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各方面比較,哪個更好些?

所問的就是題目中說的,不涉及黑或者粉


大清朝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蒙古減丁、新疆屠回。

大明朝常遇春屠蘇州、藍玉屠雲南、燕王掃北。

大清朝修《四庫全書》,興文字獄壓制思想自由。

大明朝刪《孟子》,東廠西廠錦衣衛太監立生祠。

大清朝丟外東北、割台灣香港、租界遍地。

大明朝失兀良哈三衛、滿洲建國、台灣澳門被占。

大清朝諸帝專權獨斷,國家命運操於一人之手。

大明朝諸帝吃喝玩樂,罷朝修仙數十載美滋滋。

大清朝鄉紳進議院,天下板蕩江南互保,最後欺孤兒寡母。

大明朝士紳不納稅,國難當頭士紳納降,臨終君王吊煤山。

大清朝八旗貴族包衣滿漢有別。

大明朝民戶軍戶匠戶你是那個。

————

不是我說,知乎諸位放明清都是貧苦百姓,現在你們在討論那個奴隸主更好,真他媽的笑死我了。

——————

我懇請各位知乎網友即便你認為蒙元滿清非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但是請不要把其同日本入侵混為一談,否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會被某些人曲解為漢族人民共和國,其背後的含義和危險我想大家都明白。

至於有人故意曲解滿清入主中原和日本侵華關係,並說我是東亞共榮順民的。我在評論(已置頂)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法國大革命之前,多數國家政權的更迭只是一家一姓的改變。法國大革命之後,公民政治和民族主義的興起才使得國家命運與普通人息息相關。就中國而言,鴉片戰爭至抗日戰爭激發了民族主義的興起,近代以來的歷次革命也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所以我不認為現代人還是XX的奴隸或者可以說多數人已經沒有做奴隸的自覺。

還有,我不是明粉更不是清粉,我即黑明也黑清。說我洗地的,說我滿清遺老的,不要這麼氣急敗壞嘛!

————————

這些天在重讀茅海建老師的《天朝的崩潰》結合知乎目前輿論現狀,覺得這兩句話說的極其有趣:

」道德的批判最是無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層面,事情的細節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至於細節之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教訓更是成了毫無用處的廢物。」

「知識給人以力量,愚昧也給人以力量,有時甚至是更大的力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

注:評論區「明清鼎革之際的剃髮令和民國建國後減辮子,新中國建國後的解放小腳,我們都是亡國奴嘍。」

這句話並不是把剃髮令、剪辮子、解放小腳混為一談,或是將他們性質歸位一類。我只是想表達:在我看來,明清更迭只是亡國而非亡天下。

如有造成誤解,請見諒。

————

送夏日清涼美圖一張,我家結衣就是這麼美!

好好好,再來一張,結衣是大家的。

(你們要堅信 喜歡結衣的都是好人)

——————

我們中國人能從明朝的滅亡學到什麼歷史教訓? - 知乎

真正的歷史研究者怎麼看待朝代吹和黑? - 知乎

為什麼中國能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廢除奴隸制? - 知乎

如果明朝不是被滿清取代而是另一個漢族政權,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或減輕被壓迫的程度嗎? - 知乎


這種問題,翻翻書尋求答案不更好么?來知乎看各路大仙跳神吵架么……

對於明朝的評價,當代史學界已不會有人再為推崇清朝的的功德而抹殺明朝的顯著成就。謝國楨先生在《對於研究明清史的一點體會》里曾粗略提及一些清朝統治階級貶抑明朝的手段:壓縮或削減明朝的武功和疆域;輕視明代的學術思想,認為是極為膚淺,徒尚空論,著作諸書是「小說害事」等。(謝國楨:明清史談叢.pdf 第248頁)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所抨擊的這些問題,被本題下面的幾位答主統統犯了個遍。

一、過去對於明朝主要有三大惡評

  1. 黑暗的時代:長期以來被明朝被視為中國政治史最黑暗的時代,例如君主專制,宦官濫權,特務橫行,黨爭不斷,苛捐重稅,士人苦悶等。然而其中一些說法近年來有被修正之趨勢。

  2. 沒有特點的朝代:與秦漢隋唐宋這些漢人王朝相較,無論典章制度還是文治武功,明朝都顯得黯淡。

  3. 停滯的社會:明朝處於長期停滯的中國傳統社會晚期,本身卻無克服停滯的能力。但關鍵問題是,中國傳統社會是否處於長期停滯狀態?明朝又是否停滯不前?此說已基本被推翻。

以上三點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和修正。

二、近年共識:正面論述漸多

  1. 明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由主體民族漢族建立的傳統王朝,是傳統社會發展的最成熟階段,尤其是明太祖的開國規模與典章制度尤為後人頌揚。但也因為這些制度成為了「祖制」,不能因時代前進而變革,最終失去了活力,成為15世紀以後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之一。(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 (豎排掃描版).pdf 我曾在本書中見過類似論斷。)

  2. 明朝與清朝共同奠定現代中國版圖:其一,明朝時期真正把雲貴納入版圖;其二,對西藏東北蒙古等一度實行了羈縻統治;其三,閩粵人口大量遷移南洋,開近世中國新基運。
  3. 徹底確立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體制。至於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4. 不論是否贊成資本主義萌芽,都不再認為明朝社會與經濟是停滯的。明代農業手工業商品經濟得到發展,國內貿易線路暢通,海外貿易興盛,白銀大量流入,租稅朝納銀化方向發展,人身控制體制松解,社會流動性加大等。
  5. 明代文化在綜合、普及與反傳統方面均有創造性貢獻。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城鎮發展,工商地位日益重要,識字階層擴大,市民文學與實用科技大為發展,貼近百姓日用的王學大行其道等。

三、在評價上的分歧

  1. 針對資本主義萌芽論的新停滯論:建國後資本主義萌芽論曾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但卻不被中國台灣以及海外學者所認可。改革開放後,大陸學術界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討論學說也有退潮。
  2. 明代後期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曙光?明代中國存在著質變跡象,一些學者以具體的實證研究闡明晚明社會的轉型與文化的發展。海外學者的論斷也存在類似說法,即晚明有近代思維的產生與發展,至於夭折原因,島田虔次與溝口雄三等學者則認為是因為滿清統治下的文化政策等,但此類解釋仍待深一步探討。

總而言之,學者在各個論題上存在著不同意見,因時因地都有可能採取不同看法,甚至同一時空下也有會產生不同看法,例如清朝初年就為了強調其政權正統的需要而貶低明朝;清末革命黨人則肯定明朝「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歷史功績;民初為近代化則需割裂傳統,由此晚明反傳統的思想家備受讚頌;國共內戰時明特務又用來影射國民政府,朱元璋成為蔣介石一類的反面典型,李自成張獻忠則比附為紅軍;建國初年毛澤東則提醒吳晗不要只著眼於朱元璋的特務統治,也要注重他的開國規模與恢復生產力的功績等。歷史是歷史,事實是事實,明代的多元與複雜使得不同時空的人能夠各取所需自圓其說,連歷史學者也不能例外。

明清王朝處於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很難簡單比較,一概而論。就像清末北洋水師實力無疑勝於明末水師,但北洋水師敗於日本之手,鄭芝龍卻橫行海上,二者能不加區分的粗暴做比較嗎?至於開上帝視角的評斷更是毫無意義。明清作為我國最後兩個傳統王朝,皆處於我國近代化前夕,晚明曾主動對西方科技思想做過回應,清朝入關打亂了這一進程,直到西方殖民勢力的到來。然而,假設一下,即便無滿清入關,明朝得以延續(以明末巨變的背景來看,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者仍由另一個漢人王朝來統治中國,中國進程又走向哪一端?很難下一個終極結論。明朝這一「多重性格」的時代和「多元結構」的社會,其歷史地位與評價究竟如何,仍在探求中——清朝亦不例外。

註:本文所有觀點均來自於《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由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於2011年。作者徐泓,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欲撕者請渡海。

額外補充一句:這些文字沒有對問題進行正面回答,我僅僅是對答案區的一面倒現象表示不滿,不喜請摺疊。


一個穿著大紅蟒袍的太監正在指揮著一群小宮人給東暖閣的地龍加炭,「仔細了些貴人!你們這幫殺才萬不敢再疏忽了」。

今年的最後一次廷議終於決定把京察放到年後了,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好歹能過個安穩年了。新放任到地方的戊戌科進士公們有些山高路遠還來不及接上妻兒老小一同赴任,只能提筆修書回鄉以慰家中父老。

文淵閣里一個老者若有所思的看向窗外的一株臘梅捋著美須,似是在醞釀新作。案旁還有一個老者正慢悠悠的品著茗,茶沫旋了旋帶起騰騰熱氣。

內城家家戶戶早已經掛起了大紅燈籠,各式樣的轎子絡繹不絕的穿梭在衚衕里,有時迎著照面的轎子里的人還會出來相互拱拱手說上兩句吉祥話;外城也格外熱鬧,珠市口的大街上人聲鼎沸,到處都是雜耍演藝班子。有那闊綽的人家和官紳鄉老們搭起了好多義粥棚子供京畿附近的流民也能吃上一頓年夜飯。

晚些時候中宮下了詔來,所有在京的勛戚命婦們都衣著盛裝聚到了坤寧宮裡和後宮的女眷們如尋常百姓家一樣嘮著家長里短,鶯聲燕語。

這是萬曆二十六年的尾巴。一切好像歸於祥和。

只是今年入冬的雪比往年更大了些,天氣也更冷了些。

一個穿著玄色燕弁服的中年男人漫步走在絳雪軒,身後遙遙墜著幾個內侍。他的眉頭緊鎖著。日前陝西又傳來了流民的消息,身邊的滿園雪景也全無了欣賞的興緻。

百里外的天津塘沽口,幾艘泊在港外的大船終於被通知可以靠港上岸。一群風塵僕僕的海外來客從船上下來,看其衣著像是華夏衣冠卻又不盡相同,「這就是天朝上國啊。」, 「金副使,不知這可是天朝最大的港?端的是氣派非常」。 「噤聲!這裡可不是漢城,讓人聽去平白惹得笑料,這裡才不過是天朝的區區一隅。」, 「啊」!

