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各種謀略在現今世界是否仍有價值?

當信息足夠透明的時候,謀略的作用是不是就不重要的?


題主對「謀略」的理解是比較簡單的。

我國古代的「謀略」,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

在這個概念中,既能包含對戰略層面的矛盾的分析和思考,也能包含戰役層面的矛盾和分析和思考,更能包括為人處世方面的心理學的計算。

因此,用一個古代的概念,來談現代乃至近未來的社會發展,是容納不下的。

例如,同樣是「謀略」,周瑜的「天下兩分」之謀,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今天我們都是用「戰略構想」這個概念來描述。

還是同樣是「謀略」,張浚決意從關中東出,先行橫推,然後北轉的考慮,以及岳飛決意從京湖、兩淮北推,後轉入關中的考慮,今天我們都是用「戰略規劃」這個概念來描述。

還是同樣是「謀略」,在六甫宗,李憲將整個陣型調轉了90度,和郭逵在富良江邊以騎兵突擊為最終打擊手段,狄青夜過崑崙關的奇襲,以及郾城之戰中完顏宗弼在兩翼敗後及時進行中央突破,這些舉措,今天我們都是用「戰役指揮」這個概念來描述。

所以,只要還有戰爭,「謀略」就一定還存在。

因為絕對力量的不足,力量的投入方式與時機,永遠是戰略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有價值,時代在變,人性是受到基因控制,很少會有大的突變。

中國成功人士多半是謀略家, 像陳天橋那樣空手套白狼的都被奉為經典戰役了。

我說個我經歷過的傳統謀略發揮重要作用的經典事件:

某知名音樂網站創始人曾經任職於我客戶的公司, 有能力態度好還有一口美麗的英國口音,跟員工關係很好,但是忠誠度不夠,搞小幫派,而且功高震主,CIO想收回權力的時候發現逐漸不夠服眾怕一動走一片。 於是我就提議先調虎離山, 2個月內讓他連升2級升到總監。木秀於林, 之後火速調到另外的部門,由於升職了他也很難公然抗拒調度,只好服從。 之後使用釜底抽薪的策略,慢慢替換和拆散他的小團體, 在新部門裡面他的明星氣太重,加上公司老總故意對他很曖昧的態度終於讓他從神壇降了下來, 難以保持跟新部門其他員工密切的關係, 之後順利將其剷除。

此案例裡面, 升職這個讓其木秀於林是一, 調虎離山將其調離小團體小幫派,之後釜底抽薪替換掉他的人馬,再製造一種不平衡讓他不能獲得同事的支持。 典型古代官場謀略術。

當然這種只是初級階段, 在古書裡面都是小兒科的計謀了。


打仗不能靠「神機妙算」!——以許世友和廖錫龍舉例

謀略不是拍腦門!

很多人對於戰爭的認識,仍然停留在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演義、說岳演義等等古典章回小說的水平上,對於指揮員的認識,仍然是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標準。認為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就在於指揮員「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小說看得多了,而且還是古代文人創作的章回小說,以為打仗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指揮員的腦洞開得夠大就行。卻完全忘記了孫子「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的教導。(遼瀋戰役時,光亭兄就引用此言回復蔣校長要他與林彪決戰奪回錦州的構想。當然,而況於無算乎這句話他沒敢說出來。)

戰爭是物質的較量,現代戰爭更是如此。我們的先輩也早就說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卻被只會津津樂道神機妙算之類的人拋之腦後。勝利的因素,是對敵我雙方物質條件,以及地形、天候等客觀自然條件的準確把握,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周密計劃、科學分析與準確判斷。脫離物質基礎去糾纏所謂的指揮藝術,是無根之木,是跳大神,是耍流氓,是典型的軍盲思維。

拿抗美援朝做例子,由於我們的後勤保障能力太差,一次攻勢只能維持7-8天左右,被李奇微總結為禮拜攻勢,他很快就拿除了相應的應對辦法。由於我們的技術裝備太落後,火力太弱,就算包圍住了敵人,也往往啃不下來,砥平里就是血的教訓。這些物質上的致命弱點,是你所謂的指揮藝術能夠彌補的?

