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相似問題:知道很多成功的大道理,為什麼做不了成功的人?


1.

幾年前住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每天坐地鐵上下班。

上班的時候還好,下班就很崩潰了。每天從起點站出發,車停到中間的換乘站時,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烏央烏央全是人,許多站得靠前的人勉強才能擠上車來,在門口被擠得像一張照片,用新聞里的話說「擠得一點尊嚴都沒有」;那些排在後面的人可能要等兩三趟車才能擠上來。

有一次,車停在換乘站的時候,我透過車窗看了下外面,車門口滿滿當當擠滿了人,而對面反方向開的車門口,只站著寥寥幾個人。

我好奇地想:為什麼那些站在後面等車的人,不到對面上車,往前坐一站,避開換乘站這人最多的一站?

這樣既不耽誤上車時間,還能在車上佔個好一點的位置,不至於在門口擠在一團。

找一天下班點,我專門從換乘站擠下車,到對面去坐了反方向的地鐵,然後在前一站重新上了車。

等車再到換乘站的時候,我看了下時間,一共也就花了幾分鐘。我剛才從這兒下車時,看到的那些排在後面的人,依然還沒有擠上車。

所以,你以為我是想說 「很多人雖然聽過很多道理,卻不懂得去打破常規思考」嗎?

然而並不完全是。

2.

打破思維定勢,這是我們這些年裡最喜歡談論的「思維雞湯」了。

確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許多道理,其實都是「有道理的廢話」,比如會分享的人才快樂、微笑的人運氣一般都比較好……很少有人在聽到這些道理時,能跳出這這些定式來思考。

又比如在剛才說的坐地鐵,如果你詢問一個常在換乘站上車的人,他可能告訴你一些關於在換乘站上車的道理,比如如何搶位置,如何擠上車,如何避免被下車的人的擠出來。

要努力,要把握好時機,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堅信總有一趟車能讓你擠上去」——這是他總結的「換乘站乘車方法」。

這樣的道理就屬於「思維定式」類的道理,絕大部分人聽了等於沒聽,懂了等於沒懂。

只有一部分人會去想,其實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往前倒著坐一站,從人少的站上車。

就像某個故事裡說的那樣:有台很昂貴的機器,其中一個零件總是出毛病,用了很多辦法都只能管一時,過段時間總是又壞了。後來有人提議:是不是可以去掉那個零件?

等去掉後發現,那真的是個多餘的零件。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醍醐灌頂、打破你常規思維的道理。

然而,我又多想了一層:每天從地鐵換乘站上下車的人那麼多,往前多坐一站這麼簡單的道理,不可能沒人想到啊。

只要每天上下車的幾萬人里,有10%的人想到了,告知了身邊的人,那它的上一站也應該人滿為患了,但明顯沒有啊。

唯一的解釋,似乎就是那個傳統的「許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不去做」。

知易行難。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如果知道一個東西離學會一個東西差十萬八千里的話,那麼學會一個東西離能合理有效的使用一個它,差了可能有一光年。

所以,你以為我想說的是這個嗎?

是,但也不完全是。

3.

我又想了一層:每天在換乘站上下那麼多人,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往前坐一站會好一點,那為什麼大家不去試試呢。

難道因為大家執行力都不強?都是不喜歡行動的人?都是「思考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那為什麼每次擠地鐵時行動力那麼強,在地鐵上搶位置時那麼積極呢?

再延伸一點來說,為什麼同樣和乘車有關,諸如「怎麼搶票」「退票時如何通過改簽節約退票費」這樣的道理,幾乎所有人知道了都願意去嘗試,不知道的,也會拚命在網上搜攻略?

其實,說白了,還是因為收益問題。

你常常在換乘站擠地鐵,雖然你知道可能往前坐一站就能不用那麼擠,甚至還能早一點上車,但也懶得去做。

這個道理你聽說了,去行動了,給你帶來的收益也太小了,最多也就節約一兩分鐘,讓你擠上車沒那麼痛苦,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遠遠達不到吸引你去嘗試的地步。

我們真正期待聽到的其實是那些看似能帶來重大改變的「大道理」。

4.

我們常常期待著,自己今天聽到一個終極道理,幾天幾個月後就能對自己的人生造成根本性改變。

否則,我們懶得去聽,聽到了也寧願不去行動。

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真正面臨的問題。

我們的生活太平凡了,我們太期待那些能改變人生、改變命運、改變世界的「終極道理」「終極法則」了。

期待到,現在有人要寫書,書名里不加一個「世界」或者「人生」,出版社都不同意。

問題在於,絕大多數這樣的大道理都是很難立馬見效的,能帶給你實實在在效果的大部分都像是我上面舉的「如何避開高峰期乘車」之類的小道理。

更重要的是,那些大道理很多根本沒法執行好么。他們只是看起來很有道理,你壓根沒法去驗證。

比如這樣的:

1.不要害怕暴露實力,你的殺手鐧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拋棄。

2.自我坦誠,是這世上最鋒利的武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問心無愧,你就贏了。

3.世界不以你為中心,你要以自己為中心,做人要有立場,切忌失去自我。

……

你敢相信,就上面這幾條「大道理」,在「有哪些簡潔的人生建議?」問題下,獲得了一萬多贊同。

我很好奇,這樣的道理有誰能去真的執行?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里去收集、去發現類似於「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當眾演講」「如何保持好心情」之類的小道理,自己去驗證去嘗試。

我一直相信,只有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來或者經過自己嘗試後的「小道理」,才是真正能對自己有用的道理。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道理,收益太小不值得嘗試,那就試著自己給它加一點「收益」,也就是我曾多次提到的,要在面向目標行動的過程中,建立正向反饋。

可參見作為一個大學生,怎樣的生活才是有質量的? - 李栩然的回答

勿以道理大而盲信,勿以道理小而不為。

————廣而告之的分界線————

新書出版,歡迎大家閱讀評論

《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夢想有多麼珍貴,奮鬥就有多麼艱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誠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學會接受孤獨,你才能夠過得更好。」

「只有好好學習,你才能夠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啊。」

「不就是一個渣男嗎?有必要為了他而捨棄整個森林嗎?」

「可我這一生,聽過無數的大道理,卻仍然無法變成他們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那麼,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是,我們所聽過大部分道理,都是以方法為中心,而不是以所遇到的問題為中心來表達。

過度看重方法中心論的人,就好像一個丟了錢包的醉漢,但他不去他丟失錢包的地方尋找,反而在路燈下尋找錢包,他的理由是:「路燈下光線好。」

part.1

在我看來,許多大道理就像一個剛剛建好的毛胚房,這個毛胚房無法給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你居住,但是你可以看著它,以此來滿足你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幻想。

大道理常常告訴你一種方法,讓你知道在遇到某種問題時,應該用哪一種方法來應對,它強調問題的相似性以及應對方法,從而導致對一類相似的問題使用千篇一律應對方式,從而忽略了在解決問題時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你失戀了。於是你到知乎上提問:「如何才能夠快速的從失戀中恢復過來。」

有人告訴你,「這世上可以治癒一切的良藥是時間。」也有人告訴你,「新歡是擺脫舊痛最快的一種方法。」還有人告訴你,「提升自己,當你變得優秀時ta就會後悔放棄了你。」

這些方法對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對。但是卻不一定適合你,這些方法都是從回答者的自身經歷所歸納出來的,他們可能使用這一種方法成功的從失戀的陰影中擺脫了出來,但每個人所經歷的分手過程都是不盡相同的。

part.2

在這也可以看到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即一味強調他人所給出的建議的重要性,從而造成了對於自身問題的特殊性的忽略,失去了解決問題的創造性以及問題本身的重要性。