負責接待的會同館鴻臚寺少卿撇了撇嘴

— —真是土包子。

「嘭」

兵備道方向的上空冉冉升起了煙花,緊接著到處都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和煙火聲!映的整個天空炫彩一片。

年來了啊!

這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


所謂歷史,就是後世修前朝的歷史。

具體到明朝和清朝,就是清朝人修明朝的歷史。

和其他後世修前朝歷史還不太一樣,我們知道清朝是滿族入主中原,作為被統治的廣大漢族(又稱明朝遺民),心裡一直都是很不滿的。

所以自從清朝建立後,「反清復明」,「朱三太子」之類的口號都沒有斷過,作為統治者的清朝上層當然很頭疼,所以清朝人無論在修史還是文化的統治上都是有政治目的的,也就是說滿族人寫給漢族後人看的明朝歷史是很不靠譜的。

鬼知道他們為了絕漢人的復辟之心會採用怎麼的思想統治,把前朝描寫成什麼樣子。

從一個側面就可以看到清朝編寫的《明史》不可信,下面是歷代修的官史的基本信息,僅僅從修史的用時來看。

如下圖:

清朝從順治二年(1645)開始設立史館開始修築《明史》,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直到乾隆二十六年才正式定稿,一共花了94年。

修一部歷史用了將近一百年,這是非常不正常的,讓我們和其他斷代史對比一下。

《宋史》,《遼史》,《金史》:

元朝官方同時修了三個歷史著作,一共用了兩年(1343-1345),其中《宋史》還是二十四史最大的一部。

《元史》:

明朝官方修的,不到一年就修好了(1369)。(所以受到了後人的詬病)

《清史稿》:

民國時期袁世凱等人修的,因為戰亂啊革命啊什麼的,所以斷斷續續用了13年(1914-1927),算是時間比較長的。

但和清朝時期花94年修《明史》比起來就不算長了。

修一部歷史書修了近乎一百年,但這並不能說明《明史》的質量和可信度高,恰恰相反,《明史》修了這麼久,就是因為修好之後要先給皇帝看,皇帝不滿意,就得重新修,從康熙到乾隆,三代皇帝沒有一個是對《明史》的修撰是不過問的,而且不僅過問,還得按他們的意思改。

所以《明史》有「三易其稿」的說法,換個多少史官就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之後的文字獄,和修撰《四庫全書》毀壞了很多原始史料,所以現在很多東西都是死無對證。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關於《明史》對明神宗萬曆皇帝的記載,對於他來說,我們基本的印象就是:

「深居後宮」,「48年不上朝」,「明朝始亡於萬曆」之類的話。

總之是一個荒唐的大昏君。

但我們稍微有點自己的判斷就可以明白,這絕對是污衊,最起碼是不靠譜的。

最簡單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看萬曆的謚號——神宗。

根據《謚法》

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道化宜民曰神;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 。

雖然相對於「文」,「武」來說,「神」不算什麼好的謚號,但也絕不是壞的謚號,說明萬曆皇帝死後,他的臣子對他的評價還算可以,不是惡謚。

此外,歷史上另一個謚號"神宗」的就是宋神宗,說明在後臣看來,他們兩個的表現是差不多的,也說明了萬曆帝絕不是一個昏庸腐敗的皇帝。

再有,萬曆朝的時候最著名的莫過於萬曆三大征了,這三次戰爭都是以明朝的勝利而告終的。

尤其是抗倭援朝戰爭。

當時日本經歷過戰國時代,正是驍勇善戰的時候。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傾巢而動入侵朝鮮 ,國王向明朝求救。

於是朝內就是否出兵朝鮮,形成了兩派,相互爭論,其中傾向不參戰的人還是佔優勢的,這點很像新中國成立後到底參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一樣,是一個比較難的抉擇。

而最後拍板,和決定參戰的人正是萬曆皇帝。

從我們現在來看,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和有遠見的,至於原因,和抗美援朝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就不多說了。

更重要的是打勝了,日本都沒有到鴨綠江邊都沒到,就被趕下海了,所謂日本最輝煌的、名將輩出的戰國時代,和明朝「最黑暗的萬曆年間」 一比也不過如此。

所以作為當時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人——萬曆皇帝,怎麼能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呢?

而我們之所以這麼認為萬曆昏庸,是因為《明史》是這麼說的,同樣,正德帝和崇禎帝也沒少受到污衊,有的謊言編造的簡直可笑,竟然也堂而皇之的入了正史記載,還被後人拿來研究。

從這個角度來說,清朝一百年修《明史》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最起碼蒙蔽了三百年的後人。

但滿族人千算萬算,查禁也好,銷毀也好,篡改也好,本以為萬無一失,但還是漏算一招,那就是來華的西方人的著作還是流傳於世。

所以說如果想要相對客觀的了解那段歷史,不如去看西方人著作。

他們大多是歷史的親歷者,都在明朝或者清朝待過或多或少的時間後,回到西方後寫成的文獻,中國政府對他們基本沒有控制力,所以寫出來的東西也相對客觀。

再有,他們都不是中國人,也沒什麼滿漢之分,所以也沒有動機捧高或者貶低哪個朝代,因為對於西方人來說,他們當時去的都是的都是遠東的那片土地——中國。

【詳見下文】

明:

不得不說,明朝在外國佬眼中是非常好的。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於萬曆十年(1582)抵達中國,遊歷了中國的很多城市,並最終定居於北京。

他在《中國扎記》中這樣記載當時的明朝:

「這裡物產極大豐富,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麗,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

他還盛讚中國

「除了沒有沐浴我們神聖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國是舉世無雙的。」

「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

利瑪竇甚至感概「柏拉圖在《共和國》中敘述的理想王國,在中國早已付諸實現。

利瑪竇對明朝萬曆年間的描述和《明史》中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而在更早的時候,嘉靖年間(1522 — 1568),葡萄牙人科魯茲在《中國情況記》記載:

「在這個大國,人們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尤其是,他們努力工作勞動,是大商人和買賣人,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這些中國人中舉行宴會和節宴,超過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因為他們是富有的而且無憂無慮,也沒有天主之光,他們是自己獲得肉體的滿足,縱情於遊樂,他們由此過著美好的生活」

西班牙人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有這樣的內容:

「在該國有許多河流,人們種植稻米,這是全國人的普通食物和糧食。…他們收穫如此之多,以至在米價最貴的時候,你用一個里亞爾錢幣可購買一法捏格."

「他們的一些村子大到只缺一個州的名字 」

「他們還有一件非常好的,使得我們都對他們這些異教徒驚嘆的事,那就是在他們的一切城市中都有醫院,老是客滿,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行乞.我們因此問他們原因何在,回答說,每個城市裡都有一個大地區,其中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這些人就居住在所說的房屋裡,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始終有充分的大米供應。他可以在上述的大館舍中住到死去,此外他們在這些地方養得有豬和雞,因此窮人無須行乞而活下來」。…………

或許那些外國佬的記錄有些誇張,就像前些年那些去美國遊歷後回家胡吹美國各種好,甚至說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一樣,但還是得說那時候在西方人的眼裡,明朝時期的中國是非常富庶和強大的。

清:

再看清朝:

乾隆59年(1793),龐大的馬戛爾尼使團抵達中國,此時江山已經易主,清人統治中國已經整整150年,

與之前的西方人訪華不同,這次馬戛爾尼使團是代表英國政府來恭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並且帶來了很多西方工業革命的最新成國,想要在英國和中國之間建立貿易關係。

這個使團正規且龐大,共有一百八十多人。

在回國的過程中,馬戛爾尼一行從北京出發,由軍機大臣松筠伴送,沿運河南下,幾乎縱穿中國腹地,到達廣州,於1794年1月自廣州回國。

在這從北京到廣州長達三個月的旅途中,使團可謂見識了「康乾盛世」最真實的面貌。

馬戛爾尼使團財務總管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道:

「事實上,觸目所及的無非了貧困落後的景象」,

「(清)貧困得讓人吃驚,一路上我們丟掉的垃圾,被人撿去吃」,

「叫花子一樣的軍隊」。

而在《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中這樣記載:

「讓英國人意想不到的怪事接踵而至,運送禮物、食品的船隻載著兩名中國官員剛剛離開,由於有些豬和家禽已經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國人把一些死豬、死雞從『獅子號』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熱鬧的中國人一見,爭先恐後跳下水,『馬上把它們撈起來,洗乾淨後腌在鹽里』。

