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日本、義大利三地的咖啡文化在風格和表現上有哪些不同?

在很多 Lifestyle 類的雜誌中,都提到過這三個國家有著比較系統而且獨特的咖啡文化,但不是很清楚他們三國之間各自有什麼樣的特點,望解答。

本題已收錄進知乎圓桌 ? 喝杯好咖啡 歡迎關注討論。


多圖預警。

我是來反對那些說澳大利亞沒有咖啡文化的。細看一下那些答案,都是沒有來過澳洲的,道聽途說而來。

我沒有喝過義大利和日本的咖啡,我本身對咖啡極度敏感,但是在墨爾本咖啡的誘惑下,現在以鍛煉的可以喝咖啡了。甚至變的無它不歡。真的是太好喝了。不得不說的是澳洲牛奶給那些加奶的咖啡加了不少分。

國際上的barista比賽,前幾名總會有澳洲人。澳洲人對咖啡的執著已經讓咖啡成為了大部分人的一部分。每到周末,每個咖啡小店都是人滿為患。有無奶的冰滴咖啡,有過濾咖啡,有抹茶,等很多不同製作方法不同口味的咖啡。

拉花好不好看,店面裝修好不好看,已經是最低的要求了。拼的是barista,咖啡豆,製作手法,情調,感覺。

我不大會形容,還是上照片吧。

有沒有感覺到很悠閑自在?

冰滴咖啡

過濾咖啡(圖片來自網路)Axil Coffee Roasters。不僅可以品嘗到這種過濾咖啡,還可以購買器具、過濾紙,自己在家製作。

冰滴咖啡,個人覺得還是太苦澀了,偏愛帶奶的latte

這個Market Lane Coffee已經算得上是墨爾本咖啡店裡的精品了。很多國際雜誌在介紹墨爾本咖啡文化的時候都會提到他家。圖裡是他家的single origin,並帶有卡片介紹。

各種個樣的拉花。現在真的幾乎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都可以遇到這樣的咖啡。

當時真不敢相信一個在距離墨爾本5個小時車距的小鎮上的咖啡店裡能遇到孔雀拉花……

抹茶latte也有……這是在一個只有土奧的小鎮,我們是唯一的一座亞洲人。

兩隻含心的天鵝……佩服的五體投地。味道也是絕棒的。而且做這個咖啡的是一位目測185cm,很帥的亞裔小男孩。朋友的咖啡只有一隻天鵝,為了這個她好瞪了我好久。

下面是墨爾本咖啡的感覺和情懷。

坐在街角的咖啡店看雨天里的世界

早餐在咖啡店整理一天的行程計劃。

而我還只是一個不怎麼懂咖啡的人,只是單純的覺得真好喝。沒有費心去研究,這是憑著自己的味覺去尋找。

所以,不要輕易的說澳大利亞沒有咖啡文化。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很多年,口味真是被養刁了,說這沒有文化的一點不提的是沒來體驗過的吧?呵呵。怒反駁那些鄙視土澳咖啡的答案!澳洲也有自己的咖啡flat white和longblack(個人最愛long black)前面已經有人說啦,不再贅述。我主要說下自己的體驗。

墨爾本的咖啡,澳洲最好。這在澳洲基本是公認的了。去凱恩斯旅遊的時候,導遊也說了,在墨爾本你想喝什麼口味搭配,只要你說就有能給你做的。你可以要求在咖啡中加各種flavour,一般店都可以做。很多cafe都有自己調配的加奶或不加奶的咖啡,有一家記憶深刻的是他們沒幾天就會換一種signature blend,我點了一杯long black加香草和水果香的,聞起來喝起來都真的是享受。這在其他城市,這種很有特色的cafe數量就會少很多,而不是很普遍了....在澳洲星巴克一家家倒閉,我到現在十多年了沒在澳洲去過星巴克,你去那如果不是蹭網、等人、拿免費冰咖啡(是的,星巴克垂死發大招,夏季拿券免費領取冰咖啡),而是真去喝咖啡,會被人鄙視的,或者認為你是個遊客或者新來的。

去過日本和美國。說實話,我喝過的美國咖啡實在是太難喝了(輕拍),在那10天,換了4個城市,每天至少一家咖啡,沒有一家是好喝的。喝了芝加哥星巴克的不加奶的加冰美式咖啡,類似喝中藥的體驗....加了奶的呢,也實在很一般,尤其好幾家的奶泡都是超厚的冰冰涼白花花的很隨意,沒有溫度和形狀或拉花,和下邊的咖啡感覺是分開的兩種東西倒在一起,很難形容這種有點違和的感覺… 還有可能因為他們的牛奶不好吧,尤其那個2%什麼鬼,到底是水還是奶?可惜日本人很喜歡美國的咖啡文化,星巴卡隨處都是,沒有一家能喝的。也許他們也覺得那裡逼格高吧。街上常見的甜品和蛋糕麵包店裡的咖啡機大都是自動的速溶咖啡機類的,按一下按鈕就可以不需要咖啡師的,所以味道都可想而知…當然我也有去私人的小店,去了東京北海道和仙台的咖啡店,做的可以的也有,水平一點參差不齊,我感覺日本的咖啡奶味較重,咖啡味比較淡(對我來說),相對平均水平要比星巴克好太多了。有日本特色的就是某些店的綠茶抹茶咖啡,點過一家在奶泡上面撒抹茶粉,感覺和味道都有點奇特。。。現在日本很流行手沖咖啡,不論個人的小店還是便利店,到處都可以見到買到手沖咖啡粉,味道還是覺得普遍稍淡(可能真是我口味重)。之前在街上看到日本人總喝黑咖啡飲料以為他們很喜歡這麼苦澀的味道,自己買來嘗了一下發現其實還是很淡……後來轉了兩圈發現日本星巴克的黑咖啡居然是我喝過口味最重但又最不好喝的了……

樓上人說得對,回國或者旅遊,最想念的就是墨爾本的咖啡啊!