失去創造力是一種致命的弱點,它意味著你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不再相信你自己感覺,而將他人的建議作為一種信念去實行。

當我們試圖解決問題時,合理的方法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但是當我們把方法看作唯一中心時,就會忽略一點,「是因為什麼才會創造出這個方法。

方法其存在的前提,是為了幫助我們合理的達到目的,而不是當問題出現時,我們應該挑選怎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如果只注重方法,我們就容易將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遇到某一問題--將這個問題歸類於某一標籤--知道大道理對這一標籤所提出的方法--使用大道理所提出的方法論來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是似機械化的,只知道按照所謂的道理方法去解決問題,不願意思考,只期望能夠有一個人能夠指給你一條明路,你只需要按照他所說的方法去做就足夠了。

不可否認,有時候他人所提出的方法,對你確實是有效的,成功的幫助你擺脫了困境,但如果無用呢。於是你就到知乎上提問「為什麼聽過這麼多大道理,我卻仍然無法過好這一生。」

part.3

對於生活而言,大多數事情都不是由一個因素所決定的,事件也永遠是充滿不可確定性的,現實不會因為你使用了大道理中所提出的方法,而使你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大多數時候,我們知道應該怎樣做,卻不一定知道我們為什麼應該這麼做。

例如「學會接受孤獨」這一觀點或者說方法,很多人會告訴你,你應該怎樣怎樣去做,這樣做的好處有什麼什麼。但是卻很少有人問過你,你為什麼要去接受孤獨。

你說:「我想要學會接受孤獨,是因為我想要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也許你是因為看到了許多言論,他們告訴你,孤獨的人往往會很優秀。但是我們忽略的一件事是,除了孤獨之外,還有其它的很多特質也會使一個人看起來很優秀,孤獨只是他所凸顯的一種特質。

但是我們卻很容易本末倒置的認為,是孤獨衍生了他其他的特質而使他顯得優秀,而不是,他的所有特質中孤獨最為突出,沒有其它特質的襯托,孤獨也可以被叫做孤僻。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孤獨而去孤獨,也許終其一生,你都不會得到你想要的那種孤獨。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因為那些宣揚孤獨的人,在他們不孤獨之前,就已經很優秀了,但正是這種優秀,使得他們沒有時間去浪費在無用社交上,所以他們顯得孤獨。

part.4

我想即使告訴了你這些,你也無法過好這一生,甚至你都不會過的比以前好一些,那麼究竟要怎樣才能夠過好這一生。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答案,我只能說:「放棄以方法為中心,熱愛問題本身。」是我目前正在做的,這讓我過的比以前好了一些。

放棄以方法為中心,這會是一個讓你產生恐懼的做法。你會想,那麼我應該怎麼做,或者說,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想首先,你必須放棄這種觀念,「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

part.5

我們的「對錯」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我曾在前兩個月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以至於我兩個月都沒有寫過一篇回答。

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一直在思考,我應該怎樣去寫出一篇對的文章,怎樣才能夠寫出一篇高贊的回答。

我發現長的文章通常都是高贊,我以為我獲得了一個秘籍,只要把文章寫長,我就可以寫出對的文章了,但我一直沒有開始動筆,因為我想著,寫一篇長文章肯定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直到我發現,即使我有了一整天的時間,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阻礙著我,因為實際上,我並不喜歡寫很長的文字。

也因為,在最初,我寫回答的目的是為了說出我的看法,而不是為了寫出贊多等於對的回答。

所以,什麼是對的。

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你就選擇只想去去做對的事情,所有的方法都是為了這個「對」而做。同時也意味著,你選擇逃避可能的錯而產生的恐懼。

恐懼將會是你怯懦不前的一大障礙,你害怕每一個不確定的事物,最後依舊被不確定性牢牢禁錮。

你力求每一次都做的對,卻在一開始就做錯了。

part.6

當你放棄「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這個觀點時,你也許會體驗到平常許多體驗不到的感覺。你將會開始不再注重我應該用怎樣的方法,而是去思考,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尋找方法往往比面對問題要簡單的多,但是後者所帶來的收益也遠比前者大得多。

因為當你選擇面對問題時,也即代表著:「你決定將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許許多多的大道理所勾勒出來的人生。

你開始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願意為自己負責而不是怪他人的方法不行。

這是想要過好一生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必須把自己看作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而不是一個依靠他人指引的盲人。

從小到大我們都可能活在他人所勾勒出的世界裡,當你表現出他們符合的期望時,你就會得到獎勵。

小的時候是,如果你好好學習,我就買玩具給你。

長大了之後,你會發現你的一切都在被安排著,你將會進入什麼行業,你應該在什麼時候結婚,你只有按照規定的路走下去,才是「對」的。

明確自己的需要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道理,沒有任何人能夠告訴你你想要什麼。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不停的賺錢,這樣就會過得幸福。這是別人的價值觀。

如果你不想受到傷害,那麼最好不要在感情中投入太多。這也是別人的價值觀。

但是這些都不是你的觀念,不論它幫助某個人解決了再大的困境,它都可能對你毫無用處。

part.7

放棄「我必須做的對。」這個想法會是開始的第一步,然後我們才可能開始接受,我應該堅持自己的觀念,而不是聽從大多數人的想法。

在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做出對的選擇,所以我們只能盡量做出自己可以負責的選擇。

對的選擇和對自己負責的選擇,每個人都會選擇前者,但是實際上,選擇後者或許會,會讓你過的更快樂一些。

畢竟,每個人都可以聽到無數「對」的觀點,可以讓你成功的觀點,但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永遠只有少部分人。

part.8

但是面對問題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可能會經受痛苦。我們有時所需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單一的問題,而是由各方面因素所導致的失敗。

例如,我感覺自己過的不好。

如果是讓你聽一個大道理的話,我可以很輕鬆的告訴你:「你只不過是太閑了,等你忙起來就沒有時間想東想西了。」

但是,這並不能夠幫你解決問題,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卵用。

因為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人和知道怎麼做的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你知道你應該忙起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為什麼需要忙起來,你應該怎樣忙起來,你應該去做什麼使你忙起來。

所以即使你忙起來了,你依然會感覺過的不好。

part.9

「那怎樣才能夠過好這一生?」

「抱歉我無法給出你人生的答案。」

我的其他回答:

小孩子哪些看似無禮取鬧的行為蘊含了深層的原因--白夜行

能不能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白夜行

哪些你曾認為愚蠢至極的觀點,最後發現居然有一定道理?--白夜行


在電影《後會無期》里,韓寒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可我卻覺得,正是由於聽信了太多道理,我們才會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並不需要聽那麼多大道理,因為,太多的大道理是有害的。

【一】

在我看來,所謂的 「大道理」,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1. 普適性。「大道理」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甚至是跨領域的地方。

  2. 主觀性。「大道理」的闡述者,往往是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所得到的結論,而事實上,哪怕你接觸的人很多,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極小一部分,得出的結論是很主觀的,也往往是不科學的。有沒有客觀的研究?有的,比如社會科學期刊上論文,那裡有很多客觀的、大規模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也是相對科學的。但終究因為研究過於小眾,無法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大道理。

  3. 難以證偽。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大道理」都有不計其數的反例,然而,大道理的闡述者在遭到質疑的時候,往往會用 「凡事總有例外」 或者 「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來把你噎回去,然後用更多的例子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所以,大道理總是立於不敗之地。這裡所說的「難以證偽」,並不是找不到反例,而是大道理並不會因為反例而被駁倒。

