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房價,已經沒有解決辦法了嗎?

================

題外話: 為什麼這個問題突然這麼多回答了。。。被誰帶逛了?


什麼時候左邊和右邊排名差不多的時候,問題就能緩解了。

邯鄲、周口、泉州、東莞、深圳這五個城市,人口進前30了,醫院病床進不去前30;比大學,別說985,211都沒1個;比中學,曬布能和省實執信比肩,泉五能拼廈門福州各3所名校,但還是不夠用

以前聊天時我說,泉州850萬人口啊,跟南京差不多(還多20萬),你瞧瞧南京有倆985算211七八個,泉州是0,呵呵。

1000萬人口的深圳,820萬人口的東莞,800萬人口的邯鄲,還有這個表上後面沒上榜的700+萬人口的一列「大」城市的年輕人,走南闖北圖個啥?

官方媒體《參考消息》前幾日刊發了一篇導向性文章:觀察 | 外媒記者親歷北京地鐵擁堵:人潮滾滾 難以「授受不親」,官方立場表態大城市人滿為患的問題下,批准上榜的評論是這樣的:

如果邯鄲、周口、泉州、東莞、這些人口大城市實為「三線城市」的「小地方」也有足夠的教育、商業和醫療機會,何苦來大城市當某些人口中的「王德彪」「雅培」?

拓展閱讀

獨家披露!最新全國每千人醫生數、床位數城市排名


VR辦公室,終結大都市高房價的技術?

說到VR,就會想到戴著vive、被畫面里逼真的高樓嚇到腿軟的人,或者宅男看片新神器。

VR發展到現在還只是個玩具,跟生產力工具基本不沾邊,聽到最多的應用場景就是被建築師、遊戲設計師等用來做3D建模。

而VR,虛擬現實技術,在生產力方面,真的就僅此而已了?

喜歡Minecraft的人,對這個遊戲無限的創造潛力著迷。每個人都可以在在遊戲空間里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如果現在有一套VR開發工具,讓每個公司都可以在VR中開發出自己公司的辦公場所,工位、會議室、領導辦公室一應俱全,一個真實的虛擬空間。而員工只需要上傳自己的照片就可以在這個公司里創建自己的角色,以第一人稱視角在這個公司里上班、交流、開會,就像個RPG遊戲,但一切又跟真實的辦公場景一模一樣。區別就在,不用再一大早開一個鐘的車到公司,每天起床後,只要戴上VR眼鏡,就是到了公司。

但為什麼要建立一個虛擬的辦公空間?

很多跨國跨地區的企業、團隊,都將迫切需要這麼一個虛擬辦公空間。雖然現在有電話會議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但都沒法解決溝通不便的問題。最好的溝通形式就是,我寫著方案時,你就坐在身旁忙你的事。然後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扭頭跟你問清楚,問題立刻解決,大家繼續忙。這是最自然的協作形式。

若有這樣的一個虛擬空間提供給經常出差的人,或異地團隊,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若這個模式能夠成功,並普及,那將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可能比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改變還要深刻。因為,如果虛擬辦公空間能夠提供一個高效又真實的辦公場景,那為什麼還要真實的辦公空間?

如果真實的辦公空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為什麼還要大都市?在家戴個VR眼鏡就可以上班了,幹嘛還要擠地鐵堵車去上班呢?

很可能到那時,大都市的房價就會應聲轟塌。在可預見的50年內,能終結大都市房價的,要麼是戰爭,要麼就只有VR技術了。


全世界都解決過的問題,就看某些群體想不想。假設戶口制度,教育制度和地方財政制度不變,也有很多簡單易行的辦法,就說2個:

全世界都證明有效的征房產稅。尤其在國內每個家庭的第二套房開始逐漸拉高稅率,不用也要交費,比如首套房每年收房價1%用於地方建設和教育,第二套房每年5%,第三套8%。馬上就一堆拋售的,有錢土豪可以繼續持有,但絕大部分人都不敢持有了。美國沒有房產稅以前,有錢人都瘋狂買,價格也飛漲,房產稅一出大量低價拋售和捐贈的,養不起了。

學歐洲,轉賣房收階梯增值稅,防止炒房,支持長期自住和繼承。根據持有時間長短收增值部分的稅,等於低於原價不收稅。比如規定增值部分最少收20%,假設80個月以後只收最低的20,第一個月以內增值部分收100%,每增加一個月減1%,10個月後就賣,則會被收90%的稅,誰還炒房?持有第二套房7年房產稅也交了35%,資金占用還有至少每年5%的成本,算下來也70%交稅,也不值了。

就上面兩條稅收都可以給地方用於當地教育和經濟,國家少留點,房價瞬間回到合理位置。拋售的肯定很多。還可以打破地方政府過度依賴賣地的死循環。現在的所有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

首先,房子作為重大資產和資源類商品的局部大幅漲價,只會加大貧富差距,吸收底層財富鞏固頂層的財富聚集,是非常不利於國家發展的,但卻很符合國情要先富一批人的設定,大家應該都懂

其次,我們的房子捆綁了戶口,就包含了社會福利,城市資源,教育就業。如果有以下改變,房價也會改變。教育學區入學更加公平,社保醫保全國通用,工作就業和戶口無關,房子價格也會下跌。

再次,有志青年們無法做到按才和按需分配,現在僵化的頂層建築也無法改變,國家長期競爭能力堪憂。當然創業和商業運營成本降低也有利於真正的經濟活力。如果現狀不改善,那就是日本和阿根廷房價暴跌後的狀況咯

穩定應該作為我們第一發展目標,增長作為第二目標,就這兩點我們都該對房子採取行動了。 之前怕房價下跌,大量資本外逃,現在都不讓大金額換匯了根本不用擔心了。通過房子鎖定存款真心沒意義了。房產投資限制,股票市場規範化,實體經濟和新的互聯網經濟自然更多錢會流入,國家都不用提雙創,自然會起來一批好企業。貨幣超發過於嚴重,打了興奮劑的流動性應該給老百姓享受,而不是繼續拉大貧富懸殊。


很贊同很多答主的意見,中國的高房價只存在於核心城市。大家都在那為了「更好地資源」擠在一起,可是絕大多數人真能獲得那些城市的優質資源么?