義大利嗎,不大了解。等我去過以後再回答哈。

ps 這些都只是我的親身體會而已,主要為澳洲平反,並不全面,如果大家有意見,請慢砸。


[景子出品]歡迎收看世界奇妙咖啡物語!

想必義大利和澳大利亞的咖啡文化肯定也是有趣又豐富的。但今天只是想跟大家介紹下日本比較有特點的咖啡文化。

比起歐美的咖啡歷史,日本的咖啡文化更可以說是濃縮在不同的咖啡館中。只品一杯咖啡是遠遠不夠的。拿本書,帶上電腦,約上三五好友,在咖啡館滿室的香氣中才能最明白日本對於咖啡的講究和在意吧。

那麼在東京,有哪些有趣的咖啡店呢?

文具咖啡(表參道)

文房具カフェ

文具咖啡店如其名,是被各種奇妙的文具裝飾起來的。裡面的所有文具,不僅可以購買,還可以自由使用。

吃飯使用的餐具,譬如筷子也是鉛筆的模樣,或者是鉛筆盒的飯盒。並且,如果成為交費會員後,還能購買到會員限定的特別文具哦。

色々な種類の文房具を眺めるのが好き!という人にぴったりです。これからずっと使うことになる文房具に出會え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對於那些喜歡文具獵奇的人來說,那裡簡直就是天堂了吧!也許,在這裡遇上的除了美味咖啡,還有能一直陪伴你的那件文具。

【文房具カフェ】

住所:東京都渋谷區神宮前4?8?1 內田ビルB1F

営業時間:10:00?23:00

TEL:03-3470-6420

澡堂咖啡館(埼玉 大宮)

おふろcafe utatane

埼玉縣大宮開了一間[咖啡館×澡堂]的創新咖啡店叫「おふろcafe utatane」。

這結合也是醉醉的。

這間咖啡店呢,為了讓顧客能「寬衣解帶」,大浴場準備了桑拿間,按摩間,美容間,書,雜誌和搭配咖啡的各種點心美食。

如果客人覺得太舒服,不想動的話,還可以直接住那邊。

簡直逆天!

下了班,想要放鬆一會的話,要不要約約約?

【おふろcafe utatane】

住所:埼玉県さいたま市北區大成町4丁目179-3

営業時間:10:00?翌8:00

TEL:048-856-9899

吊椅咖啡(吉祥寺)

mahika mano 吉祥寺 ハンモックカフェ マヒカマノ

這間特別的咖啡館『ハンモックカフェ マヒカマノ(mahika mano)』把普通的座椅全部都換成獨特的吊椅。

坐在吊椅里搖搖晃晃,還能品嘗到店長精心準備的美食。而且!要是有看中的吊椅還能買回家哦~

本以為那種軟趴趴的吊椅會坐起來不舒服,意外的特別舒服!吉祥寺散步要是累了的話不妨去那邊喝杯咖啡休息一會?

【mahika mano】

住所:武蔵野市吉祥寺南町2?8?1 サンパレス1F

営業時間:12:00?21:15

TEL:0422-42-5930

農夫咖啡(下北澤)

http://www.livemedia.co.jp/wwc/nong/nong_minkafe.html

下北澤這家[農夫咖啡]的賣點呢,就是全部使用由產地直送的新鮮有機蔬菜。

本身這家咖啡館就是對原來的農夫家進行改建而開的。使用的蔬菜也講究無農藥,上圖中的套餐呢就是現在最有人氣的[農民釀菜餐點]。配有香甜的米飯和自家制的五種釀菜。

並且在學藝大學前車站也有一家分店。想品嘗到健康的料理和咖啡的話可以去試試哦!

【農民カフェ】

住所:東京都世田谷區北沢2丁目27?8

営業時間:11:30?23:00

TEL:03-6416-8176

アクセス:下北沢駅

星空咖啡(羽田機場)

PLANETARIUM Starry Cafe

『PLANETARIUM Starry Cafe』是一家能欣賞到正片美麗星空,又能享用到美味料理和咖啡的咖啡館。

眺望著滿天星空,店裡提供的料理和咖啡飲品也是別具特色。因為是建在羽田機場的區域內,在一段旅途的結束後或是開始前,可以放鬆來品一杯。

路過羽田機場的時候,真想去看看那片星空啊。咖啡里肯定也有浪漫的味道。

【PLANETARIUM Starry Cafe (プラネタリウム スターリー カフェ)】

住所:大田區羽田空港2-6-5 國際線旅客ターミナルビル5F

営業時間:7:30?23:00

TEL:03-6428-0694

小鳥咖啡(表參道)

http://kotoricafe.jp/

萌萌的小鳥出現在冷艷高貴的表參道,這種反差感也是挺好。

楽しく暮らしているインコたちを眺めながら、美味しい紅茶にスイーツが楽しめる『ことりカフェ』。

在喝著紅茶,品著咖啡的同時,旁邊還有嘰嘰喳喳的小鸚鵡陪著你哦。

不僅有可愛的鸚鵡,店裡的點心也是特意做成小鳥的模樣。這麼可愛是犯罪好么!還很好吃!

長得好看還有內涵,也是討厭哦。

如果你還不懂它的可愛,去了你一定會愛上它。

再看,再看,再看就把你吃掉!

【ことりカフェ 表參道】

住所:東京都港區 南青山6-3-7

営業時間:11:00?19:00

TEL:03-6427-5115

床鋪咖啡(代官山)

dinner | chano-ma DAIKANYAMA

是的!你沒有看錯!靠在窗戶邊上的那一排是軟萌萌的床!

