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文化對法國革命和歐美文學有什麼影響?


如果說咖啡館文化對法國大革命和法國文化的影響,那就只能說是一個「難民收容所」的作用。

因為革命者大多是底層人民,家裡不可能有那麼多地方容納太多的人一起商量公事。而且大多數人開始相互並不熟悉,只有在公眾場合才能相遇。

這樣的場所在中國也有,那就是「酒館」和「茶館」。而這些場所的名稱翻譯成英文,就是「cafe」和「bar」,這兩個名稱沒有區別,具有完全相同的含義。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歐地區冬季寒冷,取暖特別重要。但是一般家庭不具備取暖條件。而在咖啡館裡為了經營,每一個咖啡館的中間都有一個大煤爐,燒的很旺,所以咖啡館裡很暖和。那些窮學生,窮教授,工人等人都會去咖啡館買一杯咖啡,在那裡坐一天。所有識字的人還會翻著每天的報紙,就不用自己買報紙了。

因為混亂的小咖啡館(酒館,bar)里烏煙瘴氣,有錢的高貴人等不會去,所以那裡就成了底層人士的簡單「秘密聚會」場所。所以警察如果想了解底層人士有哪些問題,和「犯罪分子」,就會「化妝」進入那些小咖啡館。在那裡打聽消息很容易,因為一般人不在意。但是也很快會被別人識破。

中國人不信!也難怪,咖啡館從一進入中國(上海)就成了有錢人、外國人、官員等的活動場所。與歐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天地。


法國人民的血液里從來都不缺浪漫主義情懷:熱情奔放、熱愛高談闊論。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可能是這世界上最著名的論壇了。

從17世紀晚期開始,在據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館Le Procope里,現在那裡還留著一張伏爾泰的書桌,那時伏爾泰喜歡到這裡來寫作(據圍雞百科說,伏爾泰一天要喝掉50-72杯咖啡,所以法國的咖啡杯都比別國的小,怕人喝壞)、與盧梭交流思想(其實眾所周知,是在盡情撕逼)。

到了19世紀,在劇院旁邊的和平咖啡館是比才、李斯特、肖邦等人的逗留地。左拉、莫泊桑、王爾德也是和平咖啡館的常客。

德加《在咖啡館陽台上的女子》

勞特累克《布瓦洛先生在咖啡館》

高更《阿爾勒的夜間咖啡館》

梵高《夜間咖啡館》

而到了伍迪·艾倫的黃金時代,讀懂法國很簡單,去咖啡館就好了。所有人都在那裡聚集,所有的信息都在那裡交換:有新出的小冊子和「新聞紙」、廣告、商店價目表、股票行情報單、流行的政治傳言、科學的最新進展、文化藝術流派衍變,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街頭普通的咖啡館,每周都會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聘請文化名流當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問題。

大家在煙霧繚繞中聊著聊著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大V和KOL。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和他的伴侶波伏娃就長期在花神咖啡廳相會,阿爾貝·加繆、鮑里斯·維安和雅克卜也經常出現在這裡。

雙偶咖啡館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雙偶」,除了薩特兩口子經常在這約會之外這裡還有畢加索與朵拉·琦爾小姐在這一見鍾情、愛爾蘭作家喬伊斯遇到了莎士比亞書店的女老闆等等浪漫的愛情故事。

而海明威則在丁香咖啡館裡兩個星期就寫完了《太陽照常升起》,所以現在這個咖啡館裡還保存著一個海明威椅子。

蒙馬特高地的咖啡館就是畢加索、達利等藝術咖聚會的地點

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廝殺」。跟現在的論壇一樣的是,咖啡館裡的大V撕逼也是常事。除了梵·高和高更同樣畫了蘭卡散爾咖啡館,而在作品中明顯有了對繪畫不同的理解而產生巨大隔閡,導致梵高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之外,《午夜巴黎》里有海明威因為覺得澤爾達耽誤了菲茨傑拉德(寫《了不起的蓋茨比》那位)而把澤爾達氣跑了的一幕。

