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通過安保法案?

日本通過安保法案日本眾院表決通過安保法案 民眾抗議活動不斷


是這樣,每一個國家在一段時期內有一個總括性的外交戰略,包含一個具體的,可計劃的戰略目標,這個戰略目標通常是明說的,告知全球的,只是絕大部分人看不明白,或者耳朵聽出老繭了,心裡已經泛不起任何漣漪。。。。比如,習大大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理論,「太平洋足夠大以容納中美兩國」,其實指的就是中國要在東亞佔據優勢地位,中美共治亞太地區,而這一點也是美國無法接受的,美國無法接受另一個與其平起平坐的巨人,所以奧巴馬迴避這個提法。奧巴馬提出的是什麼呢,是「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是說亞洲以前是「均勢」,現在仍需要維持「均勢」局面,各方勢均力敵,以此保持和平,而目前亞洲的均勢正在被打破,是誰在打破這個均勢呢?很明顯是日益崛起的中國,所以要「平衡」中國在亞太的影響力,這就是說美國不願意和中國分享亞太治理權,而是要一家獨大,離岸平衡亞太各國。

一般來說,任何一國的外交行為都緊緊圍繞它的外交戰略目標,絕少出現一國連續出現偏離其戰略目標的舉動(朝鮮也不例外)。所以弄清楚各國的戰略目標,就很容易理解各國的外交行為。回到日本安保法案的問題上來,日本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其實人家日本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國家正常化」。這裡的「國家正常化」,特指日本要拿回自己的外交和軍事權力,現在這兩項權力都在美國人手裡,美國藉此把日本綁架在日美同盟的戰車上,進而操縱亞太局勢。這種做法短期可能給日本帶來一些好處,比如經濟起飛時期相對和平的環境,較少的軍事開支和良好的國際關係,但是長久來看,無論它的經濟有多麼強大,日本永遠無法謀求與其實力相襯的大國地位,無法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也無法通過政治或軍事手段謀求更大利益,結果無疑是令人沮喪的。好日子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尤其是日本所處的東北亞地區環境異常複雜,大國環伺,它的西邊是強盛了兩千年的中華帝國(不惜一切令四海臣服於它,光是應付中國的壓力已經非常吃力)和對日本深深戒備的朝鮮和韓國(奉行事大主義,屢次遭受日本侵略)。北邊是殘暴的俄羅斯帝國(時刻覬覦鄰國的領土),東邊有來自美國的壓力(利用日本充當東亞打手)。一個喪失外交權和軍事權的日本在這種環境下無疑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從民族性上來說,大和民族同其他民族不同,大和民族是非常驕傲的民族,不願意屈膝奉迎大國,歷史上一直遊離於中華朝貢體系之外。那麼有人說,二戰後日美關係是什麼鬼?日本戰後對美國的迎合,目的是保全天皇制和日本國的延續,為此顯示恭敬是日本人面對強者的一貫態度,而大和民族追求純潔的特性和驕傲感,讓他們無法容忍本土遭受別國的褻瀆,日本人對普天間基地的厭惡,大部分來源於此。而這正是「日本右翼」滋生滋養的土壤。

所謂「安保法案」,實質是對日本《和平憲法》的修正,通過《安保法案》,日本獲得了一項重要權力——宣戰權,間接獲得了戰略威懾權,安保法案通過,使日本可以通過軍事手段對他國展示自己的影響力,同時,隨著軍事權的解放,美國對日本的外交捆綁喪失了物質基礎,難以為繼,日本也終於能變成一個「正常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正常化」的日本對中國有何影響?這對中國在東亞輸出自己的影響力是一個大麻煩,要知道中國的戰略目標是在區域內建立自己的絕對優勢地位,和美國全球霸權分庭抗禮。我們以前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是不讓其他國家對中國形成戰略包圍態勢,所以我們打抗美援朝戰爭,擊退美國的包圍,打中越戰爭,擊退蘇聯的包圍,現在目標變了,我們不僅要自衛,而且要擴張,一個被綁架在日美同盟的日本好對付,還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日本好對付?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日本孤立主義情緒很濃厚,仇視大國(自卑?自衛?),在歷史上一旦擴張受挫(主要是中華帝國強盛時期),就變得保守自閉,中國整合區域資源,不可能迴避世界GDP老三的日本,所以中國和日本的矛盾註定是未來東亞地緣政治的主要矛盾。(意圖將日本納入中國勢力範圍而遭受日本抵制)

PS: 中國的強盛對韓國來說反而是好事,這個國家在千年歷史中已經學會了如何與中華帝國和平共處,並利用中華帝國的軍事、文化影響力增強自己的實力,當然,事大主義日本一向學不來,日本人比較好面子。。。


按我的看法,從日本民族的角度來看,安倍這是完成了三大功(減債、入常、安保)的一件,離日本維新一代後第一人、拯救日本國運的大救星這一點又近了一步,沒有安保修正,那麼制衡中國的小協約國(日本-台灣-東盟,韓國因為民族情緒不在其中)將無法成立。基於現實主義考慮,為了東亞均勢,下一步應該要做的是讓澳大利亞加入,並且增加美軍對此地的戰略部署,印度和孟加拉,甚至蒙古和俄羅斯也是可以考慮的合作夥伴。


日本回歸正常國家是遲早的事。一直保持閹割狀態才是藥丸。

對於中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必須要宣傳出好像很有區別的樣子。

一些實力出來吹戰的人可以洗洗睡了,我國周圍除了日本誰都有正常的軍隊,現在日本不過是把閹割的軍隊變成了半閹割,能對國防有什麼影響?