這家[chano-ma]的咖啡店就是讓客人們能躺在床上吃美食,喝飲料,談八卦,看雜誌。。。總之就是放鬆!在床上打滾,也不用擔心媽媽罵我啦

它們家的料理也是超好吃!每天的午飯套餐可以蔬菜沙拉隨便吃,配上烤制的新鮮麵包。還可以喝一杯好喝的酒哦。

哦,順便說一句,除了床,普通的咖啡桌也是提供的。

【chano-ma(チャノマ)】

住所:東京都目黒區上目黒1-22-4

営業時間:12:00~翌2:00

TEL:03-3792-9898

食堂咖啡(八王子)

?è?????μ?ì??H‰?-?????¤?μ???-?ì?¨???3???J?t?F?e???A

在[食堂咖啡],你能夠吃到原來懷念的食堂阿姨做的美味。

日本的昭和時代,中小學校提供的食堂飯菜都被登在了咖啡店的菜單上。

炸麵包(日式甜甜圈),軟麵條,牛奶。

算不上是豪華套餐,但是感受著久違的味道,說不定也能喚起很多美好回憶吧。

友情提示,這家咖啡店是需要提前預約的哦。

【給食のおばさんカフェテリア】

住所:八王子市明神町3丁目26?1 渋谷ビル1F

TEL:090-8107-6683

アクセス:京王八王子駅 徒歩30秒

日本的咖啡文化和存在於日本社會的其他文化一樣,[拿來主義]不是一貫主張,總是會在吸取之後加入一些開拓創新,或者啼笑皆非的元素。

一杯小小的咖啡,本只需要一張小小的椅子和一寸小小的空間。

但是,小小的咖啡也是有大大的世界,也有屬於咖啡的奇妙物語。

日本還有什麼有意思的小知識呢?

不要把芥末和入醬油里!日式料理的美味吃法(1)

閃耀的那座橋!炫目的五棱郭!造訪點亮冬季的彩燈美景


補了店裡的照片,雖然是去年聖誕節期間照的了(因為杯子是紅色的)

看到照片各位能猜到是在哪個店嗎?~

最左邊的屏幕是點餐的

上面的ipad是regular drinker plan的

下面是beat the Q的

咖啡機上面的屏幕是顯示當前訂單的

謝邀(打下這句話的時候好激動)

沒去過義大利,去日本的時候也沒關注過咖啡,所以只談談澳洲的咖啡

先說相關:在澳洲3年,曾在Gloria Jeans的2家不同分店打工總共8個月

澳洲的咖啡文化以espresso為核心,但考慮到澳洲是比美國更「純粹」的移民國家,所以美式咖啡及手工咖啡也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要說澳洲咖啡,首先要提的莫過於flat white,這是號稱最能體現澳洲人個性的一款咖啡,以8oz杯(小杯)為例,有1 shot espresso,打奶的時候要把蒸汽口埋進杯里多一些,產生更少的奶泡,倒入杯中的時候技術如果技術不過關需要specula(抹刀?)來阻止奶泡進入杯中,最後的成品表明應該液面略低於杯口,表面只有不高於2mm的一層奶泡,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奶泡。。

據認識的local們說澳洲人喜歡flat white主要是因為它最「實在」,牛奶最多,分量最重

latte沒什麼好說的,不是每個barista都有那功夫拉花的,加上我們又是純外賣咖啡店,6張桌子,甚至沒有馬克杯只有紙杯

cap的話,澳洲的大部分咖啡館都會在頂上撒chocolate,奶泡也不會佔到容積的三分之一那麼多(要不有些客人會不高興)

long black就是熱水加shot,take away的時候要雙層紙杯,因為很燙的啊

還有一個叫long white的東西,就是long black加一點(a dash of)冷牛奶

很少有「土生土長」的澳洲人喝short black,喝piccolo的就更少了,不過店裡還有那麼幾個熟客會點常規咖啡配ristretto shot

因為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所以牛奶價格便宜,而且一般都很新鮮,不會用long life的牛奶,店裡full cream和skim的消耗量一般是2:1,又因為大部分咖啡館選soy都要加50 cent,所以點soy的人不太多(話說soy chai真好喝)

因為gloria jeans的特色,所以許多人會選擇加syrup,常見的味道包括vanilla caramel hazelnut和irish nut cream

不知道這個答案算不算對題

想起什麼再補充


輾轉亞美歐、現在澳洲搬磚的民工汪,怒答~多圖預警:

一、義大利

義大利人上個世紀發明的espresso,成為全世界主流咖啡的基石,可以木有「之一」二字。從Cappuccino、Latté、Mocha、Macchiato等耳熟能詳的花式咖啡名字都來自義大利語,就能知道義大利咖啡文化的強勢。

義大利人民對咖啡的熱愛,不亞於足球、意麵、披薩。上圖~

你可以在「西方的蘇州」威尼斯的河邊小館點上一杯espresso,看橋下貢多拉上的土豪摟著妹紙聽著「他的太陽」

也可以在羅馬角斗場旁,要上一杯Cappuccino,思考歷史的更迭、王朝的興衰

別忘了來一塊「跟我走吧」...哦,不是,是「帶我走吧」(盤子一定要大!)

另外,義大利人民大多喜歡站在吧台前喝咖啡,趁熱一飲而盡,而不是像巴黎左岸的文青們一杯咖啡呆一下午二、澳大利亞

相對繼承了羅馬帝國悠久傳統的義大利來說,澳村這個300年前連國旗都木有的地方,卻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對咖啡的執著。

澳洲人民對三餐的定義是1.咖啡+Brunch,2.Dinner

Brunch的種類可以豐富多彩,但咖啡一定是其中的標配(特別是村民最愛的Flat White)

在澳洲,好喝的咖啡灰常多~會忽然的出現,在菜場拐角的咖啡店

此外,澳村民對咖啡拉花有著近乎變態的苛求:某次去喝咖啡,咖啡師因為不滿意自己的拉花,把我點的咖啡給倒了......你們村裡人真會玩兒

三、日本

正在學日語,明年去了之後添加~


詳談義大利咖啡的人真的不多。

義大利咖啡不說好壞,最起碼影響力比澳大利亞和日本的更大好么!!!

