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長時間佩戴智能手環給你帶來了那些不同的感受?
瀉藥。
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多手環,從開始山寨手環,到小米手環,到bong手環,到埃微i5,再到新款埃微i5plus,以及自己馬上到手的jawbone,fitbit。
自己也由一個業餘手環愛好者,變成了專業手環工作人員。在業餘愛好的時候,自己也搞了個智能手環微信平台,smartband。
以前手環剛剛出來,我就非常好奇的買了各種山寨手環,朋友和我一樣。但過了一周左右,都感覺沒什麼用,扔在一邊。我還是繼續試戴,開始確實新奇,但之後真是無聊。誰整天傻乎乎的看自己走了多少步,尤其是連時間都不顯示的手環,除了裝逼和極度對健康監測痴迷,否則完全沒必要,這也是眾多手環的悲劇所在。
目前好多手環加入了其它功能,比如小米的手機解鎖,唯東的來電和簡訊提醒,bong現在也開始加入時間功能了,上一代按照燈光閃爍來猜時間完全就像在搞密碼破譯。
為什麼加入其它功能?
你自己能想明白的。提醒下,如果不加的話,萬一有一天你忘了戴,你會一直忘了。埃微i5plus也有很多不錯的功能,通話簡訊微信qq顯示一個都不少,性價比也很高,但是這幾天你可能在京東上買不到,如果急著買就算了。上午在和商業價值的記者聊,看來手環也被主流關注了,不是打打鬧鬧了。謝邀。
老規矩,說明利益相關: 720健康管家 - 科技讓生活更健康 軟體工程師。公司的手環項目還在艱苦進行中,因為工藝問題上市時間未定。下述回答儘可能從用戶角度出發,可能會涉及一些友商的品牌,如有不當言論請指出,立刪。
先後體驗過Jawbone,BongII, 小米,以及本周剛剛到手的37度手環。坦白說, 我不太認可廠商力推的計歩統計或者說叫健康統計(對於小米,bong,jawbone就是計歩),對於不能保障每天基本運動量的人來說有指導意義,但是對我這種還算比較經常運動的人而言,經過幾個月的使用,我發現即使我長期超越了步數統計(如下圖),身體狀態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更多的是心理上像今天的作業完成了。下面細分析。
運動和健康的關係很複雜,需要結合各種有氧的,無氧的,力量訓練,拉伸訓練,還需要結合飲食,休息等等。最簡單的例子,對於想提高自己運動能力或者是減脂的人來說,即使每天慢跑1小時,不如15分鐘的HIIT來得直接(對比高強度間歇(HIIT)和傳統有氧訓練,哪個對心肺功能鍛煉效果更好? - 健身),而單純的計歩,在很多方面是起不到監督作用的,如果能用心率監測做補充,效果就會好很多,但是仍然完全不能和一個有經驗的健身教練相比。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只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走了一萬步,對於健康的指導作用還是不太夠的。至於睡眠監控,我在手環裡面對睡眠的監測哪家更靠譜? - 智能手環 里做了粗淺的回答, 結論是醫生意見,推薦還是應該以睡醒後的主觀感受為準的。 結合身邊用手環的朋友的感受,說點感覺真有用的,可能會覺得有些逗逼:
