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拍不出像《在路上》這樣的公路片?
既沒有《在路上》這樣的公路小說,也沒有這樣的公路大片。
謝 @nnnan 邀。
20世紀20—40年代,在外國電影強勢擠壓的市場競爭中,我國形成了一些類型電影,雖然遠不成熟,畢竟自發形成了早期原始經驗。50年代起實行計劃經濟,借鑒採納蘇聯模式,由政治主導電影製作,重宣傳教育功能,以題材設定取代類型劃分,中斷了類型電影的發展。7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類型電影復甦,但仍然受到輕視,未成主流。新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競爭加劇,類型電影取得長足進步。當前正在從這種基礎出發促進類型電影生產,力求使類型電影成為主流電影的主力。
中國發展類型電影的特點是,建構與解構並行,兩者甚至是混雜的。中國面臨著兩個趨勢,其一是建構類型電影的過程,需要更多地滿足市場不同需求,必須借鑒西方經驗,創作出不同的類型。其二是與此相對,對西方經驗的解構和重組,破除死板的類型的標準化生產模式,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修正、調整或變革,產生一些非西方標準的中國式類型。這兩者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卻都是必要的。
類型片電影少,類型片只有在市場經濟中才能生存發展,而中國處於一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還需要不斷摸索,借鑒,找到符合市場需要的類型片。所以大部分題材類型都是我國尚未開發或者是尚未過多開發的,這自然也包括公路片。像《飛越老人院》,《無人區》這裡面都是由公路類型的架構在的。
美國人修高速公路不能說是最早,因為歐洲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經出現高速公路了;但它絕對是世界上線路最長、規模最大的。美國從四十年代起就大力規劃和建設高速公路,這些高速公路的出現絕不僅僅有利於行車,它對美國人的生活乃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作用和影響。
美國是汽車的王國。據說全國有汽車兩億輛左右,平均一個人多一點就有一輛車。開車是美國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它的城市結構也是依照汽車的特點來設定的,工作、生活和商業區相距較遠,沒有車就會特別不方便。所以,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美國人就必須自己買車和開車。
美國的公路文化強大源於美國是汽車的王國,所以《在路上》這類電影更適合以好萊塢為輻射中心的歐美這片土地。而中國不一樣,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情愫全是來自腳底下的土地,土地文化是我們的根。大量電影作品,文學作品都不乏充斥著土地情懷,備受推崇的《白鹿原》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以國師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來看,《黃土地》、《紅高粱》都是這樣的,而歐美國家就難以拍出這種電影來,這是文化上的差異。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部片表達的主體是「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整個精氣神很符合上個世紀4,50年代二戰後的美國現狀,文學上也有海明威,塞林格等為代表的作家進行過反思批判。而我國卻是內戰抗戰,舊封建的衰亡,「新民主」的崛起,到後來建國以後的文革、大躍進、上山下鄉等歷程,所表達的東西當然就不一樣了。新崛起的第六代導演沒有體驗過文革的疼痛感,卻迎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體驗著經濟轉型帶來的突變,以及體制、觀念、思想的消融,他們所表達的東西,所關注的層面就會很中國化個人式的、時代性的批評與反思,這一點和《在公路》還是比較像的。因為他們開始關注青少年這個群體在社會中思想的轉變。沒有發達的公路文化。但其實中國的公路孕育出很多交通安全宣傳片的呀。中國人在公路上只為交通不為旅行。「公路片通常指,電影的敘事發展是以一段旅程為背景,電影的主人公在占電影絕對篇幅的公路旅行情節中,完成生命體驗,思想變化,性格塑造,產生一系列的戲劇衝突。或者與別人的,與自我心靈的交流。」(百度百科)這樣的事在中國很難得到共鳴。
中國的公路上發生的,就是收費、車禍、搶劫……
《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代表性的小說,由此才有了了電影,裡面是美國人對自己獨特歷史時期的情懷,國內為什麼一定要有呢?同理,國外也拍不出霸王別姬。題主如果是在期待《後會無期》,那絕對不會是一個風格,垮掉一代的絕望和虛無主義不是韓寒所會表達的,要我看,《後會無期》會比較接近荒野生存的前半段吧。
收費站
純粹從最簡單的電影分析開始——首先你得有一個牛逼的公路片劇本。《在路上》是傑克凱魯亞克的代表作,是嬉皮士文化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還有我喜歡的公路片——比如《荒野生存》是真實故事改編,劇本的靈感來自克拉庫爾的小說《荒野生存》。比如《摩托日記》是講述了切格瓦拉年輕時的南美之旅,這段旅行激發了年輕的切心中的革命熱情和重塑了他的世界觀。——————————————————————————————————————————好,我們看上面三部公路片的特點,《在路上》是名著改編,寓意深刻,積澱了深層次的美國文化;《荒野生存》是真實故事改編,一個理想主義、超驗主義者的流浪傳奇;《摩托日記》則具有傳奇偉人的傳記意義。
那麼,在中國是否具有公路片的生產素材呢?
按照以上三部電影的類型公路片,我找到了以下三部片子。它們分別是:《三毛流浪記》對應《在路上》——經典作品改編。《西遊記》對應《荒野生存》——真實故事改編(真是真事,神話了點而已吧)。《西遊記》表示不服!
泰囧
我覺得題主可能是對韓寒的《後會無期》表達了期待。
首先要有免費,發達的公路交通。看看國內的狀況,天價的高速公路收費,地方性亂收費。出門碰上這些,什麼好心情都沒了,哪會有在路上的感受。其次思想要開放自由,只有有一顆自由的心,才能有追求自由的作品。看看現在銀幕上都是什麼,各種神劇雷劇,真心慘不忍睹。
公路片不一定要表現放蕩不羈的反抗。在路上可能是一種尋找。一種對反觀現實生活的尋找。
中國的公路有的收費站,缺的是情懷
國家不一樣,國情不一樣,文化不一樣!再者說了,我們為什麼需要一樣?為什麼所有的事情都要和美國對齊?他有他們的水深火熱,我有我們的和諧幸福~就是這樣
你沒有看過趙本山的落葉歸根嗎?
無人區,本質上是公路片,如果不是修改了結局會更好,但是現在這樣已經足夠優秀。
算是中國特色的"公路片",因為中國公路,汽車使用還是有門檻的,沒有一定經濟實力,不能負擔相關費用。而有車的,有多是追求穩定的中上階層,(貨車一族不算)難有戲劇衝突。
中國拍不出像《在路上》這樣的公路片,是因為中國沒有公路文化。沒有公路文化是因為生活大山迫使我們丟了這樣的情懷。比如結婚:房子有了嗎?車子有了嗎?中國人一生都在為財迷油鹽奔波,北上廣的人們吃早餐都是在路邊買兩包子和豆漿然後在路上吃。你說,這樣壞境下,能拍出嗎?
另外如 @白景往所說,美國40.50年戰爭後,當代青年大多迷惘叛逆。而中國的呢?不是沒有,一部分被上山下鄉和文革等消滅了,一部分隨著時間推移理想淡化甚至消失。
我覺得,韓寒的《後會無期》也許是中國第一部公路片韓寒年少不羈的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正是這樣的人才能把公路片要傳達出來的東西表達出來。如果你指公路片要表達的是不羈和迷惘,我想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你必須要看一下。中國的制度讓人失去了創作的靈感和心情
中國的教育泯滅了人類最原始的美好:希望、勇敢、奮鬥、拼搏,只剩下了偷懶。而責任人有三方:社會、家人,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因為如老羅所說,沒那樣的情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