在1819 法國人 Morize 發明了一種咖啡壺,在整個義大利地區(那時候義大利還沒獨立)流行開來,特別是在拿波里王國。所以這個壺也被稱作拿波里壺。

1884年,義大利都靈Angelo moriondo發明了咖啡機,由此誕生了espresso。只不過這時候的咖啡機還是用作批量生產咖啡的老型號。

1901年,義大利米蘭Luigi Bezzera改進了咖啡機,使之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

Espresso的最大特點就是快,用高壓快速萃取咖啡粉中的可溶物質,因為用水少自然最後結果非常的香濃。同時,咖啡因的析出其實更多的受時間影響,所以按杯比較的話espresso的咖啡因含量其實比美式要低。

然後1933年,義大利發明家、企業家Alfonso Bialetti發明了moka壺,成了義大利家庭的標配,同時bialetti(比樂迪)也是義大利最好的moka壺品牌。

這壺雖然比起espresso差了不少,但是方便在家製作,成本低廉,受到廣大家庭用戶的青睞。

按著這個發展脈絡,義大利人的口味也就容易看出來了,他們不會像中國老大爺那樣泡一大缸子喝一下午。而是講究怎麼能讓自己喝得每一滴都足夠的香濃。

當然也有一個原因是咖啡的許多風味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必須在短時間內喝完,涼了就真的不好喝了。

義大利人管moka壺煮出來的咖啡叫moka咖啡,音譯成摩卡比較合適,不過和英語下的摩卡有區別這個之後再講。

之後的各種花式咖啡,基本都是以濃縮咖啡為基礎,配上牛奶 和各種其他東西。

至於什麼時間喝什麼,其實沒有嚴格要求(之前網上流傳非早餐時間喝卡布奇諾會被覺得奇怪)。

義大利人長期喝咖啡,已經到了一種近乎有癮的程度,每天不喝杯咖啡腦子根本轉不起來。

早餐為了就著牛角包吃,自然會選擇量大點的,所以就是把 有或者沒有奶泡的牛奶 加進咖啡,就是caffe latte 或者 cappuccino了。

非早餐時間,如果你就喜歡奶香味,那喝cappuccino也沒問題的~只不過非早餐時間加那麼多牛奶不是會顯得自己有點「暴飲暴食」么

所以他們會更傾向於選擇加更少奶,咖啡味道更濃的瑪奇朵~

不過你什麼時間點什麼咖啡,別人才懶得管你呢~只要是濃縮咖啡就行

caffe lungo實在是~沒味啊~一種暴殄天物的感覺。

然後,有條件基本就是Espresso,moka則更多作為沒有Espresso時候的替代品~

膠囊機雖然能做出近似於espresso的感覺,但是實在是太工業化了~義大利人普遍拿那個當一個臨時替代品~市場也許不錯,但是口碑就一般了~

因為義大利的咖啡文化整個就是建立在濃縮咖啡之上,同時也影響了美國繼而影響全世界。所以會特別瞧不起用濃縮咖啡製作花式咖啡,卻連濃縮咖啡都做不好的咖啡廳~

另外,其他國家人喝稀釋的那種咖啡,義大利人倒還算淡定,但是如果有義大利人宣稱自己喜歡稀咖啡,那麼一定會被認為是bimbiminkia為了耍個性才這麼說的~

P.S 我不喜歡咖啡的女朋友也表示,不喜歡咖啡可以加牛奶,加水算什麼~

P.P.S 女朋友是義大利人,用她的話來代表大多數義大利人對其他國家咖啡的看法~


澳洲的咖啡文化碉堡了好么。。。

這是一個隨便街邊一間咖啡店都秒殺星巴克的國度。。

所以據說整個澳大利亞才22家星巴克。。。

估計應該是除了咖啡老祖宗義大利以外,基本無可匹敵的國家了。。

我至今每天上班還要帶一杯不加糖的大杯摩卡上辦公室。。


看到這麼多澳村咖啡的支持者,真是欣慰啊。和前女友最常爭論的一個問題就是:悉尼墨爾本咖啡哪家強?澳洲優秀的咖啡店其他答主介紹了很多,我就不重複了。

澳洲的咖啡文化始於義大利與希臘的移民,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義大利咖啡要澳村認祖宗也無何厚非。不過這不代表澳洲的咖啡文化就毫無自身的特點。

咖啡大量進入澳洲是在二戰後50年代,真正的發展卻是在70-80年代,這點與日本很接近。在1970年,當時的咖啡豆的來源很有限,就那麼四五個產區,咖啡豆的種類也幾乎都是阿拉比卡(Arabica)與羅布斯塔(Robusta)的混搭。

雖然大多數澳洲人平時在家或者上班時還是和速溶咖啡,但是自1980開始,純粹的咖啡店開始崛起,意式濃縮咖啡以及其變種也開始成為人們更喜愛的選擇。人們喜歡的咖啡的口味也從苦澀的羅布斯塔混搭,漸漸轉成香氣濃厚的純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來源也從過去的混搭產區轉成單一產區。到了近幾年,澳洲人幾乎完全偏好阿拉比卡咖啡豆。而因為咖啡豆的價格上漲,義大利出口的咖啡豆幾乎都混有廉價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為什麼義大利出口的咖啡的咖啡口味更酸澀?就是因為他們使用了廉價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義大利的同學不要不服,以上結論出自Cantarella Bros Pty Limited v Modena Trading Pty Limited [2013] FCA 8 一案中的描述(普通法的案例庫絕對不輸大英百科,哈哈哈))

