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工科真的會影響文筆表達吧,求問怎麼樣可以兼顧?


對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我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用英文寫日記,同時也讀了許多英文小說。那時候我的日記中常有寫景和抒情的段落,自己看著都能陶醉的那種。上了大學以後,我發現我寫日記的風格發生了不少變化,變得以敘事為主了,那種比較有「文采」的段落越來越少了。

直到有一次拿起一本英文小說,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原來大學以後,我的英文閱讀就變成以學術論文為主了,文學作品讀得少了,以至於一些在初中時很熟悉的辭彙都生疏了。不過,當我再回頭去看當年寫的日記的時候,常常發現一些詞的用法有錯誤,而當時卻不自知。

上面說的雖然是我的英文寫作,但我覺得同樣適用於母語。一方面,要想寫好文章,必須有足夠的相應風格的輸入,大量的閱讀對於你的辭彙和表達都有幫助。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你現在覺得自己的文學寫作水平變差了,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對自己的要求比之前提高了。當然說這話可能有點兒打擊人(暗示著你之前的水平也沒高到哪裡去),不過從現在開始朝著較高的標準努力也來得及。


理工科確實會讓人的思維變化,我曾經是一個很擅長寫文章的人,青春期每作文必引經據典,浩浩湯湯,大段的排比,比喻,通感,小清新營造氣氛的也是信手拈來。後來學了理工雖然自己也不太感興趣但人就變得比較務實。我來問你兩個問題:

1)你還想回到過去那種狀態嗎?

2)你覺得以前的狀態真的是你的真實生活嗎?

先來回答第一個,你既然這麼問了肯定是想回到過去那種營造意境,各種信手拈來,那其實好做到的,你想學寫景可以買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來看一下,他裡面把各地景色用自己內心構造的意境來描寫堪稱楷模,還有美學家朱光潛的一些作品,你可以搜知乎推薦這些都是很好的範本,你邊閱讀邊思索邊聯繫寫一些日記和隨筆很快就能恢復了。

回答第二個其實我覺得你過去寫的那些並不是自己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自己用內心構造的,為了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而已,你應該更多的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寫屬於自己的文章,這時候推薦你閱讀《文心》,把自己的真實一面展現。再一個你說喜歡閱讀歷史和經濟學,其實歷史的本質就是關於人的故事,經濟學很多大師比如張五常,曼昆寫的作品其實都是通俗易懂並不會營造很多讓人不懂的意境,所以你不妨多去嘗試不同的文筆看看自己喜歡那種。

最後希望你在寫作的路上不忘初心。


我覺得理工科對寫作是有促進作用的。

比如說,理工科寫作要求句與句之間要有銜接,最好前七個詞以內出現和上一句相關的詞(連接詞、代詞或者近義詞一類的)。這種訓練能夠讓行文變得很流暢,表達的意思也變得更清楚了。

題主說自己寫不好日記和散文了,我覺得這可能只是因為題主本來就不怎麼擅長這類文章的寫作。

先聽我慢慢解釋。所說的寫作技巧,就是把詞和詞連接成句,再把句子連接成段。沒有技巧的人大概會隨心所欲的把各種辭彙連接起來,實際上別的人並不明白表達的意思。題主大概是以前比較缺乏技巧,但是能夠想到什麼就把什麼給連起來,就產生了「自己會寫」的錯覺。而學習理工科以後思維變清晰了,可能就開始抗拒隨意的寫法。

好了分析完畢,要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不要打我=_=

另外……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學了理工科就開始看營銷和歷史。要是題主本身對文學感興趣的話,就不要放棄閱讀文學作品,哪怕只是看小說一類的東西。這裡夾帶一點私貨……我想向題主推薦乙一的小說,乙一就是一個理工科小說家哦(′ ▽ `)


讀書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習慣,你應該慶幸自己擺脫了從前的殺馬特與矯情。

「文筆」,可不是拿一些無病呻吟的辭彙以及矯揉造作的語言就能有的。

「文筆」,分為「文學素養」和「語言筆力」,也就是「文」與「筆」。

所謂「文」,指的是一個人的文字積累,以及對積累的控制使用。

比如想要表述一個剎那,用「電光火石之間,就已經……」要比「一秒鐘的時間,就已經……」要更「文」一點。

再如要表現一個人思念,用「柔腸百轉」「牽腸掛肚」就比「特別想念」要更「文」。

而所謂「筆」,指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文字使用上的戰略宏觀安排以及細緻調度。

打個比方來說,你要寫一個豪華氣派的飯店,可以由表入里,由外到內,大寫磚瓦牆,細寫碗盤筷,正寫設計奢華高檔次,側寫出入來往之人有派頭。

相較於「文」,「筆」更加關注於運用,運用自如的筆力,就像那句「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顆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一般,返璞歸真。