  4. 矛盾性。正因為大道理的主觀性和無法證偽,很多相互矛盾的大道理可以同時存在。

一個例子:在問題 有哪些簡潔的人生建議? - 生活 中,

  • 程御迦的回答 獲得了 9000+ 贊同;匿名用戶的回答 獲得了 5000+ 贊同;

  • 然而 飛花落雪的回答 與這兩位的答案 完全相反,竟也獲得了近 5000 贊同;

這個問題赤裸裸地展現了,很多不明覺厲的大道理反著說,竟然看起來也是那麼和諧。

【二】

  • 「普適性」是不是一個優點?是,也不是,看年齡階段。

一個「普適」的道理,也就是說,在大部分情況下成立的道理,在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是很有幫助的——它可以讓你走一條小風險的路,避免犯下少數人才會犯下的錯誤;比如,小時候,媽媽教導我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我們相信了這句話,所以規避了被陌生的壞人拐走的風險;

但我們長大後,普適的道理卻不那麼好了:

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普適性道理我們可以自己悟出來,根本不需要聽別人講;

另一方面,普適性道理的缺點凸顯了:它讓我們錯過了很多機會,局限了我們的思維,無法取得少數人才能取得的成功

比如,等我們長大後,再回頭想想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這句話,是不是覺得不那麼對了?如果我們依然盲目地相信這句話,那我們定會錯失很多拓展人脈的機會,離成功也就更遠了。

  • 「主觀性」的道理,只有在相似的人身上才適用。

比如,我身邊有一個學霸學長,他告訴我,「只要發奮學習,多看老師上課推薦的書,就可以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事實上,他確實發奮學習了,也確實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了。

但學霸學長的建議是正確的嗎?不一定。

如果我確實也是學霸,也確實喜歡那個學霸學長所研究的方向,又和學霸學長有著差不多的背景和智商,那麼他的建議,大體是可靠的。

但這個世界的奇妙(亦或是無奈?)之處在於,人與人之間,幾乎都是很不一樣的。

相信 「東施效顰」 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事實上,有太多的人,只是聽了西施(成功人士)的經驗,以為自己也和西施一樣,沒想到,實際上,自己只是東施而已。

  • 「難以證偽」的東西,也難以證實,但你相信了,就會影響你。

很多人很鄙夷星座,因為星座這東西,從心理學上來說,是難以證偽的,但一旦你相信了,那你真的就越來越像那個星座學中描述的那個人了;

而那些對不同星座性格的分析,也許只是某個寫手的心血來潮,但那些心血來潮,卻控制了你的人生——

而所謂的 「大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講,和星座並無二致。

你相信了某個道理,然後那個道理影響了你一生。而它是否正確,已經不再重要了。

你願意自己的人生被別人控制嗎?

  • 因為「矛盾性」的存在,聽了越多的大道理,我們便越猶豫不決,也越容易犯錯。

假如一個人告訴你:「不要害怕暴露實力,你的殺手鐧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拋棄。」

另一個人告訴你:「不要輕易暴露實力,你的底牌不能輕易被他人看穿。」

兩句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你應該信誰的?

相信你已經開始猶豫了。

不過,如果我們同時聽到這兩句話,那是一種幸運,直面衝突,我們會冷靜地思考,然後再做出決定,這至少還有點靠譜。

但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同時聽到這兩句話,這是悲劇的來源。

也許某一天你聽到,「不要害怕暴露實力,你的殺手鐧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拋棄」 。

你信了,也這麼做了。

一年後,你屢遇不順,這時,你聽到另一個人說,「不要輕易暴露實力,你的底牌不能輕易被他人看穿」。

你也許已經忘記了一年前聽到的另一句話,於是 「恍然大悟」 道,「原來我的錯誤是暴露了自己的實力啊!」

但這是你真正失敗的原因嗎?往往不是。

你完全否定了自己過去的信仰卻不自知,這兩句話所存在的意義,往往卻是讓你糾結於一些次要因素,說服自己(或者說,安慰自己),而忽視了根本原因。

這才會阻礙你的進步。

【三】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我們並不需要聽那麼多大道理。

  • 什麼時候應該聽大道理?

年少的時候,我們懵懂無知;或者剛剛接觸一個新事物的時候,我們茫然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束縛」,來避免犯下那些不該犯下的錯了。

  • 什麼時候不應該聽大道理?

長大了,我們有獨立思考能力;或者對一個事物有了充分的了解,成為「小專家」了。這個時候,聽大道理對我們的決策已經幫助很小了。

  • 我們應該怎麼做?

多思考,多比較,多實踐,建立自己的三觀,悟出屬於自己的「大道理」;

而對別人說的道理,保持一顆質疑的心。

成功的人,往往並不擁有更多的真理,而是擁有卓越的思考能力。

當然,上面那句話,也是我悟出的「大道理」,你可以不聽哦 o(^▽^)o

【完】

********************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原文鏈接;

若僅是私人分享,轉載完通知我即可;

若是較大影響力的公眾號或有商業用途,請務必事先【私信】通知我。

對違反者,我將保留追究的權利。謝謝理解!


因為你沒有懂。理性懂了,身體沒懂。

理性懂了,滾瓜爛熟,身體沒懂,一動不動。

讀了,想了,抄了,背了,沒用。

道理言語對有些人來說是橋,通過它,可以從這頭走到那頭。對有些人來說是只是浮標,不能通過它走到任何地方,得另尋他路。

身體懂了,下一秒你不在這裡,你會反應,你會做事。

習慣就是讓身體懂得很多的事。


我是個胖子,我想瘦下來,我了解科學的控制體重的方法,我知道應該每天進行一定量的有氧運動,每天攝入的卡路里應該低於消耗的卡路里且應該保持飲食結構健康,要多吃蔬菜,少吃油炸的、口味重的或太甜的東西。不應該中午猛地吃一頓然後晚上覺得應該減肥就不吃了,不應該在過年的時候大魚大肉,不應該天天坐在凳子上不動彈,應該每天長跑十公里,這樣一個月能瘦三到五斤。

你看,我都知道的,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可我還是個胖子。

《後會無期》里有句話,聽過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可是你沒去做啊少年。

比如燒菜,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掌握了刀功和調味,就一定能夠做出好吃的菜。我看過許多的菜譜,很少有超過十行的,步驟都清晰明了,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當你信心十足地端起菜刀和鍋鏟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你不知道左手手指應該和菜刀成什麼角度,你不知道應該用刀的哪個部位與菜接觸,你不知道如何掌握食材的薄厚寬度,你不知道油是什麼時候熱,你不知道應該如何倒菜入鍋,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水放鹽放醬油,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放入蔥蒜,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菜就要熟了,你不知道如何把握火候,你不知道如何利用鍋鏟翻炒。

其實燒菜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如果你不追求新東方的水平的話,湊合著燒出能吃的菜,一個中午就能學會,達到一般家庭主婦的水準,一個星期就綽綽有餘,可是如果你永遠都只是在看菜譜,覺得燒菜肯定很簡單,我只希望你第一次燒菜的時候沒有等油冒泡了再把菜扔下去。

知道和真正去做完全是兩碼事,道理永遠很簡單,行動永遠那麼難。

你知道自己不能再拖延了。你知道自己應該少看電視、少上社交網站。你知道自己應該去寫作,或者開始學習那門憧憬已久的外語,又或者是練習吉他,打掃房間。你知道這些已經很久很久了,可你從來沒有付出過長久的行動。

知道該做什麼從來就不是什麼問題。執行才是每次都困擾著我們的問題。

記得看完《知北游》之後,把這句話誠懇的抄在本子上:「命運就是你一直做出的選擇連成的線。「

命運這種東西概念很寬廣,大概就是註定的,不可改變的天意的集合體,它讓人們覺得無力掙脫被設定好的路。但人的路,不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么,自從你有意識之後,你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著你,並決定你。在書桌前,你選擇勤讀或是懶惰;在心愛的女孩面前,你選擇勇敢或是膽怯;在閑散的時間前,你選擇時間或是娛樂;在未知的道路前,你選擇前行或是停留。

除了出身以及在你尚未產生自主意識之前所發生的一切外,在你擁有了自己的願望並且能夠有意識的為願望付出努力之後,你就能夠通過你每時每刻的選擇,對你身邊的一切和你自己產生影響,命運這玩意能夠阻礙你,但再也不能禁錮你,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只不過是因為你沒能選擇你想要的生活。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我們不能過我想要的生活?