比經濟上的貧困更令英國人震驚的,是清廷政治上的專制、黑暗和野蠻。登陸定海時,英國人對當地官員提出一個請求,找一個熟悉海路的人把他們領航到天津。年邁的總兵大人一口答應。不過,與英國人設想的出資招募、有償使用不同,定海總兵的辦法是派出虎狼之師到街上搜尋抓捕。 巴羅寫道:「他們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傢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

在這些英國人以前的中國觀中,中國是由開明的皇帝、溫良的官員治理,萬千子民生活在祥和的環境中,可眼見的事實一下子粉碎了他們對清廷的好感和對中國下層民眾的艷羨。」 經過這次中國之行,副使斯當認為: 「滿清統治是東方暴政的典型,中國不是富裕的國度,而是一片貧困的土地」 。

他之所以說「中國不是富裕的國度。」是因為在此之前,利瑪竇描述中國(明時)為「舉世無雙、理想王國」,馬可波羅描述中國(元時)為「人民富足、遍地黃金」,而當他本人到達中國時,看到的卻是「殘暴的政府、貧困的土地」。

而被我們吹捧過千萬次的「康乾盛世」只是被馬戛爾尼這樣認為:

「什麼盛世,(滿清)不過是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而從隨後的鴉片戰爭中清政府的表現來看,馬戛爾尼所言毫不誇張。

——————————————————————

我不知道為什麼西方人對明朝和清朝的記載,和我們印象中的有如此大的差別。

看了西方人的文獻後,有一種感覺——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

就我個人而言,一直都對明朝的歷史很模糊,好像明朝的皇帝都昏庸可憎,明朝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感覺清朝卻是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樣子。

但事實好像並不是這樣。

百年後的法國學者佩雷菲斯在《停滯的帝國》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馬戛爾尼們戳穿了滿清的盛世神話,在天朝和文人盛世歌唱的震天響的時候,

他認為滿清是衰敗之世,沒落之世。在他看來: 「中國人生活在最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恐懼之中」 「中國社會關係建立在一種愚蠢的形式主義基礎上,所以人們膽怯、骯髒並殘酷」。

———————————————————————

中國歷史大一統的王朝中,異族統一華夏的王朝只有兩個,元朝和清朝,而蒙古人得到天下的方式卻和女真人截然不同。

蒙古人興起於長城以北的廣袤的大草原上,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他和他的子孫向西橫掃歐亞大陸,直至多瑙河畔,隨後蒙古軍團向南,全憑一己之力滅西夏,滅金國,滅南宋,建立元朝,可謂大家風範。正是「黃金家族」的這種「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壯氣概, 使得元朝統治者有著強大的自信,不管是面對漢人,還是外夷的文化都持有包容開放的態度,這也是為什麼元朝文化昌盛,經濟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

(或者說,正是蒙古人沒有對漢族進行思想統治愚化,而是僅僅採取簡單粗暴的打壓,才使得元朝的壽命異常的短)

而不得不說清人的入主中原偶然性極大(託了高迎祥,李自成,吳三桂等人的福),當清人僥倖入關後,立即被大明的富庶驚呆了,其心理弱視不言而喻,就像是一個窮漢,突然擁有了一個偌大的家業,他所想的並不是如何將家業維持,做大,而是一邊窮奢極欲的享受著巨大的財富,一邊心驚膽戰的提防「奴僕」造反,他始終無法成為這家的主人,而只是一個「竊居者」,清人從始至終都未將我們的華夏大地當成自己的家業,清順治帝曾告誡幼時的康熙帝,若漢人服從我們的統治,我們就維持江山,如果漢人造反,我們應當立即退回關外。而慈禧太后的那句「寧與外賊,不與家奴」更是讓這種心態暴露無疑。

既無一家之主之心,自然不會盡一家之主之責,所以從多爾袞入關,到順治、康熙、乾隆三帝,他們所做的只是不斷的殺戮、恐嚇民眾,還有就是拚命抹黑前朝,篡改歷史,愚化百姓,以絕他們的反抗之心。而不得不說,他們成功的做到了,到乾隆年間,華夏民族的血性和創造性以被徹底磨滅乾淨,整個中國都被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死寂中。「天下無一動亂,民眾無一異言」,這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的本來面貌,而這一切正是滿清統治者需要看到的,他們志得意滿的聽著媚臣的的頌詞,沾沾自喜。

所以當馬戛而尼使團代表大英帝國到達中國時,乾隆帝傲慢的以天朝王者自居,面對馬戛而尼使團攜來的天文鐘、地球儀、各種槍械、蒸汽機等西方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不屑一顧,而當使團提出和清王朝通商的要求時,乾隆帝回復:「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而在回復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中,乾隆的態度更是倨傲,完全是將英國作為了自己的附屬國的態度:

「你們英國國王地處偏遠,竟然還記得我的生日(航海來廷,叩祝萬壽),特地趕來為我祝壽,看你們態度恭順,值得表揚(見爾恭順之誠,深為嘉許),賞你們點東西,趕快回去吧(賜予筳宴,疊加賞賚,用示懷柔)。」

而乾隆帝不會知道,這次會見在歷史上十分重要,它被公認為是東西方文明第一次大規模正式的碰撞,而不得不說這次碰撞是非常不愉快的,馬戛爾尼的隨員安德遜對於這次訪華這樣感慨:

「我們的整個故事只有三句話:我們進入北京時像乞丐;在那裡居留時像囚犯;離開時則像小偷。」

清廷的傲慢可見一斑。

而這一次會見還有著更重要的歷史意義,即西方文明全面超越東方文明的分界點。清人從他們祖先接手的華夏大地此時已經風光不再,曾經繁榮昌盛的文明正在被他們一點點的扼殺。

而這次訪華,馬戛爾尼對東方的美好遐想蕩然無存, 23年後,即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國王第二次派遣了訪華使團,以羅爾·阿美施德為正使、當年的副使斯當東的兒子托馬·斯當東為副使,目的是到中國再次提出英國的要求。

這次因為英國使團拒絕向嘉慶皇帝行三跪九叩禮,而被驅逐出境。

清廷的傲慢無禮固然讓馬戛爾尼們惱火,但他們也看到了這個國家強大外表下的羸弱不堪,於是他們產生了以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想法。又過了24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方僅以一萬九千人便將有四萬萬人口,兩百萬常駐軍的清朝打的落花流水,狼狽不堪, 並且簽訂條約,開放港口,英國人在幾十年前用和平方式遭到拒絕的條件,在日後被連本帶息還了回來。

我想如果當時馬戛爾尼還活著,得知了這一切肯定會樂不可支,並嘲笑清廷完全是「給臉不要臉」。

這次鴉片戰爭也讓世界看到了清王朝的外強中乾,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各種列強,各種侵略紛至沓來,各種不平等條約使得中國在世界上一次次的顏面掃地。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從未如此狼狽、尊嚴從未被如此踐踏。

而這一切,毫無疑問清人應該負很大的責任。

這些馬戛爾尼早在百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

「(中國)自被滿洲韃靼征服以後,至少在過去的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的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野蠻人。」

正如他說言,整個清朝完完全全就是靠棍棒強行統治了中國三百年,而在此期間,中國政府暴力專制、人民愚昧貧困、社會僵硬腐朽,不論是經濟、文化、軍事、亦或是政治思想,都全方面停滯不前,甚至是全方面倒退,與此同時,西方的社會革命和工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個方面飛速發展,終於一步步的趕上、並超越中國,這也正是為何中國古時強盛,而如今落後於西方的根本原因。

————————

最後附一張圖:是關於明清時期的科學、思想成就的,清朝就一個陶澎,其餘的都是明朝的。

馬戛爾尼所言果然不假。

清朝是外族統治了我們嗎,算不算亡國? - 梓木為棺的回答


我明天子守國門不讓寸土!!!

你清棄國又棄都寧予外人!!!

我明君王死社稷壯懷激烈!!!

你清傀儡兒皇帝認人做爹!!!

我明鄉野有鴻儒錦繡文章!!!

你清愚民文字獄八股取士!!!

我明資本小萌芽世界前列!!!

你清閉關又鎖國萬國來草!!!

我明開國英明神武朱重八!!!

你清挨炮野豬皮上努爾哈!!!

我明叔侄一家親別害我叔!!!

你清太極綠帽王嫂嫂來嘛!!!

我明賢德馬皇后胸懷烙餅!!!

你清秘事數孝庄胸有風流!!!

我明後宮不幹政清心寡欲!!!

你清叔嫂一被窩好不快樂!!!

我明常遇春先鋒無敵橫掃天下!!!

你清多爾袞床上無敵有子福臨!!!

我明開國五虎威震華夏!!!

你清八旗子弟吃喝嫖賭!!!

我明仁主聖心懷柔天下!! !

你清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我明朱允文出家為僧佑我大明!!!

你清小福臨為愛絕情歸隱五台!!!

我明成祖開疆土!!!

你清麻子尼布楚!!!

我明修纂大典名永樂!!!

你清集齊佳麗號三千!!!

我明永樂帝盛世太平!!!

你清康熙帝吃糠喝稀!!!

我明下西洋威震四夷!!!

你清三藩亂餓殍千里!!!

我明御駕征漠北無敵!!!

你清施琅叛才定台灣!!!

我明虐北元如土雞瓦狗!!!

你清葛爾丹送女與和親!!!