1) 裝逼;主要體現在 (1)線下裝逼。被朋友發現帶手環問「這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功能啊?」等等,於是我就可以開始從我極其有限的知識庫里,有的沒的哈拉幾句三軸感測器計歩和睡眠的原理,光電脈搏測量等等,有助滿足我在朋友圈裡建立Geek的形象;嗯,這是真的,不僅是我,據我觀察,很多第一批嘗鮮的都這樣;(2) 線上裝(she)逼(jiao)。在這個吃飯前都要先拍照分享的時代,分享(De Se)每天的計歩量以求贊,有監督自己運動量的意義,更滿足了大家炫耀式運動的心理。當然,在bong提供的插件,還有和其他bong用戶比一比步數的排行榜(吐槽一下, 每天的冠軍都跑掉幾萬千焦,職業馬拉松運動員吧?);再噴一句, bong里有一項擴展,名字很唬人,叫「尋找一起睡的人」(MS以前還叫「那些年沒有一起睡的人」),太有才了。不得不說,各家在圍繞運動量展開的社交,是下足了功夫,但是, 我用了幾次就果斷棄了,對不起了。2) 手機配件。小米手環的解鎖,非常方便,不多說了;除此以外華為的藍牙耳機功能,大部分手環都支持的來電,簡訊提醒等等,用戶反映都非常好。 多插一句的是, 有看過標準藍牙協議的, 會發現藍牙標準組織在協議里其實是定了大量大量的功能,包括來電提醒,語音傳輸,甚至還包含有很多健康指數的傳輸,想得非常全面。
3) 參考心率。有用過mio心率表,可以連續的輸出測量結果,一抬手就可以看到當前心率,調整運動的強度。最近上手的37度,也可以提供的心率測量,運動前運動後手動開啟測一下, 看看有沒有達到運動強度,在目前我用過的手環里,算是非常有用的一款。哦對了,每小時測量一次的功能,可以看出我晚上睡覺有沒有做噩夢,比如下面這次半夜三點的心跳加速:
最後,再說一項我們家老人很感興趣的。回家和外婆聊起我們做的手環(我們家人還蠻重視健康),外婆非常認真的表示,如果手環可以監控她的心率, 一旦發現有可能不正常,立刻通知家人,即使只有這麼一個功能, 2000塊她都願意掏,而如果可以測血壓,double也沒問題(前提是測量結果比較靠譜),如果還可以測心電,呃,我外婆表示光靠她退休金,有可能就買不起了....好吧,我們公司的手環出來了第一時間要「賣」我外婆一個了,而且是她絕對能承擔的價格。
好了,信筆由韁寫得有點長了,其實我想說的重點是:
對於真正有健康需求的人來說,他們對於手環最初的剛需還是想把醫療器械便攜化,把傳統的血壓計,心電圖和心率監測等功能做得更便攜,連續監測,實時報警,最好還能做到在拿到一堆靠譜的數據後,可以拿給醫生分析,或者是APP本身就可以提供靠譜的分析;雖然目前技術上有難度,準確度(原理決定了)和連續測量(電池不夠大)沒法保證,但是在市場拓荒階段, 用戶是完全可以接受這些缺陷的。在這個方面,不得不說37度手環做得還是挺好的, 99元的價格, 可以把監測脈搏和血壓都做進去,對於普及類似產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APP確實簡陋了些,呵呵)。而對於把手環當數碼消費品或者說是時尚品的用戶來說,如果不足夠功能碉堡,每每現身,引發一堆人點贊,憑什麼讓出手腕這麼重要的「廣告位」給手環呢? 戴個天梭美度什麼,至少可以標榜自己是入門級的中產階級人士好吧。而且對於這類用戶, APPLE watch已經造成了足夠的殺傷。瀉藥。
手環用了兩個,一個是小米手環一代,用了半年以上;第二個是小米手環二代,目前用了3個月,以後還會繼續使用。
其實「痛點」是不同的人不一樣,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也不一樣。
用小米手環一代時:我一開始的痛點是想看睡眠。後來媳婦懷孕了,我的痛點變成早上震動鬧鈴起床不影響媳婦休息。再後來我們起床時間一致了,就感覺沒什麼用了,就摘掉了。用小米手環二代時:我一開始的痛點是來電震動,因為不想晚上的來電響鈴吵到寶寶。後來,二代的時間顯示升級了變成能顯示日期,發現用的最多的就是看時間看今天周幾。總體來講,手環上的功能都挺實用的,功能是不怕多就怕不夠。當你需要時,你會發現它確實解決了你的「痛點」。當你不需要時,它就變成了可有可無。謝邀。
簡單說說感受吧~之前戴的時間最長的是Jawbone手環,不到三個月。剛開始很興奮的看看自己每天走了多少,什麼時候睡的最好。兩周之後開始感受到了設備的「雞肋」:有幾天沒戴沒查數據都感覺不出來,好多小功能也不是很好用。之後這件設備只能放在一邊吃灰了...