經過宣傳,現在網路上一說通過安保法,就好像日本要打過來了一樣——不得不服這宣傳真到位。還煞有介事的解釋了半天,現在日本自衛隊可以怎樣怎樣,這是自戰後以來首次blabla。。。說的好像其他國家的軍隊都沒有集體自衛權一樣。

至於怎麼看待,就別看待了,日本不可能作死打中國,中國也不可能作死打日美,美國要打isis之類日本去幫忙天朝不是還得偷笑么,反正我朝不想去管這些,奧巴馬都委屈叫冤了咱都不去呢,現在多了個願意蹚渾水的,開心的不行。


我國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幅圖代表了一部分(50-%60%)日本人的看法,雖然這幅圖是日共的,不過這次修改安保法在日本國內的確不是那麼受歡迎。 真心支持修改的目測只有30%左右,此外還有一些支持者只是出於對正常國家的追求,囫圇吞棗的支持。

總之,就討論的問題而言,我贊成@Sun Jeff的答案,中國的長遠目標是把日本納入而不是敵對於自己的體系外。這裡就不啰嗦了。

這次修改還使得日本自衛隊的隊員成為了一個【殺し、殺される(志位和夫語,即殺與被殺)】的存在。總之,要把自衛隊當半個美國大兵用,然而不少的一部分人進入自衛隊只是把這職業當公務員而已_(:_」∠)_。。。。各位自己感受一下。

安倍內閣固執地通過答案,急躁地追求國家正常化不過是把自己和美國戰車綁得更緊了而已。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是日本既定的外交路線,但是安倍內閣的急躁雖然順便噁心了中國一把,但實際上還是在不斷矮化日本,這種奇怪的矮化對日本而言是短期的興奮劑,對東亞關係而言是毒藥,然而自民黨固執地以為這是針對中國的抑製劑。

至於憲法第九條。。。。按照日本政客一貫中二的邏輯來說就是【這是美國強加的,我為什麼要遵守】。

貴國的安倍啊,似乎很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論。可悲的是,暫時看不到安倍晉三下台或者倒台的明顯信號,自民黨內似乎仍然努力維持著脆弱的團結。55年前搞【安保條約】直接把日本左翼運動給炒熱了,如今可能會引起對政治心灰意冷的一部分日本人重新審視下坐在國會裡的那群右翼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去年日共突然得票率上升是一個信號。


貼一篇張文木先生的文章。不能理解回答里居然有人說什麼「微乎其微」「毫無影響」。

張文木:雅爾塔體制與二十一世紀亞太和平

大量事實表明,自上世紀90年代始,日本背離其向世界尤其是向亞洲人民所做的「非戰」承諾已越來越遠。目前美國對日本綏靖的底線尚未出冷戰框架,但已開始觸動遠東雅爾塔和平體制的底線。歷史經驗告訴美國,如果要想維護亞太和平,離開與中國和俄國的合作是不行的。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是總結回顧歷史、規劃展望未來的重要時刻,中國和聯合國及有關國家都將舉辦相關紀念活動。此舉表明中國堅定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捍衛世界和平的決心。世界和平不是飄浮在空中且隨時可變的海市蜃樓,而是有長期法律效力的國際制度及其法權體系作保證。理解戰後雅爾塔體制,對於認識今年9月在我國舉行的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活動之於維護21世紀亞太和平的意義,是十分必要的。

雅爾塔會議上的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 資料圖片

「雅爾塔體制」的由來

所謂雅爾塔體制是指二戰後期,美、英、蘇、中等國對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及維護戰後和平,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形成的一系列協議和諒解,以及由此確立的旨在遏制德、日軍國主義復活並以此為邏輯起點的戰後國際和平秩序和法權體系。

二戰結束後,雅爾塔體系有了相當的調整,但總體說來,其旨在遏制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制度根基及由此形成的地緣政治基本格局沒有改變。蘇聯解體之後,雅爾塔體系在歐洲確實是解體了,其標誌是在雅爾塔體系中被分離的東西德統一,蘇聯波羅的海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及原屬於蘇聯地緣政治勢力範圍的東歐轉入西方陣營。俄羅斯失去蘇聯時期在歐洲地區的地緣利益,同時也失去對東歐的「保護」責任。但是,在遠東地區,我們卻不能說雅爾塔體制解體,因為構成雅爾塔體系的制度要素和大國保障遠東和平的法律責任沒有變:俄羅斯仍然繼承著雅爾塔體制賦予蘇聯的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的權力;美國仍然佔領著沖繩島;中國在雅爾塔體制中被恢復並確認的對台灣主權的法律地位沒有改變。反之,如果我們假設這種由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實際行使的針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遠東雅爾塔權力結構已經解體,那麼,目前的亞太和平就會失去法理基礎;俄國佔領北方四島、美國在沖繩島駐軍就失去法理基礎;中國對台灣主權的法理地位就會發生動搖。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召開 資料圖片

不能將冷戰體系與雅爾塔體制混為一體

二戰結束初期,英、美、蘇三大國在行使雅爾塔權力和戰後利益分配上產生矛盾並由此很快導致冷戰。雙方與各自的盟友簽訂一個又一個條約並成立互相對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條約組織」,於是,在這些條約及保障這些條約的組織基礎之上形成冷戰體系。接踵而至的是世界政治中剛剛形成的表現為大國合作精神的雅爾塔體系,被蒙上表現為大國尖銳對立的「冷戰」色彩:本來在雅爾塔體系中已解決的德國分治、中國的台灣主權及日本戰後地位等議題,都在冷戰體系中出了「問題」。尤其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峰時,以往的敵人成了朋友,而以往的朋友成了敵人,這使人們將大國合作打敗法西斯後的法律成果即雅爾塔體系擱置一邊,而只記住了冷戰體系。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東歐局勢劇變,東西德國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這時有些學者便認為,這表明「東西方正式宣告冷戰結束,特別是1991年底蘇聯解體,標誌著以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為基本特徵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已完全瓦解」。筆者不同意這樣的看法。這裡需要問的是,作為冷戰最重要的組織工具,在「北約」沒有與「華約」對等自行解體,反而進一步強化的條件下,怎能說「東西方正式宣告冷戰結束」?在東歐劇變而遠東雅爾塔格局基本未變的條件下,怎能說已為世界提供近50年和平保障的「雅爾塔體系已完全瓦解」?

