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国巴符州决定向非欧盟学生收取每学期4位数欧元的学费?
多图稍长。前半段通过分析德国政坛与主流民意,评估德国其他联邦州对非欧盟学生征收4位数欧元学费的可能性,同时探究巴符州执行此项政策的主要原因与政治考量。后半段结合留学费用与各种大学排名,简述这项政策对出国党的影响。(利益相关:不从事任何与留学相关的商业活动)
赞同 @维尔君 在另一帖中回答(如何看待朋友圈《德国大学将对非欧盟留学生收取学费》的消息? - 维尔君的回答)中的推断:德国各联邦州很可能跟进效仿,对非欧盟学生征收4位数的学费。而且或许会像这次一样,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推行开来。
======================================================================
首先强调一点,公立大学收多少学费的决定者并非象牙塔中的学者,而是视选票如生命的政客。因此,如果不深入了解德国政局和主流民意,预测未来德国各州的学费政策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亦有观点认为此政策难以推广甚至会中途夭折,主要基于下列3点理由:一是有些反对声音,二是寄希望于SPD和左翼党能够尽力阻止,三是据传柏林州地方官员声称不会向非欧盟学生收学费。以下逐条分析:
一、
在西方国家,几乎出台任何政策反对声浪都会层出不穷。正如 @维尔君 所观察到的,这次舆论反应相当温和——这次只激起如此微弱反对在德国政坛实属罕见,从侧面证明了对非欧盟学生收学费毫不违背(甚至可以说是切合)德国主流民意。略提一下,今年6月德媒报道的斯图加特大学校长在内部会议发言中痛斥中国学生的种种问题并表示中国留学生数量过多(Uni Stuttgart: Unirektor kritisiert hohen Ausl?nderanteil)。在此不想作什么道德上的论断,但这种难听的真话却泄露了现今德国高校领导层不欢迎中国留学生的共识——这次向非欧盟学生收学费得到了高等教育界和企业界的普遍支持和赞同(Studiengebühren im Südwesten: Ausl?ndische Studenten sollen zahlen)亦可佐证。
二、
需注意,党派成员的个人言论无法代表该党派的总体立场。比如,虽然先前SPD的大多数政客都严词抨击CETA,但最后还得服从党魁Gabriel力挺CETA的立场——在联邦议会表决时没有一票反对,只有极少数弃权。而这次发声反对的都是人微言轻,不掌握阻碍其实施的任何途径,充其量不过是刷存在感的空话罢了。而SPD和左翼党的社会主义是针对本国民众而言的,等他们主政的联邦州也开始向非欧盟学生收学费时,同样能找到十足的理由:“来德国读书的人在他们本国大多算是有钱人,向他们收费以救济补贴我们德国上不起学的穷人才是社会主义~”
三、
政客的口头承诺绝不可当真——他们毁弃背叛自己的承诺司空见惯,相关事例数不胜数:社民党之前信誓旦旦反对CETA,等柏林选举一结束就立即变脸,转而支持CETA;绿党一贯标榜自己对外国人最友好,结果这次正是其带头发难……很明显的是,承诺柏林不收学费是开空头支票——柏林州议会当中赞成对非欧盟学生收学费的议会党团(绿党、FDP、CDU、AfD)占绝对多数,更何况半心半意的SPD和左翼党根本靠不住。等哪天柏林也收时就会辩解说:“我的确反对向非欧盟学生收学费,但大多数议员都坚决要收…”
(2016年9月选举之后柏林州议会的政党议席分布)综上,用非欧盟学生的钱讨好本国选民这招妙手在巴符州发明之后,其他各州争相借鉴乃是理所当然——各个政党都不会照顾非欧盟学生的利益,因为我们没有选票。况且巴符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其他各州的财政压力应当更大。他们没有任何有求于我们的地方(在其看来来自欧盟各国的学生足以满足生源多样性),除了任其摆布就只能用脚投票。
若是非欧盟学生闹着要走,政客们和校方更是求之不得——如此将一并缓解被社会各界诟病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两大问题:德国大学宿舍稀缺而学生难找住处、本地房源紧张导致租金高昂(穷人抱怨租不起房),从而给拥有选票的德国大学生和本地穷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既可填补财政赤字又能迎合近来日益排外的德国民意,何乐而不为呢?国家高等教育的未来乃至德意志民族的百年国运与此相比,在各位政客们眼中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空洞口号罢了。
======================================================================
对出国党的未来影响:
算上学习德语与APS审核的开支,德国大学与北欧、荷兰的众多英语授课项目相比将会基本丧失价格优势,况且荷兰北欧可申请的奖学金较多。亦可考虑法国,大多免学费且有房补等各种补贴。