我明方孝孺十族讀書種子!!!

你清文字獄毀我中華根基!!!

我明解縉號神童!!!

你清鰲拜欲篡政!!!

我明三楊有大能!!!

你清明珠索額圖!!!

我明仁宣有盛世!!!

你清老四會奪嗣!!!

我明蟋蟀天子會畫畫興趣廣泛!!!

你清宮斗四爺善穿越耍個賣萌!!!

我明藩王誅不敢作亂!!!

你清年羹堯囂張跋扈!!!

我明政通人和有內閣!!!

你清貪權皇帝終累死!!!

我明英景二宗開疆土顯威土木堡!!!

你清矮子哥下江南找妹子剁餅子!!!

我明於太保匡扶社稷!!!

你清紀曉嵐夜御四女!!!

我明王公公身殘志堅號翁父!!!

你清和大人徒有其表一弄臣!!!

我明憲孝二帝一生只愛一個人!!!

你清矮子帝肆意縱情遺精千里!!!

我明正德大元帥親射虎看朱郎!!!

你清嘉慶家家罄最無能一庸才!!!

我明有豹房就是要工作娛樂兩不誤!!!

你清亂題字附風雅打油詩噁心死人!!!

我明嘉靖數十年不理政朝野昇平!!!

你清道光愛破爛被人攻破了宮門!!!

我明海青天鋼筋鐵骨!!!

你清林則徐慘遭流放!!!

我明平倭寇四海昇平!!!

你清甲午敗喪權辱國!!!

我明萬曆帝改革中興!!!

你清咸豐早夭喪家犬!!!

我明神宗一心求神拜佛只為早登仙途!!!

你清同治帝好同志好男女死於花柳病!!!

我明居正美髯公!!!

你清猥瑣鬼子六!!!

我明李成梁善殺野豬!!!

你清曾國藩兵敗跳水!!!

我明戚繼光圍獵倭寇!!!

你清李鴻章屈辱日本!!!

我明顧憲成顯名東林!!!

你清左宗棠抬棺新疆!!!

我明王崇古揚威宣大!!!

你清胡林翼慪氣身亡!!!

我明木匠皇帝和九千歲共譜盛世樂章!!!

你清白痴皇帝任用了康有為搞了兒媳!!!

我明崇禎自縊景山已盡了全力!!!

你清兒皇帝到處認爹只為享福!!!

我明士人脊樑正大禮儀仗死百官就是不從!!!

你清卑躬又屈膝奴才給主子的全家跪安啦!!!

我明朝野有風骨!!!

你清腦後豬尾巴!!!

我明風流漢族風!!!

你清一身殭屍服!!!

預知後事如何,點個讚唄

我明有王陽明開萬世心學!!!

你清有矮子乾毀千年傳書!!!

我明唐白虎輕點秋香!!!

你清龔自珍生子漢奸!!!

我明劉伯溫嫡仙下凡!!!

你清洪承疇無君無父!!!

我明李自成推翻王朝建大順!!!

你清洪秀全享樂金陵短視鬼!!!

我明吳三桂衝冠紅顏好個男兒!!!

你清袁世凱妄圖復辟無腦叛徒!!!

你明連反賊都比你強!!!

你清還有什麼話來講!!!


從這個回答區來看,黑明朝才是知乎的政治正確。明朝畢竟是最後一個漢族王朝,至少在思想自由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上是優於滿清的。明朝的閣老徐光啟能夠加入基督教,與利瑪竇等傳教士一起翻譯西方學術著作,而倭仁卻死抱著仁義干櫓論。明朝可以在公開出版的著作上質疑君主制度,可以隨便出版皇叔,對於傳統文化的發掘整理不遺餘力。乾嘉學派訓詁的確厲害,可問題是在一個連滿江紅這樣的作品都要被強行篡改,四庫全書收書一萬卷,毀書無以統計的時代,在叫魂鬧劇翻動全國的乾隆盛世,訓詁難道不是某種畸形的學術繁榮么?

為明朝感到惋惜是因為明朝以及大順大西的覆滅葬送了以漢民族為絕對主體的中華民族未來的某些比較光明的可能性。明朝末年雖然東林為代表的統治階層已經腐朽沒落,連基本的國家維持與治理都做不到,但人民依然是勤勞而富有創造力的。中國雖然在十七世紀已經落後於西方,但不是清末的那種世代級別的差距。明朝缺乏合理的制度與執行力保障國家運行,做不到有效徵稅與合理分配國民財富,保護國家發展,但這是朝代末期的通病,考慮到明末農民戰爭已經極大地調整了生產關係,只要有一個能夠提供穩定秩序的政權上台,都是幾十年預定的盛世,本可以是大順或者大西。一個漢族王朝不需要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會放心的開海通商沒有緝捕逃人法,沒有八旗圈地,沒有各種大屠殺,經濟恢復會更快。對西方影響保持一種善意的態度未必不能在十七世紀推動華夏加速近代化進程。

更重要的是,在西方主要文明國家民族主義觀念形成的重要時代,中國卻陷入了某種認同混亂。就算是曾國藩這樣的滿清死忠內心深處也不是完全能夠說服自己的,否則曾侯爺也不會出資刻印王夫之的文集了。直到現在我們的認同也是混亂的。文天祥、岳飛、史可法、李定國到底是精忠報國拯救民族的大英雄還是阻礙統一與民族融合的亂臣賊子?未完待續

滿清天生離不開八旗制度,這也不算詛咒,這是維持統治的最基本需求,入關之後喊多少遍滿漢一體也沒用,因為滿人清清楚楚的知道天下是怎麼來的:是靠揚州、嘉定、大同、廣州的無盡血色殺出來的,是一次次「搶西邊」擄掠殺傷百萬尼堪奪下來的,是用圈地、緝捕逃人法、毀禁前代書籍確立下來的。木蘭秋狩不就是因為康熙看到趙良棟、張勇等平定三藩的真正主力全是漢人而八旗表現不力,故而設立的練兵機制么。今天我們讚頌民族融合的偉大,可當初滿洲主子們可是一點都不想融合。時間也沒能沖淡一切,直到廣西出事也是塞尚阿、向榮實在狗屎扶不上牆才啟用的漢人,直到親兒子八旗、兩百年乾兒子綠營在江南大營與八里橋徹底崩潰才給與漢人地方實權。滿清統治的一切出發點都是通過壓制漢人維持統治。

十九世紀先進國家有兩大利器:工業化與民族主義。日本從1868年開始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揮舞著兩大神器在1894年把半中世紀國家大清揍得鼻青臉腫。大清呢?對於工業化建設雞零狗碎不成體系,只見其表不得其本。對於民族主義更要視作洪水猛獸了,有識之士在1898年明確指出:保國會保中國不保大清,明確指出了大清的自我定位:大清與中國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大清是主子的大清,中國是主子們200年前的戰利品,兩百年來種植鐵杆莊稼的土地。在立國兩百餘年中大清秉持著下一盤大棋的思路壓制民族主義思想的覺醒。文字獄雖然可笑、可悲、可惡、可恥,但也是大清決策層兩百多年中最理性的抉擇。一旦中國主體民族民族主義思想覺醒,赫德預言過:

迄今為止中國人作為軍人並沒有放出光彩;但是他們之中有的是勇敢的人,而這些人的數目還要增加。……外國的發號施令有一天必須停止,外國人有一天必須離開中國,而目前引起注意這段插曲就是今天對於將來的暗示。」

  「這個運動對於世界其餘各國不是吉祥之兆,但是中國將有權利採取行動,中國將貫徹他的民族計劃!」

  「兩千萬或兩千萬以上武裝起來,經過操練,受過訓練而且又受愛國的——即使是被誤解了——動機所激勵的團民,將使外國人不可能再在中國住下去,將從外國人那裡收回從中國取去的每一樣東西。」

「中國將會有很長時期的掙扎,還會做錯很多的事情和遭受極大的災難,但或遲或早,這個國家將會以健康的、強大的、經驗老到的姿態呈現於世界,並擁有這個世界強加給它的軍事力量,而且,既然它必須擁有,它必將擁有最好的--最好的武器,最適當的訓練,最高級的教育,士兵的數量將視人口的允許和情況的需要而定,士兵的質量將會一代勝過一代。

不過大清主子們不同於西洋蠻夷,他們更明白,在這一切實現之前,大清會被覺醒的人民踩進泥里,被唾棄,所以,老佛爺們有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覺悟。

