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翁帆嫁給楊振寧是愛情嗎?


我覺著吧,

人家翁帆

一沒像鄧文迪一樣破壞婚姻和家庭,一路靠做小三上位,

二沒像馬蓉一樣,劈腿出軌,轉移財產,

三沒像奶茶和強東一樣,天天發通稿秀恩愛,一邊佩服中國人民想像力,一邊買水軍逼所有人承認自己是人生贏家,伉儷情深,天作之合,誰不同意誰就是LOSER羨慕嫉妒恨。

人家兩口子確實就是安生過個日子,沒傷害到誰,也沒打擾到誰,也沒主動噁心誰,因為楊振寧的身份,而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曝光,但也僅止於此。

就放過人家行么?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爺爺今年95歲,15年前我奶奶去世。照顧奶奶的保姆拚死也要留下繼續照顧我爺爺。不多久就睡一張床上去了,這個是愛情嗎?或許沒有,但年紀大的爺爺要人陪要人照顧,農村來的老保姆打字不識幾個做飯超難吃也不愛乾淨,去別人家也不見得有人要。一個需要陪伴,一個需要錢。就這麼簡單。至於其他人的眼光?子女再怎麼抗爭怎麼做工作都沒用,因為老爺子知道,日子不是跟子女過的。所以說,比起愛情,世上的一切婚姻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

最近家裡有了新變動,因為爺爺的身體大不如前,加上老太太依然每天出去搓麻將,回來只給爺爺煮口白水麵條,趁著過年都在老家一起把老太太勸走了。其實老太太對待爺爺真的很差勁,但以前爺爺精神狀態好,極力護著兒女們也沒辦法。老太太走後,看爺爺的存摺裡面僅剩三十塊,除了2000元現金什麼都沒了,連衣櫃裏的新棉被也都沒了。請走她,還花了幾萬塊,因為不給錢就不走人。不論多大年紀,都還是得為自己的風流買單。


講真,從高大上的道理出發,我們沒有什麼可以指責楊翁戀的。選擇時,他們都已成年、或遠遠超越成年,這是他們自由意志的體現,他們並沒有用感情炒作,他們也沒有妨害到誰。

但是看到這倆人,我就內心違和,就被一樹梨花壓海棠碾壓而過。

大約內心違和的不止我一人,不然「翁帆的父親娶了楊振寧孫女後,這家人該怎麼互相稱呼」的謠言段子,不會多年經久不息。不然翁帆懷孕,不會成為和金庸去世、余秋雨離婚並列,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來刷屏的假新聞。

不然在股災中,關於「這個姑娘也真不容易,本來想做個短線,結果一套十多年」的段子,不會在朋友圈刷屏。

翁帆懷孕的消息為啥會被反覆炒?講白了人們獵奇的是,在這段婚姻中是否有肉體交互。

這很八卦,窺探他人生活,很不雅,或者很不道德。可是由無能的一方帶領無知的一方,開始的一段大約是無性的婚姻,是否更加不道德?我們的身體,就那樣不值得被尊重么?

小時候,我媽跟我說,女孩子長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好、心靈美,長大了我才知道,我媽騙我,臉太tm重要了。

十幾歲的時候,那些腦殘文學作品告訴我肉體好虛妄,純愛好神聖。直到第一次摸過鬆弛下垂的肉體,我才知道,肉體太尼瑪重要了。

1995年,楊振寧與髮妻杜致禮去汕頭參加海外華人物理學大會,翁帆是當時的接待。2003年,杜致禮離世後,老物理學家開始有事兒沒事兒跟翁帆煲電話粥。2004年,楊振寧給翁帆電話求婚,便有了那段82歲的新郎與28歲新娘的婚姻。

關於為什麼要跟翁帆結婚,楊振寧對媒體講過兩個版本。

第一次講的比較實誠,說了自己對這段婚姻的剛需。他說如果沒有與翁帆結婚,也可能和別的女士結婚。他說,英國數學家哈密頓在太太去世後,過了相當漫長的孤獨日子,甚至書頁上都有飲食的污漬。楊振寧說,他不要過那樣的日子,不要過老年孤獨生活。尤其是老人,最怕孤獨。

第二次講的比較雞湯,楊振寧說「媒體很注意我,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了他們的眼睛。我一直和一個年輕女孩在一起,我怕他們會亂寫,反正我和翁帆的關係也確定了,那就乾脆明朗化吧!哈,所以我們結婚了。」

尼瑪彼時你們都是單身男女,大大方方宣布個戀愛,有什麼亂寫的空間呢?自己對把關係固化下來有剛需,還把責任推給媒體,整得我們跟丘比特似的。

翁帆對媒體說過,楊振寧是智慧老人,楊給了她一個純凈的世界,給了她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我看過一段媒體對他倆生活的採訪,他們住在清華園內的歸根居,那篇報道悉數了翁帆每天如何準備早餐、午餐、晚餐,幾時散步幾時安排楊老午睡,晚上如何與楊老相擁而眠。

報道的語調極盡溫和浪漫色,卻讓人細思極冷。這段婚姻究竟給了她象牙塔中的象牙塔,還是象牙塔中的囚禁,斬斷了她與世界相處的其他技能?

