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 GDP 是怎麼算出來的?


非經濟學專業,歷史愛好者,貼點自己看過的資料:

這個資料來源是Angus Maddison,《世界經濟千年史》的作者。他曾經在該書附錄里介紹過他的估算方法。

首先,這個GDP的核算標準是199年國際美元

百度百科:

國際美元也叫Geary-Khamis美元,一種在美國和給定時間點同美元具有同等購買力的假定貨幣。通常把1990年作為用於今後比較的基準年。

簡單說,首先搜集相關資料,找到人類歷史上某些年份特定商品組合(例如大米、木材、鐵)的產量,然後按照1990年國際美元能買多少大米、木材或鐵,以此來估算當年的GDP數字。

很顯然,在資料高度缺乏的情況下,直接去估算某個特定年代的GDP準確度很低。所以Maddison選擇了一些基準年份,就是說,在這些年份中他能夠收集到的數據足夠他推算出當年大致準確的GDP數字。

Maddison選擇的這些基準年份最早的是1820年,大概覆蓋世界範圍內81%的國家。

1820年之前的資料就只有依靠個別國家的歷史記載來分別推算。法國、英國、義大利、荷蘭等國在1300-1500年以來的資料比較全,估計就比較準確。其他國家Maddison則是有多少資料用多少資料。他依據李約瑟的資料(應該比較不靠譜)推斷10-13世紀之後中國的人均GDP沒有增長。

Maddison接受了庫茨涅茲的假說,後者認為西歐社會是在1500-1800年之間進入資本主義的特別增長期的。他以此推算1500-1800年之間西歐的人均GDP增長率為每年0.2%,歐洲其他地區和拉美地區增長率是0.1%,亞洲非洲為0%。

以此為基礎,他先找到1820年的GDP資料,然後以此為依據推算出各國1500年的人均GDP,再假設1500年之前所有國家的人均GDP增長率是0,所以把1500年的人均GDP再乘上特定年份的人口數字就可以了。

可以想像,這個數字的統計可靠性很低(實在不能賴Maddison,他能利用的資料太少了)。所以個人認為這個表1820年以前的資料沒多大參考意義。


樓主的圖是Angus Maddison(安格斯 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所列,他的中國史數據為人們所熟知。他估算了中國自公元元年至目前的 GDP總量、人均 GDP量等數據,其估算結果曾廣為引用,但其估算的依據及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數據估算與歷史真實——中國史中GDP估算研究評述》仲偉民,邱永志)

麥氏的數據見:《世界經濟千年史》,伍曉鷹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伍曉鷹、馬德斌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關於麥氏數據的詳細評述見前引劉逖《1600~1840~前近代中國總量經濟研究———兼論安格斯·麥迪森對明清 GDP的估算》。

====================================================以上是來源,下面是分析,以中國為例。

麥迪森方法論:

在 《中國經濟的長遠未來》 和該書第二版 《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中,麥迪森運用比較分析方法和國民經濟核算技術,勾勒了兩千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線索,探討了影響中國經濟進步的重要因素。他認為,中國 GDP 在公元84年佔世界 GDP 總量的26. 2%,1000 年佔22.7%,1500 年佔25%,1600 年佔29.2%,1700 年佔22.3%,1820年佔32.9%。按199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中國人均 GDP 在公元元年和 1000 年為450 美元,1300至1820 年為600 美元。

然而遺憾的是,麥迪森未披露具體估算方法。其對中國古代經濟總量的研究主要服務於其長期經濟走向的研究目的,總體上看極為簡略。我們根據麥迪森已發表文獻判斷,麥迪森主要依據兩方面因素估計古代中國的GDP:

一是根據已有對中國農業產量、市場等的研究進行估算;

二是根據最低生存水平進行推算。

==============綜合分析這兩方面因素,我們發現麥迪森的估算在統計技術上存在較大缺陷

第一,麥迪森的估算基礎是其對中國農業(特別是糧食)產出的分析,但嚴格地說,麥迪森並未直接統計古代中國農業部門的產出。

他主要參考了珀金斯 (Perkins,1969)、何炳棣 (1959)、劉克智等 (Paul Liu,et al. 1977)