看到前邊有人開始吹噓大清疆土廣闊,君主賢明,禁海毀書明朝有份,對,就是余曉波的答案,我忍不住還是想再說幾句。先說滅亡時代的疆域,的確,滿清覆滅時,除了關內十八行省,東三省、西藏、新疆、蒙古都在版圖之內,但滿清朝廷真的掌握有效統治力么?先是庚子國變,俄羅斯軍隊在東三省長驅直入,幾乎複製了穆拉維約夫的成功,然後出讓旅順港,1904到1905年又為日俄交戰划出交戰區,這就是我大清對東北三省的有效管理。為什麼日後中東路事件、九一八事變蘇聯、日本行動迅速,事半功倍?因為中東鐵路,南滿鐵路隨路權一起出讓的還有鐵路線經過土地的警察權與部分民事權利,作為近代國家大動脈的鐵路被別國掌控,掌控者自然無往不利。可以為張大帥運兵平頂郭松齡,可以輕鬆安放炸彈炸死張大帥,最後還可以製造導火索侵吞全東北。這一切都從何而來?感謝大清簽訂《中俄密約》給予俄國築路權。再說外蒙,除了庫倫辦事大臣衙門和不痛不癢的幾百駐軍,清朝有何實際控制力?若真如關內十八省一般如臂使指,又怎麼會被外蒙王公輕易驅逐?外蒙王公的確被編訂旗分,但這不過是羈縻而已,康雍乾對準格爾用兵時代,喀爾喀蒙古王公們出兵是情分,不動是本分,那還是滿清的鼎盛時代 ,清末的控制力也只能呵呵了。至於高原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雖有趙爾豐一時武功,說到底還是第十三世老和尚的一言堂。真正強力掌控高原,還得等到共和國十年。新疆在准格爾被平定後也是高宗純皇帝本著下一盤大棋心態欽定的滿洲自留地,駐防八旗專門選派的關外錫伯老八旗,同柳條邊舊例禁止漢人移民,實際效果然並卵,哲德沙爾汗國興起十年,攻克輪台,大清伊犁將軍躲在阿爾泰瑟瑟發抖。若不是左宗棠神速進兵平定,劉錦棠就任巡撫移民實邊,新疆早成dongtujue斯坦了。其實以上的悲劇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清皇帝真把漢族百姓視作忠誠臣民,開放邊禁即可,有民斯有土,如果廟街、伯力、雙城子有六位數的漢族居民,真的收不回來么?這就是我大清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力,若論羈縻,俺答受封忠順王以後,理論上漠北蒙古也是大明疆域,西藏的眾多法王也一直接受明朝封號,若論自古以來,明朝也有的是理由。而且明朝除了末年的遼東,基本維持住了漢人的祖傳國土,強如大唐,安史之亂後河西走廊乃至鳳翔以西淪入吐蕃,兩宋說多皆淚。

至於君主賢明,大清皇帝有一個算一個,都可說的上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了無限的維持滿洲不合理優越地位的偉業上。順治忙著背書一次次屠城和圈地;康熙在平定三藩同時把中南和四川又屠了一遍,並且逐漸開始因文罪人;雍正相對而言更想做一個中國皇帝,寫了大義覺迷錄,雖然也沒少搞文字獄,總算少了一點蠻夷式的刻忌;乾隆燒了大義覺迷錄,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真的是漢族人民由衷認可的皇帝,具體表現詳見《叫魂》;嘉靖道光不聲不響的腐朽下去,最終以力證道的洋人前來叩門了,白蓮教已經在預演天國的燎原;咸豐、同治,江南經歷再一次腥風血雨的洗禮,全滿洲貴胄都在苦苦思索:如何在洋人入侵的年代,保住這片尼堪鐵杆莊稼地;光緒與宣統是大徹大悟的時代: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管一群殖民者頭目叫聖君,印度人也沒這麼下賤吧?沒聽說印度人崇拜克萊武或者蒙巴頓,說實在的,沒有大英東印度公司,就沒有今天統一的印度。還是一個老問題想問問各位大清辯護士們:如果1945年是中國被日本合併,後來又取得獨立,我們要為著名的和族政治家岩里政男 拍手鼓掌才能表現寬廣胸襟?


歷史門外漢,覺得清朝的服裝、髮型歷代最丑。


明朝,皇帝都是奇葩啊,來來來,我們掰扯一晚上皇帝斗蛐蛐的事情,你知道皇帝的遺詔嗎?先帝原來這麼奇葩啊,寫下來寫下來,哈哈,奇文共賞,傳閱傳閱。

清朝,你敢說皇帝?不要命了?當然了,我大清皇帝各個賢明,無一昏君,寫下來寫下來,對對,我真心是這麼認為的。

現代人:哇,清朝比明朝好太多了啊,你看這麼多記載??明朝官方文件都承認皇帝奇葩啊,大清朝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說皇帝無比賢明啊。蛤蛤蛤蛤


論對蒙古人的控制,清朝比明朝強太多。

明朝只知道殺來殺去,強大的時候當然殺得贏,實力衰退的時候就要吃苦頭了。

清朝在邊事上手腕就高明的多,也更有遠見,畢竟胡人更懂胡人。收服東蒙古後,就設置了各種官銜去收買蒙古人,相互通婚。採用各種方法分而劃之,嚴禁相互吞併,不聽話的殺無赦。皇帝裝模作樣的信喇嘛教,使用宗教控制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並且控制蒙古人口。

為了更好的控制東蒙古,還效仿漢唐舊智,向西進軍到新疆,征服西蒙古,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從而成為所有蒙古人的統治者,防止西蒙古騷擾、裹挾東蒙古,造成新的邊患。

更進一步,獲得了西藏的宗主權,達賴喇嘛就位需要清廷冊封,從而控制了喇嘛教,進而控制蒙古人的精神世界。

終清一代,蒙古人始終服服帖帖的,不像以前歷代那樣,反叛不斷,造成嚴重的邊患。

3.19日更新:

今日見 @關毛兄一答為什麼明朝初期不能像唐朝那樣徹底打敗北元呢?明朝也收復西北產馬地,明初軍隊戰鬥力不弱啊? - 關毛的回答,甚得我意,盜用之。


按贊最多的我就呵呵,徐霞客遊歷全國幾十年,唯一因為人為不能去的地方被你抓住放大,你看到那1%,為什麼看不到99%?相比明朝宗室10萬,在大清朝吃鐵杆莊稼的百万旗人你怎麼看。對了,當年徐霞客沒能景點今天也不是想去就去的,得買門票西方視角


這裡舉一則明人王同軌寫的《耳談類增》中的記載

「世廟朝,蔣皇親負盛寵殺人,大司寇見素林公執法擬死。疏奏,上不悅,下旨曰:『著林俊回將話來!』林即面奏曰:『臣官至尚書,天子無故不呼名。臣為陛下守法,而以名稱,何罪?且法者,祖宗之法,陛下安得私椒房,臣又何所執也?』辭嚴色厲,聲震殿陛。上大怒,禍且不測,舉朝危焉。文簡方為學士,林門生也。懸以『君使臣以禮』章進講,反覆開警。以為敬禮大臣,堯舜盛德。天顏少霽,林罪得釋。……嘗聞之,尊君卑臣,自秦始益甚,故其治亦遜古,以君臣不交也。林公因上呼名,遂抗對過直,公乃從容談說,使帝拗怒而布和,非有直誠感動,不能爰以成君師之美」

大概意思是,嘉靖時期,皇帝一個親戚殺了人,當時的刑部尚書林俊(號見素)定了他死罪,然後嘉靖很不高興,下旨說「著林俊回將話來」。我們知道在古代直呼一個人的名字是不太禮貌的做法。不過按照君尊臣卑的思想,皇帝直接叫一個人的名字那也不算什麼。但這位林俊顯然不這麼看,他也很不高興,鬧起了脾氣。當面對嘉靖說,我已經做到尚書了,你是皇帝就能直接叫我名字嗎?我是執行祖宗定下的法律,難道你能任著性子來偏袒你的親戚嗎?

他不但說,而且還是「辭嚴色厲,聲震殿陛」地說,拔高了嗓門,一副痛聲訓斥皇帝的架勢。先拋開嘉靖是皇帝的身份,不妨設身處地想一下。假如我們因為某件事情興師問罪去找某人算賬,結果帳還沒算成,那人反而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你的態度大加挑剔,大聲斥責,那你是何等心情?估計覺得丟了面子,火冒三丈,爭吵甚至打架是可以預期的。

所以也就怪不得嘉靖要大怒了,他可能想你要定我親戚死罪還沒怎麼著你,就叫你個名字你倒發起火來了,究竟誰是皇帝啊?林俊的一個門生看見皇帝生氣,上來進行教育,把孔子的『君使臣以禮』的道理灌輸了一下,嘉靖受到反覆開警之後,只能就此算了。然後是記載這件事情的作者王同軌發的感慨議論。

先撇開事情本身不談,光從王同軌說「尊君卑臣,自秦始益甚,故其治亦遜古」來看,可見至少單從思想上他就認為尊君卑臣是不合理的,對林俊因為皇帝直接叫他名字,就辭嚴色厲提出抗議的做法也是讚賞有加。

王同軌在明代不過是小人物,更談不上是什麼思想家了。他的這種態度,在當時也並非獨樹一幟的見解,更多的其實是代表明代知識分子普遍認可的一種是非觀念。

有趣的是,《耳談類增》的校點者在這段記載的校勘記里對「反覆開警」的「開警」很有疑慮,覺得應該是「開譬」的形誤,「開警,疑開譬之形誤,開譬,開導勸說」。我倒覺得原文的開警也還是說得通的,可以理解為開導警示,這裡還是應該尊重原文為宜。畢竟孟子就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想必在開導皇帝「君使臣以禮」的時候,引用孟子的話是少不了的,而孟子的這些話本身就帶有警告意味了。

再回到這件事情本身來,對皇帝說話能「辭嚴色厲,聲震殿陛」,並且起因僅僅是皇帝直呼自己的名字。這和我們慣常對古代君臣關係的印象確實太不一樣了。

其實不必說古代了,也不必說大臣對皇帝了,就是現在的官員,下級對上級,說話敢「辭嚴色厲」么?敢用教師爺的態度引經據典來反覆開警么?能舉出哪怕一個例子來么?估計都是馴順服帖,恭敬討好,虛心學習上級指示精神還唯恐不及吧?

