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晚年經驗豐富,為啥產出反而更少呢?

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中老年的建樹都不大(我是指和他們自己年輕時相比)。

楊振寧據說90多歲高齡還有發表論文,說明還有從事研究活動,雖然精力不如年輕時旺盛。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我讀到的最好的問題。

@肖震宇 說道科研是個體力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我還想補充一些。

1. 科研不是經驗為王的,經驗超過一定限度反而是桎梏。

牛頓晚年痴迷於鍊金術;愛因斯坦堅持上帝不擲色子;錢學森晚年醉心特異功能帶動了整個中國十年的氣功熱。

科學其實是不斷打破自己,不斷證偽的,任何以為自己掌握真理的人最後都要被打臉,而人的大腦容量有限,不可能時刻都能跟上最新的發展。

當然有個別學科是還是例外,比如醫學這種偏向於實踐的學科。

2. 科研有風險!

科研風險集中體現在科研方向的選擇上,這個世界上可以研究的東西太多了。研究大熊貓交配和研究蒼蠅性行為的區別就是天壤之別。在投入科研以前,其實沒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去預知哪個科研方向會對人類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那些成名成家的科學家,儘管自身也是非常優秀卻也並不僅僅是憑藉優秀獲得已有的地位,他們也是運氣極好的幸運兒。

但是,科學界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有的方向前十年大火後十年無人問津,有的方向前十年無人問津後十年某個技術取得了突破瞬間水漲船高。這些科研大勢的起起落落決定了人類在某一領域投入的多少,決定了科學家的成就和命運。可以這麼講,所有聞名於世的科學家都是要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好運氣的。這種運氣很難在一個人身上出現兩次。


學習能力下降,社會工作增多,精力牽扯增大,研究角色變換。總體來說,就這四個原因。


科研絕對是體力活,美國大部分科學家的產出期都是在28-45歲的青壯年時期,等到評上終身教授了,基本上也就做不動了,老老實實做一些執委、理事啥的就行了。

中國特殊一些,學生的東西導師都可以署名,所以5、60歲的教授一年發十幾篇期刊一點都不奇怪。


經驗太豐富反而不好,量子力學整套理論大部分都是由20-35歲的人做出來的,這個年紀剛好學完了基礎理論,同時又沒有被學術界一些默認的條條框框所禁錮,正是最容易出創造性成果的年齡。


讓開讓開!乃們把社會科學不當科學嗎?

如果社會科學也算科學的話………你就是越老越值錢!我們同學之間經常互相鼓勵,看看導師,現在悠著點搞,保存實力。活到七八十歲如果你還沒得老年痴呆或者過勞死,你會發現競爭對手都死了。社會科學就是經驗為王,離數據越遠越依賴經驗。

關於理工科和自然科學,我完全同意,經驗不是主要的,體力和靈感更重要。


看了諸位答友的答案,我做一些梳理與總結吧,以及提出一點點個人的思考。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解決問題(包括科研問題)的能力和經驗的多少關聯並不是很大。你可能說經驗豐富我確實能解決問題,實際上有了經驗後,它對於你就不是問題。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但是通過學習,你增長的是使用封包好的方法的熟練度(熟練度高,便是所謂的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沒有增長。舉一個例子,你開始認為它是問題但通過類比後,你運用已經封包好的方法解決了它,你類比的過程便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但類比過後應用封包好的方法卻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它是你為了得到答案的過程。

正式回答問題1解決問題需要很大的開創性(需要靈感),經驗主義和固化的思維可能導致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2人老了,大腦機能下降,但解決問題很看重邏輯思維等費腦子的能力(簡單說解決問題很燒腦)。3人老了,精力被牽扯到了其他方面,不能專註的解決問題。

由此便導致了花費比年輕時更多的精力,卻只能得到更少的成果。

自然科學出來的是科學家,社會科學出來的不是哲學家,文學家嗎?

(手動滑稽)@Rachelsunny


科研產出可不僅僅是經驗,需要進行的工作量(比如計算、推演、實驗)也是巨大的

而且晚年時雖然難以親自工作,還可以用經驗指導學生,而這樣的成果一般都算在學生名下


推薦閱讀:

假設檢驗 P 值小於 0.05 的結果就一定好嗎?
有什麼搜索分析科研熱點和前沿的小技巧?
女博士的世界是怎樣的?
如何利用Arduino板子,通過編程實現濾波?

TAG:科研 | 科學家 | 楊振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