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里的戰爭跟真實的的打仗差多少?
外公口述的,打過朝鮮戰爭,人已經過世,原話大概整理如下:
一、炮彈在身邊爆炸(無論什麼炮彈),人是不會飛起來的,要麼被炮彈撕裂的四分五裂,要麼人被彈片穿的千倉百孔!趕上燃燒彈,一瞬間的高溫能把人蒸熟!頭髮鬍子全部燒焦,衣服也像燒過的紙一樣,風一吹灰燼散去,留下的是分不清長相的屍體冒著熱氣……二、中彈後的人沒聽說還能繼續保持多少戰鬥力的,步槍子彈打中人體不會像刀子一樣,進去一個洞出來還是一個洞,而是會在身體里翻滾個幾圈,搞不好子彈會在左肩進去右邊腰子出來,有個戰友就是頭部中彈,整個頭蓋骨從鼻樑處都沒了……三、沒哪個部隊會真的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炮擊開始都會躲進掩體,炮擊停止了或者炮火稀疏了上級才會下令衝鋒!四、雖然死了很多人,但沒哪個上級會不顧人命的搶戰功!每傷亡一個,連長都會在半夜偷偷流淚並且盡量把傷亡士兵的資料整理好,以供家屬接收!
最後,連長自己也沒能回來,子彈打在身體里引發了感染,在醫院耗了半年還是死了……死前受了不少苦……沒想到會這麼多贊……事實上,小時候外公講的已經很多記不住了,反倒是記得不少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劇情和台詞……不知道外公泉下有知會不會落寞……不過還好,本人在愛國這一點上還沒讓外公失望…最起碼,這輩子生為中國人死也為中國鬼!評論里最多的是致敬和對戰爭的反思,在最後我也加一點個人看法:把戰爭的宣傳宣傳成兒戲(比如國內的抗戰神劇),或者把戰爭刻畫成無意義也無價值的廝殺(比如國際上過激的反戰題材電影)都是不負責任的!戰爭是人類社會解決問題最後的手段,一個負責任的政權不會視戰爭如兒戲(比如天天喊著蕩平世界的isis和推倒美日的三胖哥),但同時也不應該畏懼戰爭(比如友邦驚詫時期的民國政府和二戰前期的英法),就像那句老話:喜歡戰爭的沒腦子,忘記戰爭的沒良心!或者反過來說也一樣:喜歡戰爭的沒良心,忘記戰爭的沒腦子……多圖約1.5MB由於撈錢爛劇的荼毒,很多人對沒看過的老電影也是嗤之以鼻,說它們是抗日神劇的始祖。那麼老電影和真實差多少呢?先來一部電影參考下:無演職表版【抗戰】小兵張嘎 1963【經典老電影】【720P高清】片尾圍攻據點時,突擊部隊被鬼子炮樓壓制,第一波拆樓隊三人,被手榴彈炸倒兩人,機槍打倒一人,全部犧牲!怎麼辦?!文武雙全快板劉一拍大腿:上土坦克!圖一到六說明了人型「土坦克」的製作過程:1、人身上披一層棉被2、澆水濕棉被
3、加第一層土
4、每層土也要澆水5、加第二層土6、加第二層棉被上吧!坦克!以下試驗是輕兵器的灰貓老大和幾個朋友14年做的,原文發在槍友會。我純轉發
傳說中的土坦克是在八仙桌上墊土鋪棉被,我找了塊1.25"厚的松木板模擬。先在上面鋪層1"厚的沙子(場地周圍沒黃土)。 再鋪層用水浸濕的薄棉被。然後再鋪層1"的沙子, 最後再鋪層用水浸濕的薄棉被。
實驗用的是三八大蓋,140格令彈, 射擊距離大約30米, 木板大約傾斜45度,模擬日本鬼子從炮樓上射擊。射擊後檢查,子彈只在木板表面留個坑。而且彈頭居然找到了。因為土坦克效果太好,決定實驗第二次,去掉一層棉被和沙子,只留一層。再次射擊檢查
棉被彈孔沙層彈孔木板上依然只是個坑看背面,還以為擊穿了。仔細觀察, 是跳彈打在石頭上反彈造成。
為了確認三八大蓋威力,垂直射擊木板,結果像鑽頭打了個眼。正面入口背面出口
相關視頻四個全生肉本子的二戰裝備-38式步槍土坦克形制多樣,並沒有制式可言,但是根據老兵回憶與史料記載有兩種,筆者將其分為Mk.I型、Mk.II型和Mk.III型。土坦克Mk.I以獨輪車為基礎,由1人推動,將門板或八仙桌固定在前方,門板、桌面上鋪上棉被,再拍上泥土,外面覆蓋棉被,總共要7到8層棉被與泥土——就形成了土製的防彈複合裝甲。
土坦克Mk.II則是Mk.I的升級版,其裝甲與Mk.I相同,而行走裝置更為完善,是1台四輪車。據晉察冀軍區11軍分區通訊兵趙舉回憶,1943年,他們部隊就製造過Mk.II型土坦克——由幾根木料釘成一個長方形的架子,底下安上4個軲轆,架子上覆蓋七八層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打仗時,架子裡邊站4個人,2人推著架子往前走,另2人抱著炸藥跟著。
