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吃含碳水的食物一樣會有血糖存在(生酮)?血糖是如何產生的?

請問各位大俠,為什麼不吃含碳水化合物的東西血糖還是維持在4.5左右?(堅持2個半月了)主食不吃,含碳水的蔬菜土豆玉米等不吃,糖不吃,只吃肉,綠葉菜(生菜,茼蒿,西蘭花,包菜等)!請解答辛苦


樓上的大牛說得比較複雜,我給你brief一下:

來源:脂肪糖異生

4.5在血糖界應該是相當標準的數字,為什麼樓主在糾結這個?

如果是減肥的話,keto堅持了兩個月就應該慢慢開始吃低GI/GL的食物了,比如燕麥等(以粗糧為主),keto堅持了兩個月效果應該已經比較明顯了,但是一般建議至少半年以後再開始

btw,關於阿特金斯,怎麼說呢,有人認為他是大騙子,然而,生酮飲食往往並不會反彈。

樓上大牛提到

美國著名營養學家,俄勒岡州立大學運動科學與營養學院教授梅琳達-馬諾博士評價阿特金斯減肥法時說,「假如流行於20世紀70年代的阿特金斯飲食有效果,那就沒必要在20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代,在阿特金斯新飲食革命中更新和提高了」(實際上這種減肥方法,減體重是有效的,只不過因為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根本無法長期堅持,所以減肥後期往往失敗,體重反彈)。

這個也只是一家之言,辯證理解吧。keto diet至今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踐行者。

including me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788996/answer/38110680

推薦看一下這個回答。

這是我見過唯一一個好好上引用文獻的。

英語文獻也不難,自己看就是了。

不必理睬二手貨信息。

對於其他貌似很NB,很權威,語氣很肯定,憂心忡忡,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我建議:不要信。


盜圖侵刪


無碳飲食,題主是想減肥吧。先簡單回答下問題,主要是因為糖異生。人體供能優先順序是先碳水化合物,然後脂肪,然後蛋白質(其實是綜合進行的),碳水化合物消耗到一定程度時脂肪開始分解供能,但脂肪代謝的三羧酸循環又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參與,大概如下圖所示:

當碳水化合物缺乏時,體內血糖濃度過低,機體為了維持血糖平衡,會從三羧酸循環中抽走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物草醯乙酸,用於糖異生(可以簡單理解為碳水化合物分解的逆過程)。這時脂肪就無法參與三羧酸循環完全分解產生能量(ATP),而是在肝臟細胞中合成半成品「酮體」(熟悉生酮飲食的對酮體應該不陌生),由酮體進入其他組織細胞中進行功能。過程大概如下圖所示:

再簡單點說:你日常飲食中無可避免會攝入糖分,所謂的無碳飲食只是說儘可能少的攝入罷了。人體經過千萬年進化,會有一個複雜的機制,用以維持體內血糖在一定的水平上。當體內糖過少時,糖就不會被徹底分解,而是由分解產生的中間產物又重新合成葡萄糖,維持體內血糖濃度不過低。

不建議長期不吃含碳水的食物,一方面這樣會阻礙脂肪的徹底分解,生成許多酮體,當體內酮體過多時就會造成酮症酸中毒,可能引發頭暈嘔吐甚至休克。另一方面糖異生的原料不僅僅是糖分解產生的中間物(草醯乙酸),還包括大部分氨基酸,以及甘油。而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基礎。過量氨基酸的消耗可能間接導致蛋白質的減少,肌肉萎縮等。

真正想減肥(減脂)的話,應該是「低升糖」飲食,食用升糖指數和血糖負荷較低的食物,這樣既能保證機體血糖的平衡,又能不因為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入導致血糖濃度過高,從而脂肪生成過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我吃一點就胖,卡路里,基礎代謝率真的正確么?
體重很輕但看上去很胖怎麼辦?
有沒有適合學生黨減肥方法呢?
減肥一段時間後,不忌口反彈會比以前更胖嗎?
減肥的原理是怎樣的?

TAG:減肥 | 血糖 | 減肥方法 | 科學減肥 | 降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