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學醫時上解剖課看見器官、寄生蟲及卵之類的會害怕嗎,又是怎麼克服的?

一名高中生,從小勵志學醫,比較溫軟,身邊人都覺得自己內心並沒有那麼強大,但自己還是希望能實現自己從小到大的理想,可有時看到一些寄生蟲的圖(包蟲,蛔蟲,蟎蟲等)還是會有些抵觸,想知道各位大神當初是怎麼處理這種情緒的,謝謝!


看到大體老師之前,的確會有興奮恐懼噁心等等的心情

但是看到大體老師之後就不會想那麼多了

老師教學只講一遍

進來就必須全神貫注的聽講,不然就什麼都學不到,老師只會對沒講過的內容答疑,而且她只呆了半節課就走了,所以一開始是沒有時間噁心

講完之後就會覺得哇人體好神奇!

原來肋骨是可以大揭蓋打開的

原來人體肌肉是一條條的

原來精索這麼有彈性(我同學擺弄精索時候把大體上的福爾馬林彈了自己一臉23333)

這個時候已經沉浸在科學的世界裡無法自拔了,啥叫噁心?

我在學校感覺到噁心的時候是看外科手術錄像

外科老師特別惡趣味總是在飯點前給我們看

一度噁心的吃不下飯

後來也習慣了

有一天在家吃飯一邊和同事研究某病人

那人從腳面爛到大腿根

我回家得晚他們都吃完了我也沒避諱直接開外放

過了一會我媽喊我「你拿著你的飯碗回屋吃去!」

哦………………


開玩笑,學醫你有時間害怕?系解能背完?背完能對應?對應完能上手解剖?這都弄不完還有時間害怕?


剛入學的時候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

後來大二的時候我們學院的會展中心招志願者,就是講解員,有幸參與到了標本的維護和講解工作中。

真正接觸了這些工作才深刻的認識到,每一件醫學標準能被製作出來,是各種標準製作師的精心創作的結果。

比如人體肌肉標本,如何能完整的展示特定肌肉而又不損傷肌肉本身,這就是很高級的解剖手法;要展示人體循環系統的走向,還需要高超的管道鑄型工藝;同樣的,要把寄生蟲從人體內分離出來,又要保證其完整性,需要的也是細緻和耐心。

當真正的了解標本背後的故事和它的價值之後,我發自內心的將每一件標本視為藝術品,每次看到都會投以欣賞的眼光,再也沒有噁心或者害怕的感覺了。


為什麼每次這種問題下總有人要強調自己在上解剖課時各種吃東西,解剖現在跟進食已經難解難分了嗎?

好好回答問題不行嗎?非要強調一下自己天不怕地不怕,能面對大體老師從容進食?學醫是很自豪,能接觸到一些平常人接觸不到的東西,但是你對這些東西的無所畏懼不是因為習慣成自然嗎?因為你的專業就是研究這個啊,能不能帶著尊敬熱愛的心情去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啊,幹嘛非得誇耀的說出來裝個逼呢?

僅對這種類似問題下的在解剖課上吃東西還有抱著具屍體滿實驗室跑(這個根本不可能,一具遺體從福爾馬林里撈出來又沉又硬,四五個男生都難搬得動,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些那麼強的人能抱著個屍體滿場跑,知道你不怕,強,但是請不要這樣誇張讓非此專業的人誤解)的這種回答表示疲勞。

反對可以好好理論,勿噴。


其實一開始內心深處會有一點點不適,但是一想到這是你的工作,以後看病的時候難道要和病人一起瑟瑟發抖么?