在我看來,目前的問題不是說各種計步/測運動量的功能不是用戶「痛點」,而是市面上各種可穿戴式設備做的還不夠好。像某米手環測量的準確性就堪憂,手舞足蹈講了個PPT一看多了100步...即使是有些測得稍微準點的設備,也只是達到「參考」而遠達不到「決策」的程度。
等到以後的某天,你的手環(不知道到時候叫什麼設備了...)就會告訴你「昨天少跑了0.92km,今天午飯少吃兩個丸子,下午去玄武湖跑一圈吧」。這麼細緻,你能說這還沒抓住痛點嗎?謝邀,今天才看到邀請,認真答一下.
小米2A/ 2S/ 4+小米手環用戶(3條腕帶),小米手環已用6個月,佩戴137天,寒假忘帶充電器回家,寒假未佩戴,30多天充電一次(功能全開,智能鬧鈴,來電提醒,簡訊提醒, 屏幕解鎖).
每天步數最多接近3萬步(有20公里了),最少2千步
1.記步:曾經繞操場算過誤差,誤差不大,跑步時的軌跡圖也不錯,比單純的計步軟體體驗更好,比較關注每天的數據,個人對於跑步 外出遊玩行走數據感興趣,對自己這是一筆財富,以後看這些數據會有別樣的感覺.
2.屏幕解鎖:已經完全離不開了,我的屏幕密碼是數字和字母混合密碼,沒有手環解鎖,會很痛苦.
3.來電提醒: 已經完全離不開了,學生黨手機24小時靜音,來電提醒很方便很方便很方便,手機靜音放口袋裡特別方便,在隔壁寢室玩都能知道有電話.
4.智能鬧鈴:淺睡時能被震醒,深睡時沒有作用,這一點做好不容易,感覺很多方面都要考慮,我個人是願意犧牲續航時間來增加每次震動次數.
5.簡訊提醒:最近新加入的功能,震動提醒很及時,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提醒很方便.
6.手機鬧鈴提醒:和4智能鬧鈴不一樣,智能鬧鈴適用睡眠時使用,只能在小米運動軟體內設置,最多支持三個鬧鈴,智能鬧鈴僅僅是手環震動;手機鬧鈴提醒就是平時大家設置手機鬧鐘,到時間手機有鈴聲會震動,如果佩戴了手環,手環會震動提醒.
6.跑步軌跡記錄:很實用,用過幾次,挺方便的,不經常跑步,用的不多.
以下是小小的吐槽:
1.彩色腕帶容易臟,我的還好,女朋友吐槽她的腕帶容易臟,有點懷念黑色腕帶了.
2.和朋友鬧著玩時發生過米粒脫落的情況.
在減肥的時候用過UP2,在維持體重的時候用過小米,現在用百度手環(跟XX健康合作的那個)
先說結論:
對於我個人而言——整體來說:現有的運動+設備+互聯網的生態系統運轉的不好。單個來說:手環單是監控數據做的還是非常不夠,更不必說其他。----------------------------------------------------假設佩戴手環的目的是【健康】。我們都知道健康跟很多因素有關係,兩個最常見的:運動和飲食。1.運動——運動的核心平台,而不只是個計步器。不同的運動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時間帶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差別對待。首先作為一個曾經堅持健身現在希望堅持的人,希望有一個能夠精確記錄各種健身方式(包括常見健身的姿勢、健身帶來的效果、消耗的能量)。再回到步數,微信或者智能手機的計步功能,娛樂一下已經足夠了,對於健康的影響不必太當真,不需要個「專業」的手環了。2.飲食——中餐大多數沒有標示能量
很多手環都有【掃描條形碼記錄攝入能量】【輸入飲食類型記錄攝入能量】,問題是你給我記錄一個豬肉酸菜大包子、五穀煎餅果子的能量?這一功能很難實現,現階段看到的都是雞肋。-----------------附上我使用各個手環的方式-------------------------------------
1.UP2的使用感受(佩戴大於三個月)請見各類運動腕帶(智能手環),該如何比較權衡,作出最適合的購買選擇? - AlpLee 的回答2.小米手環(時間記不清了)