同時,因為歐洲進口咖啡豆到澳洲的路途遙遠,到岸以後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新鮮度,所以澳洲人更喜歡本地烘培的咖啡豆。在1970年,澳洲只有2-3家跨國企業和很少數的家庭作坊在澳洲烘培自己的咖啡豆,到了現在,澳洲本土的咖啡烘培作坊超過350家從全球收羅各種高質量的咖啡豆。

但是,與其他咖啡文化不同的事,這麼大的咖啡市場,卻沒有一家咖啡公司取得了統治地位。95%的澳洲咖啡店都是獨立經營。相較於咖啡連鎖,澳洲人更喜歡獨立經營的專業咖啡館。Cafes and Coffee Shops in Australia Market Research 咖啡巨頭星巴克在澳洲艱難熬了八年,終於在08年關了84家店中的61家。不知道澳洲的同學還記得那一夜間星巴克全消失的時期。Starbucks closes 61 shops, cuts 700 jobs 關店的原因,金融危機自然是導火索,而最基本的因素,星巴克自己承認自己沒能適應澳洲精緻的咖啡文化。同樣是那幾年,星巴克在日本是風生水起,一口氣開了1000多家,日本的傳統咖啡店搖搖欲墜。Japan"s dated, smoky cafes unfazed by Starbucks success

最後,澳洲的高質量牛奶也對其咖啡文化有很大的影響。我周圍許多澳洲人到了國外,最不習慣的一件事就是牛奶的口味。澳洲人對其牛奶的喜愛雖然不是那麼狂熱,卻是滲到骨子裡的。絕大部分的澳洲人更喜歡加了牛奶的咖啡,特別是澳洲特產Flat White,幾乎就是咖啡味的牛奶的感覺(其實就是沒有泡沫的拿鐵……

說了這麼多,下樓喝杯咖啡去。最近最愛的是Gumption by Coffee Alchemy。這幾年CA的咖啡絕對超越了大學時代的那被紐約時報譽為「值得坐21小時飛機去喝」的Campos。


澳洲現在應該算是有咖啡文化的。因為就前段日子某個美國的報紙還是雜誌有個文章說 『周末應該飛去墨爾本,就為了喝杯咖啡』之類。大概和飛去倫敦喂鴿子是同樣一種情操吧。

坐標,墨爾本。我家樓下過馬路就是墨爾本咖啡時常年度評選排名第一的auction room. 我原來家門口過馬路是時常年度排名前三的three bags full. 在不用上班的九個月里,我每個工作日都去另一家時常排名前三的Pride Mary.

首先說一下,我不算咖啡愛好著,實在是這邊早飯不點咖啡也沒什麼好點的。然後我現在的男朋友沒咖啡就不活了。最後,中間一度我以為實在找不著工作,去上了個咖啡師培訓,拿了個證。

我覺得澳洲的咖啡很會講故事,大部分咖啡店每天都有好多咖啡豆混合可選,這些混合都彰顯了店主的獨特品味。貴點的豆子都有來歷的。比如,飛去某年產幾十公斤的巴西莊園拍賣回來的。比如這個豆子的農場怎麼環保,怎麼不用電,全人工,怎麼顧第三國家的窮苦人民,給高工資。總之就是對世界全無索取,推動了全人類進步的農場。另外煮法也有各種花頭。標準的咖啡機就不說了吧,虹吸,過濾這都必備吧。一般這種逼格高的咖啡店都有一片像實驗室一樣,拍著各種試管,燒杯酒精燈,用奇怪的工具煮咖啡的地方。

在墨爾本,你喝的不是咖啡,是情懷。

最後這發展成一種文化,就像音樂一樣,有各種活動。咖啡店有自己的試喝日,試各種豆子。有什麼拉花比賽啊。有專門的咖啡雜誌啊。每個人也要有自己的咖啡品味,就像一個現代的,時尚的,受教育的澳洲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音樂品味一樣。比如我老闆永遠都是expresso啊,而且一定要樓下那家呀。前台一定是double shot,一定得是樓下隔壁那家呀。我都不敢明目張胆下樓買喝的,因為幫人代就得是樓下三家咖啡店全跑一遍,每個人都有特別精準的小要求。

說實話,我為了不困一般是去買7-11,一塊錢一杯你信嗎。而且據咖啡師學校的說法,廉價的豆子往往咖啡因含量還比較高。

但是,即使我這種不愛喝咖啡,也不在意一再被全公司嘲笑喝7-11的人,也得承認那些高個的咖啡店確實還挺好喝的。而且有好些東西還挺好吃的。

最後,three bags full在abbotsford.原來早餐非常好吃,而且味道很異國風味,很豐富。最近早餐水平一落千丈。

Pride mary在collingwood。fruit toast良心價,好吃,有大顆無花果。

Auction room在north melbourne。真心不知道出了咖啡還有什麼能吃的,東西既貴又沒有心意。

這幾個區的小咖啡店都爆多,一個街角三家那種。個人感覺比這三家名氣大的來的實在。


堅決頂澳洲咖啡。這個說法來源於本人的親自嘗試。本人在英國、北美都長呆過,歐洲大陸旅行無數次,中東旅行的次數也較多,最後在澳洲定居。有比較多的機會仔細比較各地的咖啡文化。

本人多年比較愛喝咖啡,而且這還不是出國感到自我升華了什麼的獲得的習慣。我從小就愛喝。在國內上學的時候讀書熬夜就靠咖啡頂著,那年頭兒只有雀巢麥氏速溶,用前面喝完了的大瓶子當咖啡杯,大清早沖一大杯,加上牛奶和糖,用油條蘸著吃。那味道真叫香。後來跟人說起來經常遭到笑話。可是,沒想到到了西班牙南部居然碰上了類似的吃法。現在再看到國人趨之若鶩地跑那裡體會,就再也不好意思輕易認同人家說我沒文化了。我是天生的文化締造者啊,哈哈。

