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文學家的競爭激烈嗎?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成為天文學家,更多與天文學家研究生涯,職業發展,工作生活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看問題,我以為是問天文學家在研究上的競爭,結果大家都在答就業狀況。

先說句就業,我看到的情況,不少國內天文博士跟我抱怨國外的博士後和教職很難找,抱怨機會太少;同時,國內和美國這邊也有相當數量的經費充足項目富餘的科學家也在抱怨,現在招個博士後什麼的,還蠻難的。真的,挺奇怪的現象。

但是,我真正想回答的是研究上的競爭。

做研究,理論上各說各有理,爭吵不休那是常事,天文圈的吵架太常見了。真正你死我活那種競爭倒沒有很多。

同行之間難免有研究課題撞車,拿著同一套數據分析的情況,特別是一些熱門的數據。總體上,我覺得天文圈大家還是很和諧的,時常聽說競爭對手間君子協定、互相幫忙或者「我按著完成的文章不發,等你的文章出來一塊發表」的情況,我圈 rp 均值還是很高的,良性競爭比較多,數據和技術分享也很多。

另外,天文學家們無非就是申請經費競爭,也有常常有互相幫忙,很多競爭對手互相合作的情況,總之圈子小了,大家玩得也比較開心。


出於對自己言論的負責,已部分更新。

在這種問題上,希望還是就事論事,不要過於 cynic

樓上各位答主熟人不少啊,還是匿一下吧

國內情況相對樂觀,甚至聽某些老師私下裡說,這兩年咱們(中科院系統某天文台)這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不好去評價別人的水平,私下裡說的話也不必太當真。但是,近些年國內有職位的,真都是大牛嗎?大多數也只能說水平尚可而已。(我也是走土博路線的,無意冒犯。)

國外的情況,找 faculty 的位置很難,具體有多難你們可以參考一下aas上貼出來的工作機會(各大學和研究機構都會在上面招人,包括招學生啊,博後啊,還有 faculty)。當然作為科學工作者,個人發展前景不能單看這些數字。影響找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隨機性也很大。如果有很好的文章,在自己的方向受到認可,可能性會大一點。遇到大牛老闆(肯提攜自己的,而且行業內口碑影響力也好),情況也會好不少。遇到對口的項目和職位,選對了熱門的研究方向,情況也會樂觀點。看個人努力,也得看造化。

可以說得更直一點,假如是top fellow,是自己領域的leading expert,你還需要關心多少人競爭一個職位,多少畢業博士生爭取多少faculty位置嗎?當然,對於水平average的人來說,這些數字還是很重要的。這裡沒有嘲笑各位同學同行的意思,但說真的,那些 top fellow 的競爭也同樣激烈。這個可以去 astrobetter 這個網站看一下,有列出每年的博後位置,各種 fellow,以及誰被錄了。

再者,我一直覺得,讀phd不代表一定選擇去大學和研究機構工作。這就像去參軍,不代表要為部隊為國家服務一輩子一樣。過去的博士教育目標都很明確,而我所知道的是,這幾年有些老牌天文系也開始支持學生在學術界之外謀發展了。這也是順應時代的一種變革。出路的話,很多,樓上樓下各位老師前輩都已經說到了。這個問題上有個老師說得好,不要讓讀博,不要讓自己選的這個方向這個組,限制了自己在行業內,以及行業外的各種可能性。


如果一個教授從 30 歲開始帶博士生,每年帶一個,那麼退休時會有大概 30 個博士畢業。

如果職位不擴張,該教授退休後就會有人頂替,那麼只有大概 1/30 ≈ 3% 的人能找到工作。


剛請教某天文協會會長,說競爭非常激烈,不同方向表現形式不一樣:

比如做觀測,比如申請望遠鏡觀測,剛聽到的說法是HST觀測申請里拿到時間的比例是1:10,VLT是1:5,稍微大一點的鏡子也要1:3,想拿到時間就是要比一些人的觀測申請寫的好才行

如果做天體理論,有印象的一些問題據說發現很久了都沒人寫文章做個模型給個解釋,比如說,軟超,QPO之類的,是有一些觀測的結果,也能發現一些和這些現象有關的物理過程,但是真的說做個模型解釋的各種有道理,還是挺少的,這種工作競爭可能不激烈,只是會比較難


很抱歉來傳播一下負能量。

我們學校作為三流大爛校,已經超過十年沒開放過新教職了。

這幾年來,被挖走過一個副教授,退休一個老教授,系裡的副主任也因為家庭原因離開了,今年夏天前前任系主任也要退休了。

於是良心發現,今年總算決定招老師(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只招一個。

超過一百人申請。

最終來面試的有十個人。

沒進面試的,有總引用次數好幾千的博後,據說因為方向偏理論不好拉funding,沒給面試。

所謂面試,就是跟系裡的老師們嘮嗑,然後做一個一小時左右的報告。我幾乎聽了所有人的報告,只能說,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到了頂尖,即便不是top1,也差不多能算同時代人里的top1.大多數人都至少讀了兩期播後(6年,也就是年齡35歲左右)。而跟我同級的讀工科PhD的同學,我知道有兩個PhD畢業就直接拿到教職的。而21世紀以來天文界PhD畢業直接拿到教職的據我所知還沒有,即使天才如Chris Hirata,13歲拿到IPhO金牌,22歲PhD畢業,智商號稱225,僅次於陶哲軒,今年AAS上對他的介紹是One major breakthrough each year,也是讀了兩年博後才拿到Caltech的AP。類似的還有Konstantin Batygin,這位搞動力學的天才也是兩年博後才拿到教職。