-很平庸,我現在甚至忘了都有什麼特點了3.百度手環(跟XX健康合作的那個)-(擁有大於半年,實際使用一個月)
-為了不吵醒女朋友,當鬧鐘使-夜裡醒來當表看---------有時間再補充------
謝邀,小米2s + 小米手環使用者,佩戴小米手環八個月了,中間充電4~5次,膠環破了一次,充電線找不到一條,淘寶購買多種色彩膠環和充電線繼續用……
- 計步器功能不錯,雖然不能說精確到個位數,但我想也沒人真有精確到個位數的需要,跑步的時候可以打開APP的「跑步」功能,跑完之後可以拍照留念什麼的,不過我較少用,個人運動的目的是健康,不是炫耀,所以通常哪怕是運動也很少關注數據,身體感覺差不多足夠調整了;
- 解鎖功能用了的確帶來很大方便,聽說繼mi account里的米幣可以免密碼以後,支付寶也開始支持了,雖然不認同有什麼「回不去了」的東西,但的確很值;
- 另外還有一個功能很有用,可以稱為痛點,就是通知功能,鬧鐘,來電震動,簡訊震動,都讓我能夠享受手機鈴聲全程靜音也不怕漏接電話(個人很不喜歡打擾其它人);
綜上所述,一個79元的設備能帶來這麼多的便利和這麼長的續航(忘記說了,通常並非官方宣稱的30天,而是接近60天),個人以為這是一個很「合適」的設備,因為它的設計者的確抓住了我這樣的用戶的需求平衡點,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顯示時間了,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三星黨note edge + gear fit使用ing
要問我給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我也說不清。
首先是,我的工作可以允許我帶手機在身邊,並且時常查看。所以工作時間段,幾乎沒有什麼改變。而且工作時間只有兩個極端,要麼在現場跑成狗,要麼堆在電腦前。不管哪個場景,手環和手機都是高度重複的,有些雞肋。
其次說到工作以外的生活場景,那麼就分為家務中和健身中兩種了。
做家務的時候(新媽一枚,家務繁重),可以手機放在一邊,做家務帶孩子,手機上的一般通知都可以通過手環來解決(接電話不行,但是可以掛斷。可以發簡訊但是只能用設置好的,我設置回復模板的現在基本滿足我的使用),所以是很有用的,不需要走哪兒都帶著手機。
還可以選擇各種軟體通知是否顯示還有健身中,這個時候就感受到手環的好處了,因為我的手機偏大,健身時一般都是放在一邊,不知道為什麼不習慣鎖在衣櫃里。這個時候手環的好處凸顯,1.開啟健身模式,可以看心率,看運動量,之類的。可以說,s健康只要你願意,可以做很多,記錄飲食體重等等。2.遇到重要的電話或者信息,手環會提醒,不需要經常查看手機。3.如果不小心放下手機離開了,手環會有提醒(還可以通過手環查找手機)
這樣說來,手環給我帶來了哪些不同的感受,我也說不清。嚴格來講沒有什麼感受是離開手環就不行的,但是我現在已經基本離不開手環了,太習慣了。但是我睡覺還是不習慣帶著手環。
不過還是不喜歡有人問「多少錢」,不管是問手機還是手環還是我各種電子產品。
真不知道該回答我買的時候的價格還是現在的價格。只能說「現在降價了,你自己查查吧,我好久沒看了。」也不喜歡有人問我,你為啥不買蘋果的?
我用習慣了,我用習慣了。我買了蘋果的你們也會問我為啥不買三星的吧!最常見的是,人們看到我戴著手環,把我當專家,問我各種產品的性價比,整的我各種手足無措。
我只是買的時候有活動啊,我不是專家。我用的很熟練是因為我的性格是既然買了我會把它的功效盡量發揮到最大,是的我就是勤儉持家的媽媽星人!!!!!我遇到最奇葩的問題是某人問我(某人就是我老公),你為什麼手機是彎的手環也是彎的?