當然,無論如何,「文筆」都要講究個人運用,好鋼用在刀刃上,方能讓自己的筆尖在文字海洋中遊刃有餘。


題主知道為什麼狗叫比貓叫更有價值嗎?因為貓叫要不就是慵懶撒嬌,要不就是半夜發春,而狗叫一般是看到了該警惕的陌生人,或者看到了髒東西(半夜說這個真的好嗎)。

對於一篇文章而言,思想內涵就如同狗叫,文筆就如同貓叫,前者比後者重要的多。所以你不用擔心文筆被影響了。而且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學習理工科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讓你的表達不那麼風花雪月,但理工科學生的邏輯思維一般也比文科生更有條理,寫推理什麼的超級合適。

重點是,我很多理工科的朋友,寫起文章來什麼明喻暗喻,什麼通感擬人也一水兒一水兒的,絲毫不比我這個文科生遜色。所以,所以你真覺得你被影響了,估計跟學什麼關係不大,可能是自身的問題。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你成熟了,不需要用以前那種無病呻吟的華麗句子來描述人生了,幾句平平淡淡的話,就能表達你想要表達的。這是一種蛻變,也許你開始不適應,但是這是一種成長。


會的,因為長期性按照邏輯思考,和數字公式打交道,相當於一種慣性,久而久之,思維養成習慣,文字的表達能力就會越來越弱,因為我就是一個理工科的,如果想兩者兼得,只能不放棄閱讀和寫作!


會,當你的理科知識了解越多,你會發現自己不懂的也越多,看到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都不敢下筆(瞎逼),不會不懂也要裝懂,強答一發。


當然是進化。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過程中,沒有理性的升華來加持不過是空中樓閣。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因為你腹中有一千道光芒。

這種邏輯上的訓練對寫作很有幫助。

比如知乎上最厲害的一位電氣同行兼業餘作家,@馬伯庸馬親王,乃低壓配電從業人員,施耐德電氣員工,差點成同事。仔細讀他寫的東西,總有一股奇特的味道縈繞其間。

後來我聞到了,那是電火花的芬芳。

最喜歡邏輯清晰的女生了。

不過我猜你可能是沒有男朋友。

那個人會分分鐘教你什麼叫語無倫次。

親測有效。

為了你,我水一個答案。知乎會原諒我的吧。


魯迅先生教過我們:文科生要多看看理科的書,理科生要多看看文科的書。


會的,比例很大。思維方式的慣性會導致表達方式讓信息接收方無法理解。

因為,你想到的≠你說出來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

我周圍有很多理工男,擅長化簡為繁。討論、開會、傳達的時候口頭表達很成問題,都需要同事給大家翻譯,按照他們自己說的,腦袋裡邏輯「1234甲乙丙丁」很清晰,但不知道為什麼一張嘴就成了「2-丁-4……」,或者成了「我們先來說1,為什麼是1,1然後怎麼就變成了2,在1和2的問題上,甲乙是什麼位置……」很亂,給人的感覺像是個大忽悠或者騙稿費的,其實不是;

同理,文科男是化繁為簡。如果文科男會用不同的方式把「1234甲乙丙丁」的邏輯關係梳理明白然後做出間接批註和旁白,最重要的,能讓其他人聽明白。給人的感覺是氣場強烈,有領導風範。

不是故意黑理工科,只是10年就業生涯中的深刻感受。

當然,也有理工男超越文科男能實現超強表達的,譬如劉慈欣之《三體》。我個人的經驗,理工男要提高表達(講述、書寫)能力,可採用多動筆的方式(當然鍵盤打字同樣可以),因為idea化為文字的過程,就是重新梳理、再梳理信息的過程,可以改變人表達時的思維方式。同理,口吃的人也可以用長期書寫的方式使自己變得不口吃,具體可以諮詢大夫。


推薦閱讀:

理工科的女生適合報什麼專業,或者什麼專業比較有優勢?
『美國找工作』理工科非CS專業刷題轉行找程序員工作是什麼體驗?
人文學科和理工科的學術能力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如何理解根軌跡中的相角條件?
工科女跟別的專業女生的區別?

TAG:閱讀 | 寫作 | 理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