因為我們會恐懼未知的生活和要為此付出的努力。

為什麼你不開始動筆寫你書的第一章或者那篇醞釀已久的博客,而是去刷知乎、刷微博、刷空間?因為你害怕會失敗,你害怕你會不知道如何落筆,你害怕寫出來之後會被眾人嘲笑。

為什麼你不吃素食而是繼續吃著不健康的東西?因為你害怕改變。你害怕改變會讓自己口腹之慾得不到滿足,你害怕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自己看上去像個白痴,因為大家都在吃著牛排、芝士和培根而你卻在啃著胡蘿蔔就著蔬菜湯。

為什麼你不背單詞而是繼續容忍自己浪費時間?因為你害怕枯燥,你害怕背了許多遍依然不能成功的痛苦,你害怕每天必須擠出幾個小時而放棄那些快樂的事情。

為什麼當你和女友發生矛盾時不去和她懇談?因為害怕自己說不出口,害怕被拒絕,害怕被傷害到自尊。

站在選擇前,因為恐懼,你沒有付出行動,你知道你該幹什麼,可是你就是沒能去做。

所以你一筆未落,所以你大腹便便,所以你學無所成,所以你孤身一人。

如果我們因為害怕失敗而害怕去寫作、交談、學習外語、跑步、舉重、彈吉他、管理、領導、主持、冒險等等, 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在潛意識裡形成各種行動策略去避免這種失敗。我們並沒有「阻礙」自己的行動,我們其實是在幫助自己不去做那些會產生恐懼的事情,從而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我們相當擅長想方設法來遠離此類痛苦。我們不惜代價的去避免它,然後卻思考為什麼我們「知道」該做什麼而沒有去做。不,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應該去做 — 在思維深處,我們的真實想法是不應該去做。

確切的說,你只是從想像中獲取你完成了這些事的快感,打心底里,你並不願意去付出行動。

阻礙我們的不是我們掌握的知識,而是我們自己,知道應該要採取什麼行動通常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你想減肥,就應當減少熱量的攝入並且多運動。

如果你想更健康,就應當多食用蔬菜、大豆、堅果、水果和全麥食品,並且不糟蹋身體。

如果你想寫一本書,就應當多加閱讀,並開始動筆。

如果你想學習一門外語,就應當背單詞,練習語法。

如果你想學習一門樂器,就應當買一個適合的樂器,然後去找老師。

但是事實上我們並沒有這麼做。我們的行為通常是這樣的:

我們查閱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和教程。

我們經常會談起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們把行動往後拖,並開始做一些別的事情。

因為沒有行動,我們感到很愧疚,然後將它拋到腦後。

終於我們又決定要做了,所以我們又開始閱讀各種資料並不斷談起它。

我們把我們的準備,我們的暢想,我們的期望,當做了我們的努力,並以此為樂,樂此不疲。

但只有去做才是真正的行動。你照照鏡子,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因為「不能確定這樣做會不會成功」而擔心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所以採取了什麼都不做的選擇是最愚蠢的。

相對於努力而言,採取什麼方法並不重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是否已經覺得有些慚愧或是熱血沸騰?現在你來猜猜看,再過幾個小時,也許

是明天起床的時候,你就會忘記這篇文章以及心裡一閃而滅的光亮?

我們來做個約定吧,一起用30天的時間來嘗試一件事,一件你經常想要去做但從沒有堅持過的事。

30天正是一段長度合適的時間,來培養一個習慣或者改掉一個習慣,把你的目標寫下來,不管那是什麼,告訴自己這30天里,每天會有一定的固定的時間來完成它。

比如每天都為自己錄一秒鐘的視頻,長跑,學會游泳,爬山,學英語,你甚至在30天里寫一篇5萬字的中篇小說,一天寫1667個字就夠了,想想看,有多少人這輩子能夠寫一部屬於自己的小說?

新的生活的樂趣無窮無盡,但它們並沒有那麼容易達成。

做一件你總是想要嘗試的事情,在未來的30天里。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新的30天。

也許能夠給自己一個新的未來。

分享一句在知乎上看到的話給諸位:

我們用「我能做到什麼」來判斷和定位自己,而別人用「你已經做過什麼」來判斷和定位你。

真的做到了什麼比你以為自己能做到什麼重要的多,永遠不要覺得我只是不屑、不想或還沒努力,事實上就只有你「做到了」和「沒做到」兩種區別而已。

共勉~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這篇文章的回答,跟這個問題(知道很多成功的大道理,為什麼做不了成功的人? - 成功人士),一併回答,從兩個方面讓你們看到真相。

1#關於道理

在一開始,我想先問下在看本文的你:你是否真正考慮過,有道理的東西,真的對你有幫助嗎?

「追女生要送花,請吃飯,請看電影」

「我們要好好讀書,才能找到好工作」

等等這樣的論調

那麼問題就來了,你身旁站著的,真的是你喜歡的姑娘嗎?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你是滿意的好工作嗎?如果都不是,那麼你是否真的考慮過,有道理的東西,真的對你有幫助嗎?

而當你脫離這個世界給你下定的規則,去考慮更深層次的東西時,而這些東西才是真正對你有幫助的。

2#關於成功

你不得不承認的是,所有真正秘密,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舉個例子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大概是是「年收入一百萬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裡面提及到五種必備的內容:渠道,資源,金錢,人脈,特殊能力。(大概是這幾種,具體我記不太清了)

試問,有什麼道理能讓你獲得這些資源?

更何況,就算這五種資源你全部具備,你真的會用嗎?這些東西在你手上真的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別扯淡了,全中國70%都是普通人,30%是具備以上這些資源的,只有不到10%才是真正會用的。

會用的,就意味著這些東西是做出來的,不是靠道理堆起來的。

多少富二代安於現狀,多少人敗給懶字。

人生不是靠道理就能過好的,而道理,不過是成功人安慰世界的玩物罷了,你不相信?

錢買不來開心,錢不是萬能的,這些話你聽著熟悉吧?