一般都是上級對下級「辭嚴色厲」,上級對下級進行開警教導才對。就這樣的狀態,有些人還居然一談到明朝就擺出一副苦大仇深,撫今追昔,憶苦思甜的口吻,給明代扣上登峰造極的君主專制之類帽子,真是格外幽默。

在大多數人心中,如果古代居然有大臣對皇帝說話敢辭嚴色厲,那一定是權傾朝野,要篡權奪位的大奸臣,大權臣了,比如滿清的鰲拜。那隻能是被萬人唾罵的角色,如果反而被當時人作為美談記載下來,豈非咄咄怪事?再退一步,就算真有這樣的事情,那估計也是屬於個性特異而被寬容對待的顯赫名人了。

林俊當然不是什麼權臣,論名氣也不大。一般人,你如果問他海瑞是誰,那他一定說知道知道。如果問他林俊是誰,那就多半茫然了。即便和林俊同朝的楊廷和、毛澄名氣也比他大多了。就是這麼一個名氣不算太大的明代官員,其表現出的這種個性鋒芒,也足以令人折服。

這也是明代歷史一個特點,往往在不經意的角落,你都可以發現許多可圈可點的人物事迹,其光芒閃耀並不比那些備受矚目,廣為宣揚的人和事遜色多少。

清朝修的《明史》中也有林俊傳,有林俊一些事迹,以及「帝憚其言直,乃不問」的描述。不過其中並沒有《耳談類增》這則事情。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畢竟這樣一件事情,在清代的君臣主奴看來,多半還是很不合胃口,自然能省則省了。


先從一個趣事說起,明代,徐霞客遊覽天下勝景的時候,有一次來到廣西桂林,聽說獨秀峰號稱南天一柱,風光秀美,就想登山遊覽,但不得其門而入。為何呢?因為獨秀峰在靖江王城的範圍內,王爺不許屁民隨意出入啊。多次懇請也未能如願,最後徐霞客失望的離開了,留下終身遺憾。

到了清代,靖江王城先是成為定南王孔有德的府邸,後來先被李定國攻陷,三藩之亂後定南王也撤藩了,王城所在改成了貢院,廣西文脈所在,曾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鄉試考場,出進士585位,其中狀元4位。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三元及第」 者陳繼昌,就是從這裡考出來的。

這就引出我想討論的明清對比一個角度。藩王制度,從民眾負擔的角度來看,清朝比明朝好很多。明朝大封朱姓子孫藩王,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並能世襲罔替。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龐大的毫無貢獻的寄生蟲群體。以剛才談到的靖江王一脈舉例,據明王士性《廣志繹》載宗室二千人,歲食藩司祿米五萬兩,故藩貯不足供, 而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可見,家族的人口之多,盤剝民脂之鉅,地方財政負擔之重。靖江王室成員在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時,僅是朱守謙一人,永樂元年(1403)二世朱贊儀復藩桂林時,已是十三人(有九兄弟四姊妹),正統十一年(1446)增至二十五人,萬曆三十七年(1609)已達三千餘人。人數猛增,歲祿暴升。明代給諸王的棒祿非常優厚,洪武初,王爺享一萬一千石至二萬石,永樂後也都在一千石,加之枝茂般宗室的歲祿,更是數不勝數。

藩王不治民政,但王府內卻有為王爺專門服務的三司七所等龐大機構,諸如長史司、儀衛司、承奉司、典膳所、典寶所、良醫所、工正所等等。他們坐食厚祿,不勞而獲,不農不仕,吸民膏髓,成為社會的寄生蟲。

相比之下,清代在三藩之亂後,異姓不封王,雖然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滿清皇族統治,但客觀上也減輕了民眾負擔。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一共十二家,其中七個親王兩個郡王,其他就是降等世襲和承襲的。對比明代累計八十六親王,六百二十四郡王的規模,民眾的負擔差異還是很大的。而且清代的王爺們不到地方就藩,王府建築規模和屬官的規模相對就比較小。再一說,清室的親王郡王們是可以參與政事,可以當官的,好歹算是有工作。

當然,清代雖然藩王體系沒有給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但整個八旗的「鐵杆莊稼」最後還是拖垮了國家財政,與之對比,明代的軍戶倒是省錢,但最後也無兵可用。這就是另一篇文章了。

補充一下,評論中有爭論清朝算不算中國朝代的,可能凡是涉及到清朝的歷史評價的問答中都有這種爭議吧,我說一下自己的個人觀點:努爾哈赤是大明建州衛都指揮使,難道一造反他就不是中國子民了么?那党項族的大明驛站工作人員李自成造反成功的話,大順也不是中國?清代替明,是叛亂內篡,不是外來征服。國是中國人的國,不只是漢族的國,不是只有漢族人當皇帝的朝代才叫中國的朝代。如果秉持異族人不能當中國皇帝的歷史觀,那五胡亂華,五代十國的時候,中國的大部分核心領土就已經失去歷史沿革意義上的法理繼承權了么?如果滿清非中國,那民國如何繼承其疆域?孫中山割滿洲給日本就合理合法了?滿清非中國論根本就是日本人的陰謀嘛,日本人在台灣和朝鮮推行的是日文教育,滿清在中國開科取士用的是滿文么?清朝皇帝都自認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你還要把人開除出去,這是唯恐滿族後人沒有借口搞滿獨么?甚為不智啊。《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其謂之秦何?夷狄之也."如果機械的看待夷狄和華夏的關係,那糟糕了,從秦滅六國開始就得爭論何為中國朝代了,豈不可笑。


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作為曾經的明粉,真的不太忍心黑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還是決定果斷黑一把大元吧(萌萌噠大元:我招誰惹誰了?!)。

只能說兩者的基礎不同,明承元制,明初的許多制度如分封、廷杖、人殉、軍戶、匠戶等制度都是繼承了元朝。朱洪武縱然一代人傑,但是制定製度的時候,沒有隋朝那樣有北周南陳的較好的制度基礎來繼承,因為此時距離南宋中央政權滅亡已經92年,距離北方淪於金國已經240餘年,距離北方人口銳減的時代也已近150年了。在這樣的條件下,明太祖欲恢復漢唐制度,而實際政治中卻無處可以因襲,無疑難度相當大。明朝開創的經濟制度充滿了短線補給,而無中央統一財政。這實際上是元朝用色目人行包稅制後,明初不用包稅而無新法替代的後遺症。

等到了後期弊端逐漸暴露之後,體制僵化的明朝卻很難完全改變自己立國初制定的制度,反而是清政權承襲明朝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同時,又對其進行了改革與調整(不一定更進步,但肯定更利於統治),從而創立獨具清代特色的政治制度,將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事實上,對底層漢人來說,在清朝的日子比明朝舒服多了,清朝廢除賤籍制度,沒有軍戶,匠戶等祖祖輩輩都要干軍人干匠人的情況,更沒有這種不同戶籍之間不能通婚不能跨地域遷徙這種不人道的惡法。真正受影響的還是士人階層,在清朝他們即不能像明朝那樣把持朝政,也不能濫用免稅特權挖空帝國的根基。


12月10號第二次更新

首先我要表明一下自己的個人情感立場。我個人是很反感滿清部族政權的,理由見我資料中的籍貫便可。但是我不喜歡的是他們那個政權,不是那兩百多年間的方方面面。為了避免我的主觀情感摻入研究,所以我的方向是從不涉及政治史的。

反感無法成為研究歷史的動機,但是尊崇是可以的。清代的樸學家們的治學精神與峻拔人格始終是令我崇敬與嚮往的,所以這篇回答就相當於我為他們正個名吧。

首先我說一個許多知友都存在的想法「清代的文人都沒有骨氣,一口一個『奴才』,不如明代的文人有骨氣」。這個觀點是存在極大的誤區的。陳垣先生寫過一篇《釋奴才》的考證文章,詳細地解釋了清代「奴才」的使用情況和流變。我就根據這篇文章簡單地解釋一下「奴才」在清代的用法。

「奴才」一詞為北胡人語,自晉代流入中原,此後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比較盛行,自五代以後漸漸漢人用。意為貶低。但是清代有一個特殊的定製,即「滿人稱『奴才』,漢人稱臣」。

一開始只分公私。《清實錄·高宗實錄》記「乾隆二十三年」:

諭軍機大臣等: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

一句」存滿洲舊體「便可看出來,」奴才「為滿族自己的部族之內,下對上的稱謂,原本就不出自漢人。而」奴才「、」臣「的稱謂,其實是一個意思。《大清宣統政紀》卷三十:

諭內閣:君臣千古定名。我朝滿漢文武諸臣,有稱」臣「稱」奴才「之分。因系舊習相沿,以致名稱各異。恭讀高宗純皇帝諭旨:『奴才即仆。仆即臣,本屬一體。

清代的統治者也只讓滿人對上稱「奴才」,而非漢人。《高宗實錄·乾隆三十八年》:

諭:……向來奏摺,滿洲率稱」奴才「,漢官稱」臣「。朕從不稍加歧視……

實際上清高宗正是為了維持滿清部族,只許滿人稱」奴才「,不許漢人稱」奴才「。這種現象綿延有清一代。《德宗實錄·光緒二十八年》:

