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滾動條在交互設計上有哪些需要考慮的點?


嘿,滾動條!這是一個細節見真章的東西,需要較強的設計能力。由於顯示設備的區域限制,當顯示內容超出時,就有必要用到這個控制項了。

先從我們最常見的滾動條介紹吧,大家都熟悉的windows滾動條,一般分為滾動框、滾動滑塊和滾動箭頭。這個很傳統,傳統到很少有人或公司想去改變它。滾動框代表顯示內容的長度或寬度、滾動滑塊影射當前顯示區域(與顯示內容成比較顯示)、雞肋式的滾動箭頭。

在上面這個傳統試的滾動條基礎上,有許多創新的設計,挑一個最有代表性的設計吧,Google Wave(見下圖),初見Wave時我個人對這個滾動條印象很深刻,純從理念上來講wave scrollbar設計得不錯。將傳統滾動滑塊的大小固定了,也就是說滾動滑塊並不會因為顯示內容佔整體內容的比例而變化(保證了點擊區域),滾動箭頭集成至滾動滑塊內,不再是像傳統那樣一上一下的蛋痛設計了,並跟隨滾動滑塊,保證了功能的集中。

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固定了滑塊大小,又需要顯示當前顯示內容在整個內容中所在位置,引申出半透明灰色塊的設計,半透明灰色塊與滾動滑塊之前的邏輯複雜,這讓用戶從本質上就產生了歧義(與習慣相違背)。另外還有終止條,根據官方的說明,因為移動設備和上網本的區域有限,為了這樣的用戶考慮,他們將游標移動範圍進行了限定,所以有了這個玩意,除了讓我不至一次嘗試去點擊它,並使我迷惑外,再無其它作用。

雖然,wave的scrollbar並沒有得到大多數設計者的認同,但google的設計師對於細節的研究和嘗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比微軟萬年不變的滾動條設計強太多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down個Demo嘗試一下,放個下載鏈接:https://github.com/rastasheep/google-wave-scrollbar

Wave的例子是一個極端,再回到頭來講一個優雅的例子,OS X Lion系統對原生滾動條的改進,滾動條只在執行滾動操作時才會出現。因此,它不會遮擋屏幕上的內容,並且只在滑鼠移至滾動條位置時整個滾動條區域才放大以供操作,將滾動箭頭也去掉了(實際使用當中用戶對滾動箭頭的需求較少)。這種設計最初出現在iOS系統里,因其簡潔並具有相當優秀的特性被移植入OS X系統內。可能也有一些人會問「如何在用戶未進行任何操作時體現整體內容的大小呢?」,蘋果在Finder里的處理方式是:滾動條出現 --&> 消失,提示用戶,但不干擾用戶。

Less is More在這裡被體現到極致,在我(用戶)需要時它出現,在我(用戶)拖動時才放大。以用戶為基礎,以操作狀態為區分,很好的體現了滾動條最本質的設計訴求。

除了上述這些滾動條,還有一些因其它需求而對滾動條加以設計的例子,如果您正在使用Chrome的話,請使用它搜索一下當前頁面,看看滾動條會發了什麼變化。

以及為了使用戶快速查找到以某種架構化的信息而設計的滾動條,如:聯繫人的字母表或Timeline等

另外,你可以根據需求重新整理一下滾動條,以使之能夠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over...


在交互設計中需要注意避免左右滑動,這一點需要注意頁面寬度,兼容多數目標用戶所使用顯示器的最小寬度,或者嘗試頁面響應式布局排版。


推薦閱讀:

GUI 設計和 UI 設計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 UI 設計相關網站?廣泛收集中
App 啟動時的引導頁是中國特色嗎?
如何看待酷安 8.0 在底栏上加入「添加」按钮?
怎樣才能使動態GUI(圖形用戶界面)獲得更好的保護?

TAG:交互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