可是,你見到有多少有錢人,他們說過不開心,在他們手裡,這玩意,就是萬能的。

--------------------

一個專註個人成長的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hnchanger

希望在這裡,能給你更多的成長

--------------------


因為人性的弱點難以克服。

人性軟弱,自私,欺軟怕硬,不敢承認錯誤,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哪怕知道道理,也難以改變,而且會給自己各種貌似合理的理由,其實只是無法面對自己而已。

因為人性其實很難改變自己的核心心念。人們會沉浸在自己的價值觀中,用這種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外衣,來包裹自己,停滯不前。比如電視上如果講到某富豪倒台了,這些人就會發出人生無常的感嘆,覺得人生也就那麼回事,覺得這就是豁達,其實只是不努力而已罷了。又比如那些不想學習的人,他們聽著各種小學畢業生就成功的故事激動不已,他們看不到自己不學習的缺點,他們無法面對,即便他們知道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無法行動,無法克服自己的缺點,他們還是會選擇相信小學畢業生只要努力以後也可以當老闆這類道理。因為道理正反說都可以(具體可參考 @曾加 關於本道題的答案),所以你可以選擇那些能使得自己舒適的道理來相信。

所以,你看到了嗎,每個人都會選擇能滋養自己核心價值觀的那些道理,給自己的行為辯護,作為一種為自己辯護的邏輯體系。人很難該變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其本質還是人性的軟弱。

本質上人很難承認自己的軟弱,身邊有一個現成的例子,一個人由於想要出家,覺得出家是一種超脫,其實在我看來,這種超脫感只是另外一種「我執」罷了。因為他不能在世俗獲得成功,他就要出家,覺得這樣就能超越世俗,這就是他認為自己明白的「道理」,其實還是個俗人,這只是另外一種優越感罷了,一種欺騙自己的優越感罷了。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比如,做到一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太難了。我現在告訴你地上固定有一塊木板,寬50厘米,長100米,你可以不可以只踩著木板走過去,太簡單了,對吧。現在告訴你,這塊木板固定在高空中的兩個建築中間,高空沒有風,你敢不敢踩著過去。我敢說,沒有幾個人有這個膽量的。雖然在高空跟在地上沒有任何區別,你的受力都是一樣的,但是巨大的恐懼還是會伴隨你。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哪怕你知道受力相同,你還是做不到。但是還是有一些勇者可以克服自己的弱點達到成功。所以,如果你想通過這塊木板,你不要停留在做受力分析上,克服人性的弱點,找到合適的方法並且進行實踐,就這樣。


謝邀。

道理與現實之間還差一層東西,它叫做「方法」。

我在另一個回答中開篇就這麼寫了

平庸的老師,當無法教出好的學生時,就會開始用萬能說辭:態度不夠端正,上課不夠認真,作業不夠仔細……

但是我高一的時候覺得我態度端正、上課認真、作業認真的情況下,也沒有考出好的成績。

得出的結論就是:這種只提供原理不提供方法論的教學方式都是在耍流氓。

在學校學習,我們聽到的道理真的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能真正學好嗎?不見得。我想原因就是缺少好的方法指導。

另外一個可以提供類比的例子就是科學與技術。

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同所有人共享的而技術卻可以享有專利權的。

根據熱力學三大定律能夠很容易在理論上得出「熱機」這種理論模型,但是在技術上發明卻有相當的難度。(我想這也是技術有專利權的原因吧)

科學在一種程度上等價於道理,而技術就可以理解為方法。

道理大家都懂,而方法卻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這也是享有「專利權」的。

原理和方法論本該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掉方法論,對著原理夸夸其談。

可事實上,因為原理抽象於諸多來自現實的社會經驗,很自然地會把對應事件的解決方案給忽略,而在實際生活中那些經驗才是真正起到價值的東西。

所以,所有沒有方法指導的道理,假大空,雞湯一碗,沒有真正的價值。

(就像我這個回答一樣)


貼一篇我寫的文章《進化 - 一、生活與道理》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台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句台詞其實道出了大部分人對生活的態度:拿道理來衡量生活。而這,可能是最瘋狂的生活態度。

什麼是道理?了解到的知識、自己的經驗等等,都是「道理」。它的特點是:高度抽象,富有邏輯性。

什麼是生活?此時此刻你所在的環境和你自身當前的狀態,就是你的生活。它的特點是:極度具象,有著不可思議的豐富細節。

說到這,你還會拿「道理」去衡量「生活」嗎?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自然會導致混亂。

同樣一個物品(比如你現在手裡拿著的手機),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也有不同的意義。類似的,一種情緒、一個念頭,也同樣具有豐富的意義。

而我們卻拿「道理」去衡量它們,無視生活中存在的具體事物,沿著「按道理來說」去過日子,這怎麼可能過好這一生呢?

更誇張的是,基於「道理」,我們以為當我們學會了更多的知識,擁有了更豐富的人生經驗後,變得更通曉「道理」後,就可以過上「(按道理來衡量)更好」的人生。

可惜,道理永遠是道理,它可以被寫成書,搬上熒幕,但永遠不是現實生活。

當我們視「道理」為真理時,也就是在抗拒當下的生活(甚至更常見的是抗拒「過去」或者「未來」的生活)。

所以,請試試放下「道理」,用你的心去感受生活,讓高負荷運轉的大腦休息下,把你的注意力焦點從評判轉移到感官上。


1.首先,你聽的很多道理是錯的。階級社會,真理基本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部分人講的很可能是謬論。

2.其次,就算你聽到的道理是對的,因為你自身的原因,很可能你聽不進去,反而當他是傻瓜。

3.就算你經過良好的學術訓練,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也有縝密的思維和嚴密的邏輯,可以確定這個道理是對的,但你也很可能停留在坐而論道,而不是起而行之。

4.就算你拿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沿著正確的道理去做,不代表你就能做成,你可能因為能力不行搞砸,可能因為時運不濟搞砸。

5.就算你執行力很好,運氣也很好,該做的事情都做對了,可也不代表你就會過好這一生,因為你自己的衡量標準還是會變。

所以,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

但是,難道就因此不聽道理了嗎?難道就隨波逐流嗎?難道就做自了漢嗎?

我想,不應該這樣。

讀書人一旦真的讀的夠多了,是回不了頭的。簡單的慾望滿足,是無法讓你快樂的。

真正讓你快樂的,一定是想通。

一定是我覺得是這樣,我研究後認為是這樣,結果果然是這樣——如此的閉環,才能讓你快樂。

我能想到把這一生過的最美好的方式就是:

想通這些道理,坐而論道的嘴炮能賞心悅目起而行之的結果能心想事成

就算這個歷程里有苦難,有淚水,有挫折,我也甘之如飴。

正是:

寒江雪柳日新晴,

玉樹瓊花滿目春。

歷盡天華成此景,

人間萬事出艱辛。


因為人本質所有行為的驅動力。

不是理性。

而是情緒!

理性只是引導。

我們都知道我該孝順父母,但為什麼做不到。

因為內心沒有情感衝動,沒有愛,自然懂再多愛父母的道理都做不到。

我們也知道應該和朋友真誠。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的恐懼感,我就是不敢真實。

懂這個道理依然做不到。

我們也知道要尊重他人,可我潛意識就是瞧不起傻逼。我學再多道理,依然抵不過我瞧不起他人的情緒。

我也知道要學習,可我就是不喜歡學習。

我也知道要運動,但是我就是沒動力運動。

這所有的一切,並不在於你懂多少道理。

而是你情緒心理出現問題。

我們可以正面來說。

有的人為什麼在官場上如魚得水。

比如袁世凱。而且還有那麼大野心和動力。

因為他說,他對權力上癮。

有的商人,在商場上也是如此。因為他對賺錢,對做生意上癮。

這都是情緒的力量。

學習,運動,人際關係,做事。

都是情緒驅動。

和你懂多少道理不是直接關係。

當你能夠通過道理,通過各種方法,解決情緒問題的時候。

你才真正能做到。

這就不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而是融入血液,成為生活智慧。

也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理性和情緒的結合。

理性引導,情緒驅動。

真正的關鍵點,是要解決各個方面的情緒的問題,其實你不斷解決的過程,就是改變性格的過程,也是就是所謂的修行。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事實是一般只有過不好這一生的人,才會懂得許多大道理。

體弱多病的人往往最知道怎麼強身健體。

每個胖子都是減肥大師。

沒有天賦的運動員掌握著最正確的訓練方法。

習慣性暗戀,失戀者筆下的感情才百轉千回。

生活對於有恃無恐的成功者過於容易,他們閃耀著光芒,把握著現實的命門。

但真理往往掌握在不斷衝擊不斷失敗的人手中。

即使他們一無所有。


我的ipod里幾百首歌,耳機沒事就掛在耳朵上,但去KTV仍然是眾人嘲笑的對象。

我吃過八大菜系國內外美食,可我的廚房沒有煙火我也切不出一盤土豆絲。

我聽過見過它們就在我生命中存在著,但我仍然不是這些技能的擁有者……

這是一種「遇見就擁有「」的錯覺。

同理,聽說過見識過思考過,可你就真的能成為這些道理的駕馭者么?道理不是真理,它存在著一定的狹隘性。甚至有專屬性。

它確實說的是規律,來自「因」與「果」之間的分析總結。這世界每個人沒有一樣完全一樣的「因果」。

那是別人的人生模型上總結下來的公式,你知道了這個公式的來源,作用。但你套用自己的人生模型上時,就真的合適么?