事實上,冷戰與雅爾塔體系是兩個內容上完全不同而在時間上又緊密重疊的事物。就產生時間而言,雅爾塔體系產生在先——其目標是制約德國和日本的法西斯主義復活,冷戰體系在後——蘇美各自的目標則是爭奪世界霸權;就結束時間而言,以德國統一為標誌的雅爾塔體系局部解體在先,範圍只局限於歐洲;以蘇美爭霸為標誌的冷戰結束在後。現實告訴我們,世界範圍內的冷戰不僅沒有結束反而有所強化,冷戰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徵。需要說明的是,美蘇冷戰,在歷史上並不是特例。實際上,19世紀初拿破崙失敗後維也納體系建立不久,就出現過從1815年到1907年的英俄間的從西歐、經克里米亞半島,再到中亞阿富汗的近百年的冷戰。此間,除1853—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外,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像樣的國際性戰爭。鑒於德國崛起,1907年英俄間冷戰通過《英俄協定》而暫停。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出現以制約戰敗國為目標的凡爾賽體系,與此同時,俄國出現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政權。隨著蘇聯的出現及崛起,西方與蘇聯之間再次出現冷戰。為了消滅蘇聯工農政權,英國、法國、義大利乃至美國不惜以犧牲凡爾賽體系為代價,慫恿德國再次武裝——這其實是19世紀英俄冷戰的繼續。結果在距上次世界大戰結束僅21年即1939年,便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天皇簽署投降詔書 資料圖片

與維也納體系未穩便出現英國與俄國的冷戰、凡爾賽體系未穩便發生西方與蘇聯的冷戰情況類似,雅爾塔體系建立並且尚未穩定,美國與蘇聯之間便開始了冷戰。從1946年3月5日丘吉爾以「和平砥柱」為題的富爾敦演說,到蘇聯戈爾巴喬夫上台,冷戰時間持續長達近50年。美蘇冷戰,儘管規模巨大,但大體沒有突破雅爾塔體系確定的框架。有趣的是,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爾為了推動對蘇冷戰,曾無知地「要求國會通過決議,不承認過去與外國政府達成的秘密協定(指雅爾塔協定)」。結果遭到英國和西德的反對,迫使美國政府在2月6日政府和國會公布的決議案中「並未譴責雅爾塔協定本身」,即使這樣,該決議案也未能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他試圖結束冷戰:首先宣布從阿富汗撤軍(1986年),接著,在西方不同意對等解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條件下,率先單方面解散「華沙條約組織」(1991年)。與此同時,戈爾巴喬夫將冷戰體系與雅爾塔體系混為一體,在主動結束冷戰的同時,也率先放棄雅爾塔體系賦予蘇聯的權利和義務:同意東西德統一(1990年);從德國、東歐、蒙古等國撤回駐軍;1991年4月,戈爾巴喬夫訪日,簽署《日蘇聯合聲明》,以至在日本北方四島問題上「互有妥協」;同年8月至9月,蘇聯政府默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蘇聯波羅的海加盟共和國獨立。正是戈爾巴喬夫放棄蘇聯享有的雅爾塔歐洲權利及其相應的義務,才有雅爾塔體系中的歐洲格局的動搖乃至最終解體。另一方面,1999年北約通過科索沃戰爭的勝利將西方力量插入俄國傳統勢力範圍即巴爾幹半島,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同年加入北約,這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出現標誌著雅爾塔體系中的歐洲格局正式結束。令戈爾巴喬夫意想不到的是,雅爾塔歐洲格局結束了,可他最想結束的冷戰不僅沒有結束,反而以極不對稱的形式再現於蘇聯解體後的世界政治之中。

日本背離其「非戰」承諾越來越遠

蘇聯解體後,日本的實際表現告訴我們:日本再次導演「大東亞」的劇幕已經開始並一定會被日本右翼推到高潮。而全劇首幕場景就是釣魚島,因為由此可以直切日本亞太地緣政治的核心。

我們打開地圖就會看到,釣魚島是日本所謂「周邊事態」所涉區域諸環節中的關鍵環節,更是從日本列島與對日本地緣政治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台灣島之間最關鍵的接榫部位。日本政府宣布開始辦理授予民間企業對東海「中間線」以東的油氣試采權,就是因為中國開採油氣的地點接近釣魚島。

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的統一是地緣政治的基本特點。事實上國家是一個汲取資源的生命體。日本是經濟發達而資源奇缺的國家,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其製造業和市場的相當部分分布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一帶。而日本卻對從日本列島到南中國海這條決定日本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線路無任何實際控制力。這就刺激了日本右翼再次尋求南向,尤其是軍事南向擴張的衝動。日本前幾年提出的「周邊事態」的範圍主要指向中國台灣和東南亞一帶,這大體上也就是19世紀日本明治至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朝對華侵略戰爭前後的地域範圍。而「周邊事態」所涉範圍推展的邏輯結果,必然是日本20世紀40年代的「大東亞共榮圈」。其間,中國台灣位處核心地帶,而釣魚島則被日本視為控制台灣的前沿基地。

日軍在湖南芷江簽署投降書 資料圖片

一國要成為政治大國,是有條件的。什麼是大國?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二戰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的日本不僅對其戰爭罪行百般抵賴,而且不顧亞洲國家的強烈反對,執意參拜「靖國神社」,這說明日本有力量而無仁義,無仁,則不能成為大國。其次,大國不僅要有相應的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它要有與其國力相應的並被國際法確認或世界主要國家默認的地緣政治空間。目前日本缺少的不是力量和財富而是國際社會,尤其是亞洲國家對日本的接受,至少也應是某種程度的默認。在20世紀的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侵略東亞大多數國家,並在朝鮮、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地區及東南亞諸國扶持傀儡政權。圍繞日本本土,日本幾乎將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納入其外圍安全空間。但這些地緣政治「成果」,在戰後由美、蘇、中三國力量構成的雅爾塔遠東格局中已蕩然無存——日本將在甲午戰爭後佔據的台灣島的主權歸還中國,朝鮮獨立,日本南方沖繩島和北方四島,分別為美國和蘇聯佔領。這一系列地緣政治變動及確認這種變動的相關文件,形成保障亞太地區戰後50多年和平的遠東雅爾塔法權體系。這個體系通過美、蘇、中三大國從北向南即從日本北方四島、南方沖繩島和中國台灣島的層層鉗制,斷絕了日本重新武裝的可能。

與20世紀初的情形相似,21世紀初,日本再次面臨強大的生產力與狹小的地緣政治空間的重大矛盾。新世紀的日本再次面臨兩難選擇:如果不願做亞洲的「瑞士」,那就必須做亞洲的「不列顛」。目前看不出日本有前一種選擇的可能,而對後一種選擇卻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蘇聯解體後,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開始推行遏制中國的政策。現在,日本北向開始衝擊「北方四島」俄國的佔領權,南向開始否認中國在釣魚島的主權地位,深化與「台獨」分子的高層聯繫,介入台灣地區事務。