對中國農業、土地和人口的研究。麥迪森採取珀金斯的假設,認為古代中國人均年糧食消費量 (包括消費、飼料和種籽) 差不多一直在285 公斤(帶殼原糧)左右。以此可以看出,麥迪森是按支出法估計農業產出的。在經濟統計學中,GDP 測算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最終結果看,三種方法是等價的。生產法統計最終產品的價值,即各行業或各企業、各單位和個人產出的增加值之和;收入法統計各常住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收入;支出法統計生產出的社會產品最終使用去向(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麥迪森未進行生產法的估計,而生產法獲得的數據可能更為可靠。麥迪森認為中國糧食總產量從1400至1820年增加了5.3倍,和人口增長是一樣的,但由於其假定幾百年來中國人均原糧產量不變,這其實不過是同義反覆,循環論證。

第二,麥迪森甚至沒有統計手工業和服務業的凈產出,只是籠統估計約佔 GDP 的四分之一。

第三,麥迪森假定 1300—1820 年中國人均GDP為 600美元,然後以人均水平乘總人口得出GDP總量,而不是從總量數據推導人均數據,數據的可靠性令人懷疑實際上,人均GDP和總人口這兩個數據只要有一個存在問題,就會導致總量 GDP出現較大的偏差。在相關研究中,麥迪森認為按 1990 年美元價格計算,維持基本生存的下限(subsisitence level)為人均400美元。且不論國際上對最低生存線頗多爭議,麥迪森估計的600 美元中國人均 GDP 數據似乎與其提到的「中國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始終非常顯著」自相矛盾。(《論安格斯·麥迪森對前近代中國 GDP 的估算———基於1600—1840 年中國總量經濟的分析》劉逖)

麥迪森在中國人口估算問題上和中國古代耕種面積估算不太嚴謹,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新研究成果,而仍沿用以前的,這就導致其計算中國古代GDP出現偏差。

麥迪森還有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轉換為國際元(美元)。

在劉逖的《論安格斯·麥迪森對前近代中國 GDP 的估算———基於1600—1840 年中國總量經濟的分析》詳細計算,發現和麥迪森的數據有較大偏差。

=====================既然麥迪森的方法論有問題,那麼還有幾種分析中國古代GDP的方法

1.管漢暉、李稻葵對於明代的核算(《明代GDP試探》)

2.劉逖對於中國前近代經濟總量的研究(《1600——1840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估算》)

3.李伯重對於年華亭一婁縣地區的研究(《中國的早期近代經濟——1820年華亭一婁縣地區GDP研究》)

除了運用統計核算或產量價格測算等會計方法來估算中國歷史上的之外,還出現了用計量模型推算歷史的學者。

4.代表人物為劉巍,陳昭(《大蕭條中的美國、中國、日本和英國》

古代經濟中很大部分是不進人市場或不能用市場經濟原理進行解釋的。在這方面,莫斯和薩林斯等做出過傑出的研究。所以對古代GDP以現代GDP的標準來計算,本來就是不科學的,即使計算出來也是不準確的。


這個估計就是靠刷人口算的吧,古代反正大家都種地的話反正都會掉到馬爾薩斯陷阱里去,人均差不了多少,西方的優勢貿易又不可能算出來。所以就是估算人口,再按記載的畝產,人均土地計算出最低人均產出好了。這三個數據還是比較好得到的。如果有專業大神指出辦法,算我沒說。


以黃金、白銀或者糧食、肉類。

————————

但是實際GDP代表財富的含義是假的,是邏輯錯誤。

如: 實際GDP這個指標很不好用。例如,在實際GDP的統計中,美國1820年時人均GDP是1600美圓,中國2000年時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圓,更要命的是中國宋朝時的GDP相當於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國人2000年時的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中國宋代的時候還要差呢?這顯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國或者中國宋代當時有的那些產品的人均產量和現在中國的人均產量作個對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消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當時美國或宋代沒有的。如人們經常說的,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包括汽車和民用飛機的擁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的消費品,怎麼可能比美國1820年的生活水平還要低呢?

