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思想對現代人有什麼啟示?


從初中,我們便開始學習儒家的思想。現在初一的語文教材中就有論語這篇課文。不可否認,儒家思想對現代仍具有很高的價值和意義。而在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之外,還有一塊精神沃土值得我們留戀。聽了關於于丹對莊子的解讀,了解了莊子的世界觀和生死觀,發現他的思想,是我們這些羨慕田園生活、渴望內心寧靜的現代人無比嚮往的。

對經典古籍的閱讀我覺得就是對心靈的一種洗滌。而莊子和孔子的思想其實並不矛盾,其中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莊子在逍遙遊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他對許由說: 「日月都出來了,可火炬還沒有熄滅,對於光亮而言,不是太難堪了嗎?應時的雨已經降臨,可澆灌還在進行,對於潤澤而言,澆水不是多餘的嗎?如果立先生為天下之主,那麼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還身居其位,這不是多餘的嗎?請讓我將天下交給你。」

肯將天子之位出讓,堯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念,日月可鑒。但許由不這麼認為,他說: 「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太平了,還要叫我來接替你,難道我是為了虛名嗎?回去吧,君王,天下對我來說沒有好處。」

許由的意思很簡單,你能使天下太平,由我來做也不過如此。既然你做了我就無需去做。如果只是為了天下太平。為什麼每個個人要證明和嘗試呢?天下人要的是太平,而不是看誰讓天下太平。後代皇族為奪帝王之位,無所不用其極,相比之下許由不愧為有道之人。難怪諸子百家共推堯舜之世為上古盛世,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人的貪慾不如後人那麼大。

莊子說:「鷦鷯巢林,不過一枝,鼴鼠過河,不過滿腹。」鷦鷯在深林棲息,所佔不過一根枝椏;鼴鼠在長河裡飲水,大不了填飽肚皮。

天下人只要太平,堯帝只要治國賢才,而許由要的是清凈,人總是各取所需。

以許由為例,他覺得隱居山林水澤比出任天子更清閑,更有益於身心。即便他能使天下太平,良好地完成堯交給他的任務,但他在任時卻時常眷念山水,身在曹營心在漢,同樣是不愉快的。

一個人重要的是讓自己活得開心。只要你的所需是單純的,你會活得快樂。的確,現在社會人們的慾望越來越大,貪念也越來越重。為什麼現在的貪官這麼多?正是因為當官給了他太多的權利,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心理課上唐雲龍老師提到了買股票,就講到說一旦進了股票,你想賺一點就出來是很困難的。萬一之後繼續升,你肯定會後悔,而一般能賺錢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掌握股市行情的,第二種就是見好就收,賺一點就脫身出來的。而事實上,第二種人真的很少。因為人的慾望就不容易滿足的,我覺得股票是一種不勞而獲,而現在這麼多人去炒股,更多的是一種盲目從眾,一旦賺了一點,就想要賺更多。

還記得小時候在童話書上讀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農夫撈到一條金魚。金魚哀求農夫,只要放了她,願意給農夫很多報酬。農夫不要報酬,他放了金魚。他的老伴知道了這件事大聲罵他,她想要個木盆,金魚實現了她的願望。她想要座木房子,金魚也答應了。可是她太貪婪了,坐了尊貴的貴婦人後,還想做女皇。金魚只好答應了,後來,她竟然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讓金魚供她使喚,結果她又變的一貧如洗。

這個故事大家都明白,不要太貪婪,人生最幸福的是什麼?是金錢么?雖然都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而金錢就這麼重要麼?

慢慢接觸的社會之後,我覺得社會真的要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世俗很多。以前,畢竟還小,我最討厭買名牌的東西,我覺得浪費錢,平時也不亂花錢,而漸漸地也發現有時候穿的好一點也很有必要,特別是在不同場合。我暑假在培訓機構上了一個多月的班,由於要打扮成熟一點,讓家長相信你是個老師而不是學生,所以就要特別重視自己的儀錶。而在工作期間,身邊都是年輕剛畢業的新老師,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離開學校剛剛開始工作的新人的無奈。工資不高,工作沒有激情,感覺沒有發展的空間,每天都要考慮吃穿住的問題,對於他們賺錢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我的父母也總是跟我說,以後要找一個有錢的男人。我覺得我以前很不能理解,愛才是最重要的,沒錢有愛就夠了。而我暑假的培訓機構地理位置處在富人區,裡面的那些孩子父母都很有錢,上課的時候總會和我說他們去哪裡哪裡國外旅遊,父母開的幾百萬的豪車。當時我的心裡有羨慕也有嫉妒,心想要是我也找個有錢人多好呀。然而靜下心來再想想,別人土豪又與你何干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也許他們表面有錢風光說不定內心空虛寂寞。