蘇聯解體及隨之而來的歐洲雅爾塔格局解體後,美國外交正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脫離美蘇爭霸時期那種以冷戰為主兼顧雅爾塔制度的政策,轉而採取——開始是半推半就而後就是直截了當地——通過擺脫雅爾塔制度,尤其是其中監督日本的法律責任,並通過綏靖日本而強化遏制中國(和俄國)的冷戰政策。這種政策已具有張伯倫式的外交賭博特徵:張伯倫以犧牲凡爾賽制度為代價,不斷綏靖德國向蘇聯發難,其結果是燃起的歐洲戰火不僅燒毀德國也結束了大英帝國。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正在快速打開遠東「潘多拉盒子」,這燃起日本顛覆遠東雅爾塔格局的希望,並企圖由此恢復它在雅爾塔協定下所喪失的部分或全部地緣政治利益。實際上,從1999年「周邊事態法案」到2005年接近完成修改和平憲法,日本已大體做好顛覆遠東雅爾塔格局的國內法律準備。下一步則是向雅爾塔制度對日本的限制提出挑戰。而「周邊事態法案」,否認遠東法庭對日本戰爭罪犯的審判合法性及日本「入常」努力等,均是這種挑戰的具體表現。

目前,日本在公開場合尚不承認其「軍事大國」目標。2005年5月6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俄羅斯媒體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一貫堅定奉行的信念是:「只做經濟大國,不做軍事大國;只用和平手段解決任何問題,而不藉助武力。」雅爾塔制度中對日本的條款就是為了防止日本再次成為軍事大國而設定的。因此,對日本而言,「不做軍事大國」,就應當遵守其在雅爾塔和平條約中的承諾。但上述大量事實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始,日本背離其向世界尤其是向亞洲人民所做的「非戰」承諾已越來越遠。

維護亞太和平中俄美一個都不能少

美國放縱日本的輕率政策,使雅爾塔和平制度及其體系出現終結於遠東的趨勢。現在我們尚不知道的是,美國將要把這個東亞「潘多拉盒子」的口開多大。目前美國對日本綏靖的底線尚未出冷戰框架,但已開始觸動遠東雅爾塔和平體制的底線。

和平,應當理解為一種建立在國際法基礎上的國際強制力量保障的穩定結構。如果同意這種見解,那麼,目前的亞太和平實質上就是雅爾塔體系中的而不是其他體系中的和平。日本放棄戰爭權,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是雅爾塔協定強力規定並為戰敗國日本所接受的。1943年《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明確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訓令日本: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同年8月10日,日本分別向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日本政府準備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英國以及中國政府,以及後來由蘇聯政府簽字的在波茨坦發表的聯合宣言中所列舉的條款。日本將上述意願在1946年11月3日正式公布的《日本國憲法》中以國法形式得以確認。該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正是這些制約日本並為日本接受的條款構成雅爾塔制度中的遠東和平體系的基石。只要遠東雅爾塔制度不被破壞,只要日本沒有通過遵守其和平承諾而為亞太國家和人民所接納,它就很難重新成為正常大國。換言之,日本要想重新武裝並成為政治大國,就必然要破壞遠東雅爾塔和平制度。

雅爾塔制度中台灣主權歸屬中國,是目前世界各國反覆聲明的「一個中國原則」的法理基礎,也是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拒絕台灣當局進入聯合國的法理基礎。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造成今天台海分離現實的歷史原因是冷戰體系而不是雅爾塔體系。所以,在沒有取得亞太國際社會共識的新的合作體系出現之前,美國、俄國和中國就有權力保證,而日本也有義務兌現其於1945年前後向國際社會所做的承諾並維護現存於遠東的雅爾塔和平格局。在這個格局中,日本必須遵守其和平憲法,不能重新軍國主義化,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軍隊,必須走和平發展道路,更不能觸動中國在台灣的主權地位。

現在的問題在於,為了遏制中國,美國正在選擇張伯倫式的路線:不是繼續兌現並謹守20世紀40年代在《大西洋憲章》《聯合國家宣言》《中蘇美英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蘇美英三國德黑蘭宣言》《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公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中向世界人民所做的和平承諾,與俄國、中國及亞太國家一道維護遠東和平,而是單方面地綏靖日本並從不負責任的「埋葬雅爾塔遺產」表示中獲得機會主義的利益。

在亞洲,如果沒有19世紀末中國和俄國的衰落和內亂,就不會有日本明治霸業,日本就不能攫奪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利益並最終非法奪取西太平洋。1895年甲午戰爭和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崛起於東北亞。20世紀初佔領朝鮮、中國東北,並在美國的綏靖下在30年代末全面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40年代日本進入南洋英美勢力範圍並在襲擊珍珠港後發動太平洋戰爭。此後美國尋求中國幫助,在中美的聯合中,日本戰敗並在雅爾塔體系中被迫大體退回明治時代的版圖。太平洋戰爭的發生,美國負有相應的綏靖責任。在珍珠港事件前一個月即1941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還在講,「願意同日本聯繫,想法締結一種聯合公約來維護太平洋的和平」,只是當日本人打了美國之後,羅斯福才轉而死死地拉住曾被他當作「額外負擔」的中國,讓中國幫他消化日本造成的惡果。在開羅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給了中國和蘇聯不少承諾,在此基礎上,才形成太平洋戰爭勝利後雅爾塔體系下的遠東格局。

20世紀整整100年的歷史表明:不管美國如何強大,要想穩定太平洋,它就必須實行與大國尤其是與中國和俄國合作的政策。從古羅馬到大英帝國的歷史表明,世界上沒有哪個帝國有那麼大的實力可以長期單獨包攬和支配世界,美國也不能例外。20世紀太平洋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美蘇冷戰以及21世紀美國在中東中亞開展反恐戰爭的結果反覆表明,美國並不能獨立承擔改造全球政治甚至地區政治的重任。在亞洲近現代史上,向美國正式宣戰並打到美國的只有現在聲稱為其「盟友」的日本。而亞洲如不出現20世紀40年代那種於日本有利而於中國和蘇聯不利的地緣政治環境,日本就根本沒有向美國發難的政治條件。相反,中美合作則是經過歷史考驗從而是相對穩定的戰略層面的合作關係。歷史經驗告訴美國,如果要想維護亞太和平,離開與中國和俄國的合作是不行的。同樣的道理,今天的中俄合作,目的不是要把美國逼出而是要將其挽留在遠東雅爾塔體系內。