  凱恩斯有類似馬克思揭示的商品拜物教的邏輯,凱恩斯1930年在其《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8%,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21寸電視而今年生產了29寸的電視更清楚

 對於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一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並且十年前、二十年前、五十年前生產的消費品完全一樣么?不一樣又如何有比較性?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商品(貨幣)拜物教的時代,人們的大腦被宣傳格式化了。

這裡最使人困惑的一個概念就是資本了。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資本被作為實物的機器設備納入到生產函數中,即Y=F(K,L),以表明其對實物產出的生產力。但在國民收入統計中,資本只是一個價值概念,它來自於以前用貨幣計量的投資。奇怪的是,主流經濟學在採用生產函數分析時把資本的產出—GDP用物價指數方法分出實際GDP,同時把資本的收益—利率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利率,但從來沒有把生產函數中的資本以及投資去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資本及實際投資,這種生產函數的計算顯然存在著邏輯錯誤,即把名義值和實際值攪在一起了。同樣,在生產函數中,勞動的計量採用的是實際值,而資本卻是沒有被價格水平除過的名義值,這又怎麼能夠計算它們各自的邊際產出呢?把名義值和實際值的資本勞動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這種邏輯上的混亂引起實際經濟分析中更為嚴重的思維混亂。例如,在實際中,所有的資本勞動比率很低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採用那些資本勞動比率很高的技術,而在美國則出現了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列昂惕夫悖論」。

  實際中的資本是不是主流經濟學生產函數中的機器呢?對此在統計資料中是不難找到說明的。按照統計資料,美國的總資本中65%左右是地產,而且這個比例在長期中一直保持穩定,由於美國的投資率在長期是穩定的,那麼就意味著,由投資所轉化的資本增加或資本積累只是地產的增值或地價上升,而根本不是機器的增加。這樣,資本就只是那塊兒地,資本積累只是人們用更高的價錢(投資)去買那塊兒地。當然,除去地以外還有35%的資本,它們是不是機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資本中,絕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構成的,機器的價值只是佔總資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書中總是使用統計數據來說明美國的資本勞動比率是中國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機器是由勞動生產的中間產品,美國現在所使用的機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產出來的,以前的機器都報廢了,美國的產業工人只有幾百萬人,而中國卻存在幾個億的剩餘勞動力,如果資本是機器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在1年中生產出美國的這些機器(當然要知道這些機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中國現在也正在按照這個速度生產機器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在資本的價值上趕上美國的可能性卻很小,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的投資和貨幣供應量要以比現在高出幾十倍的比率增加,當然這裡排除了人民幣匯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

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定義似乎可以作為GDP等國民收入統計的理論依據,在批評了斯密把物質產品的生產作為生產勞動的定義後,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中,只有能夠為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或僱傭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生產性勞動就是價值。這裡只要把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繫到GDP的統計。如前面所表述的,當採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僱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一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

  但是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邏輯中,價值是一種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商品拜物教的垃圾們所謂的財富、蛋糕,而是權力。追求分配金錢(價值)的實質,就是追求分配他人被支配的勞動本身,價值的增值、交換的不斷擴大源於剩餘價值這種不等交換,可見商品生產制度的邪惡。

  那麼GDP(所謂的經濟)是代表的實物么?或者說被認為是代表財富的實際GDP的含義是不是一個邏輯錯誤,正如完全軍管的社會或者完全非商品化的社會GDP將為0,但是它的財富生產能力為0么?又如匯率不包含任何物質屬性的原子一樣,只代表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各國資本之間的一種權力關係,然而這種權力關係只有在體系內才是成立的。

  只有庸人才會認為是統計指標的問題,而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問題,正如所謂的GDP對資本主義來說就是最重要的,因為資本主義追求的就是錢(價值),有錢就代表了權力,只要錢的數字不增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得癱瘓,然而這種增值確是要讓人們有限的生命時間用於資本金錢的無限增值


古代政府衡量本國經濟狀況的標準大概是:稅收,糧食產量,人口數量。

當然,當時肯定沒有經濟總量的這麼明確的概念。


人口,耕地,稅收很多數據都是可以從古書get到的

在單一農業社會的時候,蒙個範圍應該不難。


記得好像是看貨幣流通量換算


個人認為自給自足經濟不適合使用GDP這一概念。


用土地數量乘以產量


推薦閱讀:

為什麼港澳回歸,對於香港方面有更多的報道,而澳門方面則略少?
陳友諒與蔣介石有何異同?
中國北方對餃子的特殊感情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一個群體部落,都會出現一個領袖的呢?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都是如此?
山西人為什麼愛吃醋?有什麼歷史原因還是文化所致?

TAG:歷史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