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麼條件下更容易共情?

共情:Empathy,譯作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達理、設身處地等等。我發現對於有類似經歷的弱勢群體我對其中某些更易於產生同理心而對某些則比較淡漠。《路西法效應》里研究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我提這個問題是想探究作為善惡混合體的大眾,在什麼情況下更容易發揮人性中善的特質。


考慮如下幾點,但不僅限於此:

  • 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Exchange_Theory)

  人們所做的事情源於收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共情的動機也似乎受此影響。

  • 純粹的動機(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http://en.wikipedia.org/wiki/Empathy-altruism)

  當我們對另一個人發生共情時,我們會出於純粹的利他主義理由來幫助他,無論我們會得到什麼。而當我們沒有感到共情,那麼上面提到的社會交換就開始發揮作用。如果從助人的行為中得不到好處,我們會忽視不見,或是產生助人行為,僅僅是為了得到其他人的讚許。

共情—利他主義假說(Source: Batson, 1991.)

  • 安全型依戀 (secure attachment style:http://en.wikipedia.org/wiki/Attachment_in_adults)

  我們知道,在生命早期所建立的聯結會影響成年後的關係形態。有著安全型依戀的特點是信任他人、不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並且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會被他人所喜歡。當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有著安全型依戀的人,面對他人往往有更高的共情能力。

  • 關係的性質

  大多數的共情能力及助人行為是發生在相互熟悉的人之間,比如家庭成員及朋友。特別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這讓人們極少考慮要得到什麼,而主要考慮孩子需要多少幫助。

  • 積極的心境

  當人們處於好心境時,更容易產生共情,繼而幫助他人。同時提升共情能力,幫助他人,也可以延續人們的好心情。

  • 渴望被贊同

  在人類的文化及社會環境下,共情能力高被認為是積極的,對於利他主義者也給予稱讚。那些希望獲得贊同的個體可能會更樂於實施助人行為,以求可以提升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 助人的榜樣

  這是人們,特別是兒童提高共情能力、習得助人行為最直接的方式(在這個問題里有詳細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28242 ),同時一個親社會的行為榜樣也是一個提醒者,讓人有所意識。

  • 團體的接納或排斥

  感受到自己被所在的團體排斥,的確會讓人不好受。為了能夠保護自己,避免這種由排斥所帶來的痛苦,我們的機體會暫時關閉情緒通道。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會讓人們對大多數的事物都缺乏深刻的感受,同時也削弱了我們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共情能力。

  • 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http://en.wikipedia.org/wiki/Bystander_effect)

  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 Kitty Genovese 被謀殺的事件(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rder_of_Kitty_Genovese )。當人們遇到類似事件時,能運用共情能力並幫助他人,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如圖所示):注意到事件、對緊急情況的解讀、承擔個人的責任、知道如何幫助以及決定施以幫助等等。而隨著目擊事件的旁觀者人數的增加,每個人幫助受害人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如果旁觀者沒有達成這五步之中的任何一步,他們的共情能力也不足以使其幫助他人。

旁觀者干預決策樹(Source: Darley Latané, 1970.)

  • 所處的環境

  相對生活在小鄉鎮的人們,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人們的共情能力似乎更不容易被激起,也更少的做出助人的行為。據說原因在於,都市的壓力會導致人們獨善其身以避免負荷過載。

  • 從事志願服務

  人們自願參加相關的服務活動,之後的感受不言而喻。

當然,這其中還有文化的影響、社會責任規範,甚至是宗教的影響,在此不一一展開了。


謝邀。

共情這詞有兩種含義,性質上有微妙的不同。一種是普通人的共情,亦即「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比如反社會和自戀型人格的人缺乏共情能力。這種共情,有強烈的道德意味,因此提問者提到了「善」與「惡」,共情為「善」,提問者想知道人在什麼條件下更容易變成「善」的人。

——我想這是題主的本意,很遺憾,這個問題我也不懂。

另一種共情就是大家都在說的了,是心理諮詢中要求諮詢師做到的一種狀態。這種共情,沒有道德上的善惡之分,只有諮詢師段位的高低之別。即,高段位的諮詢師比低段位的能夠更好地共情。

雖然題主並不關心這種行業內部問題,但各位諮詢師們明顯對此更感興趣……我也願意做個補充:

妨礙共情的各種可能(前幾天講課正好做過課件):