在具備相應物質基礎和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指揮員的指揮藝術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毋庸置疑,以1979年對越作戰為例,許世友的指揮藝術是不怎麼樣,可以用平平淡淡來形容。但是平淡,不等於拙劣。以當時部隊整體軍事素質低下,且時間緊迫準備倉促的實際情況,你讓粟裕上,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打個比方,一個班大多數人頂死只能考個二本,你給他換個班主任,然後要求3個月後大部分考上985,可能嗎?

再說1984年廖錫龍指揮31師收復者陰山之戰,以傷亡小、速度快而備受稱讚。特別是廖敢於兩次推遲炮火準備時間,更是被人傳為謀略過人胸有成竹的佳話。可實際上,廖的自信不是靠所謂的謀略,而是靠情報。戰前,內線已經將者陰山地區越軍的情報送了出來。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設置等等,全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經戰後查證,相當之準確。就是因為如此,廖才敢於戰前向軍區黨委表態4個小時解決戰鬥,敢於兩次推遲炮火準備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只有乾貨,沒有水分。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請打開微信搜索 cpcliusi

如果手機上使用的是UC瀏覽器,請順便關注UC訂閱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自然有用。說兩個小故事

1,小時候,上中學吧,有一天在家,衣服拉鏈壞了,我娘說拿去街上換一個,我說不用,自己修,從一個廢棄的拉鏈上取下拉鏈頭準備換上,我娘說,你這一個是塑料的,一個是金屬的,怎麼可能通用呢,我說按道理應該可以,然後決定打賭,10塊錢。(當時90年代,10元錢對小孩子來說不多也不少了),然後我給換上,好使。這時,我和我娘說,修不好了。我娘大笑,說果然,然後說如果輸了賴賬不給錢,會怎麼怎麼,怎麼怎麼,(話說我還是個小孩子,一毛錢都木有,說這麼多有啥用呢),blabla,一堆,我等說夠了,一下把衣服拿過去,修好了

因為剛才把賴賬說得太難聽,我娘實在沒辦法,就給了我10塊錢,哈哈哈!要不然肯定要不到啊!

2,上大學時,非典。各種封校不讓出門。出去找朋友玩啊,門禁嚴厲,那也攔不住咱,到門口,先拉住一個同學借了學生證,混進去,想說結束後再隨便借一個混出來唄~~就玩啊,到晚上該回家了,結果發現,對方學校,晚上9點以後鎖門!有證也不讓走了!暈啊,只能翻牆了,so,四處找機會,結果,因為學生們都被關起來,各種燈火通明,原來去網吧的都在打羽毛球啊啥的,哪哪都是人,這要翻牆, 被抓著就成典型了,走來走去,我看到一處牆角,有七八個同學在玩籃球,也是閑的,沒籃筐還打籃球,所以就過去,問他們那個好像領頭的:「請問,從哪裡翻出去比較方便啊?」哎呀,同學們可熱情了,有人給我扶著,有人給我拿包,臨走還揮手道別,順利出門,打個車回學校~~

機靈點沒壞處啊~~

職場上的故事就更多了,不過世界觀要正,技巧只供輔助。

補充一下:

有評論說第二個故事不明白,說明一下,

1,那個時候,管得還是很嚴格的,查到了可大可小,搞個全校通報批評也正常,所以不出事最好。大家也都不想得非典,革命群眾(至少一部分)警惕性可能還是有的。

2,當時情況是,一個大院子里燈火通明,到處都是人,想找個僻靜角落是木有的,如果二話不說,眾目睽睽下直接翻牆,萬一哪位正義感爆棚,揪下來就是典型了;如果直接說我要翻牆,那對方問你哪來的啊,怎麼進來的,拿證件來看,等等,也不成;所以我先問他們:如果要翻牆的話,哪裡最方便,先套個話再說,拉近關係,如果警惕性高,那就客套兩句閃人,俺也沒說要翻牆,只不過是技術探討,然後熟悉以後,沒有戒心了,就說要出去走親戚,但是門鎖了出不去,大家自然就熱情幫忙了。換個思路,如果有個小偷這麼玩,是不是還蠻有趣的。