(問題被別有用心的修改了。綏靖的理由,往往都是他不會導致甚至可以避免立即的戰爭。但是看看二戰之前英國做的每一步,都是把自己越來越牢的綁定在戰爭上。)

我早就說過

從長期看,日本的軍隊正常化是必然的結果。因為真正經歷過戰爭殘酷的那批人遲早會死光的。

日本自衛隊受到攻擊後有沒有權利轉變為正規軍? - 李楠的回答

就此說戰爭的可能性變低,我不知道是否張紹忠將軍這樣的大神?但是此時我想說的話和我聽到他說伊拉克在美國還有百萬雄師在地下對抗美軍的時候一樣: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很多在日本短期旅遊過的中國人不可能理解日本複雜的政治生態。但是我想他們應該不難理解:一個友善的國家,考的並非「人民的善良」,而是各種分權和制衡

日本二戰後良好的侵略紀錄,依賴於多個因素保障:

1 駐日美軍

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日本最早是多國駐軍的國家。隨著朝戰等一系列形式的變化,日本已經變成了美國的盟友。但是監視的職能未必可以說完全消失了。

美國軍力的存在可以防止東亞擦槍走火。如果以日本政府釣魚島主權歸屬無爭議的調調,又有更強大的進攻性海空軍,中日沒準已經有了軍事衝突。

2 日本憲法

憲法九條是老一輩日本人經歷了二戰的失敗,在美國參與制定憲法的情況下,從骨髓里認識到戰爭的殘酷,制定的憲法

但是實際上日本對戰爭的反省並不完整,流行的文學作品基本都是美化日本的戰爭行為,強調日本是戰爭的受害者。

比如司馬遼太郎著名的《坂上之雲》,講的是日本帝國海軍打敗俄國的故事。而可能很少人知道,司馬遼太郎對日本的諾門坎大敗非常感興趣,終其一生調查取證,但是到死也一筆沒寫。出於什麼考慮不得而知。而日本人講究閱讀空氣,這背後的空氣,又是什麼?

這種媒體環境下,日本憲法九條慢慢變成了一個懦弱而討厭的條文。我們有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有國內外國民被戰火荼毒的苦難。我們才是最善良,最正義,最善戰的好不好,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戰爭?

3 左右翼的平衡

自民,民主,長期代表日本左右翼。雖然自民很強,但是民主在關鍵時刻會獲得更多在野黨的支持。這種平衡的政局保證日本不會做出過分激進的政策。

而這次安保關聯法案的通過,問題不僅僅在於內容,而且在於程序。

  • 這是日本左右翼全面分裂的開始。

在野黨全部退場,自民黨自己兩個議員稱病的情況下,通過了這個法案。這意味著所有政治的平衡和博弈,在日本是否向軍事正常化國家再邁進一步的事情上,已經完全失效。

翻譯:強行裁決是戰後日本民主主義的重大污點。

徹底的分裂往往意味著更猛烈的暴走。接下來幾乎可以肯定自民黨會擴大戰果,在軍隊正常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日本民主黨代表的發言(圖1)

翻譯:一定要把這個案子給廢了。

  • 違憲以及挑戰憲法九條的意味非常深厚。

嗯,言之確確說不違憲的,一定比自民黨憲法審查委員會的憲法專家還熟悉日本憲法。。。汗。。

此次法案在法理和輿論兩方面在動搖憲法九條。甚至在某些方面說,如果日本捲入美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憲法九條已經是廢紙一張。

(田原総一朗:米國の仕掛ける戦爭に日本は參戦するのか (BizCOLLEGE))

憲法審查委員會的表態(圖2)

翻譯:憲法審查委員會裡面自民黨自己的學者說違憲。。。這是搞笑啊。。。

  • 這是美國的缺席

這次美國是默認甚至背後慫恿的。

最後的話

歷史上而美國縱容日本的幾乎所有行為,都指向東亞其他國家。而這次直白點講:很可能就是針對中國。

日本搞這個事不止一年了,最近才冒著在野黨的反對和輿論的攻擊強行表決,和中國在南海軍力的崛起有微妙的關係。

產經新聞的分析(圖3)

【安保法案閣議決定】よく分かる新しい安保法制Q&A(4/4ページ)

翻譯:

Q 為什麼議論了那麼久要今天干?

A

。。。。

中國經濟成長伴隨的軍事擴張持續不斷。而且中國並不掩飾自己擴張領土的野心。

。。。。

文官對軍隊控制的削弱都不是問題?還記得關東軍是如何拿下東北的嗎?


戰爭可能性和2012年底相比沒有任何變化,而且還要更低。安保法案的意義並不是日本放棄了憲法9條(永遠放棄戰爭權)而是日本自衛隊終於可以正式成為美軍的同盟軍,美軍挨了打可以把鬼子拉上去當炮灰,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主要是根據這一點。

至於安保法案帶來的日本軍事體制變化,更像是要把指揮權從原來文官帶領的防衛省中獨立出來,成立參謀本部這樣的獨立軍事指揮機構。


毛都別想了,怎麼打得起來呢?

發動戰爭不是簽個法案就能打起來。戰爭不是約架,電話一撥,地痞流氓操起個西瓜刀水管就可以幹起來。

戰爭是一場大範圍的動員運動,你要挑起民族仇恨情緒,讓人民覺得不打仗就活不下去了,沒人在生活安逸狀態下願意去打仗。而且,最重要的是動員年輕人,打仗總不能靠老頭老太太吧。

據我的粗淺了解,日本國內的絕大部分年輕人是沒有這種盼戰的情緒,大部分人還是願意賣賣萌,過過小日子。戰爭這種事對他們太遙遠了,也缺少身為軍人的榮耀感,更沒有某些媒體所宣揚的軍國主義。所以,這個最大的群體動員不起來,怎麼打,只能在外交部發言人相互撕逼了。


回知友張志浩觀點:中國人對日本的越軌舉動做出強烈反映再正常不過,很難想像在日本議會強推安保法案後,國內民眾紛紛淡定表示,哦,那不過是,,,大家放心好了,日本早已不可逆的成為一個和平國家,安倍的倒行逆施終究不會影響大局。未來日本會怎樣,從現在看日本不斷嘗試擺脫和平憲法約束的舉動已經足以喚起中國的警惕,安倍也許最終沒有如願,但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中國一廂情願的篤定一個未來和平美好的日本是幼稚,滑稽和危險的,還好不是如此,政府和民眾的態度無可指責,日本,你鬧夠了,該回頭了。