Mk.III則是進一步的改型,敵後抗戰軍民在土坦克上架設了一挺捷克造(ZB-26)輕機槍,但是Mk.III型土坦克數量很少,且最後被放棄,原因是其使用效果不佳——架設機槍導致防護能力被削弱;機槍射擊精度很低,無法有效壓制炮樓火力;且發射機槍會導致行動速度變慢,與「快速突擊到炮樓火力盲區部署爆破手」的作戰目標相違背。
根據老兵的回憶,筆者還原土坦克的作戰流程大致如此——
首先,要秘密將土坦克前出部署到預設出發陣地,或者秘密抵近炮樓,現場組裝土坦克。抵近有利於形成攻擊的突然性,也能盡量縮短日偽軍火力反應時間,最好利用夜幕等影響日偽軍觀測的有利天候條件。
日偽軍炮樓守備部隊的火力很弱,最強重火力是擲彈筒或迫擊炮,這些武器需要開闊的露天發射陣地。因此在攻擊的第二階段,掩護部隊要努力將外圍敵軍殲滅,至少將他們逼入炮樓,阻止至少干擾敵軍發射重火力,掩護土坦克前進。
最後,土坦克利用自身「裝甲」頂住日偽軍火力,抵近至炮樓下方,部署爆破手,並迅速撤離,最終炸毀炮樓。炮樓這種高大的火力點根本不適合近現代戰場,如果出現在歐洲幾乎瞬間就會被摧毀,但卻是敵後抗戰軍民實實在在的心腹大患。當擁有真坦克的政府軍被打得人仰馬翻,頻頻放棄國土時,孤懸於敵後的抗戰軍民只能靠自己建造「重裝備」。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本子的二戰裝備-92式重機槍(黑白戰鬥影像)相關回答為什麼近十年來抗戰電視劇偏愛描寫「紈絝少爺」「江湖大佬」參加抗日? - 馬前卒的回答是否有影視作品詳盡反映了「三三制」的步兵戰術? - 昏庸無能李長蠢的回答為什麼有些上過軍校的軍事將領在戰場上的表現反倒不如不識字的「泥腿子」? - 昏庸無能李長蠢的回答一日本友人最近突然對國產抗日劇起了興趣,有沒有不那麼雷的國劇推薦? - 昏庸無能李長蠢的回答首先謝謝大家的祝福,很感動!姥爺回國後轉業當了一輩子老師,教地理。他是我佩服的那種人,很有才,會各種樂器,會搞小發明,目前身體還很硬朗。
關於第180師是否被全殲這個問題,我想我表述的可能不太準確吧,我不是學軍事的,對軍事也是一知半解,但可以肯定的是180師的建制被打沒了,這是老爺子親口告訴我的。
還有我姥爺還保存著這張照片,過年回家我會拍下來。
其實老爺子給我講過這些事後我看過鳳凰視頻的一個關於180師的紀錄片,名字忘了,大家有興趣可以搜,記得視頻後面有個郵箱說尋找180師的老兵,可惜我當時發了郵件沒有回應。可能是視頻有點久了的原因吧。我回家一定再像姥爺請教,甚至可能排個視頻珍藏下來。
再次鞠躬感謝大家。
姥爺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所在的部隊是抗美援朝時期被美國人全殲的部隊,第180師。所以,他不太願意提起這段往事,直到去年我出國前和他促膝長談過一次,才知道他是這個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打過敗仗的集團軍的一份子,才知道他是一名醫務兵,才知道他們班為了保護藥品錯過最佳撤退時間,才知道在那個時期因為營養缺乏很多戰友都是夜盲症,才知道夜晚為了渡河淹死過多少人。我很佩服姥爺他們班一捆手榴彈守藥品等著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壯舉。這是我唯一認為和影視劇比較像的一點。最後姥爺給我看了他們班跨過鴨綠江前的合影,我問姥爺照片上的人都還有聯繫么?姥爺說,一半的人沒回來,另一半的人就剩下他了。姥爺指著照片上的人,一個一個給我講他們的故事,從班長到最小的兄弟。聽他講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隊伍也是會打敗仗的,而且有可能是大敗仗的,原來戰爭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影視劇中的主角的,因為他們的故事都那麼多而且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姥爺今年83了,祝他健康長壽。謝謝大家的祝福和評論。
姥爺前幾年已經去世了,不過在我心裡感覺他還活著,只是離得比較遠,忘了給我掛電話而已。
關於缺醫少葯那個,補充一點點。