抱著這個觀點,我成為了任性的人。╮(╯▽╰)╭


如果有道理就能橫行天下,這個世界上沒道理的基因早就被淘汰完了。

如果有智商就能橫行天下,這個世界上傻逼的基因也早就被淘汰完了。

如果努力就能解決問題,這個世界上不努力的基因也早就被淘汰完了。

之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不講道理老問鴿子為什麼那麼大還喜歡偷懶的傻逼,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從來就是個靠運氣的社會,而不是靠你講道理。


唔,我自己的體會是如果你該做什麼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去專心做,那你想再多也是沒用的。

悟再多也只是逃避真正的生活。

通常對於我們有限的經歷來說,道理和信息是過載的,just do it~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那些道理呀太輕太淺了,我們不加判別理解吸收,也不考察現實就照單全收,想起新浪微博@@里八神的長微博

與君共勉


對於改變的科學和科學的改變感興趣的,把之前的一篇文章(刪減了和問題的不相干內容)轉過來作為回答(原文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37710):

----

這篇文章的原稿於2013年發在《經濟觀察網》的《觀察家書評》欄目,但其實文章本身並不是書評,而是借書來梳理關於「改變」的這個領域。因為這篇文章從來沒有在我的博客上發過,再加上從2013年到現在過去了整整三年,於是對文章作了大量的修改,加了許多內容,所以已經基本上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去年寫完《逃出你的肖申克(六)》之後,原本是打算結束這個跨度六年的系列的。但世事難料,一些人事、經歷、閱讀的深入又讓我重拾了對這個分支的興趣,覺得仍然還有很多東西可寫,但這次重啟這個系列希望寫得和以前不一樣,尤其是在深度方面。

那麼,這篇文章,就作為「逃出你的肖申克」下部的開篇吧。

心理學書籍一向是我業餘閱讀的最愛,其中又以關於「改變」的書籍為多。

「改變」恐怕是最古老但一直保持高度活躍的話題之一。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類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樣的俗語,可見一個人的改變如何困難。雖然我們成年以後仍會不停地學習知識,然而我們對於世界的信念、價值觀、看問題的角度和偏好、我們性格深處對於成功失敗、風險收益、人際關係、對自我的認知等等一系列「內隱」的心智模式往往會在很早就定型,並且會不斷地自我強化——這種自我強化也是改變最困難的原因之一。

改變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的改變,另一種是組織群體的改變。我對於前者更感興趣。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這就像要解一道題目首先得理解題意一樣。而了解我們自己是一個更為古老的問題,古希臘人就曾把「了解你自己」刻在阿波羅神殿的門柱上,在解剖學、神經科學發展起來之前,我們對於自身的了解大多源於並止於自省(introspection),自省法直到今天仍然在啟發著心理學研究,然而要想實證很多問題,離不開更「物質」的手段,如蓬勃發展的腦科學技術。

我把「個人改變」這個領域的發展分成兩個時代。在現代心理學方法之前,個人改變類的書多以勵志、心靈、故事等等為主,也就是傳統的「心理自助」(Self-Help)類書籍。卡耐基的書就是自助類書籍中很典型的例子。這類書並不是毫無效果,而是效果因人而異,因為不管多糟糕的故事,總能說中一星半點,如果說中的這一星半點恰恰是有些人所缺少的,那就相當於剛好補上了這個人的「改變拼圖」中缺少的那一部分,但對另外一些人則未必有用,甚至可能有副作用。這類書的缺點就是精華糟粕一鍋端,缺少科學實驗重複驗證,你永遠不知道裡面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可能作者本人也不一定知道。另一方面,你不知道對你自身的特定情況而言,書中所講的方法有沒有作用,固然無妨一試,但是false hope的一再破滅如果帶來對改變可能的徹底絕望,這就成了雞湯的嚴重副作用了。這個第一類心理學自助書籍及作者裡面最為經典和有名的被收錄在一本叫《50 Self-Help Classics》的書裡面,在裡面你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戴爾·卡耐基、史蒂芬·柯維、安東尼·羅賓斯、狄巴克·喬布拉等等。(註:我覺得卡耐基和柯維的成名作還是值得一看的)

隨著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的發展,出現了第二類書籍,《What Makes Your Brain Happy and Why You Should Do the Opposite》的作者把這類書籍統稱為「科學自助類」(Science-Help)。我挺喜歡他發明的這個詞。現代心理學強調可驗證的理論,具體驗證的手段則主要是隨機對照試驗。其重要性在《對偽心理學說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中有很好的介紹(註:這本書一再推薦過)。最近(註:2013)出的《正能量》( 《Rip It Up》)(註:這譯名,攤手)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是正兒八經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書裡面引用的實驗和案例是經過了重複驗證的。當然,這本書也不是沒有吐槽點,例如裡面提到的方法雖然經過驗證有一定作用,但是讓人懷疑是否有長期作用。(註:作者還有兩本類似的書:《59 Seconds》和《The As If Principle》,原則基本相同,出版日期也相隔很近,這是用互聯網思維寫書啊┑( ̄Д  ̄)┍)

在科學自助類書籍裡面,我喜歡的幾本代表作有:《瞬變》(《Switch》)、《The Power of Habit》(尚無中譯本)(註:中譯本已出,《習慣的力量》)、《意志力》(《Willpower》)、《Redirect》(尚無中譯本)。

其中《瞬變》的兩位作者也是暢銷書《粘住》(《Made to Stick》)的作者。他們的寫作模式是我最欽佩的:十年的時間跨度做各種調研、採訪、資料收集整理,一本書背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投入。這樣的書大賣實在是屬於名至實歸喜聞樂見。我最欣賞《瞬變》這本書的寫作方式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一堆鬆散的研究成果和案例的堆砌,而是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框架(framework),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書當中能夠提供的策略只是一個有限集,而框架則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觸類旁通的重要地圖。

就以這本書為例,作者藉助暢銷書《象與騎象人》當中的大象(我們的情緒大腦)和騎象人(我們的理性大腦)的比方,提出了任何的改變都離不開的三個要素:

  • 給騎象人(理性大腦)提供清晰的方向。
  • 給大象(情緒大腦)以足夠的動機。
  • 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在每一個要素上,作者都給出了精鍊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和研究。當然,金無足赤,這本書仍有讓人不夠滿足的地方,在第二部分(給大象足夠的動機)並沒有充分地探討大象(情緒大腦)的各種動機,不管是正面的(激勵),還是負面的(障礙),以及如何激發或者消除這些動機。尤其是,我們得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並不是因為正面動機不足,而更多的是因為負面(阻礙)動機太足,因此如何消解自我妨礙的負面情緒/動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也很複雜、且因人而異的問題,目前尚沒有看到哪本書從個人改變的角度來深入系統的闡述這一點的,希望以後會有。(註:其實是有的,不過不是一本書,而是很多本。)

