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協的難度體現在何處?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剛面世的時候,

因為當時小提琴技術還不完善,

這部作品被認為難度極大無法演繹的。

到二十世紀的前十年,也只有少數人能公開演奏,

其中包括埃爾曼、津巴里斯特和胡貝爾曼(埃和津都是海菲茲的師兄)

但是當Heifetz橫空出世以後,現代小提琴教育體系也逐漸完善,

這部作品已經不再是技術上難度最高的作品,

後來的幾乎所有小提琴家都錄製過這首曲子,

總的來說,柴小協是部粗線條的曲子,

技術難關克服以後都可以較好的駕馭。

個人感覺這部作品的難度在於Heifetz的炫技流、

Oistrakh的抒情流設立了很高的演繹標杆,

而作為一個新的演繹者怎麼去「別出心裁」。


老柴的這部作品,作為最popular的一部協奏曲。技術難度作為一般性要求主要是因為老柴本人是鋼琴家,導致它不像維尼亞夫斯基和帕格尼尼寫的那麼容易練順手又有炫技效果。千萬不要說什麼海菲茲以前提琴技術不完善這種笑話。海菲茲在技術和審美上把小提琴帶進一個新層次和新時代,這樣說比較客觀。在之前所有的技術都已經成型了。沒什麼新的!更不要說海菲茲版本技術,奧胖抒情。不僅膚淺,且完全不對。總體來講,海菲茲技術完美,有時甚至冷峻,且在他那個時代相對非常忠實原譜。但根本上他是浪漫主義末期的演奏家,個人烙印極強。奧伊斯特拉赫是真正的「二十世紀的」演奏家。對於作品結構,平衡,細節上的編排絲絲入扣,起承轉合非常講究。我年少時最不喜歡奧胖,感覺「俗氣」!但拉了二十多年琴,與很多世界級音樂家成為密友甚至開始資助主流交響樂團之後,我回過頭才發現奧伊斯特拉赫的偉大。他的演奏的智慧!智慧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格局」。尤其是這部老柴協奏曲!甚至可以說無人可以企及奧胖!他所營造整體的音樂氛圍和通過細節對結構的編配,即使老柴復活聽到也莫不折服!你知道梅紐因去蘇聯巡演聽了奧伊斯特拉赫拉老柴協奏曲之後此生再也不拉這部作品了,這可不是蓋的!


推薦閱讀:

如何讓提琴傳遞出美的意境?
會拉小提琴的人可以輕鬆吼住二胡拉的很順手嗎?
如何評價2017年冬季日劇《四重奏》?
小提琴對中國二胡演奏藝術的影響?
大家小時候被逼練琴,有誰痛苦地堅持下來了?長大以後覺得小時候的付出值得嗎?

TAG:音樂 | 小提琴 | 小提琴學習 | 協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