而畢加索有時候把莫迪里阿尼當成同樣才華橫溢的對手。下面這個短片,表現了他倆在與咖啡館同樣「職能」的狡兔酒吧進行「藝術鬥毆」的故事。(下次找機會好好說說,除了咖啡館外,巴黎的另一個大師孵化器,小酒館)

顯然,每一個有才氣的人,堅持自己而不服氣別人是歷史難題。沒關係,反正你們都成名了。

除了剛剛提到的大師們,巴黎咖啡館裡名人常客的ID連起來能「繞地球一圈」(排名不分先後,想到哪寫到哪):塞尚、羅丹、波德萊爾、庫爾貝、畢沙羅、巴齊耶、喬伊斯、羅伯斯皮爾、丹東、馬拉、德穆蘭、狄德羅、繆塞、克萊門梭、博馬舍、達朗貝爾、勒薩日、莫迪里阿尼、龔古爾兄弟、本傑明·弗蘭克林、戴高樂將軍、列寧、托洛斯基、米爾熱、布魯艾爾、曼雷、菲茨傑拉德、馬蒂斯、西斯萊,還有我們的周恩來總理在留法的時候也經常去······

在20世紀初的巴黎,知識分子在作為忠實的咖啡館消費者的同時,更是用各自的藝術創作記錄了這段生活。從本質上來說,咖啡館的存在是一種場域文化。咖啡館提供了供大家交換信息,交流思想的場所。在那個時代,信息差是昂貴的,交流思想需要你本身得是個知識分子,還要準備好買咖啡的錢,拿出大量的時間。但互聯網時代把這些有成本的交流,變成anytime、anywhere、anyone都可以進行的事,and for free。

豆瓣和網易雲音樂就是典型的把這種消逝的咖啡館精神承接下來的app,因為共同喜歡看一部電影,一本書或者聽一首可以成為朋友,浪漫,並且比咖啡館時代的社交來的更加便捷。

就像徐志摩說的:如果巴黎少了咖啡,恐怕會變得一無可愛。沒有咖啡館裡的那些可愛的人們,有咖啡又有什麼用呢。


"反賊"雲集的地方,思想進步人士匯聚到咖啡館討論時政或者文學之類,碰撞出火花。可以說是"激進"或者進步思想的前沿陣地。

之前玩過一款中文譯名叫:刺客信條大革命的遊戲。是基於法國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初的法國大革命真實歷史背景的遊戲 (遊戲里自然有很多歷史上存在的人物,比如拿破崙,路易16,羅伯斯庇爾,杜莎夫人之類)。遊戲里的支線小故事很逼真的還原反映當時法國社會。很多小任務都和坐落在巴黎的咖啡館有關。遊戲里的百科很用心,會介紹很多當時時代巴黎著名的咖啡館,還有其他建築和場所,介紹咖啡館的內容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當時法國政治以及意識形態。

其實這類基於歷史稍微架空和修改的遊戲,各位如果認真玩和篩選信息後的是對於歷史認知有幫助的。不是推銷遊戲,而是介紹一個類似模擬器的渠道接觸當時的法國咖啡館人文風貌。


提到咖啡館文化應該說的就是在17世紀的時候英國出現大量咖啡館,很多人喜歡在裡面對時事進行討論,就是亂七八糟一通扯,又因一便士點一杯便可坐一整天,所以稱之為"便士大學".記的不全了,不過應該跟這有關,希望有幫助.


推薦閱讀:

雅各賓派垮台到底是因為殺人太多還是太少?
有關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有什麼好書推薦嗎?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稱為「大革命」而不是「革命」?
《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提到過一句法語格言「誰要求過大的獨立自由,誰就是在要求過大的奴役」。怎麼理解這句格言?

TAG:咖啡 | 咖啡館 | 革命 | 歐美 | 西方文學 | 咖啡文化 | 法國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