而紐約客暢銷書《The Power of Habit》則走了另一條不同的路,該書的核心命題其實很簡單,就像豪斯醫生常喜歡說的:People Don』t Change。那麼,既然人們不會改變,又有什麼必要去寫「改變」這個話題呢?作者認為,關鍵是意識到雖然人們的種種習慣的觸發條件、以及觸發之後的獎勵(「想要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但中間的過程(「怎麼得到」)卻可以改變(即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想要什麼」出了問題,而是「怎麼得到」的方式有副作用)。作者自身的一次經歷就是個有趣的例子:每天下午三點多,作者總習慣於站起來跑到咖啡間弄點糕點吃,結果久而久之人就發胖了。為了改變這個習慣,作者分析得知該習慣的觸發條件為時間,獎勵其實是去咖啡間有人聊天解悶(而並不是餓了),而為了得到這個獎勵,卻不一定要吃甜點,所以後來他就有意識不吃甜點,吃點其他的東西,這樣觸發條件和獎勵不變,但卻減少了發胖的進食。

註:這跟ABA(應用行為分析)[aba]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分析原行為的目的,在實現同樣目的的前提下,使用新的、較少副作用的行為去替換原行為」。不過這裡插一句,「分析原行為的目的」是一個非常複雜也容易出錯的地方,人類的行為的真正目的或動機常常潛藏在意識的水面之下,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顯然。而一旦對原始行為的目的動機分析有偏,ABA就變成了「用小無相功驅動少林絕學」的路數了。這個槽點以後再慢慢吐。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切入角度,的確能夠解決一類「改變」問題,不過還是那句話,遺憾的是,「改變」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每本書都只能解決其中一部分。這本書也概莫能外。另外,這本書更多是把精力放在一些具體的行為習慣改變,並沒有著墨講心智模式的改變,後者就是個要難得多的問題。

《意志力》這本書一看就知道,是從「騎象人」的角度去切入。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在於,作者是一點不含糊的老科學家了,而且是研究意志力方面的領域權威。書中有不少關於意志力的有趣實驗,令人信服地論證了意志力就如同人們的肌肉一樣(或者電池),用多了就會耗盡(家有孩子的同學們看了肯定會會心一笑),並隨之有很多有趣的引申結論,例如一對經常吵架的夫妻,緩解的辦法可能是下班早點回家,雖然早點回家導致更多的相處時間,但卻能夠避免被白天的工作耗盡意志力,從而在晚上相處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意志力去克制糟糕的情緒。諸如此類的例子書中隨處可見。但是,其中最有實踐意義的當然還是要數關於意志力是可培養和鍛煉的結論了,書中提到,最能鍛煉意志力的方法之一居然是簡簡單單的「坐直了」練習,其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令人掩卷深思。為什麼說意志力跟個人改變是很相關的呢?因為改變的動力無非來源於情緒大腦,或者理性大腦這兩個地方,而意志力理論則試圖論證,我們並不需要消極被動地去等待我們的情緒大腦積攢足夠的能量來引導我們的改變,我們完全可以理性地、通過自控力達成自我的改變。關於意志力還有同期出版的另一本書《自控力》(The Willpower Instinct),斯坦福大學美女心理學家所寫,跟《意志力》相比,《自控力》相對更通俗一些,但由於同樣有嚴謹學術背景支撐,所以也靠譜。

註:新的研究對「自控力」的「資源模型」提出了很大的挑戰[slf-con],指出意志力並不是一個常量、並不依賴於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及受到「期望效應」的影響等等其他考量因素,並引出一個關鍵推論,就是「鍛煉使用意志力」未必是最好的道路,可能想辦法讓自己「並不需要用到意志力」才是上策。

畢竟,自控力就跟抗生素一樣,救急的時候好用,但也不能當維生素磕啊

不過話說回來,學術之爭先姑且不論,《意志力》這本書本身我認為還是值得看的,意志力耗盡(或者用大白話說「耐心用完了」、「血槽空了」)這個現象也是符合常識的。(關於意志力和自控力,還有很多值得展開的內容,留作後話。)

關於個人改變類的書籍,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另外一類不容忽視,就是關於正念(Mindful-ness)的書籍。正念是一個源於佛教的用語,是一門古老的思維技術,但正在跟現代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結合併產生像MBSR(正念減壓)和MBCT(正念認知療法)這樣對日常心智成熟和改變非常有效的技術,這類書裡面有代表性的如《Mindsight》、《Buddha』s Brain》等。

註:最近這幾年正念的火也燒到了國內,翻譯的書籍非常多,這裡就不羅列了,況且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介紹書,而是藉助書來梳理這個領域。

不過這類從科學角度講正念的書目前(註:2013年)中譯本寥寥無幾。目前國內關於正念方面較多的是非科學家寫的書(如禪師、靈性導師寫的)這類書前面說了,或有啟發,但不夠深刻,就跟很多佛教寓言一樣,聽之覺得有理,細想又不知如何落實到每日。不過話說回來,正念是最近相當火的研究領域,現代心理學有一群人熱衷於從古老的心靈感悟和思維技術當中尋找真理並在現代心理學的框架下去深入闡釋,正念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正念有著最為古老的歷史,但這方面的現代心理學研究算是起步不久,可以想見還會陸續有更多精彩的著作問世,值得期待。

關於「改變」的心理學派大致可以這麼來分類:

行為主義:有一句著名的話叫「Fake it 『til you make it」[fake] 行為主義視角對於因為缺乏經驗/體驗而帶來的自我強化的恐懼和設限是非常有價值的,所謂不做不知道,做了發現也沒那麼可怕。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世界也就隨之打開了一個維度。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用行為來解決的,例如一個非常社交恐懼的人,從行為塑造上可以讓ta對社交環境「去敏感化」,然而ta的內心的情緒卻仍然可能一直是焦慮的、恐慌的,因為真正讓ta焦慮的可能是他所認為、擔心,且在意的「別人看不見的內心對ta的看法」,而無論多少的「直面社交場景」的行為,都難以改變別人內心的想法啊。更重的情況是:即便別人給了正面的肯定,ta仍然可以相信這都是別人的客套話而已,其實別人內心自有一番嘲笑。這種就已經接近「不可證偽」的認知了,不可證偽的認知是簡單的「行為-反饋」循環無法打破的,因為不存在能夠推翻ta的證據。然而長期困擾人們身心的,恰恰很多是這一類認知結構。那麼,是不是就沒有任何辦法了?辦法是有的。後面咱們慢慢展開了說。

認知主義:認知派的思路類似於神秀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行為是認知的產物,認知在上游,行為在下游,認知改變了行為就改變,所以就出現了以Aron Beck的CBT和Albert Ellis的REBT為典型代表的一系列方法。其核心目標是改變人的「錯誤的、不適應的(maladaptive)認知」。認知療法一度是詢證(evidence-based)心理療法的黃金標杆,不過現在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cbt-eff]。

認知療法中對我們心智模式中的「信念」(belief)、「假設」(assumptions)、「圖式」(schemas)的區分和解釋是非常漂亮的[cbt],值得學習。(每個人都應該學學心理療法,其實現代心理療法中的原則和原理,對心智成長是大有裨益的。只是因為心理療法生於一個主要被應用於非常態人群的年代,所以被戴了個不大受待見的帽子。)認知主義的最大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他們高估了理性認知在人的心智系統中所佔的比重和影響力。二,他們認為一些認知模式是「錯誤的」「不適應」的,這個先入為主的判斷令他們無法(也不會去)深入看見這些認知模式(再往深處走)對個體的適應和保護價值了(結果就是抱著好心但干著霸王硬上弓的事兒),對此去年出版的一本超級暢銷書《The Body Keeps A Score》(《身體從未忘記》)面向大眾讀者做了很好的闡述,願意看更學術一點的則可以參考我之前一篇博客《逃出你的肖申克(六):柏拉圖的洞穴》[shawshank]中提到的一些文獻。