說起謀略,千變萬變,人性不變。

掌握人性,就好因勢利導之。當然,對人性了解越多,也越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參考:

如何要債? - 花燃山色的回答


謀略的終端是人,所有的陰謀詭計的對象也是人

終端沒有變,對象沒有變,變得只是外在的載體


謀略的深層次核心是針對人性設計的,而人性並沒有完全改變,信息足夠透明,多足夠?三體人那樣?還是神聖的f2?到了那種程度確實謀略很難玩兒的轉了


【有一定價值】

謀略謀略,主要就是謀,上兵伐謀,要謀全局。

主要是戰略上的,可能也有戰術上的。

【主要是思想歷久彌新】

【抗日劇不是老是:你們中國有句古話】


智慧在東方,法則在西方。

西方往往是根據自然法則給出確定的定律,而東方往往以變化的角度來觀察變化的規律影側面響事態的發展再加以推動(即上善若水,順勢而為)。。

現代科技以西方科學為主導,也可以說現代謀略就是西方科技為主導的,講究證據,喜歡以大量驗證來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但是這需要大量的工作一人無法完成,所以現代謀略多出於智庫,由各方面的專家高度協同配合來產出謀略,即使全世界軍官政客書架上都有《孫子兵法》但他們也多是一句一句拿出來研究辯證的,至於真正精髓所謂的變化無常的道,在西方科學體系思維下永遠也無法理解。。。

古代謀略則東方哲學為基礎,常從看似無關的地方著手以陰陽五行八卦為框架辯證的分析問題。比如瞞天過海,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就是用陰陽的角度辯證,從而發現不按套路來的打法,在對方無法察覺的情況下,朝勝利的方向發展,再順勢而為!

我朝太祖,從長徵到發動人民戰爭的海洋,從戰略上來講用的就是瞞天過海!這個在當時用有限數據通過數學模型,在出現勝利形勢之前就算有現在的智庫能力和計算機也很難分析得到!但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費話恐怕自古以來就無人不知!這種把次要因素變主要因素,曲線救國的方式便是東方智慧!

縱觀我國為實現社會共產主義,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全面發展戰略,外交各種棄權身為五大流氓從不明著欺負人,同時各種援助因被剝削而落後的小國家的傻缺行為,這種內里猛發展(太陽),外交猛示弱(太陰),不結盟但拉攏全世界包括對手美國。。。直到美國發現幾十年(外國不懂勢,其實隨時可能瞬間超越)後被超越且無法挽回。這又是瞞天過海的套路。。。軍事上也是不透明(太陰),到狂炫軍力(太陽),現在軍事上則是以逸待勞!發動戰爭又有經濟上的顧慮,又是玩的圍魏救趙!20G西部發展戰略緩慢推進又來了一招借刀殺人!下一步就是隔岸觀火!最後再趁你病要你命,玩一下聲東擊西。這樣戰略上三十六計勝戰計就用全了!任你當年一家實力強過全世界總和,也離跪也不遠了!最後肯定是功成身退,不稱霸,暗地裡玩平衡戰略(隔岸觀火),同時猛發展,直到被大家求著稱霸,再玩一下三請三讓的戲碼,勉為其難做上頭把交椅。。。沒兩下子能閉關鎖國?能短期內從落後到超強?這些靠的都是因為底蘊!底蘊就是文化,古代謀略也是文化之一!美國那種沒底蘊的難看吃相同盟的英國都看不上!但比底蘊的話,見個蚊帳都大驚小怪的,拔個火罐就大呼神奇,拿花露水當香水用,亞馬遜馬應龍痔瘡膏當神葯,買東西會個心算就有數學天賦,吃個炒飯火鍋就當美食,坐個高鐵就狂玩自拍。。。這是全方位的不足啊!


所謂謀略,就是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八個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所有神話、小說里的智囊、謀士,所有的神機妙算不外就是料敵機先,「掐指一算」,知道敵人什麼時候來劫營;在某處伏兵一支,敵人必走此路,等等。

所有玄幻武功最高境界不外是知道對手會如何出招。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這有什麼好反對的?這不是再正常不過么?

