聽到有關科研的(這個應該不準確因為我問的人大部分是女生)。至於我啊我是成績太差考不上有天文系的學校,並且成績不好感覺做科研也不會好啊。我這樣的也還是有的吧。

至於為什麼不受重視就不妄加評論了。


缺錢。

一個項目少說千萬多說上億甚至十億,雖然現在科研經費增多,但是一旦出大項目立刻就沒什麼錢了。

一千萬,對於天文而言一台小望遠鏡,能做多少?一兩個團組,每年畢業博士碩士幾人罷了。

對於物理系,買一台電鏡,一些設備,可以發好多年論文,甚至可以讓半個學院一步一步走下去。

目前國家還是太窮。


目前的中國教育讓社會變得功利化,房子結婚彩禮錢,讓我們難以接受「沒用」東西,而學術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沒用」的東西,以前一直被人問:這個有什麼用,所有我覺得可以說最大的阻力就是急功近利的社會,在深入些就是教育的鍋


你知道我跟同學講我喜歡天文時,他們怎麼說的嗎?

1,不就是看星星嘛

2,不就是些石頭嘛

3,行行,你別解釋了,我對那玩意不感興趣

不是有阻礙,是人太無知。

讓人喜歡天文,就要看他是否愛學習,如果喜歡學習,是不是有探索好奇精神。

最後,我想說,在這個俗不可耐的生活里,有人能不說"那個能賺到錢嗎?"而喜歡天文就夠了。


如果人們發現月球上有石油,火星上全是鑽石。金星上全是黃金。大概人們就會有熱情了。金錢現在是國人最大的動力了。總覺得人們離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的熱情越來越遠,很多人都覺得外太空的事有什麼意思,頂多沒事時候來個流星雨能看看。


我覺得不能簡單地說不重視,而是投入不夠。

中國一直缺乏對大的科研項目(例如LIGO)的支持,經濟是限制其發展的一大因素,但是還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搞科研的不管錢。這只是這樣說說而已了。中國並不缺乏有戰略眼光的科學家,但是科學家也沒什麼權力不是嗎?

至於天文學,資金的投入也是巨大,中國的某些領導不會為這種事拿出太多錢來,當然中國的現實問題是很嚴重的,畢竟人口基數在那兒,沒有什麼民生問題是小事。所以呢,經濟實際不夠強大,國家還要處理民生,國家認為民生重於科研。所以,所以…

還有一個因素,從事科研的人真的相對很少。我的身邊的確大多都是熱愛科研的人,但是想想我的高中,我高三是在我校的理科的重點班,整整一個班,大學裡只有兩個人選擇了基礎科學……所以,所以…


參考NASA的成長曆程吧,需要國家政府捨得撥款才可以,一度有過很撐不下去的艱難時期,當年NASA的員工博士畢業都有出去開過計程車的補貼家用的經歷


太過長遠的經濟收益和隱形的科技貢獻,人們並不了解也無法自主聯繫如今科技和經濟發展與天文的關係。加上這一領域挺難發現大事,不如其他領域發現快,收益大。老王家很多都宣傳技術革新,包括曾經的機械和如今的網路等等,而非自然科學方面(前人發現了很多,如今難度升級)。現實中個人方面,學習天文需要不錯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然而而多數人並不能獲得很好的工作。

順便槽個,紅色大國消失了,藍色世界也對頭頂上的星空興趣缺缺啊(缺錢×)。

以上只是這裡淺薄的看法,若有不足請多多指教。


先從大背景出發:

1,國家1949年成立,只有67年,並不算根深蒂固。

2,國家經歷文化大革命10幾年動蕩期,期間科學發展基本停滯。

3,改革開發後,初期很多年重點為經濟發展,加工業,對教育業,或者說前沿高端科技研發探討不夠重視。

此三點為時代背景之制約。

從文化制度背景出發:

首先聲明科技,天文皆屬於文化科學。

1,教育制度,我國貫徹輸入觀念式教育,發掘挖掘偏才怪才觀念落後,散失早期教育,流失早起可培養人才。

2,古言文過多,使得教育理科工科時間過少,影響全面發展。

從社會實際背景

1,天文行業並不是偶像英雄行業,無主流思想推廣

即無播種何來秋收之說。

不夠現階段我國及歷屆政府都在進行改善,越來越多冷門科技學科也能得到高校專業,且現階段我國天文業雖然不在國際領先但卻也不至於全面落後,

相信不就將來即使無法世界領先也可進入一流。

以上個人觀點,僅作娛樂,謝謝。


在中國,現實的引力實在是太沉重了。

——《三體》


本人所在大學的天文愛好者協會掛在物理與天文系下,入社時是校十大社團,報名的同學很多,老社長定期開課講講天文學史和基礎觀星、副社長周五晚上總是帶我們到電院大草坪架起瑪卡圍著燒烤架夜觀天象(社團真·有錢),有時還會有上海天文台的研究員過來講座。可是連續三年沒有一個物理系的同學報名的(雖然這是我們每年的重點宣傳招新對象),我周圍喜歡看星星的人很多,但是能耐住性子看一整夜的還真沒幾個(老社長呀!)業餘愛好者熱情高漲但是掌握專業知識的同學卻興趣缺缺,是不是他們覺得我們社團水平太low了,還是他們們對天文本身就沒。。。以後的天文學發展總不能指望我這種半吊子吧


是因為中國教育的功利化導致了天文學的冷門,還有咱們國家的技術的確不如外國而且相差太遠


國內的用人機制制約了所有的進步。這是深層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贊同lyounger的觀點。

你可能不知道天文台有多少錢……

幾億幾億的燒……

相比於引力方面的理論物理(粒子物理還好點),雲泥之別。


天文學最初的夢想


推薦閱讀:

怎樣惡補天文學知識?北師大的天文系自主招生
如果在距離地球十光年的宇宙放一面鏡子!然後我用望遠鏡看它!是不是可以看見二十年前的自己?
地球上的稀土來自於哪裡?
知乎上關於天文學的精彩問答有哪些?
假如我們身在獵戶座星雲中,那麼看到的星空會是什麼樣的?

TAG: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