走路的時候會很自然的加大左臂的擺動幅度。
每回別人看見都要給他/她解釋很長時間。口才變好了。
小米手環帶了四五個月,現在已經不帶了。因為夏天快到了,戴在手上不舒服。最最關鍵的是每天測出的步數,睡眠情況在新鮮感過去以後就十分雞肋,根本沒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就沒有佩戴慾望了
小米手環的解鎖功能用了會回不去了手環確實越來越雞肋了,如果很專業的計步,又不太準確,不專業的記步,現在好多手機都有這功能。有屏幕的好歹能看個時間,屏幕都木有,就更沒什麼用了。睡覺那個,在動,並不能說明就不是深睡眠。看幾次就沒什麼意思了。有心率的,如果不能實時,可以運動了,馬上測,能知道自己的當時心率,如果可以實時的,還可以看看自己運動心率曲線。
說雞肋,這些東西只是看看參數指標,對人鍛煉沒多大幫助,劇烈運動,心率升高,到了一定值,自己都受不了了,還用心率來提醒么,人體有自我保護的功能,不然瘋跑試試,還沒到一定值,大腦就告訴你,不要跑了。但人類的意志可以把這個保護打開,瞬間調動全身機能達到一個峰值,不然讓瘋狗追就明白了。
扯哪去了,總結下,自己帶過玩咖和小米光感版。白天還好,夏天只是有點不舒服,但晚上睡覺戴,容易壓迫手臂的血管神經,有時候手會麻。所以玩玩到是沒問題,真當成個必備的玩意就沒必要了。健身訓練,沒這玩意,其實更專一,更投入。
有一天沒數據會覺得有所缺失,就像一天沒看見你喜歡的女生。偶爾跑個10公里截個圖發給朋友,問他們6不6,他們說6。但是用久了,你會渾然不覺。
痛點:續航時間太長又太便宜真的很容易忘了充電線在哪。我的手環帶上基本就沒取下來(除了充電)。自己定的目標是10000
小米手環,戴了一個月,送給女朋友了,女朋友戴了一天,送給垃圾桶了…首先,智能手環的本質作用之一就是量化我們的肢體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否真實有效,是一個問題。其次,數據拿來幹嘛?
再者,就目前,智能手環正在代替手機的部分功能,但手環的可視面積有限很難完全的取代。
最後,真實感受,那些數據對我個人來說意義不是太大了,除了分享給他人之外,沒什麼實質性作用,就和我第一點提到的一樣,有沒有科學依據。但這之前我養成了某些良好的習慣,比如規律運動。其實,重要的是產品商要推出活動才能讓我重新關注它。帶了很久我漸漸覺得手腕有些難受,現在有一段時間沒帶了感覺手腕很舒服。帶手環8個月了,每天都帶著,白天黑夜,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裡依賴。沒有手環我睡不著,主要是想看看自己睡眠數據怎麼樣。而且白天帶著,計步功能還是讓很有成就感。
觀賞價值大於實用價值~!
推薦一個最近大家都在玩的跑步堅持平台「不跑就出局」,裡面的跑步愛好者很多人用,我看他們評測過小米手環,雖然被老公吐槽不準,不贊成我帶,但我還是堅持帶了幾個月。
好處很明顯,每天都盡量完成11000步的目標,讓自己多走路了。有時候回家癱著,想想今天還沒完成,好不容易連續完成的天數就要被打斷了,逼著自己出門走走。爬樓梯也多了,代替坐電梯。震動鬧鐘挺好的,不用早上被鈴聲驚醒。就是夏天帶著不太好看,所以光膀子後就沒帶了。
前天手環丟了 小米的( 別笑) 丟的時候沒什麼感覺 但是這兩天每天早上被手機生硬的鬧鐘叫醒的感覺和起床之後的狀態 真的只有一句話 日了狗了! 米環給我最實際的作用就是智能鬧鈴和來電提醒 別的真的感覺是雞肋 個人感覺 勿噴!暫時對手環和智能手錶處於觀望狀態 期待功能的進一步完善
1其實感覺跑步和睡眠檢測對懶人來說意義不大,純粹看著玩2屏幕解鎖實用。手機設置屏幕密碼,自己用手機只需要按一下電源鍵就能直達桌面,就跟沒設密碼一樣,手機不在身旁時又可以保護隱私。3來電提醒和簡訊提醒很方便,不會漏接電話和錯過簡訊。估計以後還會支持設置app提醒。
推薦閱讀:
※Nike+ FuelBand 可以完全替代 Nike+ 感測器嗎?
※減肥和減脂是一個概念嗎? 有什麼區別? 減肥還是減脂顯瘦?
※運動員超於常人的身體素質除了比賽和退役後當教練,還有沒有其他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高強度間歇訓練"效果同"耐力有氧運動"一樣?
※23歲,身高160,體重49,前天體檢心率55,心率過緩,請問怎樣才能正常~_~,是否與長期跑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