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鴉片戰爭時,主政的是康熙而不是道光,勝敗結局會有不同嗎?
01-16
把康熙扔到那個環境中,戰爭勝負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
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和英軍從武器、訓練到體制方面,差的都是一個時代。武器方面:
清軍單人裝備最先進武器是鳥槍,此槍原型是1548年葡萄牙火繩槍,射程約100米,射速為1-2發/分鐘。且清軍士兵尚未能全數配備。英軍裝備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射程200/300米,射速2-4發/分鐘。清軍火炮與英軍在樣式和機理上沒有太大區別,但由於冶煉技術的落後,清軍火炮易炸膛,射程和射擊精度都很差,更沒有瞄準器具,炮彈也很少。左宗棠後來在西北發現明代武器庫的開花彈和琵琶槍,感嘆「利器入中國三百餘年,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訓練方面:
清軍士兵的軍營生活類似今日之警察,可與家眷同住,除開操之外,與普通人相同。清軍軍官除積累軍功晉陞之外,尚有考武舉出身者,武舉分內外場,外場有騎射、步射、拉弓、舉石之類,內場考默寫武經七書。軍隊貪腐嚴重。英軍早已採用現代陸軍訓練體系。體制方面清軍主要職責系維護地方治安,防止叛變。由於清軍是以山賊盜匪以及叛變的少數民族部落為主要對手的,所以分布於全國各地。除京營及京師周邊駐防20萬人之外,其餘都十分分散。當時的清軍性質並非國防軍,而是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警察色彩最濃。在這種體制下,沿海能直接參与對英作戰的清軍相當之少,需要從各地臨時抽調兵力增援。而抽調之兵又需經長途跋涉才能參戰,作戰能力大幅下降。英軍參戰之初人數為7000,後來升至20000,而清軍號稱80萬,實際參戰總數字不過10萬。英軍乘戰艦在海上處處佔據主動,而幾千裏海防線,清軍卻需來回奔命,這10萬人,也不是一直打仗的,而是分散於各地參戰人數的總和。實際上,英軍和清軍前後有較大規模戰役戰鬥12次,除1841年5月廣州之戰與1842年3月浙東之戰清軍有兵力優勢外,其餘戰鬥清軍兵力與英軍相差不遠,甚至經常處於劣勢。
(以上資料來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把康熙扔過來,他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但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康熙在戰敗後痛定思痛,開始訓練作為常備軍的水師和陸戰部隊。參考他訓練水師收復台灣,以及他對朝政的把控能力,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中國能否就此富強?答案是不確定。英軍跟台灣不同。康熙朝收復台灣只經歷了一戰,攻下澎湖,清軍入台,鄭氏就沒有抵抗能力了。但英國人的艦隊可以以緬甸和馬來亞為基地和跳板,進攻中國。除非康熙能派人把緬甸和馬來亞平定掉。但這種跨海戰爭的難度,遠超當時中國水軍的作戰能力。
關鍵問題在於,能夠供養一支適應現代戰爭的常備軍,根本不是當時落後的小農經濟所能支撐起來的。以大清脆弱的財政制度和經濟結構,養這種軍隊超過五六年,國庫就要破產。而如果加稅,又會引起農民起義。沒有能創造大量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這個問題就無解。至於康熙能不能開放國門,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只能說,歷史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有這樣的眼光和能力。他向南懷仁學習天文、物理等自然知識,一是出於他的個人興趣,二是因為這些學問本身就是儒家傳統所鼓勵的。當時欽天監反對西方傳教士,不是出於意識形態,而是出於集團利益。
但超出這些之外的學問,我們沒有資料證明康熙也感興趣,或者有意願學習。何況,就算他學習了,他手下的大臣也會抵制。中國離歐洲太遠,不能做到整體社會與西方的全面交流,有限的交流集中在精英階層,這個格局,直到今天也還存在。至少林則徐不會被罷官被發配伊犁吧
這是一個長期得積累,康熙時期打打游牧民族冷兵器也是吃力,打幾百俄國流氓就廢了幾萬部隊,更何況150年後面對裝備更精良得英國正規部隊,清朝還扛著大刀長矛,射程幾里地而已的幾千公斤大炮,不敗才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課本上學習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我印象中就沒什麼名利雙收,飛黃騰達的?
※古代的 GDP 是怎麼算出來的?
※為什麼港澳回歸,對於香港方面有更多的報道,而澳門方面則略少?
※陳友諒與蔣介石有何異同?
※中國北方對餃子的特殊感情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