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患得患失,玻璃心,想改變現狀該怎麼辦?
高三狗一隻,不管是對於朋友還是喜歡的人都有嚴重的患得患失的現象,看到聽到什麼總喜歡瞎想,太害怕失去。有的時候想改變自己卻又忍不住瞎想,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最近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學習與生活。我這是心理障礙嗎?我該怎麼辦?
謝邀,我來端上一碗精心烹制的麻辣雞湯,不知合不合題主胃口。
這個問題一句話就能治:別讓自己的能力配不上所擁有的東西。
之所以患得患失,根本就在這裡,絕無例外。
自己欠缺什麼,就去找相對應的方法改善自己,讓自己能力提升,改變必須要切切實實付出行動的,不能空口而談。動起來,總會慢慢變好,至少不會比現在更差。
題主的問題上面寥寥數語就算回答完了,下面再講就是一些廢話。寫的東西不在題眼上了,有興趣你再往下看。
題主高三的話,年齡不大,應該還不到18歲吧。正處人生最好也最壞的年齡。
答主不敢託大,不過也是從你這個年齡過來的。多多少少也經歷過你所談到的情形。那我就以自己的閱歷來和你聊聊吧。
能讓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患得患失的,除了學業大概也就剩戀愛的情愫了吧。
不管是不是,我想既然你來知乎求助,我認為還是有必要認真和你聊聊。
青春期,本來荷爾蒙就躁動,逆反、叛逆,伴隨著情竇初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剛剛開始構建,從自身來說,已經覺得自己擁有成年人的思想,在家長的眼中,仍然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甚至在他們看來,很多行為充滿幼稚。
十七八歲是人生最好也最壞的年齡。
這個年齡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剛剛出現雛形。所以青春期青年的世界是二元制的。簡單來說,就是萬事萬物都可以以好壞論、善惡論,黑白論,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對錯分明,黑白對立。
這個階段的人生,這會引發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面對不符合自身認知的,和自身認知的對立的情況下,會赤裸裸的展現出人性的惡。
但凡最尖銳的社會矛盾,大多是青年人引發的。比方反X遊行、不當言論(寧可大陸不長草,也要收復釣魚島等等)、過分的民族自豪感和極端排外情緒。所謂的「熱血青年」,說白了就是思想單純,閱歷尚淺,無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衝動行事。這時候,流露出的猙獰面孔和惡魔無二。
當然,因為自身價值觀對錯黑白分明,也會展現出人性中最純粹的善。見義勇為、災區募捐、國難時期災區救助,往往都能體現出青年人最無私的一面。青年人的善意,更徹底、更不求回報。
但是因為人性如此,所以會經歷種種挫折和現實社會的打擊。只要認為自己的對的,會更容易被道德綁架,踐踏人性。
舉一個我經歷過的例子:曾經在學校,有人傳出一個女同學懷孕墮胎,整個年級的同齡人開不加掩飾,肆無忌憚的嘲笑她,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他,侮辱她。興奮之餘,甚至暴力相加。這群人中,包括使她懷孕的那個男孩。
因為如此,一個花季的姑娘一但犯錯觸及道德高壓線,這個世界就不會再給她改過的機會。即使她傷害到的人只是「她自己」,即使這個錯誤的責任,不全在她。那又如何?一旦被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那迎接她的,只有徹底的毀滅和深深的絕望。自暴自棄,在惡意中沉淪,最終成為一具行屍走肉。一個花季姑娘,可能因此成為一個真正的娼婦。這一切都拜人性的惡所致。
扯遠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擾心智。
如何解決?多讀書,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自己一輩子的收益。讀書,不只是為了那文憑,或是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讀書,除了自身的本門學業,更應該靜下心來閱讀一些好書,我指的好書是「名著」。
比如說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類的名著,這些書對自身的幫助是最大的,在尚且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讀,這些是被無數先人大哲驗證過的顛覆不破的智慧,又在文明的長河中沉澱下來,最終成為影響全人類的精髓。
隨著我們的閱歷增加,你會發現,現實中,人分三種境界:
第一種是,物質即可滿足。
這種人對於生活的追求全部寄托在物質至上。
我們必須承認,第一種人是最不幸的。他們最大的不幸在於喜怒哀樂被財富的增減而牽動。
獲得一部手機,一個手袋,一輛汽車,能使他們高興一陣子,但接踵而至的是想要得到更新款的手機,更大牌的手袋,更豪華的汽車。
一旦現實不能滿足,他們永遠都會活在巨大的失落當中,難以自拔。
就像叔本華所說:財富是海水,越飲越渴。
在邏輯上來說,沒有上限的需求,是不可能被滿足的。
但財富是稀缺品,世界上的財富總數是一定的,永遠不會有滿足。他們永遠都不可能活在真正的滿足和快樂當中。
第二類人是:物質不能完全滿足。
他們對於生活的追求一部分源自物質,還有一部分源自愛好。
他們與第一類人不同之處在於,有一個能讓他們廢寢忘食的愛好,這個愛好只屬於他的內心世界。他們這類人是幸運的。
他們同樣迫切希望財富的增加,但除此之外,他們同樣注重內心的追求。他們有明確的思想追求,他們明白,財富是滿足自身追求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物質支持。
比如說,喜歡潛水、攝影、垂釣、舞蹈、書法、古典音樂、天文觀察、環球旅行、收集鑒賞。他們的幸福在很大一部分情況下,源自實施愛好過程中的內心世界。
他們容易獲得滿足、他們更珍惜時間、健康和生命。
第三類人是:物質完全不能滿足。
即使給他們再多的財富,也無法讓他們獲得滿足。他們的幸福和滿足感完全建立在「內心成就」和「外部的榮譽」之上。
支撐他們,多是一種深刻在骨髓上的「信念」,他們憑藉信念的支撐,願意付出一切,甚至是寶貴的健康和生命。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反種族隔離鬥士,南非國父「曼德拉」;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父「聖雄甘地」。
榮譽,是智者最後才放下的東西——叔本華。
最後,知道自己要什麼,並為之奮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就是最大的幸運。
唉 這樣的人其實很多,小女生很多容易被這種情緒左右。。。只能盡量自己安慰自己~畢竟要面對
我讀高三時也有過這種情況,建議和家長老師聊一聊,也許有時還會自己想獨來獨往,這時需要一個好朋友陪在你的身邊,讓她陪你笑,一定要多笑,望望天空,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過多在意別人,也不要刻意提醒自己去在意別人,順其自然。如果是在校住宿的話可以申請走讀,在家裡住著會好一些。高三伴有壓力確實會產生類似的情況,但是挺過來一切都會好的,那些曾經以為難以度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祝願你早日調整好,高考加油!萬事勝意!
想太多玻璃心缺乏安全感,之前覺得自己是因為要的太多,後來一個朋友說我不是想要太多,是什麼都想要一點……
想走的你留不住,想留的你趕不走。平常心對待就好,不要過分在意。
推薦閱讀:
※对于同一首古典音乐乐曲的情绪解读是唯一的吗?如果不是,范围是什么?
※今天你為何而難過?
※別人不同意你的觀點就是洗地?
※發生什麼事情,能讓一個男人暴怒,踹門,砸東西,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