就好比最近中秋節什麼節日一到,就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女生在曬男朋友發的520元的紅包。然後我就截圖給我男朋友說,你看看別人。他就說了句人家土豪沒法比。的確,我心裡明白,愛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而現在的人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你看別人都買蘋果6了,我才蘋果5,不行,我也要買6。這又是何必呢?

這就體現了我想說的物質和精神的關係。現在的人們把物質看得越來越重,其實任科技如何發達、物質如何豐裕,這些都不能解決人的精神需求。貧困未必痛苦,富貴未必開心,因為人的一生,除了需要物質以外還需要有精神慰藉、心靈寄託。

《論語·雍也》里有這麼一句,大家都不陌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這就是聖人對待物質的看法。

當然不是說物質就不重要,當然是在有一定物質保證的基礎上我們才追求精神享受。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提出人最底層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當一個人都吃不飽的時候又如何能靜心享受精神的力量。就像有地方給貧困地區補貼教育,每人發十塊錢去買本書來看。但是那邊的人們卻更願意用那十塊錢去買米買肉來滿足基本需求。

這個中秋節班級組織去了雲中海溫泉會所。頭一次去這麼高大上的地方,大家都感覺很新鮮。也許有的人覺得很享受,而我卻不覺得。那邊可以看電影,可以睡覺還有自助餐,但是在那邊呆一整天真的很無聊。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在那裡收穫不到什麼。甚至在圖書館看一天書都比這樣虛度時間有意義。所以,有的人追求物質享受,而我更偏愛精神的洗滌。

在《大宗師》中,體現了莊子所提倡的極高的修養境界就是「攖寧」,意思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

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人們常常以一種浮躁的姿態行走於百態人間中,如何才能保有一顆平和、穩重、寧靜的心呢?

一直很喜歡諸葛亮,更喜歡他的這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難得的人生觀。而「寧靜致遠」並非消汲避世。如果把「寧靜」當成消極,就如同把老莊哲學當成消極主義一樣,是一種曲解。當然我覺得「寧靜」和「閑適」也是完全不同的。很多閑人不一定能領會「靜」中趣味,而能領會「靜」 中趣味的人也不一定得閑。

比如在課餘時間我就很喜歡一個人躲在圖書館後面的幽靜之地,手捧一本書或者讀讀普通話,身心放鬆。這就是忙中靜趣。

人屬於社會性動物。作為凡塵俗世中的一個凡人,經常會對周圍環境、身邊事物念念不忘,甚至耿耿於懷。這樣一來,心境中的事物多了,整個身心都被外在的環境束縛著, 牽絆著,很難保持一種平和寧靜的心態,也不可能專心致志地做本該做的事情。因此,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競爭激烈的社會,尤其應該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

當然也有人會把這理解為消極避世,脫離人群。我當時就想,這是不是因為處不好人際關係,所以孤僻一個人,不合群呢?而對此于丹老師就指出莊子的理解「外化而內不化」,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職業,要融入社會,而內心要有自己的堅持。她說,人生本著內心的寬容和洞察的清明,在外在上隨遇而安,不與世爭,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把每個當下活得更好,才能把人生整個的流光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安詳走過,才能減少許多紛爭,減少許多矛盾,最終才能獲得一個圓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莊子認為,人活著,肯定不能脫離塵世的活動,否則人就不能生存下去。而所謂「外化而內不化」,就是說形體隨著天地萬物的變化而變化,內心卻混蒙無別,無所謂變化。

上節課俞老師就講到他說的寄語,其中一句是外圓內方。我覺得這就和莊子的「外化而不內化」是同一個道理。腳踩打底,樂望星空。其實就是一種人生境界。

于丹老師在解讀莊子的時候還提到了莊子所謂的「心齋」。的確,有時候人們就應該放空自己。「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從喧囂中看見自我。

子夏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可見孔子和莊子也有不謀而合之處。人們不應該被一些蠅頭小利而迷失了自己,要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有時候就應該把心放空,靜下心來,這樣才會體悟到更多的東西。