還要聲明,我喝咖啡不是很講究,主要是為了提神,所以只要香氣四溢的咖啡就能感動我了。即使如此粗鄙的標準也不是總能得到滿足。我把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嘗了個遍,喝來喝去還是喜歡哥倫比亞的豆。也許是歲數大了,喜歡暖心熟悉的味道:當年的雀巢速溶培育了對哥倫比亞咖啡的基本記憶。

北美的咖啡很難一言以蔽之,有好的有差的。但是好的得碰。估計我是外地人,不如本地人熟門熟路。不留神會碰到很小資的地方,看到裝修很有味道的咖啡館,進去一喝,咖啡口味卻不行的時候有幾次。總的來說就是:不可預測。

美國有一點不得不提,旅館裡,哪怕是挺低調的旅館,房間里也經常有咖啡機,而不是袋裝速溶咖啡應付了事。這個在歐洲也做不到。

聽說多倫多這些年小資起來了。現在的情況不知道,快20年前我在的時候跟現在比應該是挺土的。咖啡基本上也就是快餐咖啡,提供各種添加劑,彷彿喝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味道,而是那些香精味兒。這樣的小攤位無處不在,天很冷的時候喝上一杯很暖和。

英國咖啡文化真心不怎麼樣,倫敦除了少數街區有點小資咖啡店,或者有些義大利人開的工人階級氣氛十足的咖啡店,還有那些高級賓館飯店裡面過於光鮮的咖啡店之外,大街小巷裡主要就是連鎖咖啡店。我在倫敦自己買豆子磨了自己沖,所以對自產咖啡情有獨鍾。出去就主要喝茶了。早餐上班有時候來不及,或者去義大利人開的咖啡店聽聽大媽大爺親切的招呼,讓這個冰冷的城市多了北京衚衕的親情;或者就去 Costas領一杯。那家的特點是杯子大,味道濃,裝飾紅彤彤的,在英國濕漉漉的天氣里喝了覺得暖和。這樣的咖啡配上一個剛出鍋的法國牛角麵包,和當年炸油條配咖啡的味道非常接近。不得不提,法國以外的牛角麵包,也就是倫敦的好吃了。其他國家包括義大利都做得不是味兒。

巴黎的咖啡館很好,味道多數一般,但是咖啡館氣氛好。坐在咖啡館裡看街上的人走過,真是一種享受。那麼多好看的人,喝什麼都能增添美味了。法國人早晨喝咖啡愛拿大碗,喝大碗茶一樣的感覺。法國除了麵包,小點心也著實迷人。吃不夠。

義大利的咖啡其實不是專門針對小資的文化。它是大眾文化,很多地方反而覺得是挺工人階級的,和英國酒館應該歸為一類。大清早站在那裡,招呼店家,一小杯,滋兒嘍一口喝完謝謝走人。義大利人做咖啡館是我見到效率最高的,很少的服務員,不管多少客戶都是叮噹五六帶吆喝,在熱氣騰騰中就結束了。在義大利,喝咖啡是很有節奏感的事情。如果說文化,我覺得服務生的品質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之下,英國和中國大陸的咖啡館經常是服務員缺乏訓練,動不動就麻爪兒,自己沒喝過幾天咖啡,卻因為那連鎖店的門臉兒給自己整出一副「我們這是有品位的地方」的傻樣。客人排大隊,什麼文化也給搞得黏黏糊糊了。雖然咖啡是慢生活,但是慢也要慢得有節奏。如果在倫敦去咖啡館,往往看排隊人的形態、聽聲響就能判斷出裡面的服務生是否義大利人。那是一種能帶動所有人興奮起來的氣氛。

澳洲咖啡在我沒來之前真沒印象。到了這裡發現簡直就是咖啡天堂啊。其實澳洲人的咖啡文化屬於義大利和法國混合的風格。咖啡館的設計很有特色,天氣好坐在街頭看人。咖啡的口味則著實是義大利風。這是因為澳洲的義大利移民很多,他們不僅帶來了義大利的咖啡館范兒和口味,估計移民往往是比較富於冒險精神的群體,所以咖啡新品層出不窮。以前在北美和英國被吹上天的一些咖啡新品到了澳洲一看,居然是澳洲人發明的。澳洲咖啡文化比較招人喜歡的特點是,不太裝蒜。直接體現在咖啡的名字上:long black, flat white, short black。除非是義大利帶過來的品味,本地新品一律用最簡潔的英語來起名。這恐怕和澳洲反精英主義的文化有關。

澳洲的咖啡文化雖然不靠咖啡館輸出,卻輸出了很多咖啡新口味,有的早就佔領了世界各國的咖啡館,有的恐怕還要些時日才能與世界人民見面。世界各國的咖啡粉如果要追逐咖啡文化的前沿,可以直接買張機票到墨爾本住一段。可別走馬觀花啊,這裡的咖啡館多得數不清。這相當於輸出咖啡文化的血液啊。

澳洲咖啡文化到什麼程度呢?星巴克在這裡幾乎沒什麼存在感。當然,以前我提這個有悉尼的人說她找到了,而且常去。唉,怎麼說呢,你放著遍布街頭的好咖啡館不去,非去星巴克,別人也不能攔著。當然,悉尼和墨爾本相比確實比較亞太風格一點。

澳洲咖啡價格比茶水還便宜,這是英國人很難理解的。幾乎可以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都能喝到高質量的咖啡。所以在澳洲喝咖啡,心裡有底,不大可能碰上美式刷鍋水。

中東阿拉伯人的咖啡也值得一提。這裡喝咖啡很直爽,黑咖啡為主,小杯,代表性的是土耳其和黎巴嫩的咖啡,很苦,經常加很多糖。在墨爾本的土耳其人商店裡可以買到他們的咖啡豆和粉末。很多時候粉末直接沖水,等渣子沉澱下去就喝。有點像是我們以前喝茶還嚼茶葉。如果你去這些國家不叫當地的咖啡卻點什麼義大利咖啡、美式咖啡,服務員會一臉無奈的:裝,裝什麼裝!


