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一下北大的數學(副)教授許晨陽?
01-16
匿名用戶和匿名用戶下的評論卜太對。在大陸的有龍以明,沈維孝(3篇,1篇獨立),張益唐,孫斌勇,王家軍,於品+黎俊彬,關啟安+周向宇在Annals of Mathematics發過文章。(可能有疏漏)
肖剛1994年在Annals of Mathematics上發表了一般型代數曲面的自同構群的上界(Bound of automorphisms of surfaces of general type, I)
Acta Mathematica有蘇步青,朱小華+田剛,張偉平發過。戲謔的說,發四大刊是要弄個大新聞上首頁上頭條升職加薪出任院長院士走向人生巔峰的。昨天看到一篇他同方向的吐槽:但是發了三篇Annals of Mathematics,一篇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一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二篇duke,讓其他人玩個蛋啊 !
對比現在某些自己發水文,還帶壞學生的學者只能說:」慚愧嗎,羞恥嗎,自己說,自己做的東西都是shenmegui「。 關於普林斯頓要挖他的消息是百分之99謠言。(是不是謠言,簡單判別的方法是看下最初版本的來源,發帖人所處層次是否符合掌握信息的條件)。剩下的1問他本人吧。得到身份考據的部分:同輩:認識他的人說他很有責任感,想為這個國家做點什麼。就像另一位匿名用戶說的「回國執教真心和回國支教差不多。」同行:」他做的是好數學「。要是想了解許晨陽的數學工作,別鬧了,請自己啃論文吧,(。(9 ,9)。)」此人很牛逼「 「此人到底有多牛逼」 「沒拜著讀過你知道個鬼?」牛逼已get,但是很抽象。
豆瓣上的存在主義數學家應該是他。(鏈接已刪除)不覺得這種問題有點無聊嗎?快去啃點EGA和SGA吧((0 。0))===================================北大的韋東奕大神與陶哲軒相比如何? - 人物評價孫崧、許晨陽、張偉、惲之瑋、朱歆文、袁新意這一代獲得Fields的概率有多大? - 數學
陶哲軒來過中國內地嗎? - 陶哲軒丘成桐為什麼姓「Yau」? - 粵語為什麼陳省身的姓英文被譯成Chern 而不是 Chen? - 英語該關注的應該是數學本身
許boss似已在頂尖雜誌發表文章10餘篇,而且可以想像這個數字還會以極大的速度增加。個人認為,許boss回國執教真心和支教差不多,拉高了我朝代數幾何的整體水平........
中國大陸出來的還有好幾個拿到這個獎的,比如張偉和 惲之瑋,可惜他們都沒回來。許晨陽的訪談里寫的很實在,回國似乎對數學生涯發展不是很有利,但如果他們不回來中國數學怎麼發展呢?其他高水平的數學家也不會長期駐守中國,中國數學只能依靠華人了。
恩,初中並高中同學。
感覺是近距離見證過什麼叫「天才」吧。我過來就是想分享一下後面的訪談,說得不錯。北京大學許晨陽教授榮獲2016年度拉馬努金獎
2016年6月22日,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印度科技部(DST, Government of India)和國際數學聯盟(IMU)共同頒發的2016年度拉馬努金獎(The Ramanujan Prize)揭曉,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許晨陽教授榮獲該獎。
許晨陽於1999年至2004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高校任教。2012年他回到北大,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許晨陽主要從事基礎數學核心領域代數幾何方向的研究,在高維代數幾何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成為代數幾何方向的青年領軍數學家。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般型對數典範偶的有界性理論,證明了對數典範閾值的上升鏈猜想,極大推動了正特徵三維極小模型綱領,在對數典範奇點的極小模型綱領中做出突破,證明了田剛和Donaldson關於K-穩定性定義的等價性,解決了《幾何不變式論》前言里關於典範極化簇漸進周穩定緊化不存在的問題,並系統研究和發展了對偶復形理論。目前他已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國際數學頂級刊物上。跟各種老師聊天,說到國內做代數幾何,許boss一定會被提到。
在美國上過他課的飄過~確實厲害
推薦閱讀:
※概率論中各種分布的內在聯繫?
※數學學的好的人是不是長得都很醜?
※什麼是 AdS / CFT ?
※1,2,3,6,7,( ),( )空格里填什麼?
※說數學是「自洽」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