有些噁心的惡瘡病變,是你要去改變治癒的,再難看也要強迫自己不要露出奇怪的表情,這都是最基本的職業修養,這只是一份工作。所以想到這裡,就覺得沒什麼好怕的了。


我是那種膽子特別小的人,從小到大就沒敢看過幾部恐怖片,一部《釜山行》看完一年了到今天想起還會躲在被子里瑟瑟發抖睡不著覺。

大一的時候,因為害怕後面上解剖課要接觸屍體,還曾去和班主任談過轉專業的問題,班主任給我回答了兩點:

一是解剖課會在一間充滿陽光非常敞亮的教室里上,絕不會營造出你想像里的那種恐怖詭異的環境;

二是那麼多人一起上課,那麼熱烈的討論,也絕不會產生任何令你疑懼的氣氛。

等陸續上完了系解和局解,發現確實和班主任說的一樣,陽光敞亮,而且忙著背各種知識點的時候,確實沒啥心思能去胡思亂想,真的是心如明鏡,阿彌陀佛。

還有次聽同組同學提起,我們組每節課解剖的大體老師其實一位抗日老英雄,百度百科還有他專門的詞條。生前為祖國戎馬一生,死後仍要將每一塊肌肉每一條血管都奉獻給祖國的醫學事業,從此每次上解剖課時心裡更加充滿了無限的敬意,甚至也感到了幾分親切。

後來真正進入了臨床,也親手送走過幾個病人。每次都需要在已經死亡但尚有餘溫的屍體上做心電圖,這是從前的我根本不敢想像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我真的一點都不害怕。

今天我依然怕鬼、怕喪屍,依然不敢看任何恐怖片,但我知道,我所有的恐懼都是來源於我的無知和我異常豐富的想像力,而一旦真正經歷過,就真的沒在怕了。

大概所有醫學生都有過這種心路歷程~

至於寄生蟲那一類長得醜醜的容易引起人生理不適的,其實整個本科生涯差不多也只有半年的課程需要接觸,克服一下就過去啦~到研究生階段不學這個專業的話更是接觸不到了~

但是最後最後我還是想提醒樓主,學醫是個大大大大大大坑,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哇!我寫這麼多只是想幫你解開心結可不是要勸你學醫哇!


解剖是重點考試課!!!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講的是骨骼系統,大家好奇興奮多於害怕。

我們本科那兩年正趕上學校屍體資源匱乏,所以一上課最膽小的也都削尖了腦袋往前使勁鑽,生怕少看一眼、少聽了一句話。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害怕的心思。

還記得最後系統解剖課考一條動脈還是神經,肉眼不好分辨,情急之下直接拿手捏了一下,看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至於寄生蟲課,老實說那些標本泡在標本瓶里,看著是有點噁心的,但是看呀看呀看呀的也就習慣了。

蟲卵嘛,那時候很少玩顯微鏡,所以每次在鏡下找到蟲卵都很有成就感。而且蟲卵各有特色,個人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

有意思歸有意思,我也是從那時候起養成了洗手的毛病,對,不洗手就坐卧不安的毛病。


等你上了臨床就會明白,最可怕的是人,活著的人。


從來沒有害怕過,第一堂解剖課超級興奮,第一個衝去拿標本


恐懼來自突然發生和不了解,解剖課前你至少在課堂上把會看到的東西都大致了解了,所以課程發生在已告知、有了解、有目的、眾人互相壯膽、老師護法的情況下……還會怕?