據我所知,大多數澳洲人離開澳洲出差工作,最想念的都是澳洲的咖啡。美國的咖啡對他們來說叫做放了咖啡因的水。

從不否認澳洲的咖啡文化有不少都是從歐洲繼承來的,但是在澳洲這種文化早已被發揚光大。比如說,澳洲人多的地方,比如辦公樓聚集區,或者是餐館聚集區,一定會有咖啡館,很多時候都不止一家,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數人也都有自己喜愛的咖啡。而且,澳洲和紐西蘭還有自己獨創的咖啡:flat white和long black,最近被美國星巴克納入了自己的菜單。

日本和義大利不是特別熟悉,根據自己的感覺說說。

日本的咖啡感覺比較有自己的風格,我看在日劇里和動畫里,人們點咖啡就是叫一句咖啡,好像沒什麼細緻的分類。

至於義大利,據我的義大利同事說主要是喝espresso和macchiato,有的時候喝mocca,喝起來對於口味啊,咖啡豆的質量啦都是挺講究的。


日本的咖啡基本屬於美式。

日劇裡面經常有場景。OL靠在牆上:「啊,真累。。」 然後突然從角落裡飛來一罐咖啡,OL:「啊~前輩。。」 然後前輩來了句:「乾巴爹!」,女生一副陶醉的樣子。對,仍過來的東西就是日本咖啡的絕對主力。。

日本的咖啡消費量在美巴德之後,排在第四位。過去2,3年平均消費量在400億杯左右。其中,「罐裝咖啡」占居半壁江山。和無處不在的自動販賣機有關係吧。很少 哪條街,哪個公共場 沒自動販賣機的。二線城市也不例外。冬天是熱的,夏天冰的,休息的時候隨便來一罐,很愜意。

市場份額。排在罐裝咖啡後面的就是店裡的咖啡(圖裡的喫茶店),分為 個人咖啡店(傳統意義的「喫茶店」),和大型連鎖,比如星巴克。銷量和罐裝咖啡差距還是很大的。第三位是 冷藏咖啡(チルドコーヒー),吸管插進去的那種。第四位 是日常吃飯的地方提供的咖啡。最後一個是從13年開始異軍突起的,便利店的咖啡。

首先自動販賣機里的 罐裝咖啡,價格在100-130左右日元。銷量第一位是georgia(可口可樂),第二位boss(三得利)。份額在不斷減少,但是絕對主力。

喫茶店中的「個人咖啡店」,一個字:慘。受星巴克等的衝擊挺大,從13年開始,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又開始賣咖啡(100日元)。 但現在很火的「blue bottle」 就是從日本的這種 「個人咖啡店」 獲取的靈感。創始人說他在日本的一個小咖啡店裡喝完,被感動了。然後將這種「個人咖啡店」現代化之後,就有了「blue bottle」。今年2月,「blue bottle」在日本開了第一家店。 美 「Coffee Bean Tea」, 」TARTINE BAKERY CAFE「 都選擇今年登陸日本。競爭挺激烈的。日本星巴克店數接近1k,美加之後第3,和國內店數差不多。

有點檔次的「個人咖啡店」,氛圍比較好。但以回頭客為主了。

最後是勢頭非常猛的便利店咖啡。13年初711開始的,第一年意外地賣了超過4億杯,拿到1%以上的份額。然後其他的便利店,family mart,lawson等等都迅速跟進。因為日本便利店非常非常多,而且100日元的標價很實惠。711咖啡本身質量也很高,成本據說在39日元。罐裝咖啡的成本比這個低很多。。普及很快,一年多時間現在已經成了店頭標配。

感覺我國咖啡市場還是未開墾的狀態。之前我也不太感興趣,現在black完全停不下來。速溶的沒提,速溶的根本不叫咖啡。


日本和義大利不知道,只說說澳洲墨爾本

喝的咖啡看不出來沒什麼不同

但是喝咖啡的環境是這樣的

配的餐點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為什麼墨爾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廳?


生活在悉尼。

這邊白人大多數都是每天要喝咖啡的。 絕大部分咖啡店都是咖啡豆,研磨成粉,然後用咖啡機做出來的新鮮咖啡。味道很好。街邊的咖啡館也很多,像美國的星巴克,因為太像飲料,在澳洲的店非常少且不那麼受歡迎。

義大利,日本,不甚了解。

(只是因為土澳被吐槽了,忍不住要辯白一下=—=)


只想說悉尼墨爾本才是你走到哪裡都能買到一杯好咖啡的地方吧…每次出差旅行到美帝歐洲日本都沒買不到正常咖啡感覺生不如死的重度咖啡上癮者默默飄過。

我身邊義大利的朋友都對澳洲咖啡讚譽有加,從未聽過洗碗水的評價。

另外個人覺得罐裝速溶咖啡不是咖啡,頂多算咖啡口味的飲料。


可以看看這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zMTIwMQ==mid=204566171idx=1sn=0cf984a82fbd349d16424e14f7c16300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澳大利亞的咖啡文化其實是來自義大利,移民國家就是這個好 ^_^ 。

flat white最高Y(^_^)Y


之前做Part time被office里的哥哥姐姐帶著下午一杯,下班可能一杯的節奏。怎麼說呢,在澳大利亞人眼裡,某著名飲品連鎖店大概叫starfucks.

Mel的人基本都會和我說,Come on,Ben,Sydney is good weather, shit coffee.