我姥爺說過戰爭期間他曾經三次差點死掉。其中有一回負傷之後,開始打擺子,也就是得了瘧疾。戰友抬著他走,後來實在是嚴重,大家都擔心他挺不過去。那時候聽說鴉片能治這個,他們連長不知上哪兒弄來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兒鴉片給我姥爺喂下去。姥爺昏睡了三天三夜,把他連長和戰友都嚇得以為他死了。等到我姥爺醒過來,打擺子也好了。對啦,那年姥爺十九歲。再次謝謝各位的贊與感謝。我也很高興能將姥爺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鞠躬(?????)么么噠~2016.10.29
— — — — — — —分割線— — — — — — —以下為原答案:
說一點細節。我姥爺曾經是四野的一員,參加了解放戰爭。他說急行軍的時候,行李扔在原地,全部輕裝上陣,後續部隊會來收拾行李的。行進的時候,沒機會休息,走路都能睡著,大家都是邊走邊睡。休整的時候,聽到原地休息的口令,所有人倒地就睡著了,不管當時是下雨還是下雪,躺著的地方是泥水還是泥漿。衝鋒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害怕,所有人都殺紅了眼,別的都感覺不到。打完仗的時候,先鋒部隊直接就走了,勝利一方的後勤部隊打掃戰場。誰也不認識誰,敵方和我方屍體一起處理。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墓碑和哀悼儀式。病了的時候,因為條件艱苦,沒有葯,很多傳染性的疾病都無法及時醫治。得了什麼病只能等著自己好,靠著聽來的土方法,挺過去的就過去了,挺不過去的誰也沒辦法。我從小就知道今天我們的生活有多幸福,知道戰爭的可怕,和平的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每次回老家,路過人民英雄紀念碑我都要去鞠躬。那些為了新中國流過血汗,甚至奉獻生命的人們,那些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我的父親直到退休,領到一筆錢,才知道自己參加過保衛還是收復西沙的戰鬥。
他是海軍通信兵,有一次被上級選去收發密碼電報整整一周。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是實戰——事後得了一個多少小時無錯誤的嘉獎,當然更不知道自己收發的密碼是什麼意思。
然而檔案里記載了,參加xx戰役,獲得嘉獎。
-------ps. 其實做海軍最寶貴的特質是:不暈船……記住戰爭不是為了畏懼,是為了更努力,更有尊嚴的活著。
—————————————分割線———————————
說一條很直接的。大多電影電視劇里看的那些戰場,遍地是橫陳的屍體,演員們敬業地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完完整整,最多臉上糊了灰,流點血。
現實是什麼樣?
斷肢殘臂,剩一半腦袋,上面留著漿下面連著牙齒;
膝蓋和後腦勺貼在一起,關節扭曲,扯爛,還連著筋肉;半拉肚子,內臟炸得稀爛混著土灰凝固的難以分辨。凡此種種,才是真正的戰場。
而影視劇里的那些,為了避免血腥的場面嚇到久歷和平的人們,已經和真實的樣子相差的太遠。
戰爭不是「我軍攻佔xxx地區,全殲敵人55000,俘虜170,陣亡人數43000」這樣空洞的數字。
更不是鍵盤俠們網上叫囂一天統一台灣,兩天踏平菲猴,三天佔領日本。和平的代價巨大。
戰爭是什麼樣子,但願你我都能記得。以上。電視劇從來就沒有真實的表現過戰爭的殘酷和血腥!!!
誰在電視劇里看過滿地肉醬??誰在電視劇看到里不得不主動放棄傷員讓其自行了斷的誰在電視劇里看過軍醫手術過程、滿地殘肢的??除了人海,誰在電視劇里看過不同戰術隊形配置的?紀錄片地址:2013-08-01鳳凰大視野 殘陽如血——朝鮮戰爭的記憶(四)-20130729鳳凰大視野真實的戰爭,完整的屍體是很少的。而且戰場上散布的都是殘肢內臟。衝鋒過程中很有可能你沖著沖著脖子上就掛了一截腸子,或者被人頭絆倒了。戰場上絕對見不到電影中步兵扎堆重逢的場景,有興趣可以了解下我國的33制。火炮威力非常大,如果你腳下的地面比較硬,卧倒,可能被震死。如果你不卧倒,會被彈片打爛然後被氣浪扯碎。電影那種重炮炮彈在身邊爆炸以後掃掃土站起來繼續打,基本不可能。