日本做為亞洲活的最好的國家沒有之一,民眾享受這戰爭紅利亦然承受著戰爭創傷。

和平六十年,民眾必然成為反戰主體,戰爭不是請客吃飯,革命亦需流血。不管此次法案有沒有通過,這都是一個民意的宣洩。

局勢上面爸爸頓悟普世價值觀再好也比不上幾頁古蘭經,於是巴爾幹地緣政治鬆動,美帝重心滑向亞太,狗鏈子不管是松還是緊,本子的民眾們已經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但是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多年發展民眾不願意打破生活秩序。民意壓力自然上升。

安倍也沒什麼辦法,你們看著這出像是一張爛牌,但這個時候往往無牌可打,個人覺得這招更像以退為進,以民意為籌碼拒絕美國爸爸的一些戰爭要求,但自己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從而出得樊籠。若真的如此中日必將交好,第一島鏈不存,中俄潛艇便能在東太平洋上對美國本土進行威脅,順便還能解決台灣問題,你說爸爸不得氣死?所以且看爸爸怎麼拆招。

其實中共在對日本的問題是有猶豫的,因為在對於美國方面中日是有一些共通點的。政冷經熱也不是一兩年了。親中的首相下台也的確快了點兒。明白人都知道要脫離美國只能靠中國(毛子就算了)。可這投名狀好交嘛?現在國內搞反腐,這也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節奏。估計還得有些日子。(不打無準備之仗)

再談老美,17萬億美國國債壓在他身上,其實這個感覺不太好過。他們急需要一次戰爭(老方法了),烏克蘭事件美國極力唆使餓烏開戰都炸民航客機了,毛子硬是憋住了來個曲線救國。(說好的戰鬥名族呢)於是別無他法,反正自己頁岩氣革命也成功了,把油價打到40美元,說一聲掐死老毛子,反正我在城裡吃西瓜也不要錢!中國作為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簽點兒貨幣協議奶一口毛子也算是禮尚往來。但是美國想讓中日開戰估計更難,毛子都沒上當,何況是我們。但是下一屆美國大選估計是共和黨上台。共和黨上台必打仗啊。估計ISIS2030年統治不了半個地球了。


扯了這麼多,有點遠了。說來說去日本也是個』偽『大國,小國尚且可以左右逢源苟活於世,大國連投降的資格都沒有,若是失敗必將分裂蠶食。看看偷渡到歐洲的難民,亡國奴還能叫人?諸君,珍惜眼前時。 另歡迎討論,拒絕過激。


日本在借中美矛盾來謀求國家正常化,目前看來我國無法有效阻止。但是只要日本不玩脫,為此曖昧的對持事態,不主動向中國挑釁太多,那就不會出問題。

這個狀態會持續到中美實力對比變化到一定程度。

中國也不會主動謀求對日本的戰爭,應該說最多我們需要一場對美國的戰爭,日本最多是附帶的。但是這場戰爭對我們而言是越延遲越好。如果通過其它手段,比如經濟對抗,

代理戰爭,局部戰爭(即便是朝戰那樣的),能確定利益劃分,那就更好。畢竟,兩個核大國升級到整體戰,最後不幸玩到確保全部毀滅的地步,那真的太不好玩了。

但是還是有戰爭的可能性:

1、美利堅決心用戰爭抑制中國,釣魚島、藏南、南海都可以收縮,但是如果他們介入台灣,故意讓台灣獨立呢?我們還有選擇嗎?

2、還有種可能性,中國經濟崩潰,嗯,這種最嚴重的情況下:美利堅會很高興,而中國的諸位可能會希望戰爭。日本會很鬱悶,不過唯一值得慰藉的是,越戰的挨揍排名要靠前一點。

所以,日本只需要戒備就行了,關鍵要注意的還是美國。


日本在二戰之後一直在為自己鬆綁,背後的目的不言自明。

此次修改安保條約一個是受中國國力軍力壯大的刺激(其實日本一直對中國戒備之、覬覦之,中國在日本的眼裡永遠都是伊甸園,是大肥肉。歷史上日本從未臣服於中國,從豐臣秀吉到伊藤博文再到東條英機,從準備時間上看,日本蓄意侵華準備時間可達30年之久(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到1894甲午戰爭開始),這些都是有歷史淵源或說歷史傳承的,是有跡可循的)再一個是美國的默許或慫恿。

說戰爭不會發動的人,你們是在非常理性的角度在看待戰爭問題,戰爭的導火索千奇百怪,從來都是非理性的。

在這個問題上別把對日本的好感或對日貨的享受來看待這個問題。我也相信日本人民是友好的,日貨是誘人的,日本在馬關條約後殖民台灣時也同樣使台灣更接近現代文明,但不能無視台灣的成就是在槍炮的威嚇之下。

總之,對於日本這個經濟、軍事歷史上一直很強的大國來說,永遠都要有足夠的戒備之心,這個國家給我們民族造成的恥辱和傷痛已經夠多了,我絕不能有任何的掉以輕心和麻痹大意,否則就是歷史的罪人,是人民的敗類!

我崇尚日本文化禮儀,我喜歡日本的很多工業電子產品,但這些並不妨礙我警惕之,防患未然之。


報道說12萬民眾把國會堵個嚴嚴實實,是日本幾十年來最大規模、參與人數最多的抗議集會。其實這種「全民皆敵」的體驗,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早在55年前就已經感受到了。

1960年,岸信介赴美重新簽訂了《日美安保條約》,全國560萬人組成戰後規模最大的罷工,國會收到包含血書在內的請願書17萬封,參加請願示威的老百姓也一度突破了300萬,被稱為日本史上的「空前大請願」。

最終,岸信介在民眾的強烈反抗聲中辭職。而如今,執意要重走外祖父的老路的安倍,會不會也會因此被狼狽趕下政治舞台呢?