1,憤怒:你曾經被配偶的婚外情傷害過,現在你很難對另一個婚外情的男子表達共情

2,仇恨:有的憤青,在看到比如日本地震的消息時,甚至會感到痛快

3,厭惡:某位白人諮詢師一直有種族歧視,導致他沒法對一個黑人來訪者共情

4,恐懼:你的老闆威脅要炒了你,你很擔心這份職業,於是你無法共情老闆的不滿

5,焦慮:明天要交的論文現在還沒寫!簡直不能理解女朋友為啥還纏著你回她簡訊

6,抑鬱:完全不想跟人交流,更談不上共情了

7,自大:這個問題困擾你那麼久?我來告訴你完美的解決方案!(而忘了共情)

8,內疚:我虧欠這個人的,我還是離他遠點比較好,實在不敢面對他……

…………

甚至還包括!(從自我角度出發的):她在哭,這可是個好機會!我應該怎樣安慰她,才能給她留下最睿智的印象?趕緊上微薄,找幾句陸琪的語錄,嗯,背下來然後說給她聽……

甚至!(從自我角度出發的)同情:哎呀那條魚一直被泡在水裡,好可憐……

以上用一句話總結:過度的自我情感喚起(大多是負性情感,有時甚至是正性),就會妨礙共情

換句話說,人在不太考慮自己的情況下更容易共情——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但的確是真理


關於諮詢師的共情,我不是很了解,李老師@李松蔚 的解釋比較專業。

我說說基礎研究中的共情吧,其實這也算是發展心理學中比較經典的概念了,共情,心理理論,觀點採擇等等,基本都表達了很類似的意思,理解他人的狀態,做出正確的反饋。比方說4歲的小朋友並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其他人不一樣。但到了5、6歲,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所以這就引出了共情的第一個必要條件,認知能力的成熟,包括執行功能,抑制能力等,關於這點,有興趣的可以看看German Herman (2006)的一篇文章,比較make sense的一個模型。

但是除了認知這個內部因素之外,其他一些外部因素也必不可少,比方說動機。這就扯到我自己的研究了,剛剛在developmental psych 上出的一篇文章,基本的結論是親密感可以影響動機,動機高低直接導致了被試共情(觀點採擇)任務的得分。想想有人拉著你抱怨一件事,一個是你的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一個是路人,你會更願意去理解誰的情緒?


謝邀。

其實回答已經可以了。我就是簡單的說下。

如果我是一個來訪者,聽了諮詢師(就是你們)說的共情,或者就說共情。我會這樣說

「嗯,說的非常好。」然後我輕輕的挪動了我的椅子讓我可以靠的更舒服點。

能明白這個中的意思嗎?

然後我給你說一個當時我們老師給我出的一個共情的題目。因為這個題目我被批評的體無完膚, 也是因為這個所以我對共情的理解也更進了一步。

問題是:

我們老師(用我代替)因為早上來的遲了十分擔心耽誤了我們的課所以非常的焦急趕到了團體心理學諮詢室看我們到了沒。

其實,是老師來早了,我們的課調了,調到了早上的後兩節上,她來的時候反而早了。

等到我們來了以後,我們老師就開始給我們說你們都是學心理學的學生,那麼現在給我共情下。

然後我們就開始了共情。有各種共情的,有說老師你肯定是特別的著急擔心耽誤課程。也有說什麼那老師那個時候絕對是覺得心情十分的焦急。我說的比較2,因為我那個時候痴迷精神分析,所以直接把老師給精分了,結果可想而知我的共情得分是0。

最後,老師說了她只認可一個人的答案,那就是說她現在十分的平靜肯定是自己已經調整過來了,她很好奇為什麼老師的情緒這麼快就平穩了下來,結果這個學生10分。雖然不是完美的,但是比起來我們已經十分好了。

到這裡不知道你們看出來共情的關鍵了沒!

不一定對,但是這個答案十分的巧妙 ,也是一個關鍵點。各位允許我賣個關子蓋樓給答案吧,咱們討論下。


  • 有相似經歷
  • 人格因素:好像有些人比較容易共情,而有些則比較淡漠些;簡單描述為有愛的能力


這裡其實可以考慮下舒茨關於主體間性的描述。

首先,個人間能共享社會事實的基礎在於能夠通過站自己所在的「此在」到達對方所在的「彼在」,即舒茨所說的「視角互易的一般性問題」。也就是說人們在生活中能和他人交換視角看做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我們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認識不光是接觸到物理客體,還有自我意識的生命同伴。這個就涉及到了「有關變形自我實存的一般問題」,所謂變形自我即是「在他人進行意識活動的同時進行意識活動所把握的,存在於個體內部又不同於個體的他人意識流」,這種生動的同時性體驗即是主體間性的本質又是理解他人與我們共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基礎。當一群夥伴共享一個情景時,稱為「面對面關係」。在面對面關係中,因為通過情景達到他人意識領域,因而使兩個被分隔的主體的意識流同時呈現成為可能。而當在面對面關係中,當雙方個體的意識均被對方知覺時二者的關係便由「面對面關係」轉為了「我們關係」。「我們關係「做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是人們理解對方行為方式和目的及變形自我的個性的基礎。

