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對電力工作者有什麼影響?

最近電力改革這個問題又成為了熱門話題。如果參照國外的方案,不知道到時候是個怎麼樣的方案,對調度、輸電、配電等電力工作者有什麼樣的影響?

利益相關,本人為基層電力工作者。


參考我在知乎上的兩篇文章:

作者:流浪的蛤蟆

鏈接:電力體制改革後,普通人應該進售電公司還是留電網公司?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流浪的蛤蟆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最近關注電力方面的新聞,就知道電力行業的改革已經開始了。這輪電力行業的改革始於2014年國務院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改革從售電側起步,在各省陸續建立了電力交易中心,旨在搭建用戶和發電企業的交易平台,以服務各個發電企業和用戶。具體的改革內容是什麼呢?請看下文。

1.
背景及原因

本輪電力改革是在國內製造業成本上升,發電企業效益下滑,電網公司售電壟斷的背景下誕生的。還是那句老話,改革的本質上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國家能源局當然會在製造業、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裡面,選擇利潤豐厚的電網公司作為本輪改革的對象。

2.
改革方式

建立多個電力交易中心來搭建用戶和發電企業的交易平台,從而逐步取消電網公司的售電業務,來推行電力行業的市場化運營。

3.
改革影響

電網方面

「電老虎的時代很快會結束」

我們知道以往是電網公司來決定發電企業的上網,同時向用電企業收取電費。但這種壟斷的盈利模式很快要「一去不復返」了,電網公司以後會從那種「吃兩頭」(吃發電企業和用戶)的模式,轉型為在政府監管下收取「過網費」(過路費)的模式。商業模式的轉變往往會造成利益格局的變化,電網公司的利潤部分會轉移到發電企業和用戶身上。話句話說,「電老虎」的時代很快會結束。難怪我近來常聽到在電網公司工作的人說:「電網的效益大不如以前了」

用戶方面

「改革的核心是電價而不是拆分!」

從本輪改革的為製造業和發電企業紓困的初衷來看,大的用戶,比如沿海某城市的製造工廠,可能會購買到廉價的電力。但是,僅僅靠便宜的電來維持生存,只是權宜之計。最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來提高利潤。

發電企業

「也許能多發一點電!」

目前國內許多發電企業(諸如我之前文章提到的風電、光伏還有部分火電)半死不活,迫切希望多發電上網來為自己紓困。但從現實情況來看,能否發更多的電取決於各個發電企業與用戶的博弈。當然,政府政策導向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給新能源行業以及那些「半死不活」的電廠一點政策優惠。

售電公司

「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本輪電改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一些售電公司的成立。也就是說,我們今後看到的直接收電費的單位不再是「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了,而是新成立的當地區的售電公司。這些售電公司從性質上來說應該名會有民營企業,從職能上來說應該是「售電代理」(如果售電公司不享有是實際的輸配電資產的話)。這點上是不是跟電信行業很像,我們接觸到的那些電信服務人員都是臨時工!這些臨時工在錄取上是不用經過國網招聘考試的,嘿嘿。

在議價能力上,售電公司如果不坐擁輸配電網的資產,其議價能力會很有限。甚至毫不客氣的說,會變成電網公司以及政府單位的附庸(此處省略若干字)。若售電公司要想擺脫附屬地位,最好去收購一些電網資產(當然優先選擇貼近用戶的配電網資產)。當然,這種收購會涉及到另外一個改革,即輸配電改革。目前輸配電定價(資產評估)已經開始,輸配電的改革(輸配電網的「離婚」)也不會遠了。哈哈。

4.
未來趨勢

最近值得關注的與電力行業人事有關的新聞有兩個:一個是國網內部的人事調整,另一個是能源局的人事調整。目前的調整很可能是為中共十九大布局,也就是說等中共十九大結束,本輪調整後的能源行業新人,也許會繼續目前的改革路線。具體的政策本專欄會繼續關注。

2016/06/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流浪的蛤蟆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的電力行業未來發展如何?或許是個大話題。我先以英國的電力行業作為樣板來分析吧,畢竟英國的電氣化和工業化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英國電力行業的回顧