私以為悉尼的Campos這類大眾的已經很好喝了,還有QVB旁邊那家Espresso workshop。然而在Melbourne人眼裡居然都是渣渣…:-I


喝過各種澳洲咖啡,感受就是Starbucks sucks.


謝邀,在我個人眼裡,澳大利亞沒有自身的咖啡文化,澳洲的咖啡文化更多的來自於義大利移民,所以很多的繼承了義大利的咖啡文化,但又沒好好學,中間又覺得美國的標準化咖啡文化好像不錯,又繼承了美國的所謂標準化咖啡文化(這個名字和概念是我自己起的,因為實在沒法形容美國人對標準化的熱衷)……至於日本,更多的是美式滴濾咖啡……日本人對義大利咖啡製作技術並不感冒,大概覺得沒什麼潛力可挖,而滴濾咖啡則很適合他們把咖啡上升到道,熱衷於極致化的日本人發揚了手工沖泡和虹吸壺製作,並形成所謂咖啡道(真鍋國雄先生應該算是祖師爺了),但我覺得很多東西一旦極致化,就形式大於內容了……

義大利的咖啡文化,就是ESP的咖啡文化,所有的咖啡都是圍繞著ESP來發展的,義大利人像離不開水和食物一樣離不開咖啡……如果說那個國家影響了世界咖啡文化,非義大利莫屬……可惜將意式咖啡弘揚但全世界的是美國人,義大利人對此恨得牙痒痒,因為美國人將他們的ESP糟蹋的慘不忍睹還讓全世界都以為那是最正宗的咖啡……


16世紀末,咖啡以「伊斯蘭酒」的名義通過義大利開始大規模傳入歐洲。相傳1600年時有些天主教宗教人士認為咖啡是「魔鬼飲料」,慫恿當時的教皇克萊門八世禁止這種飲料,但教皇品嘗後認為可以飲用,並祝福了咖啡,因此咖啡在歐洲逐步普及。

從此,義大利人的生活永遠與咖啡便分不開了,一日三餐必然要搭配咖啡。對於大多數義大利人,每天至少喝3到4杯咖啡。義大利人每年要消耗掉7千萬杯caffe,平均每人要喝600杯。義大利的caffe bar更是隨處可見,任何一家都能煮出香濃的espresso。

其實就在星巴克遍布大街的美國,很多人眼裡真正有品質的咖啡還應該是意式咖啡。至少曾經在一部美劇里是這樣講的……

可見義大利咖啡在全世界範圍都被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幾乎大部分咖啡的名字都是出自義大利語:

1、Espresso 是意式咖啡的精髓,在義大利語中,這個詞是快速的意思,因為Espresso從製作,送到客人手上,以及最後喝下去都是一氣呵成的。義大利人在講caffe時,就是指這小小的一杯,有點苦澀,但濃濃的香氣久久環繞口中。如果不適應那種口感,可以加些糖,味道也不錯。

用Shooter Glass裝的咖啡

有些杯子很像國內的白酒杯,往往都是一口喝完。時常見到街邊的義大利人在聊天的時候,拿著一個小勺,在那個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小杯子里不停的攪拌著他的咖啡,慢慢的享受著咖啡的香氣,突然就一口悶下,然後乾脆地把杯子放回桌上,沒有絲毫的留戀。

2、Caffe macchiato 在義大利語中Macchiare是「漬」的意思,一份義大利濃縮espresso加上一點點牛奶,混合了奶香的咖啡可能會適合我們亞洲人的口味。

3、Caffe lungo 一份義大利濃縮espresso加上一點熱水,更清淡一些。

4、Caffe latte 一份義大利濃縮espresso加一小杯牛奶,有些義大利人在早晨時會飲用這種咖啡。不過記得一定要記得和服務員說caffe latte,latte在義大利語是牛奶的意思,如果你僅僅說latte,服務員會為您端上來一杯牛奶

5、Caffe cappuccino義大利濃縮咖啡加打泡牛奶,義大利人常常在早餐時來一杯cappuccino,一杯espresso 或者cappuccino加牛角麵包可是標準義大利早餐的標準配置。但如果你想在午飯後點這個,義大利人會覺得你很奇怪,在義大利人看來牛奶在飯後是不利於消化的。

通常Bar在早上11點以後不提供Caffe cappuccino 和 Caffe latte,如果你非要在午後喝一杯帶奶的咖啡,建議選擇Caffe macchiato。

6、Caffe corretto 在一杯義大利espresso中加入一杯grappa或其它烈酒,這裡溫馨提示小心喝醉哈。

7、Caffe/cappuccino decaffeinato 這種是低咖啡因的咖啡或卡布奇諾,特別為有些喜歡咖啡卻又對咖啡因非常敏感的人士設計的。

8、Caffe orzo 這本稱不上真正的caffe,orzo在義大利語中是大麥的意思,由大麥穀類烘培而成,擁有跟咖啡一樣的香氣,可說是咖啡的替代品。

在義大利的Bar中有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辭彙,這裡搜羅了其他一些意-英對照表幫助大家理解或和義大利小二交流。

Ristretto – short espresso.

Macchiato caldo – with hot milk.

Macchiato freddo – with cold milk.

In tazza grande – in the cappuccino cup.

Al vetro – in a glass.

Schiumato – with milk foam.

Marocchino – with cocoa powder and milk foam.

Con panna – with whipped cream.

Shakerato – shaken with ice.

Freddo – iced.

本文轉自微信號公眾號-邦妮的世界 (微信號:Bonnie_world)

和妮妮聊聊時尚和海淘的那些事兒~也可以加QQ群478786926,我們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日本華人石平,鳴霞和孫向文?
灌籃高手為什麼沒拍真人版?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講衛生?
如何评价青山裕企和筱山纪信的摄影作品?

TAG:日本文化 | 咖啡館 | 義大利 | 咖啡文化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