通常來講,步槍彈基本命中軀幹你就死定了,打到四肢肯定失去戰鬥力。雖然歷史上有例外,比如三八大蓋配合六五步槍彈,評論里有人指出現代來講北約5.56威力也不太如意,但不管怎麼講,最差的情況命中軀幹肯定是會失去戰鬥力的,被打了好幾槍還能嗷嗷的站起來衝鋒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被馬克沁打中人極有可能會碎。。。班用機槍輕機槍必須抵肩射擊,像電影里端起來齊腰射擊基本就啥也打不著了。重機槍通常來講除了殺傷步兵,還要壓制對方的火力。而且有經驗的機槍手不會把臉朝前射擊,這樣很容易就被人順著槍口火焰打死了,正確的姿勢是身體側開,只用兩個手保持機槍掃射。重機槍有槍架而且殺傷面積大,所以不用臉趴那瞄準。攻城梯一定要比城牆矮一截,否則人家拿根棍子就把梯子給你推翻了。最重要的是,中蘇軍隊,帶隊衝鋒的是指導員/政委,舉旗的必是共產黨員。是不是跟很多人想像中邪惡的共產主義完全不一樣?暫時想到這麼多。更新,戰場最忌諱耍酷,要嚴格按照平時訓練戰術動作來,如果像電影里一樣,大吼一聲兄弟我要為你報仇,然後端著輕機槍躍出戰壕射擊,死定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動作都可能導致死亡,比如敘利亞內戰里,經常有人躺在地上射擊,然後腿部在牆後面,打完一輪蜷身往牆後面躲,這就屬於擺拍,真是接火的情況下,這麼干一蜷身十有八九被幹掉,一定要低姿匍匐,低姿匍匐,低姿匍匐,否則任何多餘的動作都能要命。踩上地雷猛的躍開沒有卵用,還是會被炸的滿身彈片缺條腿,不過很有可能死不了。抗戰的雙方的火力密度根本達不到近些年電影所描述的,有興趣看一看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基本就是那樣,什麼炮火連天都是屁話,中國軍隊沒那麼多重武器,日本也不過是一場戰役炮兵加空軍投彈8萬噸彈藥的貨色,跟蘇德戰場炮火準備都能打掉百萬噸彈藥的投送量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戰前前線的集中戰前動員是不存在的,因為你嗷嗷的鼓舞士氣,對方前沿炮兵很容易聽聲辨位確定你的位置然後一炮幹掉你。歷史上有教訓。我外公,當年在淮海戰場上,馬上要開戰,他們營指導員是個新來的知識分子,把營內軍官指導員都叫到開動員會,嗷嗷的鼓舞士氣很熱鬧,結果被國民黨炮兵測到方位一炮把一個營的軍官全報銷了。。。戰前動員都是開小會。再更新共產黨的軍官並不都是李雲龍,也有傻子。還是根據我外公口述,解放戰爭,有一次部隊一字長蛇陣行軍,前鋒已經和敵人發生了接觸,根據他老人家的作戰經驗,這時候必須馬上展開隊形準備戰鬥,然並卵他們的連長牛逼呼呼的命令部隊原地卧倒不要動,抽出王八盒子大吼一聲,同志們,不要擔心,人民看著我們呢!說完爬到一棵大樹上用望遠鏡觀察敵情,被對面一槍把腦袋打沒了。這時候敵人已經開始火力覆蓋,用我姥爺的話說,聽子彈的聲音基本就在腦袋上飛過去,當時就想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該嫌不舒服把繳獲的鋼盔讓給別人了,這次死定了。但是不想死啊,然後就用手在地上拔出來一個坑把腦袋挪進去,等火力稍弱部隊就開始潰散,跑的哪哪都是,部隊打散了以後,我外公花了倆星期才找到部隊,說起來這事兒就很激動,說這蠢貨害死多少人啊!國民黨方面也不都是慫貨,電影里打七十四師那是碾壓性的勝利,真實的情況是你吹衝鋒號衝鋒,對面等你沖的很近了也吹衝鋒號,雙方白刃戰七十四師的兵戰鬥力非常強,根本就看不起共產黨部隊,一通白刃戰就把解放軍殺回去了,雙方一天之內多次白刃戰,而且次次解放軍吃虧,最後終於把七十四師打垮,清理戰場遠遠發現一個山溝里好多兵,看到你既不緊張也不慌亂,秩序井然,你跟他們喊話他們還跟你打招呼,離得比較遠所有人都以為這是自己的部隊,結果,這麼多人就是七十四師殘部自動歸建的,突圍跑出去了。。。每次說到這裡老人家都感嘆,不愧是跟日本人拼過刺刀的高小生,素質太高了,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部隊也不敢說能做到歸建突圍。打完仗解放軍部隊也殘了,運動休整,整整倆月沒有投入戰鬥,據他老人家估算,傷亡至少八萬起,因為很多連隊都已經沒人了。渡江戰役,武漢段,根本不是電影上那樣炮火連天強渡擊潰敵人。