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好文獻,第一次組會上講文獻,有什麼必殺技!?

研究生組會講文獻


第一次講不好是正常,首次必殺是妄想。與其浮躁的要吃個胖子,不如把心思放在內容上。內容為王,形式為輔。形式之所以存在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內容蔫癟,形式充氣;二,重要場合,和詳實的內容搭配,不給內容抹黑。你的情況應該隸屬前者。

內容簡單可分為概括為一個核心模式,多重單元小區域溝通有效。

1、核心模式:邏輯構架清晰明了。

問題引入(實際問題)---問題多方面分析---得出問題癥結---針對癥結的解決之道。

文獻也基於問題進行順序鋪展。

2、單元溝通有效:

問題引入:小研究,用研究中碰到的現象引出;大級別的彙報,如國際會議之類,當含帶歷史典故,學科發展,科學故事等。每個人都喜歡故事。

問題分析:硬功夫所在,沒有知識儲備,問題分析過不了。沒有分析問題的多面,自然得不出問題的癥結,自然也就沒有解決之道。整個彙報就變成了不痛不癢的流水賬。這也是弱化「必殺」形式的問題所在。沒有學識,靠取巧獲勝,實為下下策。

獲取癥結:有學識,有實驗初步驗證才能準確把握。單憑讀了些文獻就定出癥結,要麼是偷他人結論,要麼就是自己妄斷。一時得意,日後被證明虛妄,對你的研究並無益處。

。。。。。。

綜上,找到一個好的問題作為彙報話題,盡心閱讀相關文獻,匯總對比各家結論,同時找出各方問題(如果你能,為上策,如果不能,對比分析一下各方觀點為中策,詳細陳述為下策),可以來自自己的研究,也可以只是讀到的別人的研究,無論如何,針對問題,在腦中進行的自己的思考,是研究的核心,你做了,老闆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你取巧,老闆一樣能一眼看出來。

PPT的形式,背景,少費心於此。你做的是科研,不是商業展示,內容不能跟上形式,反而會讓你顯得更面子工程,費力不討好。


國內生物實驗室

第一次講,挑一篇中國人寫的,別太難,講清楚最重要

多看幾遍!多看幾遍!多看幾遍!

預講 找別人幫忙聽/提問題/改

預講 找別人幫忙聽/提問題/改

預講 找別人幫忙聽/提問題/改

聲音大點,吐字清晰

附加內容:

做一套好看到閃瞎眼的科研ppt

用英語講


數理方向,挑優秀期刊中的歐美作者的英文長文獻,好處是這類文獻往往寫的更有條理,更完整,更自洽,讀起來反而比中文或短文更容易。

補充一個看中文文章的體驗。看著看著跳出來一個術語,回溯去找定義,找不到,也沒有給出處。只能自己去百度,對,是百度。搜出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試著翻譯成英文,去google,嗯,第一條是維基百科。這種給術語不給定義也不給出處的行為,幾乎沒在歐美作者的英文文獻中遇到。


推薦閱讀:

古代男子是如何束髮的?
大家都用什麼方法在電腦上整理和分類文獻?
有哪些關於死海古卷的嚴肅的資料文獻?
怎麼鍛煉看西文文獻的能力?
如何有效的看文獻~?

TAG:文獻 | 文獻綜述 | 研究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