英國電力行業大概自上個世紀50年代(二戰以後)開始擴張,到70年代初接近飽和。

英國電力行業鼎盛時期是在60年代,今天的英國電網基本上是那個時代完成的。在這個最鼎盛的60年代里,英國的變壓器設計師匠心獨運,設計出了適合自己國家系統的新式變壓器—整合系統變壓器 (integrated system transformer),並根據此制定了一套變壓器行業規範。於此同時,各個電器生產商(EE, AEI, GEC, FERRANTI等)開始產業擴張和兼并。其中,英國通用電器公司(GEC)在60年代中後期兼并了英國電器公司(EE)和聯合電器工業(AEI)。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七十年代,隨著英國國內(這裡指不列顛和北愛爾蘭)電氣化的逐漸完善,英國國內市場也日趨飽和,各個電器生產商為了生存只好投入到海外業務,主要是前殖民地國家的電氣業務(那些國家剛剛獨立需要建設)。於是,英國通用電器公司(GEC)和曾經生產出世界第一台商用電腦的電器巨頭FERRANTI在海外業務中又度過了大概10多年的美好時光。

這個狀態直到1980年代中期,伴隨著部分電器生產商又一次遇到了層出不窮的財政困難,又一輪產業整合開始了。Dundee的BONAR LONG生產廠先賣給了挪威的一家公司,然後輾轉在80年代末期又被新成立的ABB收購,至於,FERRANTI和GEC分別掙扎到了1993和1999年破產。百年老店FERRANTI的部分業務被公司轉讓,英國通用電器GEC被法資企業ALSTOM收購。縱觀八九十年代,英國優良的電器製造企業基本上被外國收購。與此同時,電力企業也由國營的中央發電董事會CEGB被拆分成了一個大的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幾個配電公司,以及若干個發電企業和售電公司。英國電力行業實現了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分離。

20世紀英國電力行業的歷史告訴了我們,當一個國家在電氣化的時(1950-1970),它的電器製造商會擴張產業。一旦電氣化完成(1970年代),電器製造商為了消耗過剩產能會選擇對外產能輸出。當產能輸出乏力,企業生存就遇到了重重財政問題,這些財政問題最終會導致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英國電氣產業的調整。這輪產業調整的當然是由撒切爾夫人為代表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帶頭的。在這段時期里,往往會有層出不窮的減薪、裁員。據說,英國大學電氣學院的一些老師就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產業調整期間從工業界轉行入職的,他們的學術造詣使得他們熬過了八九十年代英國電力行業的蕭條,並且迎來了新世紀里英國留學生的黃金時代。相比之下,那些住在經濟適用房(council house)的英國失業工人(包括電力工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就不是那麼幸運了。

英國人慶祝撒切爾夫人的死亡(圖片來自網路)

2016/04/02

中國電力行業的思考

中國目前電力行業已經實現了發電與其他三項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分離。未來電改是否朝著英國的方向走,實現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完全分離,拭目以待。但是,可以預料的是,當一個國家逐漸完成電氣化的同時,這個電力行業應該會面臨產能過剩等問題。以下是本人對這一幕出現時候的預測:

1.
電器設備生產廠和電建集團

這兩種企業應該是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最先受到衝擊的企業。受衝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訂單減少,從而導致年終獎降低等。為了擺脫困境,各個企業可能會對海外進行產能輸出,就像英國上個世紀那幾個電器巨頭那樣。只不過,中國不同於英國,沒有一個類似於英聯邦的政治經濟體系帶來的穩定的海外市場。因此,海外產能輸出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就算中國有幾個友邦,那幾個小國能否大範圍的吸收這個超級大國電力的產能也得畫上一個問號。更何況惡鄰居相伴(參考中國在緬甸的水電投資以及中泰高鐵項目)。所以說,未來若干年,隨著國內電力行業的飽和,各個電器設備生產廠和電建集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應該會加劇。在競爭中,掌握國際領先或壟斷技術的企業才能順利佔領國內外市場。

2.
發電集團

其次受到衝擊應該是發電集團,受衝擊的體現是年發電量減少,從而導致電力企業運營虧本。在這一背景下,各大發電企業可能會競爭上網(向國網調度爭取發電份額)。同時,各個企業(如果有能力的話)也許會用金融或行政手段(對內的)來壓低原材料價格,從而壓低發電成本(我感覺國內的發電企業目前沒有這個能力去做空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部分因為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心不在中國)。如果競爭上網和降低成本還是虧損,剩下的路只有降薪裁員(這一幕在英國的八九十年代發生過)。

