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貝斯大師Victor Wooten所說」律動應當是最重要的音樂元素「?怎麼找到Groove?


groove是個名詞,我們一般說是「律動」或者「律動感」,但我很多時候更願意把它理解成「律動特點」。

它可以是讓我move起來的整體,有讓我神遊的groove,也有讓我甩頭的groove,也有讓我擺動跳舞的groove。

所以groove可以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包括了節奏,音符,甚至和聲。還有你說的其他元素。
負責任的講,我從來不跟別人說groove應該是怎樣的,這個詞包含的東西太多。中國人很多時候喜歡什麼都有一個明確的東西來定義,其實國外很隨便的一個俚語,慢慢發展下來,能代表的東西很多,是很感性的詞語。也許你弄一個屎一樣難聽的歌,也會有個人喜歡,他也會說you got groove. 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如果只是聽音樂的人,一首歌的groove對你來說其實沒有明確的意義,你只要喜歡,那它對你來說就有好groove,但是好來自哪裡,這很多時候是感性的。歌的groove來自每個樂器和演唱者的groove綜合,每個樂器的groove來自於每個人自己各種元素的運用,但如果都拆開,就像拼圖一樣,你看不出來每一塊的好與不好,只有拼在一起的整體你才覺得美。因為你無法完全理解每一個演奏者的想法,你只能感受。當你能喜歡一首歌,甚至喜歡其中某個樂器彈的東西,我想這已經可以算是抓住groove了。

而作為一個樂手如果你想演奏中擁有好的groove,你需要首先具備各種演奏基本功,樂理,還有大量的欣賞積累,心裡要有貨。
然後是在自己的演奏中尋找各種你喜歡的樂手的groove感覺,在自己的演奏中模仿(也要結合整個樂隊的搭配),之後是創造屬於自己的groove特點。
而音樂經常就是這樣,創作者和演奏者都是在不斷的嘗試、練習、合作之後才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搞清楚自己這張拼圖怎麼拼,還要考慮自己這個拼圖放在樂隊中也要好看。
所以groove是很重要,但是他的產生是綜合素質的體現,更重要的還是提高每一個元素的能力。然後把所有能力綜合起來先去尋找讓你自己聽著好聽的套路,然後發展,之後還可能遇到自我批判,再提高等等……

最後補充點,很多人雖然沒有音樂理論基礎,但是聽了很多音樂,形成了對某些音樂的一套認識和感覺,這類人不論唱歌還是彈琴效率都高。我通常認為這類人已經擁有一定groove,只是技術還不足以充分表達而已


縱向對比著看:

拍子:

1 2 3 4 1 2 3 4

音符:

1 2 3 4 5 6 7 8

例子比較極端,這個就不叫律動,這太死板了,沒人會這麼去創作~~

拍子:

1 2 3 4 1 2 3 4

音符:

1 23 45 6 78 9 10

這個就叫律動,用切分的方式岔開整數拍子,讓音符在整拍和拍與拍之間的空當跳躍,節奏彈性就出來了~~

一定的音符密集度和曲速才能構成律動的條件,太快和太慢的節奏都體現不出律動,旋律的演奏是跟說話一樣的,有娓娓道來,有一蹴而就,有快慢對比,這就是律動的重點~~

我是野路子,不知道這麼描述你們能不能看懂。。。


1groove是個主觀化的的東西。可以姑且理解為律動。

首先說節奏,如果按譜子來,你沒錯,但是就已經失去了這段旋律本身的味道了,這就是所謂感覺不對。因為我寫了個附點音符,只是指示一下,你需要比其他的常規音符晚一點進來,可是晚多少,不一定非得是半拍,看你整個旋律的節奏是快或者慢,依據這個來調整附點的時值到底是多少。

再有就是音高,首先你要知道,鋼琴依照十二平均律來調音也是有弊病的,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能用它演奏出來。各個民族有各民族不同的定義方法,在一個八度之間,可能存在24個音甚至更多,這也就奠定了以下我要說的基礎,這個和弦的走向可能是向上的,那麼你要根據和弦的走向去調整這個音的高度,是否更傾向於準確的根音,雖然在測試上僅僅相差幾分音,但這幾分音已經足以讓大家感受到你音樂整體配合的舒適程度,這也就是大家更傾向於真實樂器的演奏和錄製的原因。