如果不是翁帆,楊振寧也還要選擇另一個28歲的姑娘。他清清楚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是陪伴、是照顧、是青春延續的綜合體。

如果不是楊振寧,翁帆不會跟街邊兒哪個82歲的大爺攜手。她還不懂自己要選什麼,她愛上的是別人遞過來的一道光環,是那些blingbling閃耀、卻沒啥大用的人生智慧。

翁帆決定與楊振寧在一起那年,她28歲,其實並不能明白一個老人的生活是怎樣的,不能體會日日照顧一副衰老之軀的廝磨。楊振寧卻懂,他老了,也年輕過,他明白肉體衰敗下的緩慢、遲鈍、昏聵,他卻用愛之名把翁帆圈禁了這場,要她扮演半個小保姆的婚姻生活。

反正在我庸俗不堪的價值體系中,在這段婚姻關係里,翁帆虧大了。她把自己本可以活色生香的歲月付諸給風燭殘年,她掏出了嬌媚的青春、母性的關愛、魚水之歡的權利、延續後代的自由,這尼瑪都是實實在在的硬通貨

她拿回來的是那個說不清道不明、時時刻刻變化的精神世界,是與一個曾經站在世界之巔的老人相愛的感覺,是那個人暫時可以給她的庇護。這個姑娘真金白銀的,買回了一些價值不明的次級債。連她所謂的象牙塔中的象牙塔,清華院內供他們居住的歸根居,也不能視為歸她所有的學區房。

我的一位朋友在香港的銀行曾碰到過楊振寧與翁帆,楊振寧死死抓著翁帆的手,討好著說話,翁帆則一臉不耐煩地慢應。我猜,對於這場婚姻,翁帆是萌生過悔意的,或者還有利益的牽絆,或者是她已失去了出走這段婚姻的力量和勇氣。

我的同窗閨蜜,學生時代迷戀過耄耋之年的導師。那是個有點兒蔫兒壞、挺迷人的小老頭,年少成名、看過世界,為廟堂之高籌謀過利益,也能處江湖之遠詼諧有趣地活著。

閨蜜喜歡他,導師看閨蜜的眼角眉梢中,亦有歡喜神情。不過,倆人誰都沒說破過什麼。畢業時,導師送了她一條鵝黃色的圍巾,那個顏色彷彿能讓人能聞到春天的氣息。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幾年前導師病危,閨蜜在病榻前垂淚,導師說「丫頭,你知道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是什麼感覺嗎?就是他站在一條圍巾前,想像著這個女人繫上這條圍巾的樣子」。

這位導師雖然不如楊教授般顯赫,可是也有足夠的影響力與財力,也是可以一樹梨花壓海棠的。何況那時,是彼此動了心的兩個人。

不過,他沒有。他沒有用自己的落日餘暉,圈禁另一個人二十幾歲的光陰。

李鴻章說,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慎而重之。諾貝爾獎之於楊振寧,何嘗不是一把利器,讓他可以於這世界更加放肆地活著。

他恐懼漫長孤獨的時日,恐懼書頁上有飲食污漬的生活,他又萌生了對一個二十多歲的生命的渴望,於是,便把這個姑娘引入那早衰的生活。抉擇時,她還不懂什麼是老邁的生活,不懂自己究竟通向了哪裡。

所謂不倫之戀,不倫的並不是年齡,而是識字的人拿出賣身契來讓文盲畫押;是古董鑒賞家佯裝無事地用買狗食盆的價格買走了宋朝的瓷;是站在活死人墓里的人對洞外的少女喊,進來呀,外面的陽光惡毒,這裡蔭涼。