在确定所学专业的前提下,建议尽量考虑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专业学术水平可参考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6 (重点看其中的Academic Reputation)或是其它得到本专业人士广泛认可的排名,并兼顾费用、授课语言等因素综合考量,避免拘泥于特定某国。另可特别留意该校领导层有否参与国际化竞争、积极吸引全球人才的战略视野(否则留学生会被校方无视且十分边缘化),而不是妄自尊大、只满足在本国立足,或是墨守成规、沉浸于自己在二战前的曾经辉煌。
已经学了德语的筒子们也不要灰心,即使是英语授课项目,咱之前学德语的投入也绝没有白费——德语是主要的学术语言之一,能够阅读德语文献可以明显拓展视野。另外,荷兰与北欧的当地语言与德语很相似,懂德语的话会使日常生活更便利 ^_^
(欧洲各国在泰晤士报2016年全球高校前800名中的均分,可大致反映各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PS: 俺并不反对留学中介,只是建议可以考虑兼做其他欧陆国家的业务——毕竟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实在是赌注太大。早先见过一些专做乌克兰留学的中介广告,但2014年之后貌似大都消失了踪影。
======================================================================
最后贴几张2016年QS专业排名吧(只筛选出欧洲的,否则根本看不到德国国旗...)——QS专业排名划分较细,比较适合选校。篇幅所限,这里只贴工科五大专业(机械、土木、化工、电子、建筑)。如果觉得学术水平无所谓、只想学门技术的话,国内大学N所大学都可以满足需要咯~
至于评论中对排名完全不屑一顾的,建议不要一叶障目。用个别案例盲目否定排名却无法提出更可靠的择校标准,这对出国党选校毫无帮助。众所周知,征询足够多的本专业权威人士并保证采访样本的全面性与多样性远超个人能力范围,故而退求其次、谨慎运用可信度较高的排名作为择校的重要参考是现实而合理的选择——就绝大多数学科而言,(除开只包含一个国家的专业排名,)目前并没有比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6 更全面系统的选校参考。
机械:土木:化工:
电子:建筑:谢邀。不怕被拍砖,首先表个态:有条件支持收学费。条件就是:设立合理的奖学金制度,同时建立硕士项目质量(就业前景)评估制度。
不想把德国(不止德国,芬兰也是)这一新政上升到政治高度,这里仅就社会、经济和教育效率角度说说个人浅见。
首先,说说社会、经济方面的事。因为重视提高全民素质,欧洲一些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实行从小学到大学(包括硕士阶段)学费全免政策,教育拨款全部由政府账上支出,实际买单的是全体纳税人。又因为高福利社会推崇equality这一普世价值观,认为自己先富起来了,有责任帮助和带动落后国家发展,所以将这一免学费政策的适用人群范围扩展到了所有前来求学的本国及外国学生。
从权利-义务角度理解,欧盟国家对非欧盟国家公民并不承担提供免费教育的义务。通常情况下,欧洲对于“内”“外”的区分有三类:本国公民,EU/EEA公民,non-EU/EEA公民(俗称非欧盟公民)。本国公民履行了纳税人义务,国家也承担相应的提供免费教育的义务(只要免费教育仍包含在社会福利中)。而欧盟各国间社会福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共享的,所以欧盟公民在其他欧盟国家也享受等同于国民待遇的基本医疗和教育权利。对于非欧盟公民而言,“免学费”的教育福利是一些欧盟国家对于非欧盟学生慷慨的帮助,并不是义务。现在的趋势是“免学费”这一慷慨之举,正因为各种原因而取消。
开始对非欧盟学生收费,其首要原因自然是财政吃紧,预算紧缩。一国的财政预算,自然首先要保证本国公民的利益,本国公民是有选票的,最动不得。本来几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就让欧盟国家经济萎靡至今(只有德国恢复得不错),在加上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砍预算,砍福利,全民勒紧裤带过日子,本国公民日子都过得苦哈哈的,大家自然会把矛头指向那些额外的支出。政府现在改革是从最不会得罪本国公民、最不会引起国际舆论关注的那些支出项入手。难民危机造成了额外的财政负担,而难民问题是个各大媒体和本国“圣母”们关注的烫手山芋,不能轻动。而国际学生是群体小,不受关注,于是成为了“软柿子”,砍教育项目支出的时候,首先会取消对非欧盟国家学生学费的慷慨资助。
对非欧盟国家学生征收学费的政策,其实在欧盟国家学生间也是有不少反对意见的。仅就芬兰为例,大学学生会是个很有power的组织。对非欧盟学生收不收学费的问题其实几年前就有提案说要收学费,但芬兰大学的学生会曾为此组织过好几次游行抗议活动,政府也为此将这一提案搁置了几年。不过现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大学的研究经费砍了很多,很多大学研究员和行政员工都被layoff了,对非欧盟学生收费也是大势所趋,学生会也无力回天。