其實這段話整體是讓你更關注音樂整體,而不是單一樂器的走向。

補充,如何找到律動,用心聽,分辨每個樂器的走向,分辨整體的感覺,這應該是個積累的過程。


這個問題提得挺好的,首先groove這個東西是比較概念化的,如果硬要說個大概,就是音樂人對各種音樂風格,類型的理解,從而演奏出來不同的味道與感覺。

幾個栗子,ac/dc的black in black的鼓track,就是最簡單的四拍四節奏型,boom pa boom pa,可是聽起來卻是那麽性感火辣,如果稍微有接觸過音樂製作或摸過guitar pro這種陪伴廣大吉他初學者度過漫長歲月(裝逼把guitar peo里的譜子播給妹子聽的)的軟體。就會知道,如果就按著他打的一模一樣輸入電腦變成midi音符,是完全沒有cd里的那種性感與火辣的感覺,出去音色這塊不說,那到底離大師還差了什麼?

其實大師們對節拍的理解跟凡人還是不一樣,凡人聽音樂,或彈奏音樂,一拍他看做是一拍,大師眼裡一拍就是一個世界。簡單點說就是他可以控制在這一拍里前後的任何一個毫秒任何一個時間點彈奏那個音符,而不會讓你覺得他彈快了或慢了。這個微小的差距就是你跟大師的距離了。這也是groove很重要的一部分,像剛剛舉的栗子,ac/dc的鼓手是怎麼做到的呢,專業的術語叫lay back,就是他每次下軍鼓鼓點的時候都比節拍稍微慢一點,當然這只是鼓方面的layback,其實吉他bass跟演唱也會用到這種技法。

再來就是彈奏的力度掌控了,同樣,大師是能夠自如地控制樂器彈奏出來的音色跟大小聲,外國人管這叫dynamic,電音樂器尤其重要,像木頭哥這種就是不用壓縮效果器也能每個音給你彈出一樣的音量跟音色,當然彈奏曲子的時候是不肯能一樣的音量跟音色的,如何在樂曲中找到重點的音符,就是你對音樂類型的理解了,大師們就是知道我在什麼地方大力地彈這句樂句你們就會高潮。

嘗試總結一下,groove大概就是你對於音符之間的流動性的把握,無數吉他老師都說過,一萬個人彈一個c和絃就有一萬種彈法跟感覺,你如何處理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接跟動態,就是你自己的groove。

如果你聽ac/dc的鼓或黑人音樂的鼓覺得彆扭,別懷疑,你是網路嗨歌聽多了。


看到木頭哥進來的,不要摺疊我。groove不會重新來過,當他get到那個東西,地球都可以停轉,類似一種靈魂與身體完全融合的狀態,無所不能,時空不再。

2015/10/17 攝影:曉建

玩好了咧嘴笑了。攝影:涼度


佔個坑。等自己技術再牛逼一些來答


截止到當下還沒看見正經答案

留個坑 回頭再細說吧

律動這個東西 清楚 直接


既然樓主並沒有看中文翻譯的,那麼我來解釋一下,這裡的groove一般來說被人們翻譯為「律動」。那麼這個詞翻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這裡的groove僅僅用「律動」的字面意思理解是不夠的。

我覺得這個的groove更是指groove這個東西的內在,用中文表述一下應該是

「呼吸(音樂辭彙)」


如果你學過五線譜,簡單來說 加了結合線的節奏型就容易有律動感。

節奏其實是很形象的東西。一拍可以分成4份 也可以分成2份

每份和每份之間可以相互結合 每拍和每拍之間又可以相互結合

後半拍(也叫反拍)重音就會產生搖晃感 就會引誘你的身體去律動 因為不動的話 會跟不上他的節奏

每拍一個V 好好練吧 兄弟


當鼓手在演奏一種節奏時,鼓點不精確地打在節拍上。大多數會比節拍遲一點點或早一點點。

一般能抓住groove的樂器有吉他 貝斯 和 鼓。單單一個樂器就能達到抓到groove的感覺,然後整個樂隊會隨之律動。抓住音樂的feeling 。


應該是FUNK音樂最重要的吧,這個太主觀了,也不一定是對的,再加上五哥又是個老黑,自然律動方面整得明明白白的,那SLASH出來說搖滾最重要的就是禮帽,也不一定是對的吧~