齊白石在湖南和第一個夫人生了5個孩子,53歲背井離鄉開始北漂。移居北京以後齊白石57歲時,娶了18歲的胡寶珠為妻,寶珠又生了7個孩子。第七個孩子良末是在齊白石78歲時所生,齊白石自以為是最後一個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沒想到白石老人83歲時,寶珠又懷孕了,在生第8個時卻因高齡難產逝世。寶珠高齡難產去世後的第二年,84歲的白石老人鬧著續弦,後娶協和醫院護士長夏文珠為妻。91歲時,夏文珠離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繼任。齊白石93歲時,家人又給他介紹了一個44歲的女人,齊白石搖著頭說:44,太老了!後來有找來一位22歲的姑娘,老人很是喜歡,還等著結婚辦喜事。不過,那年,白石老人掛了。齊白石14歲作木匠,25歲兼職賣畫,32歲開始學刻印,40歲時開始周遊全國,53歲拋家舍業遷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著一口湖南口音獨闖京城。在北京,木匠成巨匠, 83歲還生了孩子,85歲鬧著續弦,92歲仍喜歡看年輕漂亮美眉,93歲臨終那年吵著要與22歲小美眉結婚!比一比吧!


1.是愛情,但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2.是陰謀,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3.把世界想的都美好點,就當他們是愛情吧,反正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楊振寧來東南大學開講座,翁帆坐在他旁邊。全程兩人手拉著手,楊振寧像個小孩子一樣說,你們別看她小,她廚藝可高超了,總把我料理得很好。大家都知道,再乾淨的老人身上都會有點老人味兒,但有她照顧我,我的身上一點老人味兒都沒有。她是我的學生,是我的妻子,有時候甚至像我的母親了!有了她以後,每次看到她的剎那,我總是覺得給我的生活也注滿了活力,常常忘記自己是個老人家,遇見她真是我的幸運。總有人說,她嫁給我為了我的名譽,我的金錢,哈哈,可是你們想呀,我除了知識財富和生活必須的金錢,也過的很樸實平常,她嫁給我以後,我才有了真正的財富。

將近九十歲的楊振寧依然稱她darling,翁帆則一直微笑著看著他,全程兩人握著的手沒有送過。

台下的人倒是有的流了眼淚。

他們是芸芸中少數的幸運,而我們或許作為同樣幸運的人該對他們給予祝福,就好像有天別人也會祝福我們一樣。或許作為一個不幸的人,盡自己的一點點能力,不在別人的幸運里肆意妄為。


很多人認為楊為色、翁為財,所以才會有他們這對年齡差距非常大的老少配。我感覺這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許多人並不知道翁帆以前離過婚,所以楊並沒有一些人想像中的那麼」老牛吃嫩草「。

老實說,如果楊僅僅是因為好色才取翁帆的,那我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要達到這個目的,根本就不需要結婚。中國稍微有點錢的小老闆就可以包養二奶了,有權的更是如此(我相信在中國官商屆一定大量從在這種現象),以他的地位,包養二奶可以一舉兩得,既搞了女人,又不容易被發現。不過奇怪的是大家對社會上遮遮掩掩的包二奶現象視而不見(也許是真不知道),卻對楊翁二人明明白白的婚姻口誅筆伐。要說違反道德的程度,我感覺還是包二奶的更惡劣些,楊翁最多就是有亂輩分所以才有些道德問題。

很多人喜歡調侃、嘲笑、諷刺這種」老牛吃嫩草「的,所以網上出現很多段子,說什麼翁帆嫁給了爺爺輩的楊振寧,楊振寧孫女嫁給翁帆父親導致輩分全部亂套了,還有楊振寧老當益壯讓翁帆懷孕了什麼的,而楊為什麼偏偏就不這麼做呢?因為他不是那樣的人,他不會做那種偷雞摸狗、掩人耳目的事情,所以他即使知道會有很多人嘲笑他們,他依然選擇公開這種關係。

如果他只需要人生活上的照顧,他完全可以顧一個保姆(實際上他們家現在還是有保姆的),也不需要翁帆。

他需要的是一個在能照顧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滿足感情需求的人,再者翁帆太像他原配年輕的時候了,如下圖,左邊是杜致禮,右邊是翁帆,幾乎就是一個人了。

所以楊會說她是「噢,甜蜜的天使,你真的就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蒼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楊看見了翁帆,就像是看到了年輕時的杜致禮,身體和心靈也彷彿回到了年輕時的那個自己。

楊振寧曾對媒體坦誠,如果沒有與翁帆結婚,也可能和別的女士結婚。他曾舉例說,英國數學家哈密頓在太太去世後,過了相當漫長的孤獨日子,甚至書頁上都有飲食的污漬。楊振寧說,他不要過那樣的日子,不要過老年孤獨生活。

楊振寧贊成翁帆將來再婚。楊振寧2006年曾公開談到,兩人結婚之初就曾談及再婚,翁帆當時不高興地說道「我當然不會,你怎麼可以這樣講!」楊先生則說,人生非常複雜,沒有絕對的對與不對。贊成你將來再婚,是年紀大的楊振寧講的,年紀輕的楊振寧,希望你不再結婚。


如果嫁給82歲的他們呢?