古往今來,軍事謀略不是一直在追求有時效的知曉對手的動向么?天上的衛星是幹啥的?雷達是幹啥的?

但是,有誰覺得料敵機先是件很容易的事?有了衛星就不用腦子或者少用腦子也能知道對手的意圖?


當然有價值啊,比如前幾天的某個網路事件。

1

A受到批評的時候,堅決否認,但背地裡開始行動,如果公關成功,這個批評就會像沒發生一樣,這叫瞞天過海。

2

A受到批評的時候,把矛頭和戰火引向B或者引向C,這叫圍魏救趙。

3

A受到批評的時候,發現挨批不可避免,連忙拉上B、C、D,說the same toB,the same toC,the same toD。這叫順手牽羊。

4

A受到批評的時候,攪動B,C,D,E,F……這叫渾水摸魚。

比如,A是個混蛋!其實B不是個好人。C家貓咪生了。聽說D整容了。……(咦,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5

A受到批評的時候,說也許A——可能A——部分A——非A,這叫有中生無。

比如,A錯了!可能A錯了。也許A錯了。A只是有一部分做的不好。A根本是個受害者好不好?!

6

A受到批評的時候,祭出小蝦米a,這叫金蟬脫殼。

7

A受到批評的時候,A號召BCDFGHIJKLMNOPQRSUVWXYZ發表哥弟死保演說:ET亡我之心不死,大家一定要團結!大家一定要頂住!這叫反客為主。

首先A本來是嫌疑人。

然後A不動聲色地把自己和受害者以及各路人捆綁在一起。

然後再反身做首領。

然後再樹立虛無的宏大敘事(一般是高舉民族主義的大旗)。

最後竟然偉光正地全身而退。


孫子兵法提供的是一種哲學思路,謀略運用達到出神入化以後,在任何場景比如戀愛,事業等都要運用自如。所以說謀略必須有用。


當然有用。

我可以給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項羽的破釜沉舟。

破釜 和 沉舟 應該掰開來看

沉舟 有提升士氣的意味,暫且不論

那麼「破釜」是什麼呢?「釜」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鍋,炊事班那種(想想釜底抽薪)。「破釜」就是砸鍋,在軍事上講就是拋棄緇重。

這是一個不難理解的舉動,扔掉了各種礙手礙腳的物資,只帶三天糧食,其目的必然只有一個——奔襲。項羽的先頭部隊渡過黃河,遭遇秦軍,小勝。王離在接到撤退秦軍的報告後進行了參謀計算,算出項羽解巨鹿之圍應該攜帶的物資和可能的行軍路線,進而推出其移動速度,展開秦軍部署。按常規來講,王離會在項羽抵達之前派出阻擊部隊,並加強甬道(與章邯唯一的聯繫通道)的防禦。這樣一來,巨鹿之戰的結果就很難預料了。

但是項羽劍走偏鋒,輕裝奔襲。

奔襲的結果就是項羽提前運動至王離側翼的甬道,利用敵軍線性防禦無法集中兵力的缺陷,猛攻該甬道並且成功將其截斷。

甬道是王離與章邯聯繫的唯一通道,也是補給要點所在,一旦甬道被攻佔,王離立刻陷入困境。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王離軍乏食」,「絕其甬道,九戰,大破之。」

項羽派出英布兩萬人阻擊章邯,而後九戰連捷,殲滅巨鹿附近的秦軍,殺蘇角,擄王離,然後逼降章邯,坑殺士卒,殲滅秦軍主力,徹底改寫了歷史。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輕裝奔襲穿插的戰例,巨鹿之戰中項羽能夠保持部隊在高速運動中的完整性,並且精確地擊破敵軍要點所在,不枉為一代戰神。

---------------分割線---------------

樓主既然提到了現代戰爭,那我也舉個例子。

在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當中,38集團軍113師在極端低溫下徒步穿插,14個小時輕裝強行軍70公里,搶先抵達三所里,切斷了美第9軍退路,將其包圍並分割,大大出乎美軍參謀部的預料(美國人想不到志願軍能以徒步行軍達到機械化行軍的效果)。如果不是志願軍火力貧乏且缺少冬裝導致包圍圈不穩,第9軍絕無逃脫之可能。

在客觀物質條件滿足戰役需要時,指揮藝術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換言之,無論在哪個時代,人類主觀能動性對戰爭進程的影響都是決定性的。


古代的謀略,精華部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而智慧,在哪個年代都無比重要的。

比如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隆中對,就是諸葛亮為劉備策劃三分天下的以弱勝強謀略。當時劉備實力弱小,被打得東奔西走,就如同現代社會剛剛畢業一無所有的小青年。那麼劉備如何才能掌管這家蜀漢公司當上CEO呢?