當時在江邊上準備了很久,因為第二艦隊在江面上,渡江根本沒戲,突然有一天艦隊開走了(後來才知道是林遵起義了),這時候就下命令準備渡江,渡江當天中午對面開始開炮盲射,打得很猛,打了一下午停了,天一黑就渡江,謠傳江里有水雷,船夫說到岸了他們就跳進水裡,結果水直接淹到脖子(我外公一米八五左右),原來是船夫怕被水雷炸死,讓他們提前跳,自己搖了船跑路了。。。上岸以後一個敵人都沒有,找了半天在戰壕里找到一個看起來也就十四五歲的兵抱著槍睡的呼呼的,踢了幾腳才醒,這邊準備喊繳槍不殺,結果剛喊個繳,這傢伙就說我投降,你們讓我回家吧。。。更新按照我姥爺的故事,渡江完了他並沒有往南進攻,而是去了上海,繼而從上海一路打到福建,箇中原因我也不清楚,老人家14年已經去世,有了解這段歷史的可以補充下原因。江浙一帶共產黨的群眾基礎很弱,因為這個地方在民國也算是比較富裕的,而且這個地方自耕農很多,根本不用咋搞土改,所以江浙一帶基本就是打仗,而且當地的群眾對共產黨並無好感,但是解放軍軍紀嚴明,所以群眾也並無惡意。但是這時候戰鬥烈度相對已經降低了,除了幾場激烈的解放城市的戰鬥,很多時候基本就是追著國民黨軍隊跑,大量的國民黨軍隊整建制起義或者投降,戰利品也越來越差,打七十四師,繳獲的卡賓槍湯姆遜爆破筒迫擊炮數量巨大,還有美國銀酒壺(其實就是不鏽鋼的,當時不知道),瑞士手錶,美國墨鏡,美國煙斗,洋酒,駱駝香煙,咖啡,橘子粉(這是個啥不知道,我姥爺自己也沒講清楚),大量的美國醬牛肉(就是牛肉午餐肉罐頭)等等以前從來沒見過的東西,軍官都是尼子制服,皮鞋。等打到福建,繳獲的槍械還沒有解放軍手裡用的好,經常有打禿膛線的漢陽造,丟失通條的中正式,生鏽的馬克沁,還有很多部隊根本不用打,聞見你做飯的香味他們自己就來投降了,放下武器就狼吞虎咽的吃飯。。。官兵的衣服還沒解放軍的好,而且還有穿草鞋的兵,由此可見戰爭確實已經馬上就要結束了。唯一的收穫是部隊里流傳師部的參謀去海岸看到了克虜伯大炮,那個炮比屋子還大,而且據說還可以用。。。總之很乏味,部隊已經開始萌生了準備回家種田的想法,我姥爺就做好準備復原回家種地。然而究竟還是沒種成地,為了防止部隊絕大多數人都琢磨回家種田這樣的事情發生,軍隊領導也很著急,因為當時有文化的人太少了,而且幾十年的戰爭,所以解放軍內對這種和平了想回家種地的思想大部分政委也沒有辦法,結果師政委給全師軍官開會,說,你們以為沒事了?我們還要解放台灣呢!還有美國人沒打呢!所以同志們不要總想著回家種地,滋生厭戰思想!大家一聽,對啊,還有仗沒打完呢!也就不提回家種地這回事兒了。我姥爺每一次講到這裡就會說,這傢伙真是個烏鴉嘴。。。當時部隊里流傳上層請求蘇聯給200架(或1000架?老人已經去世也沒法核實了)戰鬥機,幾十艘軍艦用於解放台灣,但是斯大林拒絕了,軍內指戰員對蘇聯也有不滿情緒,說好的共產主義是一家,無私友愛,怎麼要軍艦飛機解放台灣又不給了?後來通過各種材料我才知道中央要求蘇聯給飛機和軍艦解放台灣這事兒還真是有的。。。我姥爺建國以後做了第一批裝甲兵,作為新中國第一批軍校生,據他老人家形容,軍校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頓頓有肉,物價很低,考試完了同宿舍聚餐,花不了幾個錢就吃一桌子肉菜,還可以喝茅台酒,但是蘇聯菜很難吃,吃來吃去就是土豆列巴紅菜湯。最大的問題是教官都是蘇聯人,講課旁邊一個翻譯給翻,講指揮學還能跟上,但是一講到柴油機原理這種專業技術翻譯也特么歇菜了,於是一堆小學都沒上完的半文盲和進了部隊才學識字的文盲為了聽課和考試竟然把俄語學的精熟,現在很多蘇粉喜歡吹T34是最好的坦克,其實我姥爺回憶,蘇聯教官在課堂山都說了,T34根本不算啥,斯大林2號才好。。。你看,蘇聯教官都說了,T34根本不算啥,也不知道很多NC粉哪來的勇氣吹一個自己都沒見過的東西。而且蘇聯教官還順道講了自行火炮的發展歷程,二戰時期自行火炮炮塔都是固定的,是蘇聯發現了這樣對於改變射擊位置不利,在斯大林2號的平台上發展自行火炮,開始採用坦克一樣的旋轉炮塔。他老人家講,坦克可以涉水,但是盡量避免爛泥塘,一是容易托底,在爛泥塘里坦克托底基本就成了活靶子了很難救,最重要的是就算不託底,在機動中只要炮口戳泥,分分鐘炸膛。當時他們在一次學習成果表演中,他駕駛坦克高速通過一片泥地,然後炮手開火,當時我姥爺在駕駛席就聽著火炮的聲音不對,似乎是被什麼東西捂住然後爆炸一樣,為了搶第一名也沒仔細想,回到檢閱台前面車組上檢閱台,敬禮,然後首長哭笑不得的指了指他們的坦克,我姥爺回頭這才發現炮口開花了。。。