3.
國網公司

要知道電力行業作為能源行業,其蕭條往往伴隨著鋼鐵、石化等耗能企業的蕭條。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的企業面臨蕭條,財政赤字增加。改革,可能會盯上國網這塊蛋糕了。至於怎麼改,會不會走英國模式(全部民營化,以及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四大板塊完全拆分),筆者認為作為把持國家經濟命脈的能源行業,在那條路上即使走也不會太遠。也就是說,未來不太可能完全像英國完全民營化,很能部分民營化,即「抓大放小」,把部分虧損子企業(某級單位)售給民資企業或地方政府。然後民資企業或地方政府成立公司,再改組裁員或者返聘(種種辦法吧)。至於哪個單位會被拋棄,國網內部(尤其是財務部門)應該最了解吧。但是,一個基本的判斷是,如果一個地方設備(姑且認為是電能樞紐變壓器吧)通過負荷的經濟價值低於維護這個設備的成本之時,這塊電網就很可能是國網公司的負資產。例如,某變電站年流過負荷只值1000萬,但是人員和設備維護成本高達1200萬,這個變電站運營對網局來說就不經濟了。於是,網局會不會把這個變電站賣給地方政府或其他民資呢?事實上,在計算資產價值時,資產重要性和出售成本(包括經濟和政治成本)也是考慮因素,具體起來就太複雜了!

說了這麼多,有人擔心目前國內電力行業產能過剩,目前會不會出現筆者說的以上幾種情況? 答案是「不會」。因為就目前來看,電力產能過剩似乎是暫時的,等這幾年經濟寒冬熬過去,電力行業應該還會有若干年光景。至於若干年後,等人口深度老齡化和經濟停滯出現,我們這代電力行業工作者應該會面臨上個世紀末英國所遇到問題吧。在此,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2016/04/08

--------------------------------------------------------------------------------------------------------------------------------------------

覺得文章有用就給個贊吧,也希望讀者關注我的專欄《電力行業與能源戰略》,以後會有更多精彩的文章。鏈接:電力行業與能源戰略 - 知乎專欄


國家電網和南網有一部分要變成售電公司,比如叫南網(或者國網)廣州電力服務公司之類的,市場上還會多出一些其他零售商,比如(隨便編的名字):華能電力服務公司,國電電力銷售公司,西門子中國電力服務公司,華為電力服務公司。他們有的是發電集團的子公司,有的是外資公司,有的是民營企業,都可以從發電公司那裡購買批發價格的電,然後制定出電力零售套餐,把電轉賣給用戶,賺取差價。大用戶也可以直接向發電公司買電。

那時,剛開始你家可能每月收到電費單仍然來自南網廣州電力服務公司。也許有一天你覺得他們電費太高,或者服務太差,下個月就跑到華能的營業廳看看他們的套餐怎麼樣,結果發現華能那邊每個月便宜一度電便宜五分錢,而且送你一個空氣凈化劑。你覺得太好了就簽約了。作為南網售電部門的工作人員,客戶被這樣拉跑了,他們是不是既惱火又擔心?於是乎他們只有努力想辦法提高技術和服務水平,降低電價,用專業的服務讓客戶滿意,別人才會找你。就和你簽手機一樣,選哪個服務商,不都是看哪裡便宜又好用么。

電網另一部分則是輸電與配電公司,叫做建設主體。擁有硬體設施者,不太可能被拆分,仍然是自然壟斷。他們不參與電力市場,也沒有這方面的競爭壓力,當然也不能從電價差額中獲利,只是收取一部分的電網使用費用(加在電價里)。工作上的壓力來自與他得給這個市場提供穩定的設施和服務。出了問題,以前是企業內部的事情,現在還要影響到其他公司,有承擔各種額外的法律責任。所以他必須通過各種技術和經濟手段提高電網的安全行和穩定性。

電網的運行部門,主要是調度部門,叫做運行主體。國外一般調度部門不是屬於電網,而是歸電力監管部門管,或者是獨立調度員(ISO), 而且不能引入競爭。這一部分責任更重大。反正大家都要相互牽制,責任和挑戰會更大,但那樣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不是嗎。沒本事想混日子的人肯定擔心,真正有本事的人卻更期待。對於老百姓來說,電力改革帶來的好處肯定是很大的。

當然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可能出現一些國外沒有的問題。基層員工應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來應對這次必然到來的改革。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應該沒有影響。

最讓人關心的電費問題。電網員工都是自己交電費,我也希望電費降價,最好是不要錢,嘿嘿。但是,可能性不大。電信移動聯通分三家,你的手機費降了嗎?我的反正沒有。

家庭網線可以又接電信又接移動嗎?我看到的是有的可以,有的小區不行。所以如果改革後,市場上有abcdefg家售電公司,你家只通a家的電,還是只能買a家的。

多少網線現在纏電杆上配電。

電線這種危險的東西。能隨便搭接嗎。難哦。重複建設成本太高啦

手機信號好像是用基站還是啥發信號,似乎分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確實話費低一些),現在又合一起了(三家公司現在在我這個市的收費標準差不多),就是一個基站能發移動電信聯通的信號都可以。。電力的話。。線路肯定得分開。變電站都沒法一起合用維護檢修。想想都麻煩