對男人而言,愛即責任, 楊振寧願意給翁帆名分,就是負責任,其實他可以潛規則她的。 個人覺得這是愛情,而且是非常浪漫的愛情,兩人都很偉大。

1.楊回國後利用個人在海外科學家的影響力為祖國召集過很多人才,如圖靈獎得主姚期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雖然高最終還是沒有回國)。

2.楊絕對不是回國撈好處,他這種級別的人物,無論在那裡,都不會缺錢,不要以看待國內普通大學學者的眼光看待楊。

3.楊也絕對不是為了名,當世第一的物理學家,論貢獻可以獲得2到3次諾貝爾獎級的人物,不缺那個名,真正愛物理的人,不會去在乎那些所謂的名,他們在乎的是宇宙間的真理,楊的回國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愛國愛民族。這種級別的物理學家的精神世界,普通民眾無法進入。

4.楊的成就是屬於全人類的,文革中那麼動亂,你讓楊留在國內,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君不見文革中有很多教授被紅小兵虐待至死。楊的岳父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更何況當時的美國物理水平比中國高出那麼多,他當年選擇在美國研究物理完全可以理解。這種拿楊當年出國來說事的人,說的小點上站著說話不腰疼,說的大點是敲骨吸髓。

5.翁和楊的前妻長的很像,可以理解成楊對翁的愛是對他前妻的愛的延續,所以楊說翁是上帝給他的最後禮物。

6.我個人理解翁對楊是由崇拜轉變成愛情的,我也覺得也很偉大。

7.一個人無論偉大到什麼程度,都會有大量的群眾給出負面評價,所以,很多時候,負面評價反應出來的不是事實的真相反而是評價者的內心狀態、判斷力、人品等等。

綜上,我認為楊翁之間是愛情,而且是非常浪漫的愛情。人家郎才女貌,恩恩愛愛,輪的著你們這些妖怪說三道四嗎?


我不知道她嫁給他是不是因為愛情,畢竟我不是當事人。但是如果你問的是可能性,那絕對是有可能的。

可能有人覺得某人嫁給某人,如果不能得到性方面的滿足,那麼肯定是因為錢。

但是要知道,很多人的世界裡並不僅僅只有錢和性。乃至覺得在愛情和婚姻里,錢和性並沒有多重要的,也大有人在。

僅僅因為對方的魅力而欣賞、愛慕以至產生深刻的愛情,僅僅因為愛情而結婚,肯定也大有人在。

而我認為像楊那樣的,做出過非常傑出的學術貢獻而年齡又較大的科學家,是很可能有完全足夠吸引異性的魅力的。

首先,他在中西方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過良好的科學思維的訓練,又在不少國家工作或遊歷過,那麼多年的人生帶給他的,很可能是非常豐富的閱歷和開闊的視野;另一方面,像這樣傑出的科學家,應該頭腦比較聰明、做事有毅力,而且對萬事萬物有著旺盛的好奇心,對這樣的人,歲月很可能根本不會腐蝕他心靈的活力,反而會讓他擁有非常淵博的學識,以及獨到而又剔透的見解和審美。

當然我無法斷言楊一定是這樣,只是推測他具有這些特點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僅僅只看這樣頭腦聰明、閱歷豐富、學識淵博、心靈活力旺盛的特點,肯定對很多女性都是有著致命吸引力的。

試問世間有多少男性能又聰明又有毅力以致能取得比肩諾貝爾獎的成就?退幾步說,又有多少男性到了中年之後還能一直保持對很多事物的旺盛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在具有這樣品質的男性面前,我認為很多女性(包括我),想的肯定不是嫌棄他行動有點遲緩或者肉體有點松垂,而是除了欣賞崇拜嚮往憧憬之外,只有自卑和擔心,自卑自己太過膚淺,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魅力,無法讓他真正欣賞和愛慕自己。

至少我覺得,只要能跟這樣的男性相愛,就算錢和性方面沒有很滿足也沒關係。試想想,仰望星空的時候,他可以跟你聊一聊恆星的起源和演化;搭車堵在路上的時候,他可以給你科普凝聚態的Drude模型;美術館裡,他可以與你牽著手,心有靈犀地品味著某一幅油畫;寫郵件發信息給你的時候,他可以發某首有意思的詩,或者某句有點學術的俏皮話搏你一笑。乃至音樂、風景、文學、美食等等你感興趣的領域,他精通的,可以與你一同討論;他不精通的,願意跟你一起探索。你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可以真正與他分享其中的萬般滋味;你偶爾困惑迷茫,可以看看他走過的路聽聽他的見解,有時候這些或許能成為你的燈塔。