我們關係是由親密度界定的,跟雙方的生平關係的熟悉度相關。在我們關係中,雙方通過分享彼此的計劃、期望使彼此變得更加老練。

最後,共情的條件在我看來就是要進入「我們關係」而要進入我們關係的話就需要雙方都要有一個場景來讓雙方有條件能在「面對面關係中將各自的意識流共同呈現,平且讓對方知覺。此外,雙方還應該彼此間很熟悉,或是在生命歷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既然加了MBTI標籤,我補充一下對MBTI中不同性格類型對共情產生的影響.

MBTI性格類型4個維度中第三項F/T,主要影響人的表達方式和作決定的方式

F代表偏好情感,可以不嚴格的理解為通常說的感性,T代表偏好思考,可以不嚴格的理解為通常說的理性.

F型的人產生共情是一種比較自然的反應,一般的F型諮詢師面對諮詢者的時候,只要狀態正常,注意力集中,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的產生共情.

T型的人產生共情,可以說工具屬性比較強,如果不是自己關係很近的人,一般不會很自然的進入共情狀態.

以上分析和結論沒有被任何學科定性,僅為觀察心理諮詢師和職業規劃師諮詢時,對他們性格類型」諮詢技能使用情況」之間的聯繫的個人看法,供參考.


TED講座:信任,道德和催產素

http://v.163.com/movie/2011/11/4/7/M839EOQ1T_M83JNGK47.html

這個東西是人類大腦里對「共情」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物質


首先必須承認,這是一個跟心理學專業沒什麼關係的答案。

而且,比起回答 「人在什麼情況下更容易共情」,這個答案更像是在回答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共情」,以及共情帶來的影響。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跟我一樣是在看Hannibal時聯想到一些共情能力相關的問題。

之前跟人聊到的時候,我甚至錯誤的用了 Sympathy這個詞(實際是Empathy),並且引用了Hannibal中的翻譯,移情。

但在事實上,看了前幾個答案我就明白我所指的應該就是「共情」。

引用二樓的概念:「這詞有兩種含義,性質上有微妙的不同。一種是普通人的共情,亦即「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比如反社會和自戀型人格的人缺乏共情能力。這種共情,有強烈的道德意味,因此提問者提到了「善」與「惡」,共情為「善」,提問者想知道人在什麼條件下更容易變成「善」的人。」

我的觀點:

1,我猜,共情能力與抽離能力是共生並成正比的,但後天可能會有意或無意識的單方面抑制或單方面過度發展,導致天平失衡。那樣就危險了。

2,也有另一種可能:抽離天賦是高度敏感與同理心的附贈品,是基於後者而不得不演化出來的自我防禦機制。造化的安排往往熱衷於平衡與牽制,但對人類來說維持天平是最困難的。

兩種力場相互作用,加之成長與外界的不同因素,後天發展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一樣高。

(又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3,移情能力過高的人,往往會走上偏執追求公正平衡的不歸路。#這個世界由悖論組成#

(從某人那兒get到的技能,查維基發現)共情這個單詞源於希臘文empatheia(神人)。那麼可不可以理解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技能本身就具有超人性。

《柏林蒼穹下》里聽世間音的天使遠在塵囂之上,身處無色無味的世界,多繁雜的聲音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遙遠溫柔的潮汐。既慈悲,又無情,這是共情與抽離能力的終極狀態。

如果這項技能點到凡人身上,肉身最終不堪承受,崩潰至死。

(手機黨表示這裡將來可能會插入一幅圖,來自我大韋登叔的吸血獵人巴菲)

可惜人出生時不能自主選擇技能點,有的人註定要承受門窗大開咆哮進來的風沙。

抖森在Archipelago里扮演的Ed就是共情心過高的典型。

這樣的心靈更加易感,面對尷尬、冷漠、憤怒這類負面情緒,敏銳難以忍受;同時這類人多半內斂羞澀,對待外界小心翼翼。每說一句話,都會在腦中預設一萬種「這句話」出去可能帶來的後果與影響。