見多了就不會害怕。


習慣就好了,學醫很辛苦,但是很有意思。慢慢你就習慣早起去上解剖課,兜里還能揣倆包子的狀態了。沒有什麼害怕的,這世間最可怕的不是屍體和鬼,是人…


解剖完大腦我還專門點了個豆腐來吃呢

上解剖實驗之前,你會先上理論課、看書、看解剖視頻(有時是邊吃東西邊看),準備充分(不充分對不起獻遺體的大體老師)之後才上手的。

而且,正常的人體結構是一種美。那些病理的、變態的才噁心。學校也的法醫學的課可以選修。

人體解剖實驗室寬敞明亮,馬林飄香,就算晚上一個人默默解剖,也很少產生恐怖的感覺。生科院有個動物標本室,照明不足,那才陰森。

寄生蟲課看的都是圖片,實驗室也認認蟲卵,沒什麼感覺。

當年動物實驗暈血的同學,現在已是外科大神。解剖兔子當天在QQ空間發文感傷的同學,期末實驗成績很好。


在顯微鏡下觀察過果蠅的活體幼蟲

應該是分離果蠅幼蟲唾液腺的實驗

放置時間長的水果周圍會常看見飛舞的果蠅,在顯微鏡下你可以看到平時你沒留意過的果蠅幼蟲,俗稱蛆,在你的視野中如此清晰,長的如此的醜陋,它肥大的白花花的肉體來回扭動著,似乎還能看見它臉上肥膩的表情。你用兩根牙籤刺入它的咽喉,分開一拉,你彷彿能聽見白色豐滿的肉體被刺破瞬間爆漿的聲音,也能聽見你一拉時她肉體中管子腸子撕裂的聲音,載玻片上那一滴原本清澈的液體變的混濁,瀰漫著它的體漿。

之後成就偉大的遺傳學之父摩爾根的果蠅在我心裡的地位一落千丈,而且養成一個好習慣,買的水果儘快吃掉。

第一次解剖的動物是蛔蟲,至今依然記憶著隔著乳膠手套它涼涼的體感,和躺在蠟台上冰冷的觀感,以及伴隨著陣陣的令人作嘔的甲醛的味道,想想這東西在人的小腸中寄居著,這輩子都難以忘記吧。

華支睾吸蟲,血吸蟲,絛蟲節片只是看過裝片,但是學過這麼長時間了仍然記得它們的圖片,現在想起來它們寄生在人身上,好可怕會打冷戰。

這些都是在動物實驗課上學的,對於學醫的人都是小兒科,但對於我來說足以恐懼。就我的經驗談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千萬不要有想像力!看到啥就是啥,不要聯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結構功能及老師講課上!就像平時買肉做飯,心裡只想著把它切成一塊塊哪一塊好吃,不要去想它是怎樣死的他的生命意義它長的像什麼。想的多了就是累贅,記住你的任務就是認識它的結構功能掌握它的操作技巧,這樣它便死得其所了。

不多想,把它看成一塊普通的肉,再不行把它看成一堆水、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的組合體,反正想的越簡單越好!這樣就克服了恐懼心理。


女生。

有一回和幾個室友做完實驗從一樓解剖教室經過,走廊除了我們幾個沒有人。

一室友:好安靜,有點怕。

另一室友:沒什麼好怕的,門都關著呢。

我:開著也沒事啊,他又不會走出來

出了樓差點被她們打死


大八醫科犬,知乎首答。

題主的「害怕」是很正常的,個人理解這種「害怕」還雜糅了其他成分,其中「陌生,好奇,未知,不可控」佔有相當比重。

印象中蝙超大戰里有一句台詞「People hate what they don"t understand.」

面對一個新事物本能的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尤其是這個事物跟自己的相關性很強。

非專業人士對於人體的認識就屬於這種矛盾,因為太「熟悉」,每天都依附這個軀體生活,身邊相處的人也都「長的類似」(總不能說一樣吧。。畢竟有人很帥很美,我等大眾臉就淹沒吧~( ̄▽ ̄~)~)。但我們對自己的軀體又是那麼不了解,比如女生第一次來例假,男生第一次夢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害怕」的感受。

而對於解剖課又多了一層,因為面對的是「逝者」,我們醫學生稱為「大體老師」。站在「生者」的角度去認知「逝者」,不可避免會聯繫到自己,「我以後也會離世」。所以你的害怕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為「要去面對一些自己不敢面對,但知道遲早要面對的現實」。

這個不用覺得壓力太大,畢竟你才高中,對生活的認識程度有限,所能想到的範圍也有限,需要時間需要經歷。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微生物那些長的確實不好看(●—●),至少大部分人看了不會感到愉悅。要不大家為啥都喜歡看帥哥美女呢~~

不過不用擔心,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學習,你會有同學和老師,和大家在一起觀察一個小細菌小蟲子就像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擺弄螞蚱一樣有意思的。而且比如「藍氏賈第鞭毛蟲」會越看越萌~~

所以希望題主壓力不用太大,接受自己的「害怕」,這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這非常正常。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有成長的能力。要成為醫生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醫龍》里有一集講到「恐懼是一個醫生不可或缺的情緒,因為恐懼,才會逼自己反覆磨練技術不斷學習,才會幫病人掃清一切可能的危機。」

祝題主帶著「害怕」越走越堅強。


害怕??別開玩笑了,女生表現出來害怕解剖標本那是做給男生看的。ˊ_&>ˋ

不信題主你回想一下你們解剖課的畫風是不是還和我們一樣?