我想這就是與一個閱歷豐富、學識淵博且心靈活力旺盛的人在一起的樂趣。對有的人來說,這些樂趣足以帶來強大的滿足感,完全不會被對錢或性的不滿意所掩蓋。

我覺得大家不應該一聽到八十多歲九十多歲,就以為跟村口某些老頭子一樣,整天只吹噓或者哀嘆自己的過去,以及無所事事地閑扯閑逛。這樣的老年生活或許是很多人的常態。這也並不是不好,只是有的人可能是不一樣的而已。

有的人的外貌或許已經蒼老,但是心靈永遠年輕,歲月會帶給他們豐厚且常隨其身的饋贈,魅力以及愛情可能只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附屬品。


清華一學姐的朋友圈。


最近因為楊振寧放棄美國籍回國,關於楊先生的話題又熱了起來。於是乎,不可避免地又提到翁帆。刷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看到排名第一@花兒街參考 的答案,我並不是很認同。於是搜了點資料,結合自己的看法,簡單說兩句,權當拋磚引玉。

手機打字,可能排版有點亂。抱歉。

以下的資料來自楊瀾對楊振寧夫婦二人的採訪,如果有耐心看完,我覺得或許會對他們倆的感情有一種新的認識。

瀾:我看到有媒體在採訪您父親的時候,他用了這樣的話,他說我的女兒願意去照顧楊教授,願意做這樣的犧牲,他會尊重你的決定。他用了犧牲一詞,你覺得愛情或者婚姻,是一方對一方的犧牲嗎?

翁帆:我不覺得,但是從我父母的角度想,他們會有很複雜的感情,這一點我理解,當然他們也很理解我。雖然我做了決定,但作為家長,他們有顧慮和擔憂,有更複雜的感情在裡頭,卻還是給我們以祝福。

楊振寧:我想,翁帆在剛開始跟我的時候,包括到後來,都沒有覺得她是做了犧牲。不過從客觀立場上講,是有犧牲的成分在裡頭,但我不要用犧牲這個詞,因為犧牲還有很多其它意義。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們的年齡相差甚遠,將來我不在的時候,她還會活好幾十年,這個在我的意識中,始終是知道的。事實上,你要問我的話,我的態度比較明確:一開始我就清楚,在別人看來我們之間的問題所在,我希望,能夠今天做的事情,別拖到明天,這樣會使得將來問題少一些。不過,我始終不會用犧牲兩個字,過去不會,現在也不會。

翁帆:回頭看這十一年,我覺得我的生活平靜、穩定,我享受其中,一直覺得自己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但這種狀態讓我安心。我自己當初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喜歡這種狀態。他營造了一個很純凈的世界給我。

今年的楊振寧93歲,翁帆39歲,在走過11年婚姻後,楊振寧表示,青春並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因為婚姻在乎的是是否幸福,只要遵從內心,十年也僅僅是內心的開始,媒體曾撰文評述楊翁戀背後的文化交鋒,指出它引發的爭論不僅僅圍繞著事件本身,其深層次反映的恰恰是社會轉型期,傳統道德觀念和現代觀念的交鋒。

楊振寧:不管今天大家對我們的婚姻是什麼看法,到三十年、四十年以後,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羅曼史,我知道也相信,這會是將來世界對我們愛情的結論。

翁帆:楊先生曾經問過我,最喜歡哪一首英文詩,我當時的回答是,羅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是講,詩人在一個森林裡頭,看到兩條路,然後他很猶豫要選哪一條,他最終還是做了選擇。我記得最後兩句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讓我的人生如此不同。我想,從某個方面講,我也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但就是這條路,讓我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

楊振寧:我當時寫了一首詩,說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後一個禮物。

楊瀾:那您會把楊先生,當做您生命中的什麼呢?

翁帆:潛移默化中,我覺得他是創造了我,創造了現在的我。可以說他是我生命中的帶路人。

楊瀾:您的孩子們,當時是什麼樣的反應呢?因為他們其實都比翁帆要大了。

楊振寧: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很好的事情。

楊瀾:他們當時用了什麼樣的話,來回復您的郵件的?

翁帆:我記得他們大概都是一些祝福之類的。

楊瀾:你後來再見到他們的時候,會有一種小小的尷尬嗎?