諸葛亮告訴他:想當皇帝,very good,但得首先生存。怎麼生存?先往對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去。哪裡薄弱?荊益一帶。先跑到這裡扎住根,然後慢慢發展。時機不利,耐心經營,隱忍待機;時機有利,乘勢而起,席捲中原。然後可以稱霸天下。

這個謀略包含著哪些以弱勝強的思想智慧呢?主要有三點:一是先圖生存;二是徐圖發展;三是乘勢而作。

比如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首先要做的是要在社會立足,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把格局做大,最後再抓機會成就大業。這就是以弱勝強的智慧。

這種智慧中包含著耐心,審慎,眼光,胸襟,務實,計算,還有悟性。你說對今天有沒有用呢?


我是謀略理論的愛好者,寫過《六十四計》等書。一言概之,謀略是所有敵我矛盾或非敵我矛盾中的最佳對敵或對友之策。成功的關鍵在於其符合人情事理,針對特定的彼此態勢。


現在普遍受到批駁的「愚民」理念,其實大部分國家都在沿用,越是大國,越運用得爐火純青。至於原因,是因為人民群眾真的扛不住某些真相,有些事情你剛公布個徵兆,群眾們下一秒鐘就可能集體癔症。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才是核心問題。

物聯網和大數據時代,隱私將一去不返,信息透明和去中心化將導致社會結構5000未見的大變局。

結構變了,規則自然變了,博弈策略能不變么?

所以我的結論是:大多數古老的謀略,都會過時或者已經過時


必須有,遠交近攻這算比較古老的謀略吧,是戰國時秦國採取的近攻三晉(魏、趙、韓)遠交齊、楚的外交策略。

說點個人看法,這裡面遠近不一定是指距離,也可以指利益相關程度。比如南海問題:菲律賓和越南島嶼爭端;(2)柬埔寨和寮國,而且無島嶼爭端;(3)馬來西亞、印尼,較少島嶼爭端。

分析完遠近,現在再來看國家之間的關係,這不就是遠交近攻嘛。最近的東盟峰會前菲律賓一直要討論南海問題,最後呢,柬埔寨挺華力阻提及仲裁,未就南海達成聲明。


過時的是古代兵法戰術思想,

古代兵法戰略思想永遠實用。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何為上兵伐謀?參考如下。

美蘇冷戰,各出奇謀,美蘇對峙,政治互黑,軍事對抗,情報戰線,武器研發

宣傳領域,經濟領域,思想領域,全面互斗。美帝北約,實力強橫,聯合歐日,

引爆中東,拉攏中國,東西兩線,遏制蘇聯,阿富汗戰,帝國墳場,美國埋雷,

打壓油價,蘇聯失血,思想滲透,蘇聯魂迷,支持分裂,蘇聯分家,不戰而敗。

美國稱帝,不戰而勝,天下獨尊,號令天下,享盡紅利,大國之戰,首在伐謀。

當然若是,你讀孫子,類似趙括,照搬書本,修櫓轒輼,不用大炮,不能取勝。


信息足夠透明的話——那就用謀略揪出對方的間諜,或者故意讓對方間諜帶回錯誤信息吧


窩裡斗的時候可能用的更多吧。


推薦閱讀:

半履帶車輛和履帶車輛比,有什麼優劣?和輪式車輛相比呢?
美軍的炮兵反應速度有多快?能壓制我軍炮兵嗎?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停止對中國輸送石油,會發生什麼?
為何軍事行動都會有個奇怪的代號?

TAG:歷史 | 軍事 | 謀略 | 戰略 | 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