其次,从教育效率角度看,一边收学费,一边对优秀留学生给予奖学金奖励,其实是件好事。最高的奖学金不但cover学费,甚至还能cover生活费,对于吸引优秀学生,淘汰学习能力不够的学生是有好处的。另一个好处是淘汰一批根本没有就业前途的国际硕士项目,也是对留学生负责。比较德国的大学,入学还有德语水平要求,芬兰的大学只要求英语水平达标,这就造成了生源和大学的国际硕士项目良莠不齐的问题。而能力不达标的学生和没有就业前途的项目会消耗大量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效率。
非欧盟学生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在毕业工作后才能体现出来的,从教育投资和工作纳税方面评估,全体纳税人的投资大概三到五年回本。现在非欧盟国家学生很多都学完就回国了,因为没能力找工作,或给外国人的工作不多,教育投资出现零回报情况概率大。所以,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学费+奖学金模式,吸引优秀人才读有就业前途的专业,形成优胜劣汰,对于提高教育投资回报率是有益的。
最后提一句,德国的4位数学费还算好的。芬兰也开始收学费了,5位数,越是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收费越高。新政策从2016年1月开始生效,正式收学费估计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那一批开始。
本人已毕业在德国工作,听到有抗议交学费的游行活动时开始也闹不清,后来也觉得不以为然事已不关己。但细想此事,确实和德国的种族主义近期抬头有莫大的关系,随着外国人的变多,在车上常听到老太婆们指着中国人悄悄讲:到处都是中国人,等等。难民问题德国人因为要政治正确有事反倒不愿意太直接表达反对意见。对于外国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比他们努力的有,工作中比他们能力强投入更多精力,生活资源上他们也觉得被我们买买买炒高了物价。所以你们非欧盟国家的人这么厉害就干脆以后多交学费吧,还可以给帮助难民做点贡献。交学费这事是政策的一个开始,今后还会有一系列的事情,德国宪法里宣扬的无论种族的平等,也是建立在保护自己选民立场上的。可笑的是,对于难民,可以大方施舍;对于他们认为的有钱人,而实际上的穷学生,可以去收刮他们的钱,只能呵呵了。
再说到反对此政策的游行活动,本来觉得事不关己,游行也不会对政策起到什么改变,只是想去看看中国人会有多少人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想到,如果每个人都沉默,我们这群人将越来越被德国主流社会边缘化,会有更多恶心的事情出现。
当然跟别的国家比起来1500的银子并不算多,只是这项政策代表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免费留学,是一个政策,这算是留学生的福音,但是这不是人家的义务。
-欧洲的国家,生活水平较高,国民福利非常好,医疗、教育、养老等,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这些政策的运行。为何不考虑看看 美国 为何不免学费呢?
-
免学费,能够吸引国际上很多的学生,用较高的门槛来淘金,再通过提高毕业的难度来维持 高水平教育制度的运转,世界各国的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被吸纳;促进教育交流,经济发展,这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儿。-
一旦将某种东西免费推出,那人们的需求必然会上升,而需求上升又会导致成本升高,对于国家来说,我们都知道,这种政策不会持续很久。-意大利目前还是公立大学免学费的,想享受这不会持续太久的美好,抓紧机会,别想着毕业之后工作几年再留学(太墨迹的想法)你放弃了留学,别人可不会有更多问题可以提出我的回答没有什么数据分析
单纯的个人感觉本人曾在芬兰留学
虽然说要收学费的消息漫天飞了不知道多少年但是芬兰至今仍然是免费
包括研究生就我个人来说
还是很支持收费的大的层面来说 你占用人家国家资源了比如 教育资源 对吧还有医疗资源看病免费(至少芬兰医疗免费)还有留学生打工只交1%的税打工时间还没有限制平时赚个外快完全不成问题小的层面来说
一年小几万的学费中国大多数孩子出国的家庭还是负担得起的但是一些国家的孩子可能就会负担不起然后不能来念书比如一些非洲国家和中东国家的学生嗯...我还是比较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因为他们完全不学习 快三十岁甚至三四十岁的人混着学生签打工赚钱 干坏事儿就连我们老师都因为中东学生不来上课发过火总的来说 我还是很希望芬兰大学能适当收学费的嗯 就酱说不出的感觉……也许是需要额外的收入供养难民吧……不能从本国人身上下手就对欧盟外国家的人下手的感觉……好吧,还好我早就已经毕业了……
在荷兰年年交五位数学费。。德国已经很良心了好吗。
你们这些在德国的欧提啊,知不知道我们在意大利大农村名义上虽说也不收学费,但是一直都是要收四位数的注册费和大区税的啊。此处手动斜眼
推薦閱讀:
※為什麼山東一本錄取率相對較高?
※如何評價2016年清華領軍計劃6000通過,1100名北京考生的現象?
※韓國教育是如何做到如此公平的?中國能借鑒嗎?
※關於我國的教育,我的這些看法是否有道理?
※教育公平到底要機會公平還是實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