他們面對世界,入比出多。靈魂是個門洞大開,四面透風的木架子,所有外界的情感都可以肆意咆哮而過,這些無法甄選無法排解的能量鬱積胸中,變作塊壘。又在失衡狀態下發展出抽離人格以求自保,所以他們不但是自己生活中的局外人,還時時想著逃離。



其實,客觀地說,我們無法得知任何一個人的想法,我們的共情是基於自己的想像力——「如果我處在那種狀態,我會是什麼感受?」,這種能力和人們的閱歷和思維有關,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的。


題主所說的對某些人更容易共情,對某些人則比較淡漠,其實跟題主共情的能力(設身處地的想像力)無關,而實質上是題主表現出的偏好差異——因為在某時某刻,人的閱歷及想像能力是一定的,那麼,對於你更感興趣的人或事,你一定更願意去設身處地地想像,從而更容易達到共情,而對於不感興趣的東西,大腦是不願意去思考的。


想要更好地理解別人的心理世界,請多去經歷,多去感受,多去嘗試,不帶偏見。

以上淺見,與君共勉!


安撫負面情緒的小技巧(2016.8.11)

正在研究「說話的藝術」方面的話題,今天就先來說說「安撫對方負面情緒時的一點點小技巧」吧。

一直苦惱一個問題,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亦或是工作生活中一點煩心事需要找人傾訴時,為什麼有的人總能讓你酣暢淋漓地傾訴一番,對方的應答總讓你覺得很舒服,使你不知不覺中能完全敞開心扉,毫不設防。聊完之後,你甚至還能自行走出困擾並找到下一步的解決辦法。而大多數時候,對方的一兩句看似或鼓勵或安撫或同情或建議或者只是一些沒用的大道理的回應都讓你失去了說下去的慾望,雖然口頭上還在應付,但心裡已經做了不打算繼續說下去的決定,並暗自尋找結束談話的借口。但煩惱依然在,甚至又多了一層交流不暢所引起的憋屈感堵塞感。

剛好在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美國家教類圖書累計銷量首位,銷售300多萬冊,被譯為三十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長踞家教類圖書各大排行榜榜首,出版30多年長銷不衰),兩位作者都是兒童心理學資深專家,亦是兒童教育方面的實踐者,其中的一些觀點讓我茅塞頓開。

——當我在難過或者受到傷害時,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建議、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別人的看法,那樣只能讓我感覺更差。過分同情會讓我覺得自己太可憐;提問會讓我產生防範心理;最激怒我的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說我的感受毫無道理。這時候我通常的反應就是:「算了吧,再說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這說的不就是我那種理不清頭緒的感覺嗎?原本認為那些「勸慰」效果的差異是因為人本身的知識結構、素質水平亦或是他個人的人生體驗以及對事情的分析判斷能力決定的。看了書我明白了:哦,原來這個區別關鍵在對方的應答角度上,安撫、同情、建議、大道理、心理分析之類統統不能順利排解你的煩惱,這種時候需要的只是「共情」,簡單地說就是「你懂我!」舉例如下:

工作遇到困難,或者挨了老闆或者客戶的批評心情很不好,要找人傾訴,你可能會聽到下面幾種不同的「安撫」或「幫助」:

A:(居高臨下式的否定)這有什麼呀,很正常,不要那麼脆弱嘛!一定是你做得還不夠好…

B: (審判式或八卦式的提問)具體怎麼回事啊?他怎麼說你了呀?你怎麼回答的呀?你為什麼不辯解呢?…

C:(專家式的建議)不理他不就完了嗎?犯不著跟他們計較。【甚至更具體的指教】

D:(「過來人」或「領導」式的大道理)生活就是這樣,不如意事常常會有的,要學會看開一些,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這簡直就是他用來「包治百病」的「神葯」,以不變應萬變。隨後可能還會給你舉出名人的、身邊的、自身經歷中的諸多事例來證明他的大道理的合理性。】——這一種是我遇到困難最先想到要傾訴的對象也是一位很親近也很值得敬重的長輩的慣用方式,N年以來我都是在尊重和感謝中憎恨著這樣的口吻和說辭,甚至到現在有了一種本能的逆反心理。

你遇到的奇葩反應可能更多,但這些也許都不能平復你的情緒,因為他們都沒有說到你的「心坎兒里」去。

E:(產生共情)「遇到這種事,心情肯定好不了,你心裡一定很憋屈。」一句話,也許就勾出了你全部的牢騷話,對方只是靜靜地當一個聽眾。待你發泄完了,痛快了,對方又一句簡單地:「沒事兒,咱不生氣,氣壞了身體更不划算了不是?」你便「破涕為笑」,接下來你便會想,其實吧也沒多大事兒,老闆或客戶提出的意見還是蠻有道理的,我明天再好好想想。