所以坦克必須過爛泥塘,要麼封炮口,要麼就必須把炮塔轉向後方。老人家還有幸參加了坦克潛渡試驗,姥爺說,他本人是不願意去的,因為擔心這玩意在水底下,被憋死了咋整,萬一出了故障,出都出不來,不過這任務很光榮,執行任務完畢十有八九是要陞官的,於是一咬牙,寫了遺書,就去了,在水底下坦克即便是密封完畢也是會有些許漏水的,把一個車組的人給嚇的夠嗆,我姥爺當時心想,這估計是要交代了,沒死在戰場上,給淹死了,真憋屈啊,在水底下高度緊張,一點都不敢放鬆油門,坦克從水裡出來感覺都快虛脫了。。。在訓練中,大量的教具是日本坦克和美國坦克,姥爺說跟T34和美國坦克比日本坦克算個屁,不僅是火炮威力小,裝甲薄弱,最重要是機械性能很差,而且還是汽油機,動力很不好,竟然會在行進中莫名其妙的熄火,需要車組下車維修,有一次熄火他老人家趴在排氣口研究到底是什麼故障,結果發動機不知為何又啟動了,噴出來一股黑煙和一片黑糊糊的東西,糊在眼上差點沒瞎了,所以老人家對日本的機械絕無好感,直到後來坐了皇冠轎車,竟然又開始喜歡日本汽車,說是坐著舒服。但是就坦克來說,因為網上總有人吹噓二戰美國坦克很舒服,我還專門問過姥爺,他對此的評價就是那些人是放屁,坦克還有舒服的?都是坐在罐頭裡叮叮咣咣的。。。
要問:電視劇里的戰爭 跟真實的的打仗差多少?我認為差得很遠。他為了突出中心思想 必須有誇張,沒有誇張成了流水帳了,結果沒有人去看,達不到作者的目的。比如:《我的戰爭》這部電影。又喝酒的,有搞對象、有男、女兵混雜在一起,在戰場上搶救傷員非常生動 熱鬧。實際上朝鮮戰場上都沒有這些,我知道軍隊就不準喝酒。只知道這一個小時 我活著,下一個小時就不保險,那裡有心思搞對象。我知道 軍隊除了後方醫院,文工團有女兵之外,戰鬥部隊沒有女兵。我要知道 我能活到今天。我一定會收藏一些紀念品。
最大的差別在於兵力密度。引用一下杜普伊的《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由於榴彈炮和機槍的出現,現代戰爭每個士兵佔據的戰場空間都是以萬平方米計的,就算重點地段密度提高十倍,也是幾千平方米一個兵,每平方公里一個連上下。二戰時候,美國一個純步兵排的防禦正面都有幾百米,這意味著除了集結地域外,就算航拍主戰場,鏡頭也只能掃到幾十個人,旁邊還有許多難以通過的地形近乎空地,只有間隔很遠的哨所保持監視。你猜大多數觀眾喜歡這樣的戰爭電影嗎?承認這能反映一場大戰嗎?當然不會,所以……補充1:不要以為上面的數字很驚人,4000平方公里不過是縱橫60多公里的一個正方形,放到大多數地區也就是一個縣到兩個縣的大小。十萬人的軍隊防守一個縣方圓幾十公里的土地,聽起來是不是就沒那麼分散了?但哪怕是東部發達地區,一個縣的土地依然包括廣闊的原野,足以把十萬大軍分散到很難用攝影機捕捉的程度。補充2:看評論就知道為什麼影視作品要故意製造兵力密集的錯覺了。
相關回答:
史上有哪些搞笑、奇葩或者意想不到的戰爭? - 馬前卒的回答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戰敗主要是因為軍事策略失誤嗎? - 馬前卒的回答
歷史上有哪些看著挺激烈卻沒死幾個人的逗比戰鬥? - 馬前卒的回答@擅長遺忘謝邀。
首先聲明,對於一個遠離戰場三十載的國家裡的我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都純屬意淫。在這裡我只說說我曾聽一名當年戰場老兵的口述:1985年八月份,我所在部隊接到通知被派往老山戰鬥前線,那時的我是個剛從軍校畢業的軍官,心中充滿了報效祖國的志向,我們連隊的其他新兵蛋子也都興奮不已,躍躍欲試。在去往前線的路上有些人還會時不時開個玩笑,惹得大家一陣爆笑。到達老山地域後,組織根據我的請求,把我分配到了被人稱之為「八十年代上甘嶺」南側八百米的某陣地。這個陣地,在步兵防禦的最前沿,也是炮兵最靠前的一個觀察所,距離敵人還不到一百五十米。我和另外一個戰友(具體名字記不清了,只記得姓劉)住在一個高不到一米二、深二米五、寬一米七的貓耳洞里。耳邊時不時地會想起零星的槍聲和陣陣炮聲。去了後有那麼幾天,根本就沒見過越南人。有一天傍晚,天剛擦黑兒,我們趁還有一點亮拿著炮隊鏡觀察陣地,老劉突然說想抽煙(其實明令禁止不許在戰場抽煙的),隨後他拿出火柴點了一支煙,就在快抽完煙的時候,一發子彈打過來,我大腦一片空白,回神看老劉,半隻胳膊已經沒了。後面的事兒我就不細說了,每天的戰場生活其實大致都類似。