這些人里光是Hubble Fellow的,就至少有三個。這是天文界博後能拿到的最高榮譽,面向全世界,每年發15個左右,提供超過6萬刀的免稅『年薪』。

然而只能招一個,即使系裡的老師去院里爭取了好半天,講明了這幾年師資流失嚴重的情況,還是只能招一個。

今年整個北美(包括加拿大),天文界新開的assistant professor位置估計不超過5個(我沒去查證過,求打臉),往年一般更少,而北美每年入學的天文PhD新生,估計100個左右。有的學校招老師還特傲嬌,聽說Berkeley去年想招一個人卻沒招到,然後把waitinglist里剩下的全給發了拒信。


途遇來路不明的募捐志願者(歐洲這種情況很多),試圖說服我和男盆友給城裡沒有工作的窮人捐款, 說了一大堆之後, 男朋友指著我說,她也沒找到工作。

我:。。。。。

這就是一個自以為做得還不算太差的天文學工作者的生活……算了, 其實還是自己不夠好


這個領域的教職競爭確實很激烈,不過,我想對 胡曉 的答案做一點小的修訂,也緩和一下驚悚的氣氛。

其實北美多數學校處於教職飽和狀態,如 胡曉 所說,許多年才開放一個職位。也有處於成長擴大中的學校,我讀書時,幾乎每年都進2個人,當然不是天文全包,有可能是兩個凝聚態的,也可能是一個天文一個生物物理的,等等。還有爆炸式的,比如我曾見過的華中科大(雖然這個不屬於北美)的一張驚世廣告, "30 faculty positions available (in physics)" (誰能告訴我具體發生了什麼? -- 謝謝 朱士鵬 在評論區解釋)

另一個是,我見過許多許多發育成熟的博士後,1) 幾乎每年都會申請 2)幾乎會申請所有開放的職位。 也就是說,雖然在某年某學校的某職位有100人申請,但發現在另一年另一個學校另一個職位,夷,怎麼這麼多人似曾相識呢?

天文里還有可能更多的職位是純金錢供養,也就是你向NASA等機構申請錢,如獲准奏,許多學校樂意提供場地(辦公室)。 但這類職位非永久保障,即使是NASA天文學家,經費一斷掉,也不免暫時成為「民間天文學家」。

還有因為許多天文學家是處理數據的好手,特別適合大數據領域,這方面職位比天文多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在金錢等誘惑下,許多博士、博士後尚未發育成熟就被分流過去。

這是不是聽起來有一種更多希望的感覺?


除了少數工科,絕大部分大學教職,都是數十個人來掙一個位置。

讀博,已經成為一個極度虧本的選擇。

母校天文系,已經快招不到博士了。


國內情況還好。中國天文學相對宇宙第一的位置還差得很遠。國內天文的大項目很多,現在各大項目都很缺人。


正能量來了。

今天中午跟某外國教授吃飯,教授說最近老是看到你們中國人發文章,很多人我都不認識,很多新人吧?而且建了好多射電望遠鏡。我說因為現在是我們的golden age。

樓上海外黨們說天文找工作好難,土鱉黨表示,回國吧,大批職位,望遠鏡和項目等著你們。首先是近年大量成立新的天文系和研究所,有大量永久職位,更缺博士後等苦力。另外國內現在各種大項目和望遠鏡用戶嚴重不足,依靠望遠鏡就需要大量的人,比如說即將開光的FAST就有各種level的招聘。如果要穩定天文職位,比如教授和研究員,需要憑藉本事,國外經歷,但是中國依然是最容易的。這種情況會隨著人才的大量引進變得越來越困難。但是博後助研之類的,只要你不是極度差勁都能找到位置(某台長親口說的)。相比起來現在國外博後的位置都難找。


國外的情況是拿到top fellow (Hubble, Einstein, Spitzer, Jansky, Sagan) 是拿到教職的必要條件。國內呢?呵呵。。。其實如果想趕超世界前沿,那麼首先國內的招人標準就不應該與國外的情況差太遠。然而這又牽扯到其它更多的問題。

另外一個側面是:國內做與天文相關的技術人員如果去到工業行業必然有著更高的待遇。因而,苦守著天文的苦逼們一定是真愛。


推薦閱讀:

天文學家是怎麼決定觀測目標的?
大眾對天文學研究容易產生哪些誤解?
研究天文學的人每天都在做什麼?
天文學有沒有需要解決的「最終問題」?如果有,是什麼?
天文奧賽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是一定要掌握的?

TAG: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