其實,在我們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並不需要什麼大道理,也不需要建議,更不需要旁人的成功案例,第一需要僅僅是傾訴,俗稱「倒垃圾」,對方只需要認同我的情緒,然後做一個聆聽者,等自己一吐為快發泄完了,百分之九十的負面情緒就已經得到了緩解,最後再送上一句暖心的話或者擁抱,負面情緒也就徹底朝著正能量的方向轉化了。就這麼簡單,但會讓人很舒服。

最後映射到與孩子的溝通上更是如此,當孩子在跟你抱怨或者訴說情緒時,你也必須傾聽孩子,並與他產生共情,才能舒緩孩子的負面情緒,進而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說一個我現學現用的小例子。

我家的小寶貝快三歲了,最近常常因「力不從心」而「亂」發脾氣,比如自己穿衣服穿不好就生氣,你說幫她穿她不要,你說這件衣服不好穿咱們換一件或者寶貝還小呢等長大了就會穿了,還是生氣,甚至演變成大哭大鬧,感覺你不管說什麼都不能安撫她受傷的小心靈。即便是靠我的慣用吼叫式「閉住嘴、不許哭了、好好跟媽媽說、你到底為什麼哭」,還是無法制止她的哭鬧,我們通常都認為是孩子最近變得「不聽話了」。就在今天看了這本書之後,中午吃飯剛好遇到類似場景,我嘗試了書中說的方法,果然奏效。情景如下:

中午,寶貝在用大筷子吃土豆丁,常常都夾不住,或者快送到嘴邊了又滑落到碗里,幾次反覆下來小傢伙不幹了,氣急敗壞地喊:「怎麼夾不住啊?我急要夾住嘛!」然後生氣,別的家人各種安撫,換上叉勺都不行,於是她越生氣,更加氣急敗壞…開始哭鬧…

我平靜地放下手中的碗筷,抱起她到了另一個空房間里,然後語氣很溫柔平和地問她:「寶貝啊,夾不住土豆是不是好難過好著急呀?」小傢伙淚眼婆娑的點點頭,哭聲已經小了許多。我接著又說:「你是不是很想像爸爸媽媽那樣,什麼都能夾住呢?」小傢伙更用力的點點頭,現在的哭聲已經完全停止了。我接著說:「可是,媽媽小時候也不會用筷子呢!」小傢伙急著說:「爸爸小時候也不會用筷子,姥爺小時候也不會用筷子…」我說:「對呀!大家小的時候都不會用筷子,寶貝現在也小呢,等過了三歲生日一定能用得更好哦,別著急寶貝!」此時此刻小傢伙已經重新拿起了碗筷開始嘗試,並且很順利地夾起了土豆丁送到嘴裡,然後很開心地說:「看我長大了吧,夾住了!」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共情處理」,讓問題變得簡單,孩子好像也不再顯得那樣「搞不懂」了,很顯然,因為你說到了她的小小心坎兒里。

語言的藝術,真是奇妙,同樣的事情,換個角度換種說法,效果可能大逆轉。最近買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準備好好研讀一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點說話的技巧,無論是對你和愛人、孩子以及親友之間的交流上還是工作中和同事、上下級、客戶間的溝通中,都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你也不妨試試看。


太自我的人不容易產生共情。


夜晚


這個人是你女朋友


你與對方有相同經歷。
對方的人格特質不使你討厭。
有效的溝通。


這種能力是不存在的,試著更多地收集整理人的行為,並從中掌握規律,進而能夠用它來區分善惡和好壞吧。


相同層次下有過相同的遭遇


有相同的信仰


兩人共事一件事情的看法及主張有著各自的認識但是雙方互相認可。

生理、心理方面的契合


作為一個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目前見過專業知識運用得最NB的案例,是在常呆的咖啡館了偶遇的鄰座的一個玫琳凱的直銷員,當時她應該是在賣產品順帶發展下線,交談的過程中,同感共情、面質、價值觀重述等等社會工作專業技巧不一二足,並且語言運用之標準與流利,簡直可以堪稱一個活生生的導師上「個案工作」時的PPT。


忘我?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還沒有演化掉 憤怒 傷心 這種情緒?
如何理解所謂的玻璃心?
過於患得患失,玻璃心,想改變現狀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情緒 | 心理測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