最初從杭州來到湖州的時候,落差特別大。就像從一個繁華都市到一個平庸小鎮的感覺。開始特別嫌棄湖州,市中心也這麼小。後來在課上,驚雷老師說湖州很好,很適宜居住,因為生活節奏不太快。還說我們在湖州讀書更容易靜下心來。當時聽到她這麼說還嗤之以鼻。可經過在湖州的兩年時光,我也深深感受了湖州的寧靜,相比杭州,沒有太多的燈紅酒綠。我最喜歡的就是學校南面的河邊,人少車少。一個人走在湖邊,寧靜又美麗,真是一種享受,可以洗滌一切,放空心靈,達到心齋的境界。

莊子的《養生主》中講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用來表述一種養生方法,而我們仔細思考,卻能體會其中學習之道、教育的心態。

庖丁解牛的水平神乎其神,原因何在?

因為他目無全牛。

當他頭腦中有一隻完整牛的時候,心中便懷有一種使命:把整條牛切割開。正因為這個使命使他無法深入細節。然而解牛全部是由細節構成的。當他頭腦中不再有整條牛的概念時,充塞在頭腦中便是牛的各個關節和肌肉結構。刀運行到哪裡,府丁的腦中就意識出哪裡的結構,使得他刀不虛發,遊刃有餘,這是使命感消失之後的一種自覺的意識形態,正是我們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最佳狀態,莊子稱之為「道」的境界。

只要你頭腦中有功利心存在,有目的性存在,有使命感存在,你就無法進入「道」的妙境「道」 的妙境,「道」之所以至高無上,化生萬物,就是因為它不被任何東西所利用。它的大門只對無所求但又善於感應的心靈敞開。

進入 「道」 的妙境——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但卻正在以高妙的手法完成某件事情。扈丁解牛時並不知道自己在解牛,他只知道手中拿著刀在牛的肉與骨髓之中穿行。就像你走在一條寬闊的大道上一樣隨意。而被使命所驅使的人,是頭腦在揚著鞭子驅使他去做事,而非心靈。所以他不曾走在大道上,而是步人荊棘之途。荊棘之途雜草叢生,總會絆住你的腳。這樣的人做事就會被各種規律所左右和限制。

消除使命感,這是進入 「道」 妙的要義。 而我覺得學習其實更需要這種境界。不要為了學習最後的成績而學習,拋棄那些功利心理,為了自身的提高,為了學習本身而學習。

就像我們小學教育專業,要學習全科。就會有人想我又不教科學,我學什麼物理化學?我當時也會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這些課學下來並不是完全沒有用的。其實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既然學了,就讓自己真正學到點東西。當然也不要被旁人認為無用的心態所影響,堅定自己。不要在乎結局,而是注重學習的過程和自己的收穫。

當然我們以後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在教育過程中,更要保持這種心態。教師就應該在心中除去功利心、目的性。專心地做好教書育人,而不是想著馬上就有回報。

除此之外,莊子的生死觀是我非常欣賞的。當妻子死了,莊子則鼓盆而歌,可能會有人覺得他不重情重義,批判他這樣的做法。

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是對死亡的一種達觀認識,對死亡的理性超脫和頌讚。「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就是告訴你,必然來臨的東西不可阻擋,必然離去的東西不可挽留。

現在的人們生活越來越豐富,在乎的東西越來越多,把生死也看得那麼重。其實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樂生,做到順應,做到當下的快樂,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來臨的時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對死亡說,我此生無憾,其實這是我們每一個凡人可以企及的境界。

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莊子,關於莊子的無為,他的宇宙觀,生死觀都讓我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于丹視頻中對於如何用莊子的理論來勸導孩子時,于丹這麼說,小女孩為理髮剪壞了而哭,這種情緒還是值得鼓勵的,因為一個六十歲的老奶奶就不會再有這種情緒了,而對一個孩子來說,這事對於她就是大事。

其中對於孔子和莊子的比較。比如對生死的看法,莊子和孔子的坐標是不一樣的。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標,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就算有這些不同,但他們的理論並不矛盾。我們還是可以吸取諸子百家的精髓,感悟出一些人生智慧。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如何理解“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怎樣理解《莊子.胠篋》中的田成子盜齊國之說?

TAG:莊子人物 | 哲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