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中的石板小徑的間距為什麼普遍不合適?

眾所周知,那種石板路走大步距離小了,走小步距離又大了。是故意而為嗎?


反對以上認為景觀設計師沒有親身實踐的答案。我們做每一個花園都要實地去很多次,每個有草坪的花園都會有汀步,難道會比你們實踐的少?

設施這樣的汀步或石板的目的其實是為了保護草坪,並在雨水天草皮泥濘的時候方便行走

樓主所說的石板 應該就是如圖這樣的

汀步鋪設時,先從確定行徑開始,在預定鋪設的地點來回走幾趟,留下足跡,並把足跡重疊成最密集的點圈畫起來,石板就安放在該位置上;一般成人的腳步間隔平均是45-55cm,石塊與石塊間的間距則保持在10-15cm左右,汀步露出地面高度通常是3-6cm。

如果超過15cm,就會顯得草皮空的太大影響美觀。

如果窄於10cm,那為什麼我們不直接鋪一條硬質路出來呢

而且如果做在公共花園的石板路的間距要考慮到所有的人,所以取得都是平均值。不可能為你一個人服務吧。

如果是私家庭院就會再考慮這個問題。當然不排除有時要為了特殊造型而會有其他間距.

當然也排除某些設計公司設計好之後,發包給不靠譜施工隊。施工隊不認真施工做出來的次品。


首先一點是在這種鋪裝上很少有人專門設計符合人體尺度的鋪裝,經常看到的都是把現成的材料直接擺上去完事。這種標準模數的石材是為密鋪設計的,中間距離那麼大肯定失去原先的模數意義了...

當然如果真的要好好設計一種石板路,考慮的問題是不少的。僅僅從原先的這種大塊石板的鋪裝開始進行改進的話,讓人不會一腳踩到縫隙里的辦法當然就是減小縫隙,讓人在任何姿勢下(你要是腳賤有意往裡塞那就沒辦法了)都不會崴到。首先可以考慮做成完整的石板路,之間沒有縫隙,之前 @周元就提到了不夠生態,完整鋪裝很難看之類的理由。我們可以試著想想辦法,比如把石板抬高一些,讓石板下面也能長些草啊什麼的,感覺上就有意思了。當然這個想法需要解決更多的問題,石板路比地面高了之後有人會摔下來崴腳啊(儘管不高,崴腳破皮什麼的還是有可能的),地面高差帶來的一系列無障礙問題(一般無障礙會考慮到這種公園石板路么?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姑且放進來好了),我們可以繼續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地面不一定是平的啊,石板路旁邊可以做一個小草坡過渡,等等手段都是可以用的。當然,最終結果就很明顯了,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個又有情趣有好用的設計,施工好麻煩......本來隨便扔幾塊石板就好,現在搞不好還要單獨拿出來算算結構,做個好方案真難...

如果不做成整條的石板路呢?換言之,如果我們要求這條路上有固定比率長度的縫隙呢?那就把這些縫隙均勻分開就行了,把石板做成石條,一條也就寬10cm左右,這樣每一步踏下去基本上都能踩到兩塊石板,不會整隻腳踩到縫隙上。但是這樣也有問題, @蔡明提到的浪費材料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考慮。結果還是一樣,沒錢就沒有好設計是么......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需要這些石板路呢?為什麼不能直接從草皮上走過去呢?有很多公園裡的草坪經常被人踩,也沒什麼損壞啊?(貌似跟草的品種有關吧,咱們能看到的不讓踩的草皮都是那種非常脆弱的草)如果只是讓人通行的話,私以為把流線完全自由化是最好的辦法吧?這個問題有些意思,自己也回答不了了......請諸位與我探討一番......

一時腦洞過大,有些跑題了,但是也懶得重新論證,看個樂吧民那!


竊以為「一步娘炮,兩步扯蛋」才是誤解啊,考慮到兼顧老人兒童,大家通用的間距才是正解。


這個問題經常被拿出來批評景觀設計師們反人類。其實設計師們對這種問題也很頭疼,雖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說到一步娘炮兩步扯蛋的園路設計。一來因為很多設計師不是景觀設計出身,景觀行業發展起步比較晚,現今的許多設計師都是由建築設計,環境藝術,甚至平面設計師轉行進入景觀設計行業的,很多標準無法正確實行,於是出現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設計,比如有的園路基本就是成年人跨一步也感覺吃力。二來園路設計本身就是設計師的一塊心病,任何園路都會遭受不同人群的詬病。完全使用鋪裝的設計不夠生態,同時設計師接受的本專業教育原因大都對大面積鋪裝嗤之以鼻。但考慮到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步幅不同,只能滿足一類人的需求,多數設計師會選擇比較人性化地為弱勢群體著想而設計小間距園路。這個問題實在不能完全責怪設計師,也許施工方法和新的設計理念可以在今後解決這樣的問題。比如目前很多施工方用打樁的方法把木材夯入土層,這樣的園路就基本讓人感覺比較生態而且兼顧實際。不過說實話這種方法弊病也不少,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各位可以日後再與我探討。


他們只顧著漂亮了,沒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是搞景觀設計的,對人體工程學知之甚少,而且畫圖的好多都沒什麼實際經驗,還有就是石板大小不是你說怎麼大就怎麼大,而是石板就那麼大,隔大了空太多不好看,隔小了浪費材料,而且還得兼顧跨不過去的,必須得往密了設計。


兼顧弱勢群體,眾口難調。。只是不知道,題主描述中的「眾所周知」從何而來,沒人反對嘛。。


因為它是用來讓你散步的。


因為很多設計本來做的就不方便走。

石板寬度900毫米,石板間隔100毫米左右的設計走起來較為舒適。


個人認為石板小徑間距的設置條件,並不是讓大多數人走起來舒服,而是讓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行走(此處的所有人里最需關照的是老人、兒童、殘障人士)。我覺得上述是個通解,還有著特解未說,每個人的身高不同,腿長不同,步幅也必然是不同的,因此每人可以接受的石板間距也是不同的,設計師不可能作出適合所有人一個石板間距。倘若有的話,也只能是一條石板沒有間距的小路(如上文提到的整塊的石板路)。話又說回來,私認為對於設計師而言,行人行走並非是石板路的全部功效,還有花園的美觀等諸事需要考慮。


那個距離對你是走的舒服不舒服的問題,對老人小孩就是能不能走的問題!再考慮那種路一旦下雨,一般比較滑!


推薦閱讀:

在實際工程中, BIM 是如何銜接各個環節的?
外行如何通過自學成為一名有人要的造價員或預算員?
化工廠地塊上建房子,開發商已把地下六米土壤全更換了,又在地下鋪設隔離層,會有問題嗎?(常州華潤地塊)?
大數據與綠色建築可以有哪些結合?
對於非工程專業學習工程造價?

TAG:設計 | 設計師 | 建築設計 | 建築工程 | 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