正念:相比於認知派的「時時勤拂拭」,正念派的思路則類似於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說您也別執著於調整認知了,因為從認知到情緒行為本來就是「隨風而來,隨風而去」,我們就靜靜的看著ta演就行了,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正因為這個特點,正念幾乎可以說是個萬靈藥,可以很大的提高自我接納和整合,非常值得學習。不過純靠正念也還是不夠看的,因為練習和維持正念的狀態也是一個不小的精力時間花銷,此外正念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它是幫助你「接納問題狀態」和「認識問題真相」。

深層認知(或者可以稱為「情感性認知」——註:這不是學術界的詞):前面提到,認知派系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高估了理性認知的比重和影響力,在理性的,能夠意識到的認知之外,我們的行為、情緒還是大部分由不容易意識到的「情感化認知」,或者叫「內隱認知」來驅動的。這和神經科學上的「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or declarative memory)和「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or procedure memory)的區分相對應。情感化認知常常是非語言(non-verbal)的刺激-反應通路(pathway),從神經科學的角度,這些結構跳過(bypass)了我們的意識相關的大腦皮層,跳過了存放顯示記憶的海馬體,直接作用於杏仁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嘆「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之一)。那麼人的深層(內隱)認知結構是怎麼形成的,有沒有可能修改呢?答案是可能的。精神分析學派的立派宗旨應該就在改變心智的深層結構,只不過並沒有完滿達成使命,但精神分析的背景對於理解心智結構是很有幫助的。那如今有哪(些)派在這方面比精神分析做得更好嗎?有。此為後話。

延伸閱讀

[slf-con] The myth of self-control

[aba]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ake] Fake It 『til_you_make_it

[behav] What Happened to Behaviorism

[sys-desens]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neo-freud] Neo-Freudianism - Wikipedia

[psy-dyn] Psychodynamics - Wikipedia

[wars] Therapy wars: the revenge of Freud | Oliver Burkeman

[sagan] The Dragon in My Garage

[cbt-ef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Schemas, Assumptions, and Beliefs, Oh My!

[info-pro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shawshank] 劉未鵬 | Mind Hacks

[psy-history] 原創連載 - 世紀心理沙龍

[depth-psy] Depth psychology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劉未鵬的微信公眾號「思維改變生活」,pongba_mindhacks。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我從心理學視角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在個體的心理層面上,從懂得道理到過好此刻其實需要4個關鍵的元素:認知→情感→意志→行為

在我們的心理過程中:認知和情感是基礎、意志是將認知和情感轉化成行為的動力

「懂得道理」只是非常典型的認知過程,所以我們還需要在認知之後產生相應的情感(比如對某項事業的熱愛、所謂的情懷等等),然後在你個體的意志的發動下,產生相應的符合認知和情感的行為,這時候可以理解為你當下的這一刻就「過好」了,而一生也是無所個這樣微觀的「當下」組成的

王陽明的心學強調的知行合一,但他不知道在「知」和「行」中間,還缺了兩個非常關鍵的元素和過程:就是情感和意志。當我們能夠把其中的四個核心元素都全部打通,這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消費社會發達的好處是很多東西都能方便地獲得:剛剛在電視上看到的跑步機,點幾下滑鼠,幾天就能送到門口;剛剛論壇上別人推薦的書,點幾下滑鼠,幾分鐘就能找到下載;想知道如何解決某個問題,點幾下滑鼠,幾秒鐘就能在百度或知乎上找到別人的建議。消費社會發達的壞處是讓人太過依賴於外物來解決問題,我們總以為自己眼前的問題在於「缺乏」什麼東西,只要有了這個東西,面對的問題將如一扇插入正確鑰匙的大門,應聲而開。

但世界自有其運行規律,現實生活不是武俠小說,就算得到了《九陰真經》,距離習得絕世武功仍然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卧室里的跑步機不意味著我們擁有健康,手機里的電子書也不並代表我們的思想。每個人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將卧室里的跑步機和手機里的電子書真正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將聽來的道理化成自己的行動。聽過一個道理、懂得一個道理、將它知行合一,這三者之間都有著各自的鴻溝,每一道鴻溝的跨越都需要持續的努力和反省,偶爾還需要運氣。即便真能知行合一,仍然需要面對之後接踵而來的許多問題,也許去健身房練了半年後會發現肚子上仍是一坨渾然天成的贅肉,也許看了一堆書後會發現看的時候都是拍案叫絕,看完了都是回頭就忘。於是一部分人甩手而去,後會無期,結果跑步機成了雜物堆放處,電子書成了佔據內存的垃圾文件;而還有一部分人則撓撓頭,重新調整認知和行動,繼續前進。

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都是這樣,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堅持,才能被解決。然而在無所不在的資訊爆炸和快節奏生活的刺激下,人們的注意力已經被切割成了以秒為單位,我們渴望立刻就有解決方法,並試圖通過「佔有些什麼」來產生一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勝利就在正前方」的幻覺,進而緩解心靈的焦灼。於是人們就如過冬的松鼠囤積糧食一樣,通過用各式各樣的文章將朋友圈和知乎收藏夾塞得滿滿當當來尋求安全感。不同之處在於松鼠最終會吃掉儲備的食物,而我們則有很大可能對此不聞不問,相忘於江湖,然後心安理得地將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事物之上。

還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喜歡所謂道理,是因為可以將它作為尋找別人缺點的探照燈,而不是反省自己的鏡子。拿著道理作為子彈往別人身上傾瀉,腦補著他人在掃射下紛紛中槍倒地產生的快感總是讓人慾罷不能,簡直比玩《使命召喚》還要爽爽爽有沒有!

不過再深入一層來看,無論是通過利用道理緩解內心焦灼,還是將道理作為棍棒攻擊他人,也許都是因為我們既對自己缺乏了解,我是真的打心底想要當上總經理,又或者只是跟隨著周圍的洶湧人潮身不由己?我是真的因為覺得健康的身體非常重要而去健身,又或者只是因為一時羨慕別人的漂亮肌肉?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是真的希望創造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又或者僅僅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持續的自我反省可以幫助我們戳破那些泡沫般的慾念,留下真正重要的夢想。而所有的道理,歸根到底都不過是幫助我們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如果有一個發自內心希望達到的目標,那麼以此為支點,所謂道理才有施展的空間。甚至懂得多少道理也許都不重要,因為只要堅持走下去,遇到問題了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也只有夢想,能夠讓我們縱然跌倒,還能重新站起來,跨越從知到行的一道道鴻溝。

如果真的想試著過好這一生,那麼也許可以從忘掉所有道理,從每天半小時關閉電腦、靜音手機的獨處開始,從想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開始。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說: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誡,你仍需獨自前行。沒有任何一位心靈導師能夠牽著你的手前進,也沒有任何既定的宗教儀式能讓你一賦而就。任何訓誡,都不能免除心靈旅行者必經的痛苦。


推薦閱讀:

如何評論李銀河12月18日發表的博客文章《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
怎麼追女同事,年紀比我大?
有一個很討厭的弟弟或妹妹是什麼體驗?
你写知乎的动机是什么?
有個清華男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TAG:生活 | 心理學 | 情感 | 人生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