安倍曾說,我身上2/3的血液來自我的外祖父。

由於父親工作繁忙,安倍晉三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岸信介的身邊度過的。岸信介是日本侵華時期操縱中國東北偽滿政府的五大頭目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定為甲級戰犯而鋃鐺入獄。1952年,岸信介獲釋,剛一出獄就大力鼓吹重整軍備、再建「大東亞共榮圈」。在任日本首相期間,他還曾多次發表強硬的反華言論。

岸信介非常寵愛安倍晉三,經常給他講高杉晉作等人的故事。5歲半的小安倍曾親眼目睹反對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的遊行示威隊伍圍攻外祖父官邸的情景。家人對其洗腦說:「遊行的人都是壞人,外祖父是一心為日本考慮。」

看來這一家人都是岸信介的鐵粉。

有其姥爺,必有其外孫。安倍很好地繼承了外祖父的處事作風和政治思想。他在其所寫的《美麗的日本》一書中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繼承了岸信介的遺傳。」他還對記者說:「我的外祖父(岸信介)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修改了日美安保條約,我也要以同樣信念和決斷拿出不辱家門的成績。」

可以說,在政治方面,安倍算是他外祖父的「腦殘粉」。這從後來安倍執政後的相關行動中,便可窺見一斑。而此次的安保法案,更是印證了東京國際大學名譽教授原彬久所說,安倍和岸信介的歷史觀驚人重合了。

岸信介在1957年剛上台那會兒,日本的整體形勢並不怎麼樂觀,首先是因為二戰之後,日本國內有非常強烈的反戰情緒,故而岸內閣其實不怎麼為國民所信任;其次在當時日本經濟便陷入了一個被稱之為「鍋底景氣」的階段。

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岸信介簽訂安保條約時,一直表示自己其實是要 「不遺餘力」地發展經濟。他打算把日本的國防事業主要交給美國負責,以此來節省國防經費。

1957年6月,岸信介訪問美國,和以反對共產主義事業著稱的國務卿杜勒斯就安保改定達成初步協議。其實,所謂的「安保改定」,就是將《日美安保保障條約》中的「美國可以保衛日本」改成「必須保衛日本」。條約還包含敵視蘇聯和中國的內容,存在將日本捲入美國軍事行動的危險。

不過,岸信介之所以要搞「安保改定」,其實倒也沒打算真的要讓日本攙和這場冷戰,他是想通過安保條約拉近日本和美國的關係,然後完成自己的一個終極心愿。

那便是修憲。

於他而言,安保條約的改進無非是一種手段,一種拉近日美關係,最終希望藉助美國以及其陣營其他國家的手,將日本徹底地從戰敗國陰影中拖出。而這摘帽的標誌,就是修改那部連戰爭都無資格發動的《日本國憲法》。

然而,不論他咬牙切齒說:「就是死,也要將安保改定!」還是在下台前留下狠話:「修憲!今後也非搞不可。搞是搞,但在我眼珠還能轉動時恐怕做不到了。但這個火種不能滅!」他還是沒能看到所謂的修憲這一天。

這麼多年過去,他的外孫安倍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擺脫戰敗陰影了,他所夢寐以求的,是日本自衛隊滿世界地參加美國的軍事行動,美國要它去哪就可以去哪,美國說能誰它就能打誰。到那時,日本不僅成為「正常國家」,還能高很多國家一頭。

然而對於他來說,修憲依然十分困難。於是他必須找另一個幌子。也就是現在的新安保法案。

安倍政權很巧妙地在新安保法案修正案中提出了「存立危機事態」和「重要影響事態」兩個新概念。所謂「存立危機事態」,指「與日本關係密切國受到武力攻擊,日本的生存處於明確危險境地」時,日本也可出動自衛隊行使武力。

8月30日,安倍還進一步對上述問題進行舉例,稱當發生生活物資及電力不足等對國民生活有生死攸關的「重要影響事態」時,均應列入上述「存立危機事態」的範疇內。

這裡的「關係密切國」,必然是美國,因此該安保法案通過後,只要美國一聲令下日,日本就可以說進入「存立危機事態」,隨時介入國際爭端。而這裡的「重要影響事態」的界定也很模糊,同樣可以隨時進入。看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不是誰威脅了日本,而是日本成了對別人的威脅。

因此,安倍和他外祖父都深深地相信:要通過制定新憲法開啟一個所謂的「新世代」。說白了,這個新世代在冥頑不化的外祖父那裡,是與「戰敗國」形象說再見,在野心勃勃的安倍那裡,是重塑一個軍事大國的新形象。

日本在1947年制定的憲法中承諾永遠放棄武力。可是安倍和他外祖父卻不擇手段地打破這一狀況。

「安保條約」下,脫離戰爭苦難不久的日本民眾認為,日本有被捲入美國軍事行動的戰爭危險,為此日本民眾進行了23次全國統一的示威行動。然而岸信介政府竟然出動「特別行動隊」,殺害了東京大學學生領袖,致使抗議運動升級,而他的親美行動也引起了日本右翼極端分子的不滿。

櫻雪丸在《生煎日本民主史》中認為,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作為侵略國,誠然是一個加害者,可換一個角度來講,因為這場戰爭使得日本國民在戰時民不聊生戰後困苦不堪,故而也算是受害者,再加上廣島長崎那兩顆原子彈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這些戰爭的陰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籠罩在老百姓的頭頂之上,而岸信介要修改安保條約,要將國防事業和正在與蘇聯爭霸整天三句不離戰爭的美國捆綁在一起,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會給人一種即將將日本重新帶回戰爭歲月的節奏感,就這樣,老百姓當然不高興了。

而在「新安保法案」下,日本民眾意識到,以後將可能與美國一同應對所謂「威脅」。這是不安全的。因此,日本各界走上街頭,舉起由日本著名俳句詩人金子兜太題寫的「零容忍安倍政治」標語,像55年前對待安倍外祖父岸信介那樣,對安倍政權說「不」。

看來,違背民意,一意孤行,不顧民眾死活的強硬政治手段,安倍也算是深得外祖父遺傳。有學者認為,此次安倍推出新安保法案,清晰看出其葬送和平主義、打造國家戰爭機器的軌跡。

不止一位日本近現代歷史學家指出,安倍政權對憲法的蔑視與好戰姿態,瀰漫日本社會的民粹主義和排外主義思潮,壓制民意和輿論的政治氛圍,總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上世紀20年代日本在通往戰爭道路上狂飆突進的情景。

安倍為了解禁集體自衛權真是搞得「眾叛親離」。從民眾到政敵,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全都讓他得罪盡了。

民眾要求安倍下台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日本政壇梟雄」生活黨主席小澤一郎在抗議集會上表示:「我這個人很少拋頭露面,但是現在到了必須站出來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打倒安倍政權。」面對如此沸騰的抗議風波,安倍到底會不會下台呢?