現在電力局迫於壓力,什麼偏的地方都要通電,電費完全回不了成本,別說建設成本,維護成本都回不來

如果要分呢,就是新建城區可能用別的公司的電啦,片區,或者大企業,有可能能實現用b公司的電。。。估計也是一鎚子買賣,價格也就一開始說好的,後面任何一方想調整也不是是那麼簡單

對現在國網的影響我覺得應該不大吧。老大們只能瓜分新地盤。問題是,現在經濟那麼差,人口老齡化已經挺明顯了,村裡年輕人好少,可能跟日本一樣村鎮慢慢荒了。哪裡有多少新的用電需求嘛。

說句題外話,我們市局每年都有新進大學生辭職,我知道的有五年了。我也工作沒多久,我看到的大部分新員工都是沒有周末,晚上要加班。接觸到的領導也很辛苦。如果家裡有別的門路就別進電力局了。我們辭職的新同事,開個一百多萬大奔來辦手續。也是醉。

我猜改革對現在國網普通員工影響不大。


廣東省即將開始售電側試點了,據說第三方售電公司多達20多家,2016年他們賣電會佔總售電量10%有多。對於電力員工的震撼應該是相當強的,整個經營管理機制都變化了,最擔心什麼呢?是成為郵政第二。若單獨成立電力公司下的售電公司,人分開,那就變化更大。你去哪裡,當然是擁有核心競爭力資產的電網公司好。


我的理解就是兩個極端:1、可能我們以後將會失業,成為各運維中心、售電點的私人員工,不再有電力企業這麼一說。2、我們可能會規划到電力管理局,也就是每個地方的檢查監督調度機構,主要負責電力管控,就比如想郵政管理局一樣,只做管理下面管理著EMS、順豐、申通、圓通等快遞。


電力工作者會分屬(發輸售用)4個大群體,所以不是一個鐵板了。

從業人口數量在4個環節會重新分布,逆勢和弱者被慢速驅離,順勢的強者快速進來。

從業人口質量會側重4個方向,更加專業化。

最大被動的乳酪是:以前壟斷國家電網的既得利益者。

戰隊多了,以前的豬隊員,自然會減少,狼對手會增加。

有技能肯流動的職工不會下崗,沒技能不肯動的,本來就應該下崗。

1,發電成本和污染高的會傻眼~!甚至大家會慶祝他死掉,分割他的遺產和小姨子。

水電所謂的清潔便宜,會遭到重新審視環境代價。

水火核風光電價23458的局面會被打破。

已經建成的風光電站會受益,因為棄能少了,發電是邊界成本,折舊很低

計劃新建的會遭到墮胎或者帶套,除非就地消納。

就地消納,如果用於環保,比如水務那很環保,

如果用於高耗能重化工,就要把握好環保這一關。

發電裝備製造業會被迫調整方向:低成本,穩電壓,儲能等環節。

2,輸電變成合資的高速收費站,哪裡堵了擴哪裡。

3,售電買電是新Get技能,以前抄表那套爆弱了!~

現在得營銷賣包月包流量套餐了!~

4,用電價會下降,最廣大受益者是:用電群體。

降低成本,擴大了中國企業競爭力。

就地消納存儲是風光電的出路,促成高耗能產業用電戶和發電側近親結合,避開遠距離傳輸環節

利於西部大開發,產業轉移,利用霧霾治理,水環境治理。

比如:用風光電來處理滇池的末端水污染,風光電+曝氣

比如:吉林鐵合金廠這種電耗子,遷移到白城這種西部的憋電窩,順便把污染一併治理掉,吉林市多一個工業遺址園林景點,白城市增加一些工業砝碼,別污染、別污染、別污染!~

總之,對整個社會和自然環境是極大有利的!~

利益是萬億級別的,相當於目前電力價值的一半左右。

可謂是件天大的事情,目前國內快速發生的經濟事情,只有海綿城市的速度價值可與其並論。


不過又是資本家們的狂歡罷了,作為底層的我們總是被動的


我都想知!!


改革就是改遊戲規則,利益調整;影響肯定有,什麼特高壓、智能電網,那是講來好聽吧,國網就熱衷講這個,社會最關心的是電價能降多少


福利待遇有所變化。


沒有影響


推薦閱讀:

為何變壓器高壓危險禁止靠近卻設置在低空?
高壓開關櫃內添加攝像頭,更加清楚設備狀態,方便快速定位故障和隔離故障的想法是否可行?
海上風電場的基本構成及其建造方式是怎樣的?
如果所有電力都消失了,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為什麼主迴路的叫電氣設備,而控制迴路叫電器?

TAG:電力 | 改革 | 工作 | 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