翁帆:完全沒有。

編後語:

在楊振寧的自傳《曙光集》前言里,他這樣寫道:「幸運地,中華民族終於走完了這個長夜,看見了曙光。我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應替我看到。」翁帆則表示,楊振寧有時會講笑話似地說「假如將來是這樣的話,你不要忘記告訴我一聲。

以上是關於報道的全文。

在我眼裡,他們倆都很幸運地遇到了對方。是的,楊振寧很幸運。在他垂暮之年遇到了一個年輕而且契合的女子,他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我並不同意高票答案的「即使沒有翁帆,楊振寧也會找到另一個28歲的女子。」我更相信楊振寧所說的「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後一個禮物」,他們的相愛就和所有的感情一樣自然,沒有刻意的綢繆。我想楊先生想要的陪伴,絕不是保姆一般的鞍前馬後伺候著,而是能坐在清華園的樹蔭下,愜意地享受春日明媚的陽光,和心儀的人談詩論道。對於翁帆而言,楊振寧相當於給她打開了一扇門,這扇門的背後是一片她從未能接觸到甚至是想像的浩瀚星空。我用詞拙劣,恐詞不達意,還是借用一首泰戈爾的詩來表達我的看法。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譯文: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       

在翁帆面前,楊振寧就如同卸下面具的世界。他很豐富,卻願意在你面前簡單。他將自己經歷過的萬水千山,譜成一首歌,唱與你——他的愛人聽。

看完這篇報道,我心裡的感受只有美好與真摯。彷彿那才是愛情本該有的模樣,跨越年齡、階層,而追求內心的感受。我想翁帆是幸運的,正如她自己所說「住在象牙塔里的象牙塔,這種狀態讓我安心。」

翁帆結過婚,又離了。我想她是明白自己要什麼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坐過山車般刺激的愛情,也不是每一個人的心臟都強大到能承受一次次的吵吵鬧鬧、分分合合。歲月靜好的生活就很好,真的很好。

從現實點的角度來說,楊振寧先生也給翁帆提供了一種無憂無慮、可以盡情去追逐自己夢想的生活狀態。翁帆曾工作過幾年,期間結婚離婚,復而考研。有了楊先生的支持,她不用再去為賺錢而奔波,可以到清華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建築博士,可以肆意享受作為學生、學者的樂趣。如果說翁帆的出現溫暖了已到暮年的楊振寧,那麼楊先生同樣也點亮了翁帆的人生。

翁帆說「楊先生曾經問過我,最喜歡哪一首英文詩,我當時的回答是,羅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是講,詩人在一個森林裡頭,看到兩條路,然後他很猶豫要選哪一條,他最終還是做了選擇。我記得最後兩句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讓我的人生如此不同。」翁帆選擇的這條路,少了一些煙火氣,卻多了一個祥和淵博的老人,多了几絲書卷氣。

或許有人會覺得以楊振寧的歲數,恐怕陪伴不了翁帆多久。他們也攜手走過了13個年頭,即便你找一個年齡相仿的人結婚,也未必能這麼長久。比如翁帆的前段婚姻,就只堅持了兩三年。即便那些在世人眼裡門當戶對得無可挑剔的感情,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董潔和潘粵明,林丹和謝杏芳。

正如楊振寧所說,他不認為翁帆覺得自己犧牲了什麼。翁帆只是權衡之後,願意去承擔「伴侶可能比自己早很多離開人世」這個風險,如此而已。

I cann"t choose the best.

The best chooses me.

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是我對這兩句英文詩的理解,也算是我對楊翁愛情的解讀吧。


你們難道不知道翁帆與楊振寧前妻幾乎長的一模一樣?


啥叫人言可畏,參考@花兒街參考的文章。

我一向認同敘事的遣詞造句和邏輯結構上的表現手法和形式可以起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式的作用,文筆可以文過飾非,也可以殺人無聲。

動機式道德批判似乎總能迎合我們心中在早年被培養起來的基於上帝視覺下的戲劇情感。


不要低估好的腦子對姑娘的吸引力。


反正肯定不是下半身衝動的決定


難道人老了連愛情都沒有了嗎?別忘了你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啊,你願意束縛自己是你的事,別把你的什麼烏七八糟的亂思想隨隨便便套到別人身上。