諭:向來旗員單銜奏事,均稱」奴才「。端方屢次摺件,均系稱」臣「,殊屬不合

滿清部族不準滿漢界限有所模糊,嚴分稱謂,且視」奴才「高於」臣「。《宣宗實錄·道光六年》:

諭內閣:道光五年,曾經降旨。督、撫、藩、臬之內,如系旗員,於請安謝恩摺內,著繕寫『奴才』字樣。凡遇一切公事奏摺,著寫『臣』字。此特專指文職而言。並未指出武職如此繕寫。原降諭旨,甚屬明晰。穆蘭岱前此會同陝甘總督奏事一摺,自應繕寫『臣』字。今伊自行陳奏青海蒙古事件,亦寫『臣』字,竟染漢人習氣,殊屬不合。

這其中的」文武之分「,因為與本問題沒什麼關係,所以不在贅述。但是這其中一句」竟染漢人習氣,殊屬不合「,便可知清廷意思。

當然,由於皇帝的喜好變化,也有漢人偶爾稱」奴才「,滿人偶爾稱「臣」,但均屬個例,與規制無關。許多詳細的論述,可閱讀陳垣先生《釋奴才》。

至此,可以看見。「漢人都給上級稱奴才」這種觀念是站不住腳的,甚至是杜撰的。

但是有極端的朋友會說:他們給滿清皇帝搖尾乞憐的樣子,和奴才不就一個樣嗎?天天下跪,還有尊嚴嗎?

如果是這種想法,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以自由民主的現代觀念去衡量君主專制(而且還是滿清這種部族統治)之時的人,實在是苛責古人啊。如果我們穿越到那個時候,有可能不跪嗎?

我的眼光是針對清代的文人,我認為他們並不是後人認為得那樣無恥,也許他們比不過明代的文官,但是明代對文官的統治和清代的文官的統治,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啊,還請制度史的朋友好好科普一下。

這一段論述的最後我想說,不要把清代部族統治對漢人文官的惡意,讓漢人文官來背鍋;明明是統治者的狹隘權謀,使得漢人如履薄冰,後世卻要對這些漢人橫加辱罵,實在不公。

好,接下來我來對比明清的學術。由於手頭事情太多,我今天對比一下明代修《永樂大典》與清代修《四庫全書》,因為評論區有知友提到了。

這其實是比較明清兩代官方對學術的貢獻。官方對學術的貢獻,當然不是指頒布了多少官方學說,最主要的體現,還是在它的修書、刻書、以及對學術事業的支持。那就先說說修書吧。

先拋出我的觀點(當然也是學術界已經統一的觀點):《四庫全書》成就遠遠高於《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由於佚失嚴重,故其正本卷數歷來眾說紛紜。《太宗實錄》卷七十三:

書凡二萬二千二百一十一卷,一萬一千九百五本。

而徐伯齡《蟫精雋》卷一則云:

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勒為一萬一千九十五本,藏之秘閣。

編篡者之一姚廣孝在表文中云:

謹繕寫成《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並目錄六十卷,裝潢成一萬一千九十五冊。

姚廣孝之說與徐伯齡之說相合,《太祖實錄》記述卷數乃清稿之前卷數,清稿之後卷數增多,在情理之中,因此以姚廣孝之說為準。為22927卷,11095冊。

《四庫全書》的卷冊則相對清晰。在此須說明,

《四庫全書》七分,卷數冊數不盡相同,在此以文津閣本為例。

陳垣先生當年為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而將書目檢查一遍,撰成《書目考異》,詳細記載文津閣本冊目。據陳垣先生統計,冊數為36275,算上《目錄》,則有36300冊,頁數為2290916頁(此不算《目錄》)。而據《簡明目錄》統計,《四庫全書》有3470部,卷數為79016卷。

而別有《武英殿聚珍版書叢書目》亦在四庫館校對之列,而為列入《四庫全書》,此又有138種書目。

另,《四庫全書》有《存目》書籍,僅列名目,不錄內容。據胡虔《四庫全書附存目錄》統計,有6819部,94034卷。(此為清廷權術,以邪說濫作為由,不予著錄,實為禁書一法)

從卷冊來看,《四庫全書》三倍於《永樂大典》。當然,有明一代,刻書大盛,書籍層出不窮。清代刻書得其便,自然錄入書目遠倍於明代。

從編篡人數看,據《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大典》為2190人。此乃清稿前人數,最後人數必定大於此數。楊用奇《梁用之墓志銘》:

召至四方儒學老成充纂修及繕寫之士,幾三千人。

全祖望《鈔永樂大典記》:

其事公車徵召之士,自纂修以至繕寫幾三千人。

在此以編篡結束之後的記載為準,應當是接近3000人。

據《四庫全書總目》卷首統計,任館職者為360人。又據《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增為672人,又據三十九年與四十二年上諭,陸續增添人員2144人。

則總人數2816人。與《永樂大典》相當。

總的來說,兩叢書編篡人數相當,而《四庫全書》規模三倍於《永樂大典》。且《永樂大典》僅抄寫正副兩部,而《四庫全書》則抄寫七部。學者學術水平可稍稍一知。朝廷資助份額亦可稍知。

《永樂大典》藏於宮內,卻屢佚不止;七部《四庫全書》,卻在戰亂之前一直保存完好。其崇文之風亦有高下之別。

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永樂大典》藏於宮內,不許外人查閱。而清高宗為了」嘉惠江浙學子「,特命抄寫三部藏於揚州,鎮江,杭州,允許士子抄閱。《高宗實錄》乾隆五十五年下旨:

俟貯閣全書排架齊集後,諭令該省學子,有願讀中秘書者,許其呈明到閣抄閱,但不得任其私自攜歸,以致稍有遺失。

在近代刷印技術沒傳入中國之時,書籍的刊刻與流傳皆有限制,貧窮子弟很難閱讀到精美的書籍,遑論善本。清高宗雖極其陰鷙,此舉可為傳頌。

《永樂大典》比《四庫全書》高處之一,我認為在於收錄宋元善本、孤本。清代之時,宋元書籍已經稀缺。《永樂大典》由於時代相近,保存宋元本功不可沒。戴震便是入校《永樂大典》時,得以閱讀《水經注》,並作《水經注》校訂。

清高宗禁毀書籍,鉗制學術。

以及大典與四庫學術價值比較。

這兩段,回來再更吧,希望大家看到這兒不要誤以為我在為清帝張目,還沒寫完呢。

之前的回答就不刪了,但請不要再來撕我了。

=========================================================

建議關了這個問題吧,學術界都無法定論,時常討論。這一點也許會引發歧義,認為我詆斥歷史愛好者進行歷史討論,其實我沒有這個意思,可以移步評論區看我與一位知友的討論。

而且吧,真正搞明清史的,一般是不會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清楚地明白學識未到。哪怕是回答,一般也得限定範圍。如:

我認為在建築風格上。。。

我認為在交通的發達程度上。。。

你認為在治水的成效上。。。

我認為在書籍普及上。。。

。。。。。。。

諸如此類,方家只敢在自己有絕對把握的事情上發言。

而如樓上所有回答,諸如:

軍事武功。。。

賦稅。。。

生活水平。。。

文人奴性。。。

這些既大又複雜的問題,一般就是在討論的程度但絕不能到下定義的程度,還請言語留有餘地。

最後,評論區大多是憑著自己有限的知識與充沛的情感來評論,沒有論據,沒有討論,最後基本演變為互撕。

我沒有惡意相對各知友的意思,還請放寬心態,因為歷史遠遠比我們了解得複雜。

PS: 樓上不少人在說明代藝術、科技、文學、學術遠遠超過清代,乃至將清代的這些領域成果貶得一文不值,最甚者竟開噴清代的樸學家們。

作為一個對學術史有些研讀的人,如果這個回答能頂上去讓更多人看到,我就更一個關於明清學術對比的回答,好給"不明學術"的知友們科普一下。


建議看一看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其中分析了明清兩朝的巨大區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帝國(注意帝國含義),其統治目的很單純,維持清朝滿族皇室的統治地位,無他。如有建樹,實為副產品。而明代,及此前各個朝代,則是建立在文人政治基礎上的統治,這一統治更高級,更公平,更開明。

——————

大家討論得這麼high,其實我對歷史不懂。


元朝把中國財富席捲一空

朱元璋第一年收稅只有幾十萬兩銀子,剩下的都是實物

幾十年後的朱棣,打完靖難之後

下西洋,修永樂大典修武當山修報恩寺修長城修故宮修北京征漠北

我大清,搶光了明朝的積蓄,康乾盛世加起來一百多年,愣是超不過·········

然後把明清積攢的銀子都賠給了洋大人···

最後就是幾何原本的翻譯了···徐光啟翻譯的時候,又過了幾百年,才翻譯了剩下的幾卷

然而那時候,洋大人已經吊著我大清打了

老郭出國的時候,理學大師們拿著聖人的書籍說,這洋人啊,從來沒受過聖人教誨,你要把書給他們看啊,救救他們啊·

老郭的心理我估計是崩潰的···

明末顧炎武王夫之等開明的改良儒家的,披髮入山了殉國的

鼓吹貞節牌坊列女傳三代之治的,都成了我大清的忠臣了····

換句話說,明末國家還是有兩條路的,還是有機會的,但是一條路都披髮入山或者殉國了,

留給我大清的,就剩下那些儒家的理學大師們,一條死路了···

劃重點,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啊!!!