畫風1、第一節解剖實驗課,童鞋們學了半個多學期文字圖片,總算要見到實物了,一個個興奮雀躍。

畫風2、剛見到標本時,男生一個個為了顯示自己堅強勇敢,頂著刺鼻的福爾馬林味也要走近了拿著標本。而女生為了顯示自己柔弱可愛,則一個個表現出很害怕的樣子,躲得遠遠的,並發出驚叫諸如:哎呀~~哎喲~~好可怕~~。

畫風3、系解老師一開始講,氣氛立刻變,勇敢的也不勇敢了,害怕的也不害怕了,全都安靜聽著,誰都知道聽課比害怕更重要。剛才害怕的女生們,一個個都以身高矮小為由擠在前排,像我這種身高比較高的男生,通常一學期都是只能看到女生的腦袋而看不見老師的手的。一定要注意拉下臉皮,為自己擠出一條可以看到教學示範的縫隙!

畫風4、包括北大,每個學校都是學生多標本少,某些學校為了拍留學生馬屁,總是給留學生班級的標本/學生比較高,導致中國學生班級的標本更少。這就導致了畫風5……

畫風5、開始自己動手環節,因為標本少學生多,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有親自動手的機會,這時,害怕的人就消失了,每個人都特別重視自己的動手機會,這時基本是靠平時班級中的人緣、社交能力、小心眼、以及誰臉皮更厚才有更多的機會動手。

畫風6、大多同學都希望能在下課後借走實驗標本回寢室抱著睡覺,包括那些開始還說自己害怕的女生。

畫風7、從第2次實驗課之後,再也沒有人表現出自己害怕,課堂就回歸到了普通的課堂。

綜上表現出自己害怕或勇敢,其實都是學生們的社交行為,目的是為了創造共同話題。我沒聽說過任何一個人在第二次實驗課之後依然害怕,題主放心,就算你第一節課真的害怕,第二節課以後也不會再怕了。


你竟然覺得這麼可愛的寄生蟲會害怕?

這麼可愛的老鼠,可調皮了

這個真的不是標本,只是太熱了去桶里避暑。

這個也很可愛


老師敲黑板:重點啊,考試要考的。嚇得我一激靈,顧不上害怕了。


女孩子大部分一開始真的會怕啊

但是進去解剖室 取而代之更多的是求知慾

對照著課本配合著大體更容易理解書上的內容

如果說非要克服的話

一個班都在那兒擠著看自己慢慢也就接受了

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的

解剖室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如果你願意聽的話

女孩子更多要克服的在我看來是動手解剖吧

解剖課給兔子做氣管插管我是手抖著完成的

第一次解剖青蛙取神經邊抖邊哭 夜裡做噩夢

一手固定青蛙 處死搗毀脊髓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它在你手裡的掙扎 它的頭都固定不住 說不心疼是假的 只能別過頭不去和它對視

只希望這個過程能再快一點兒

把對它的傷害降到最小吧

但是基礎實驗是你走向臨床的必經之路啊

所以別怕 大膽一點 一個班兒都陪著你呢

再不濟我們都在啊

加油 祝好_(:_」∠)_


推薦閱讀:

吃蔬菜沙拉(生蔬菜)究竟會不會得寄生蟲病?
寄生蟲會到腦子裡嗎?
生吃魚蝦真的容易感染寄生蟲嗎?哪些食物容易有寄生蟲?

TAG:神經學 | 寄生蟲 | 醫學 | 臨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