貝大師的腦殘粉來一發~~~~

Groove通常翻譯成律動。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能讓你有動起來衝動的音樂就叫Groove。通常是由一連串低音通過某種節奏所構成。

首先,每種樂器都必須表現出節奏和音高,只是側重點不同。鼓另說,這門樂器要特殊點。

Groove這種概念更多是出現在現代音樂當中,現代音樂非常重視節奏,也就是音樂的動感。體現出這種動感依靠兩門樂器,鼓和貝斯,合在一起,就是現代音樂最重要的兩門樂器。你可以看到一個樂隊有鋼琴沒有吉他,有吉他沒有鋼琴,或者另加一個小提琴,薩克斯之類的,但是你絕對不會看到一個沒有鼓和貝斯的現代樂隊。(當然,實在是要用合成器來表現低音音色我也沒辦法。)

現代音樂就像是一個嚴密的織體,每一個部件發揮出相應的作用。鼓負責精密的節奏,相當於給整個音樂布局;吉他和主唱更多是表現出和弦,旋律這些和音高相關的音樂元素,讓整首歌充滿色彩。貝斯則負責連接吉他這些主奏樂器和鼓,然後讓聽眾:

動起來!!!!

動起來!!!!

動起來!!!!

貝大師這句話更多是說給貝斯手的,Groove是貝斯手的靈魂,也是貝斯手的本質工作。無論貝斯手學什麼技術,Slap、點弦、指彈等等,都必須為創造Groove服務。一個只會炫技而不會Groove的貝斯手是沒有樂隊要的。

對貝斯要求最高的樂隊風格是Funk,沒有一個好的貝斯手,一定撐不起一個好的Funk樂隊。題主有興趣可以去聽Funk現場,Groove一出來,全場扭個不停。

題主引用的這段話,貝大師也在其他教學碟裡面提到,要深刻理解他的話最好還是要實際學一點貝斯。配合那段話的語境,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們通常認為彈奏好一段Groove(也可以是吉他的旋律,這裡還是用貝斯舉例),只要音高和節奏到位就行了,實際上還不夠。

一個好的Groove需要很多元素構成,然後他基本上把容易被初學者忽視的東西都提到了。

簡單說其中幾個我略知一二的,比如:

Tone(音色)——好的樂手都有好的音色,甚至是專屬音色,最典型的是Marcus Miller,走到哪兒一聽那「幫幫幫」的聲音就知道是他,他的音色非常獨特,我個人認為他這點甚至超過了貝大師。而且他的音色顆粒性極強,隨時隨地都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Space/Rest(間隙、休止)——音樂不是說一直讓音符撲面而來,而是像呼吸一下,一張一合。Space是音樂的一部分,用的好,同樣可以和音符一起配合出動感的Groove。這點上,Funk是非常善於使用休止的,通過結合休止並大量運用切分節奏,讓Funk充滿無限動感。

Dynamic(力度)——彈琴不是說每個音都一樣的力度,就像說話一樣,重音的不同可以讓一個Groove瞬間充滿律動,如果力度處理不好,本來很棒的Groove也會索然無味。最直觀的就是朋克常用的打八分的節奏,題主仔細去聽,通常每個小節第一下都要彈得重一點(也有最後一下重一點,然後連到下一個音節)。

……

當然,我說這麼多都是夸夸其談,最直觀的體驗就是去聽點貝斯手練慣用的Jam教材。比如:皇家音樂學院貝司考級教程。這些教材通常有帶貝斯和不帶貝斯的音軌,兩相對比,自然就理解深刻了。


我看啟彬與凱雅爵士樂網站上有講的,題主可以參考下


律動沒有是不是,只有對不對


你聽著能讓你搖起來就是有GROOVE了 ,哪怕只有一把吉他。


推薦閱讀:

香港 Hidden Agenda Livehouse 主要受到哪些威脅?為何《馬上封音樂會》都過去很久了,還頑強的生存著?
在音樂播放軟體中,將專輯封面放置在旋轉的黑膠唱片里是一個好的設計嗎?
為什麼周杰倫和阿信的嗓音都變了,或者說唱腔?
音樂(美妙的樂曲)是被發明的,還是被發現的?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只是靈感的產物?
為什麼林夕選擇了方大同?

TAG:音樂 | 音樂製作 | 音樂欣賞 | 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