從表面上看,安倍的做法跟他外祖父如出一轍,但實際上背地裡安倍可是做足了「功課」。

安倍對外祖父的政策主張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岸信介實現安保條約修訂後曾考慮解散眾院,但因周邊反對而放棄,最終在輿論的激烈反彈中在國會批准條約的同時表示辭職。

但2014年內閣會議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後,安倍於11月毅然解散眾院,並在大選中實現了執政黨的壓倒性勝利。安倍身邊人士稱,「為了不重蹈岸信介的覆轍,他在喪失良機前下決心實施解散」。

此外,岸信介辭職後成立了「自主憲法制定國民會議」,高舉修憲旗幟,但沒能引起太大反響。而安倍先在本屆國會上開展安保法案審議工作,之後再考慮修憲。

另外,安倍深知在推動新「安保法案」的過程中,會受到來自黨內、政敵以及民眾的反對,因此他在第二個任期一上台就積極宣揚「安倍經濟學」,打著安穩民心的幌子鞏固政治地位。大名鼎鼎的日本廣播協會也成為安倍傳播右翼言論的私器,「沒有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問題哪個國家都有」,安倍把操控媒體玩到了極致。

最重要的是,安倍內與右翼勢力勾結、外與美國交好,為自己的胡作非為上了一道雙保險。有了這道雙保險,軍事專家徐光裕也分析安倍可能不會像他的外祖父那樣,立馬下台。

因此,面對外界的討伐,安倍卻淡定地在家裡閉門靜養。他心裡很明白,暫時沒人能把他趕下台。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認為,日本國會是由他領導的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控制的,只要執政黨內不謀反,民眾抗議聲再大,也撼不動他的首相寶座。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但是民意同樣不容小覷。換句話說,即使這次抗議搞不倒安倍,也一定會使他領導的自民黨大傷元氣。

試想一下,如果9月份參議院憑藉過半數的優勢,強行通過了「安保法案」,那麼自民黨的支持率勢必大大下降。而明年7月的參議院大選,自民黨恐怕只有淪為炮灰的份兒了。一旦參議院大選失手,作為罪魁禍首的安倍除了辭職謝罪,別無選擇。

退一步說,即使自民黨能夠保住執政黨的地位,黨內異己也會抓住安倍的過錯不放,安倍的好日子恐怕是真的到頭了。失去了自民黨這棵大樹,縱使安倍神通廣大,也無法興風作浪了。

所以,轟轟烈烈的抗議風波,最終會成為安倍下台的最直接的導火線。安倍這種無視民意的強硬手段,最終不僅會葬送他朝思暮想的修憲夢,還會葬送他的政權,最終步他姥爺的後塵。可以說,安倍在下一個巨大的賭注,一個可能斷送他政權的賭注。


中國應該趕快向日本輸出革命


軍工股大漲

昨天我看到這個新聞就給所長說軍工股短線有機會,只可惜所長沒在意。


一家之言

背景有三個:

1,中日韓自貿區快完成之際,釣魚島爭端被引爆,日本自貿區的主要推動者自殺,安培上台,其民族復興情懷強烈,渴望獨立;

2,08年美國QE開始,結束QE後至今吆喝加息,製造加息預期,了解貨幣戰爭的都知道,這是在掠奪他國勞動果實;

3,俄羅斯,歐洲被美元打壓雖然慘烈,但是逃出資金沒有大量流入美元區;

安培想獨立,前期的表現對美國言聽計從,換來了美國的信任,所以有安保法的鬆綁,鬆綁意義在於可以主動出兵;美國能有什麼好處呢?美國可以讓聽話的日本在中國周圍製造不安定因素,這樣中國金融環境變得不那麼穩定安全,資金就會流向美元,輸血成功,美元解套;

怎麼製造不安定因素呢?前期沒少努力,中國都不上當,十分穩重,其他小國沒有力度,日本只能自衛,所以,一旦日本可以出兵,再度點燃釣魚島局勢,然後故意擦槍走火,雖然中國一定會克制,如果第一波的一兩條船就是打你了(最理想是打台灣的船),甚至追著你打,還不還擊,肯定還擊,第一波不會再派兵來了,目的達到,然後隔天大兵壓境,壓在台灣外圍,或者釣魚島的國門外圍,就這麼把第一鏈島封著,也不進也不退,就是每天吆喝要和你決一死戰,對峙著,然後美國再配合演戲,中國的貿易、金融、全部有風險存在,維持一年這樣的局面,美元輸血完畢!OK,收狗摸頭,有話好好說~

美國解決了危機,日本得到了獨立!


美日安保條約從一項被動技能轉換成一項主動技能。

至於戰爭,還為時過早,輿論還沒造起來。

局部衝突會加重,漁政船可能不夠用了。


日本已經不是中國的對手,從新中國有了核武器開始就沒這個資本了,中國有航母,目前在自己建造國產航母,有兩款隱身四代機,有轟炸機,有各類型的中近程彈道導彈,有可以通過各種平台發射的巡航導彈,有自己獨立的中華神盾而不是日本那被閹割了的雷達體制落後一代的宙斯盾,中國能自己研製預警機,中國能自己研製魚雷,中國有核潛艇,中國有各類火箭各類衛星,中國還有體系健全的無人機。而日本只有粑粑和被動漫以及AV洗腦了的宅男,曾經的日本很偉大,然而偉大的日本人大多已經在投降的時候切腹殉國,現在活下來的都是當年那些苟且偷安的日本戰犯的子嗣罷了。


推薦閱讀:

新聞里天朝海軍陸戰隊在草原和森林地區仍然穿藍白迷彩是錯誤的嗎?
下圖中以色列裝甲兵隨身攜帶的卡賓槍彈匣為什麼是這個形狀?
如何評價《美海軍電磁炮明年部署 能數秒內報廢中國軍艦》?
未來中日關係有沒有可能像英法的關係一樣?
市面上是否有資料紀錄著名戰役對戰雙方用兵的方法?

TAG:日本 | 軍事 | 中日關係 | 日本新安保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