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流與魔幻現實主義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看這兩種書時總感覺有共通的地方。


打個非常不恰當的比方,一個碟子一個杯子,吃飯的時候都可能會用得上他們,也可以都不用。

在這兩者中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像是用碟子和杯子,都是用餐的工具,都是現代主義下的一些流派、寫作手法、傾向等等。

我傾向於意識流是一種寫作態度,繼而它是一種寫作手法。再繼而,擁有同樣理念的一些作家被劃為意識流這個流派。但是意識流這個流派本來也沒有一個非常強的團體性,不過是一個時期內有差不多理念的人劃分到一起去而已。但其實內部也是有些不同聲音的。比方說女神就對喬伊斯有些微詞,儘管現在她的文集出版前都會有人在序言里為她辯解說,那是因為當時《尤利西斯》還在連載,沒有出完啦,伍爾夫沒有看過完整版的才這麼說的。

而魔幻現實主義其實也差不離。雖然馬爾克斯名聲非常大,我倒也沒有聽說布爾加科夫和馬爾克斯之間的影響下的創作關係。更湊巧的是,好像《大師與瑪格麗特》和《百年孤獨》同是1966年的作品。順便,在我心中,布爾加科夫是最棒的寫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作家,沒有之一。以這兩位作家為例,並沒有一定的綱領去規定他們選擇魔幻現實主義這種創作傾向去創作作品,但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當然,他們各自的方向並不相同。

而現在,魔幻現實主義元素和意識流元素完全可以同時存在。在現在的作品創作中,單以意識流形態直接呈現的作品其實不多。雖然本身它出現的時候也是一個小眾的東西。但是,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以意識流為代表的這些個理念滲透到文學中,使文學的方向有了一些轉變,比方說,現在我們對於內省的、自我的等等文學表現的內容已經見怪不怪了。對於心理的綿延的反應,雖然單獨構成一本書的不多,但是,作為一種寫作手法,它已經被吸收內化進了文學本身。而魔幻現實主義的表現更加外在一些,它可能更加顯眼。私以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完全可以同時呈現。所以要說不同點,我只能說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方面而已。

至於相同點,我認為兩者共同的傾向,自由,真實。意識流不必說了。柏格森的綿延和直覺主義,威廉詹姆斯的意識流,和每次都講到厭掉的弗洛伊德大大,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文學試驗,就是要回歸一種思維的自由狀態,完整連貫,在物理時間外進行對心理時間的探索。柏格森是很反對節拍的控制的,它需要的是一種自由的流動,因為這才是最真實的狀態。女神也多次撰文指出,生活並不是傳統小說家寫的那些瑣碎的無足輕重的東西。小說家的任務,是「對於這種多變的、陌生的、難以界說的內在精神,無論它表現得多麼脫離常規、錯綜複雜,總要儘可能不夾雜任何外來異物,將它表現出來」。這指向的是一種最真實的狀態。在我看來,意識流對於真實的追求是空前的。

而魔幻現實主義,它對於真實的執著也是建立在自由的表達之上的。於是生活表面不再成為作家表現真實的束縛,他們用更高度更自由的方式去表現真實。嗯,我是覺得它裡面表現主義的味道是很濃的。魔幻現實主義打破的是對外界生活的忠實描繪,在「似幻」的世界下來展示「真」的世界。但是,與卡夫卡不同的是,魔幻現實主義雖然打破了忠實描繪,但是外部世界仍然以一個看似真實的形態呈現出來。由此,「似幻」的世界其實傾向於「似真」,但無論如何,魔幻現實指向的還是真實,手法上也更自由了。

當然,我不認為意識流和魔幻現實主義最表面直觀呈現的真實是一個層次上的真實,但是他們最終指向的則是最深層次的真實。


兩者的相同點在於都是現代文學對傳統現實主義寫法的一種突破和創新,都有非理性和非邏輯的特點,會讓作品讀起來更費力,但都是為了更真實地反映敘事者所認為的「現實」(意識流為了反映內心真實,魔幻現實主義也並不是完全荒誕,而是拉美文化中的人們獨特的心理和感知方式)而探索出的一種表達手段,而兩者都對文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中國當代文學中對這些手法就有所模仿。

更多的想說說認為的不同點。

我覺得,意識流更偏向一種寫作技巧,而魔幻現實主義更傾向於是一種寫作風格。

首先,兩者起源和性質也有區別,意識流開始是作為心理學概念出現的,意識流文學則是受了哲學和心理學的影響而產生的,是從歐洲逐漸發展而來的,而拉美文學則是囿於拉丁美洲地區的一種文學創作傾向,主要是為了表現拉美的「神奇現實」而服務的。

意識流是為了打破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打破物理時間的界限,多採用一種內聚焦的方式展現人物內心真實,而魔幻現實主義除了打破時空界限讓敘事者有更多自由以外,也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可以展現外部環境也可以投射人物內心。

意識流有很多種獨特的描述內心的敘事手法,比如內心獨白、跳躍、閃回、自由聯想等等,總體上會讓小說情節淡化、無嚴密結構,而魔幻現實主義囊括了更多的手法,可以有傳統的很多敘事技巧,它可以有嚴密的結構和完整的情節。

另外,兩者在表達非理性非邏輯的方面也是側重點不一樣的。意識流下的話語可以是凌亂破碎不完整的,甚至像喬伊斯、福克納的一些作品中打破語法結構和故意弄亂字母拼寫,以及不加標點的手法,魔幻現實主義在語法語句結構上則是正常的只是為了表現看似不合邏輯現實,一般並不怎麼會造成語句的不通順。

暫且很認真地想了這麼多,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可以分別看看喧嘩與騷動和百年孤獨


可以分別看看尤利西斯和莫言的作品(豐ru肥tun)


推薦閱讀:

錢鍾書為什麼把《圍城》結筆在彼處?
在《誅仙》里碧瑤出場次數那麼少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碧瑤?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這句話的出處是哪裡?
「我愛你,如鯨向海,鳥投林,無可避免,退無可退。」這句話出處是哪裡?還有沒有類似的句子?
村上春樹《天黑以後》要表達什麼意思?

TAG:小說 | 文學 | 意識流文學 | 魔幻現實主義 | 意識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