想做鄧文迪卻沒有鄧文迪的狠,也沒有鄧文迪的「敬業」,更沒有鄧文迪的命。

首先,嚴重反對最高票明顯偏向女方並且帶有惡意揣摩楊振寧的答案。。。

在我看來,兩個人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愛的。也許談不上言情小說里的那種相知相愛,但是感情上肯定有交流。 對於楊來說,一個成名已久並且顯然智商很高的人,在那樣的年齡選擇與自己相差54歲的人結婚的,需要的勇氣比名不見經傳的翁更大。個人揣摩楊對翁應該是屬於年紀大了之後遇到了一個合適所產生的一種依賴感,算是愛情。何為合適呢?聊得來,小姑娘性格又看起來不錯。人老了最怕孤獨,在孤獨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姑娘,哪怕沒有愛,也是有喜悅的。我並不認為楊振寧好色或,如果真是好色的話,完全不需要結婚啊,至於其他的,說句難聽點的,翁渾身上下有什麼值得楊圖謀的?無論從學術還是背景來說都沒什麼值得他圖謀的,哪怕長相也只能算是不錯罷了而並非不可替代性。只有相處出來的感情和孤獨寂寞需要得到慰藉並且在之前的交往中已經得到了慰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走進婚姻啊。某人答案里吧楊振寧寫成誘拐還有什麼象牙塔真是無稽之談。

對於翁來說,28歲年紀不小了,不是完全不懂世事的人了,在最初兩人開始交往到結婚的時候,我相信她心裡是一半感情一半算計的。誰說感情就不能攙和算計了?翁的狀態應該是:我喜歡你,但是我也喜歡你的錢和地位以及你所能給我帶來的榮耀。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楊能感到慰藉的同時,翁肯定也會動情,至於是不是愛情不知道,但是感情是肯定有的,比如說,楊的談吐,翁的出身,身邊的人應該少有楊的見識和閱歷,外加楊帶她之後見識的各種風光場面,意亂情迷之下自己也錯位了感情,彷彿只要和楊在一起就能有這種滿足感。這些加一起都是感情,都是真實的感情。如果一點都沒的話,老人一般來說都比較敏感的,而且還是聰明的老人,肯定是能感受到了。但是這份感情有沒有算計呢,毫無疑問,82和28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這其中的差距我指的不僅是膚淺的年齡和長相,更重要的是閱歷和生活態度。我相信哪怕相差100歲也是有可能產生真愛的,但是,這是建立在高度契合的閱歷和三觀,以及有各種相處的條件下,別說同齡人之間很多情侶都不一定能做到了,楊和翁之前很難,地位和閱歷相差太大,而翁顯然不是那種真正強大的人。所以我更傾向於他們之間有感情,彼此之間更是各取所需的依賴。

除了感情之外,毫無疑問對於翁來說,那還有金錢地位的算計了。閱歷相差很大,但是又存在感情基礎,可能結婚程度還沒達到,但是想到金錢地位,再考慮到楊的年齡,那麼就自然而然可以接受結婚了。在我看來她就是想做鄧文迪,奈何沒有鄧文迪的精明,也沒有鄧的敬業(這裡敬業是指,鄧和幾個男人相處的時候還是挺敬業的,態度什麼的,現在翁真是處處黑臉又不捨得離婚)。想想看,內地一個小姑娘,改革開放沒多少年的時候遇到了楊,跟著楊見識了各種風光,極大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想想看,從當初看到那新聞的時候,現在都13年過去了。。對於翁,我只想說,當初選了這條路,如果不離婚的話,那起碼敬業一點吧。


因為參加頒獎活動,楊振寧先生攜夫人翁帆回到了合肥老家。媒體頓時沸騰了。許多年後,也許所有人都會忘了2015年9月19日的這次活動,會忘了那年獲獎的科學家的姓名,但定會記得,那一天,楊振寧與翁帆十指緊扣,來過。

他,叫楊振寧,近代最偉大的華人物理學家,生於1922年,今年93歲。

她,叫翁帆,一個普普通通的外語系畢業生,生於1976年,今年39歲。

有人說翁帆長得像楊先生的前妻杜致禮,對比照片,兩人確實極為相似,於是又多了一段佳話。

十年間,大眾對兩人的婚姻多有討論,各種聲音不絕於耳。十年後,走在在聚光燈下的兩個人顯得如此童真,純潔,真情流露。

楊振寧先生,以他的聰敏才智,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青年到如今,他瀟洒,機智,懂生活,有魅力,走到哪裡,都像一顆新星放出光芒。

一個年輕女性,由敬仰而心生愛慕,再到願結為夫妻,單純從愛情角度考慮,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愛是盲的,非理性的,是衝動的,無法解釋的,是只有兩個人一切都好的。

但他所經歷的求學,愛情,政權變遷,是翁帆不曾經歷的,他的父親是數學家,他的妻子是杜垏明的女兒,他因為種種原因,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因為身份的特殊,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責任。

如果沒有認識楊振寧,翁帆,只是翁帆,她不可能像如今一樣生活在聚光燈下,向丈夫無心拋出的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媒體的爆料。她也許會在大中國的某一個地方,默默無聞地工作、結婚、生子,當然,如果她願意如此選擇。