對的,死路,

滿大街的烈女廟,滿大街的貞節牌坊,湖裡無數被沉塘的婦女····

不貞?假的,無非是丈夫死了,宗族想奪財產,隨便找個人隔著牆喊幾句話,就能說她不貞,然後沉塘,然後大家開開心心分家產····


看上樓上某人用明朝的末期和滿清的盛世比,我也是醉了。

靠著明朝末年引進的土豆確實讓滿清解決了老百姓的糧食問題了,雖然吃不飽,但是起碼不會餓死。 因為朱元璋農民出身,所以明朝前期很注重農耕,連皇帝都不準吃牛肉。後期隨著明朝宗室過於龐大和各地地主不斷的土地兼并,加上小冰河期的欠收確實導致了農民負擔過重致使李自成起義滅國的問題。

但是相比滿清的逃人法,文字獄,海禁。明朝要開明的多了。有人說明朝也有文字獄和海禁,但是文字獄有動不動滿門抄斬、凌遲處死的嗎?而且孝宗已經將不因言者獲罪寫入律法了,所以就算你罵皇帝都沒事,最多皇帝生氣打一頓板子。海禁也只是抵禦倭寇時期才有。而滿清的海禁是直接把人口遷移到內陸,主要目的是防止人口逃跑和與鄭氏聯絡。

此外,被列強侵略,簽下一堆喪權辱國條款的滿清,在軍事上也是王朝墊底的水平。

P.S.

謝謝給我點贊的人。另外指出一點,跟之前所有朝代有所不同,滿清是沒有捕快(警察)的,換句話說整個國家都是由軍隊在管理治安。然後在四境設立關卡,同時搞海禁不讓漢人出去。這有點像什麼呢?恩,像被德國佔領的波蘭。

這個不談,不論漢唐宋明,都有軍鎮,藩鎮統一管轄軍隊,就連本朝也是幾大軍區。但是滿清卻讓大量的軍隊來管轄治安。這樣調兵打仗,集結軍隊很成問題,所以鴉片戰爭看上去滿清軍隊數量佔據巨大優勢,但是每次打仗都是英軍以多打少,再加上裝備上的差距,不輸才怪。

P.S. 有人喜歡狡辯說鴉片戰爭是兩個時代的較量,我不敢苟同。英軍的燧發槍早在明末就已經被仿製出來了,當然近兩百年來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的,但是卻在清近兩百年的統治時間內沒有被改良和批量裝備軍隊軍隊,這個要我怎麼說呢?其淫巧技?

當然明朝的軍隊也有自己的問題。就拿明末來說,鎮守遼東的熊廷弼死於黨政內鬥;圓嘟嘟和毛文龍不和最後設計整死毛文龍導致東江軍嘩變,兵敗投靠滿清,初期的幾個藩王也是東江軍將領,最後毛文龍死後數月沒有東江軍牽制的滿清攻打了北京城;江北六鎮面對清兵南下還各自為戰,最後個個擊破,鄭芝龍和錢謙益獻城投降;李定國邀鄭成功會師北伐,鄭成功放鴿子。等等。

當然明清都沒有做好一件事就是吃白飯的人太多。

明末有數十上百萬不幹活的朱氏一族,在小冰河期依然要滿足自己的吃穿用度。地方豪強也兼并大量土地,富甲一方,這個《大明劫》里可以看到。

而滿清也有上百萬的旗人要養活,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鐵帽子王和黃子帶了吧。

這個歷朝歷代都有,比如西漢末年,劉欣提出過限田令,得罪了外戚勢力和地方豪強,而且他自己也不是好鳥,給自己男寵的土地也大大超過限田令規則。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看看明末的黃宗羲定律。這方面我朝做的最徹底,全部收歸國有。

最後,明朝總不會「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吧,不會「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之交心」吧。

雖然鄭和下西洋,引來以朝鮮為首一些邦國歲歲來朝,撈去了不少好處,但是加起來肯定沒辛丑條約給的多吧。

而且鄭和下西洋絕對不是耀武揚威那麼簡單。舉個例子,萬曆陵墓里有一對青花龍紋大缸,是嘉靖年間燒制的。為什麼萬曆朝那麼多年不燒制一對呢?因為上好的材料在嘉靖朝用完了,以至於到萬曆朝青花瓷的品質有了較大的退步,而那批上好的材料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所以黑鄭和下西洋的可以省省了。

P.S.2

上述這些東西基本都是憑記憶寫的了,好多東西因為印象不深也沒時間翻史料所以沒寫進去。像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和滿清的槍械差距其實沒有那麼大,絕對不是謝老《鴉片戰爭》里那樣一群人提著長矛砍刀去對付英俊的槍炮,當時清兵的火器裝備率比明朝還要高,只是比英軍落後而已。數十年後曾哥面對可是機槍掃射。

沒辦法,幾年前因為工作和家庭的關係,我交出了當年四大歷史群之一的管理員職務,同時也沒有時間研讀更多的史料,所以乾貨有點少。

P.S.之前有人提民族政策,普及一個知識,漢軍旗是旗人,不是漢人。清粉就算你不了解歷史也該看過不少辮子戲吧。

拿甄嬛傳來說,甄遠道跟甄嬛解釋浣碧身世的時候,說她的母親是一個漢人女子,他為什麼要強調漢人,因為他們是漢軍旗,是旗人。


這真是大明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居然發現前面的回復大多數是說清朝好的。

然而沒有一個是從科技、文化、軍事、外交、政治、哲學等方面全面分析的,很多答主拿清朝最強盛的時候跟明朝末期比,但都沒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反而一抬嘴就說雖然明粉怎麼了,知道明粉比較多吧啦吧啦,但是我實在在這裡沒看到明粉。

氣的我都要笑出聲了…

這樣的比較以前玩論壇時比的都不想比了,只說一樣,明清兩朝都有外國人到中國,看看他們的比較,清朝的訪華團是在所謂最強盛的清朝時候訪華的…

說句不客氣的,明朝最羸弱的時期也不是清朝最強盛時期的康乾能比的。再看看清朝末期,說句難聽的,幾千年中國積攢的榮譽,全被他們敗光了。


謝邀

清朝,在某些方面,更像是漢朝和唐朝,而不是之前的明朝。具體在軍事戰略上,清朝是和漢朝一樣採取主動的禦敵於國門之外政策,而不是明朝的躺倒挨錘政策。而軍事政策在某個方面又導致了整個國家形態的巨大差異。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 鄧璞的回答

在另一個答案里簡單分析了一下明清邊防問題

乾隆四年,出兵平準格爾,北路走外蒙古方向入新疆,西路走河西走廊入新疆。

總共動員作戰部隊5萬,隨軍後勤人員78000,作戰部隊馬和駱駝16萬頭,後勤部隊規模不計。轉運線達到數千公里

這次出征的規模甚至有可能超過了成吉思汗征花拉子模(尤其要注意到他們採取的是進軍方式,而不是游牧方式開進),是中國古代史上向西用兵的最高峰。這已經足以說明清朝和明朝的區別了,在清朝極盛時期,其動員力和經濟承受能力遠超明朝。

清朝作為野蠻征服民族,天生對於戰略問題有自己的敏感性,不同於宣德時代的文臣,他們深刻的理解了長城外地形的重要和複雜性。

因此他們採用了向前躍進的方式,恢復了古典帝國時代的邊防線。比起明朝動用六十幾萬兵力分兵把守數千堡壘的模式,清朝採用了扼守要點的模式。

通過歸化城和承德等地區的設防,清朝長期只需要在北方防線部署十餘萬兵力,比起明朝在九邊的六十幾萬職業兵,消耗大大降低。同時在河套地區的屯田也使得其可以就近獲得大量糧食(左宗棠平新疆的時候,就大量從呼和浩特一代採購糧食),而不需要長距離的陸地運輸。

這樣在北方防線上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些力量也使得清朝可以騰出大量的力量用於其他方向。

對比起來,明朝軍事就是純粹的逗逼……

城堡。見存二百七十九座。空心敵臺、三十一座。邊腹敵臺、九十座。墩臺、二千七百一十座。原額官軍、九萬四千六百九十三員名。實在、八萬三千三百四十員名

這是明會典中關於遼東鎮的數據統計,光是279座城堡,平均放200個人就能佔掉五萬多人,加上各色敵台墩台,八萬多官軍里能拉出來野戰的兵力只有幾千。

這樣的情況下,蒙古和女真入寇直接面對的也就是分守各路的幾百明軍,把自己的兵力優勢變成別人的兵力優勢,這就是文官軍事思想的典範。

烏蘭布通的主動迎戰,使得清可以禦敵於國門之外,讓北方邊疆不用像明朝一樣長期備戰。

木蘭秋狩是在每年秋冬以數萬軍隊前出關外要衝,讓秋高馬肥的蒙古人不敢南窺


推薦閱讀:

古代的隱士在歸隱山林之後,是怎樣在當時那樣一種生產力下,獨自存活下來的?
晉朝統治者有沒有/為什麼宣稱晉朝代漢而不是代魏?
古代有冒充官員行騙的嗎?
晉室南渡之後的晉朝為何稱之為「東晉」而非「南晉」?
為什麼北宋連著三任太后都反對變法?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