其實大部分士兵在都會十分害怕。但那些沒什麼經驗的新兵蛋子卻會興奮不已。在被運往前線的路上,他們的心情也都會十分明朗。但經歷過第一次實戰後,看到戰場那種血腥的畫面後,這種明朗的心情就會發生變化。大多數士兵都會變得十分平靜,有些士兵甚至會變得抑鬱,但大都會盼望著早點離開戰場。另外在這裡我還想說說我看到的一個高贊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716820/answer/125977417
這其中說,由於榴彈炮和機槍的出現,現代戰爭每個士兵佔據的戰場空間都是以萬平方米計的,就算重點地段密度提高十倍,也是幾千平方米一個兵,每平方公里一個連上下。二戰時候,美國一個純步兵排的防禦正面都有幾百米,這意味著除了集結地域外,就算航拍主戰場,鏡頭也只能掃到幾十個人,旁邊還有許多難以通過的地形近乎空地,只有間隔很遠的哨所保持監視。真不希望這種紙上談兵的說法誤導廣大吃瓜群眾。兵力密度的演算法通常是兵力數量與作戰正面寬度的比值。用人數比面積是不對的。兵力密度分為戰役兵力密度和戰術兵力密度。這位答主說的可能是戰役兵力密度,但電影鏡頭所表現的只能是戰術,戰鬥層次的場景,所以應該算戰術兵力密度。有興趣的去算算二戰中諾曼底登陸灘頭陣地上同時數以萬計的盟國士兵的密度,算算硫磺島戰役上一個小島上美日加起來近十萬人的密度。多的不說了。即便排除我以上舉的兩個例子,一般戰場上,兵力也都是相對集中的,如上所說,美一個排的兵力防禦正面有幾百米,但絕不是這一個排的人平均撒在這麼大面積上的,人員還是會相對集中的。集中兵力的原則在機械化戰爭時代是絕對真理。之前美國找了個理由打伊拉克戰爭,央視播過一段戰鬥,整個過程半個多小時吧,前面坦克,裝甲車沿路往前走,然後有開槍的,他們就向槍手那個建築開火,坦克進去打了又退出來,等了好久。差不多消停了,一兩公里外樓頂上趴著錄像的步兵小隊才起身準備出發。
還有幾次看戰場錄製,美國兵說是遇到敵人了,就是朝可能有敵人的那個方向傾瀉子彈。
敘利亞政府軍坦克上的錄像,走走停停,然後朝可疑目標開火。
所有過程除了自己人發出的聲響,周圍靜悄悄,你看不到敵人,但是敵人就在那。在看慣了戰爭電影的人看來可能枯燥乏味,但是想想戰場上都隨時要丟掉性命,戰場那種未知的寂靜才是最可怕的。---------------改了改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的很,請諒解。真實的戰爭只會讓無數母親失去自己心愛的孩子。趙佔英烈士 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58分隊 入伍時間:1982年1月, 在1984年4月28日清晨 對越還擊戰中,遭炮擊,大腿及屁股全部炸掉 烈士的媽媽每月領取當地政府28元的生活費,因為沒有路費,20年之間沒有去看過自己親生的兒子。後來在社會各界人士幫助下終於去烈士陵園看到了兒子烈士墓,場景令人心碎不已。
國軍智商不低鬼子可能更高,徒手是不能把人撕開的,普通槍械打下飛機的可能幾乎為零,擂鼓瓮金錘可能比拳頭還要小,威風凜凜的將軍很可能只是個有點滑稽的小老頭,斷斷續續交代完許多話再咽氣的機會不多,100毫米以上的炮彈近旁爆炸卧倒無用,ak射中肚腹以上基本活不成---------------冷兵器衝鋒靠隊形,熱兵器衝鋒必須前後左右無規則分散,所謂人海也不是漫山遍野都是人,畢竟養那麼大孩子都不容易。冷兵器時代戰場上大規模掄刀互砍屍體漫山遍野出現幾率不像電視那麼高,大規模的殺傷多在一方潰敗後的追殺階段,所以有組織的敗退對於保存有生力量東山再起很重要。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是一句口號,抗戰時期彈藥最珍貴也得平均兩千發子彈才能完成這個任務,在電視上響一百響還不掛一個估計你早就換台了。戰壕里敵人上來前,大家都縮在最下面,敵人上來了,只是留最小的觀測點射擊甚至用潛望鏡觀望隨便對空扣扳機,對,就像新聞聯播上的阿勒頗,幾排腦袋隨著戰壕高低起伏那是好靶子。英雄持弓箭一對一狙殺對手場面極少,大規模的朝天箭雨發揮的阻滯擾亂陣型附帶殺傷作用才是正道。無論冷熱兵器,戰場上會有無數翻飛斷肢拋灑的內臟甚至白花花腦漿子,影視作品大部分都是完整的。