然而命運不可捉摸。他和她追究走到了一起,十年,依然恩愛如初。

他說她,是上帝贈給他的最後一份禮物。

我想,過多關注楊先生和翁女士的婚姻,像狗仔隊一樣窺探他們的生活,是一種不敬。我們應該祝福他們幸福快樂。

有他們在,便是愛情的另一種見證。

與楊振寧先生相似的,是默多克。

同樣一位世界級的人物,只不過,這是一位報業大亨,他旗下的新聞國際集團地跨歐美亞澳幾大洲,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龐大的媒體帝國。

這樣一位商業巨頭,在1999年迎娶了比她年輕38歲的少妻,鄧文迪。

鄧文迪,這個名字國人並不陌生。網上流傳著她為默多克掌摑抗議者的視頻。

世界認識她,同樣是因為默多克的名氣。

翻看鄧文迪的閱歷,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通過婚姻和投機,一步一步獲得人生成功的女人。

她美麗,有能力,但她更有心機,她願意用婚姻和名義上的愛情,來換取對她來說,更為重要的東西——人生的機會,廣闊的舞台。她像古代中國宮廷的妃子,為了獲得寵幸,獲得所需,費盡心機。回顧八十年代,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子,能走出國門,著實不易。

會有人說,這樣會不會很累,會不會喪失了倫理道德?

但男權社會,多數女人是被消費的。金錢、權力和美女總被男人綁定在一起。而鄧文迪是遵照遊戲規則,一步一步獲得成功的那個人,英文有句老話:結果合理化過程。就像干露露曾經說過:我不管你們怎麼看我,反正我成功了。

成功者,如默多克,金錢,美女,權力,人之大欲對於他來說都不在話下,首相和總統見到他,也要敬畏三分,在西方的民主制度下,他旗下的媒體和報紙,可以影響輿論導向。

鄧文迪,這位搞定了一個接一個成功男士的職場交際花,在31歲的年齡,嫁給了68歲,一個已經失去性能力的老頭。

有人說,女人千萬不要為了錢而選擇婚姻。但鄧文迪不傻,商海沉浮數十年的默多克當然也明白,鄧文迪要的什麼。是錢,也是人生的蛻變。

對於默多克來講,豪宅和基金只是孫悟空的毫毛,鄧文迪當初嫁給默多克,也許帶著一份繼承遺產的期望,如今,離婚之後,除了少部分房產和資產,鄧文迪從默多克那裡得之甚少。兩人分道揚鑣,默多克留下鄧文迪和他們兩人共同的女兒一起生活,對於鄧來說,也未必不是美滿的結局。

至少,女人將近五十,終於有時間,有機會去找尋自己的生活,而無任何後顧之憂。

鄧文迪之於默多克,也許就像樹葉之於大樹,春生秋落,自然規律。

默多克之於鄧文迪,那一定是她人生中最最重要的跳板,使她從默默無聞的高才生,一躍成為世界級的闊太。

楊振寧與默多克,多麼不同,但相同的是,在他們人生路上,都有那麼一位女性,因為他們的存在,做出過改變一生的選擇。

女人不易。


這個問題與問題下的回答真心惡意滿滿。

有人說性的三原則是成年、知情、自願即可,我覺得婚姻或愛情也滿足這三個原則。

沒有欺騙,沒有脅迫,兩人都成年多年,我不覺得楊振寧有什麼對不起翁帆的。而翁帆也是28歲不是18歲了,甚至於也不是第一次結婚了,請尊重一個成年女性的自由選擇。即使你覺得她選錯了,也不需要把責任都推給別人,她自己才是要對自己負責的人。

那如果不嫁給楊振寧,各位覺得翁帆又該嫁給誰?有什麼別的更好的選擇嗎?她是能嫁給扎克伯格還是能嫁給萊昂納多啊?不選楊振寧,要麼不結婚,要麼也只是會嫁給一個平庸無奇的、只是年齡稍微相當的20、30、40的男人,再嘗試一下她上一次失敗的婚姻模式?

而這個世界,平庸無奇的20、30、40年輕男人多的是,最傑出的科學家卻只有一個,你又怎麼肯定,翁帆一定會覺得一個平庸無奇的20、30年輕男人是比最傑出的科學家更好的選擇?

大家都是有偶像崇拜的,也許翁帆就喜歡楊的偶像光環,多過喜歡一個平庸瑣碎的人生。

要說對不起,也是楊振寧對不起病逝沒多久的杜致禮。不滿一年匆忙再婚,薄情啊。


推薦閱讀:

TAG:愛情 | 翁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