@George Carpenter 關於彈藥基數的內容,全錯。
1,彈藥基數是以武器為單位,不是以時間為單位。2,1979年對越作戰的時候,解放軍師屬以上火炮,沒有哪一種的基數是50發。3,一天打7個基數,MY GOD,這是個什麼概念。舉個例子吧,40師從5月2日到7月31日,歷時三個月,消耗最大的師屬火炮彈的數據是10.6個基數。4,這位作者氣量忒小,我指他的謬,於是乎他便祭出屏蔽大法,23333。-------------------------------------------------------------------------------------------------------------------@George Carpenter 深夜更新,我就笑笑,我不說話。就和EVE的各種空戰熱血視頻和EVE實際玩起來的感受之間的差距一樣。
我爺爺那時候是汽車兵,開始是國民黨後來將領帶著投誠共產黨,內戰抗美援朝啥的都參加過,爺爺過世很多年了,聽奶奶說夜裡打仗,開了車拖物資,不敢開燈,一開炮彈就飛過來,就是開幾秒,然後記好眼前的路,然後關燈狂飆,車呆過的地方立馬被炮火覆蓋。唉,爺爺去世太早了,不然一定有很多我們不知的情況。向所有為了新中國灑熱血的戰士致敬!
cod和武裝突襲的差距
說說爺爺的故事吧。老兵,打過康巴叛亂。
爺爺現在七十多歲,肩周炎,風濕,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的老年人疾病幾乎他都有。醫院沒少去,平時也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只有晚輩們齊聚一堂的時候,才會很開心很燦爛的笑。
然而這樣的爺爺,在之前一家人遊玩時的一件事,令我記憶猶新。
那種打bb彈的步槍打氣球 不知道大家玩過嗎?我們去打,打中不給錢,沒打中,兩毛一次。
我的眼神是最好的,奶奶,父親等,都不如我,每一發我都認真得瞄準,瞄準好幾秒發射,命中率極高。交五塊錢能給我打很久。爺爺是不願意去的,「你們玩就行」他如是說,不願意去打的爺爺,在我的勸說下,終於答應,交一塊錢,去打一打。
老花眼的爺爺,拿起槍的那一刻,神氣我從沒見過,站里射擊的姿勢在一個有糖尿病的乾瘦老頭身上,如此的帥氣。瞄準氣球的眼神,似乎已經銳利到足以戳穿敵人的心臟。一個瞬間,從拿槍,到站里射擊,到打出第一槍,緊接著便是第二槍,第三槍,槍槍命中,雷厲風行。從未見他如此精神。
一塊錢不是被扣完的,是兩分鐘打了幾十個氣球之後爺爺不想打了。
爺爺在那之後一次跟他的兄弟吃飯時,講出了不想打的原因,我也坐在邊上
「當時我的戰友,就晚上站哨,就被敵人抹了頸項(hang二聲),還有半夜上廁所被敵人抹了頸項的,敵人鬼得很,就躲到草叢頭,不動,等我們的人過切,他們就拿刀砍人。我又想給他們報仇,但他們又不跟我們正面打。當時下來,我們犧牲了十二個戰友,好慘哦!」我想,這就是爺爺不想拿槍,而拿起槍又如此殺氣的原因吧。
這有電視里那樣吹個衝鋒號就一起氣勢洶洶的衝鋒嗎?沒有
這有電視里那種把生死形容為國家大義,為之犧牲而後快的過度體現嗎?沒有爺爺為什麼還想去戰鬥呢?我記得他說過「沒得那麼多為了國家,我就是想給戰友報仇。」戰爭沒人不知道是殘酷的負和博弈,如果不是必須的戰爭,那最好還是不要開始。這不是遊戲和影視作品裡那麼有娛樂性的東西。
但如果是國家遇到了必須的戰爭,我想我也會參軍。不想打,不是怕!太大了。
我姥爺的一個戰友在做地雷和炸彈的時候出了意外。雖然不是成品,威力可能一半都沒有。但雙手炸飛、臉燒爛、肚子開了個大口,腸子「嘩嘩嘩」得往外流。
我姥爺是軍醫,搶救半天,送到戰地醫院就犧牲了。
所以,影視劇里那種揚起一點點土,還能讓主人公蹦躂兩下就躲開的地雷和手雷、炸藥包純屬扯淡。離那麼近早炸稀巴爛了。推薦閱讀:
※有哪些震撼人心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有哪些高質量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變形金剛》里單體戰鬥力誰最強?
※现实中真的有书中所说的那种「绝世美人」吗?
※為什麼科幻迷不承認超級英雄電影為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