我給各位答主補充個例子。我姐跟我姐夫17年2月剛在滿洲里(內蒙古中俄邊境縣級市,旅遊+外貿城市,14年人均GDP8.5W,絕對算是較發達地區,武漢14年人均GDP才9.8W)買了一套自住房。120還是140平方米,帶基本等面積閣樓,帶地上獨立車庫,總價30W。 我姐工作原因和醫療原因經常跑北京,對困在北京的年輕人,她總是表示無法理解的。

我的表哥背著幾百萬貸款在北京成了家,買了個120多平的房子,本質上自己的生活質量、孩子的教育資源並不比表姐在老家的好(實際上生活質量肯定大大不如,都不說房子面積啥的硬體,就是空氣就秒殺北京)。學校上表哥的學區學校的升學水平也沒見得比表姐那的省重點高中好,可能還不如。生活壓力比我姐大太多了。我姐跟我姐夫一年賺來的房子,表哥要辛苦一輩子(我姐是2本,我表哥北航)。

我自己就在某2-3線省會安了家,買房的時候全市均價才5000,買了個學區房,才不到8000一平。畢業的時候深圳的崗位給我開了12K,北京開了11K不過我還是在現在的城市領了6K。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比去了北上闖的同學能領先3年,況且我也很有信心3,5年內收入就達到一線城市同行的水平。

所以國家怎麼解決高房價可能很複雜,但是對於個人,你可以離開那裡。不是離開都市外面就都一片荒蕪。


謝邀。

大城市的房屋本就是重要的昂貴資產,歷朝歷代古今中外都一樣。無論是中國、香港這種模式,還是美國,日本那種模式,都一樣。大城市,貴到天上,越核心越貴!

大家長在紅旗下,習慣了階層混沌,現在只能說是逐步恢復了階層分化,分化的結果就是,大城市的房子就是給高階人士買的。

普通階層想買的容易,除非房子本身的價值下降。

可能未來也只有高科技能改變了,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分散式辦公環境等等。


說中國高房價只存在於一線城市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月收入一萬的買不起四萬一平的房子,月收入3000的也買不起6000一平的房子啊。天朝不論一二三四線城市都是zf壟斷土地資源,土地出讓金佔到房屋成本百分之50以上啊,房價收入比必然偏高。難道在一線城市賺錢,滾回二三線城市買房就是天經地義?


目前當然沒有,不然我們上層建築的工資怎麼發呢,房地產成為了經濟基礎最重要支柱,如果倒了,就亡黨。不倒,繼續瘋漲,漲到天際,泡沫破滅,社會矛盾激化,也亡黨,所以現在要穩住不動,是我們政府毫不動搖的經濟政策。

唯一的破綻在於百姓知道政府保房價,結果都去買房,房價又瘋漲,又藥丸,所以未來重要城市限購會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3456線也歡迎接盤。

權力是無法戰勝經濟規律的,前三十年我們政府深有體會


有解決辦法,只要你不要想著結婚,這樣就能一輩子單身,也就沒有人逼你去買房了。改善性需求和結婚這種剛需真的不值一提。老齡化高峰還剩大概十年左右來臨。過了那一段,人口直接一個滑坡,留下一大堆房子遺產,獨生子女用不著,那時候買方就變成賣方了。


寫文章之前,先要看看高房價是怎麼造成的。我們以深圳為例,深圳市政府對全市的可居住的房屋進行了全面的排查統計,各類房屋共有1035萬套,一眼看過去,深圳官方聲稱的常住人口1044萬,管理人口2200萬人,看起來是住滿了還有得多。

但是在這1040萬套裡面,僅有商品房128萬套,保障性住房34萬套,單位集資房55萬套,這種小區房攏共只有217萬套。剩下來的是什麼東西呢?村民自建房33.44萬棟,被分割成650萬套,也就是城中村的握手樓分割房,這些房屋不用我說大家也明白是個什麼居住環境。剩下的是工廠和學校宿舍。

好了,我們現在假設平均3個人一個家庭(實際上只有2人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單位集資房一共只能保障217萬家庭也就是651萬人的居住,剩餘的都住在城中村和宿舍裡面,也就是說按照常住人口來看,總共393萬人需要從城中村或宿舍搬入小區房。按照管理人口來看,總共1549萬人需要從城中村或宿舍搬入小區房!而2016年,根據深圳市住建委的數據,深圳市2016全年新增住房供應量為4.2萬套,按常住人口口徑來看,是31個家庭爭奪1套新房,按照管理人口口徑來看,是123個家庭爭奪1套新房

高房價的根本原因,是房屋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目前深圳市區基本已無大面積新增土地供應,在這種情況下,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舊改,但是目前城中村容積率基本上高達6.0以上,改造後必然會降低容積率,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居民住房問題。另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向郊區疏散人口和產業,事實上這也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華為移動和數據中心整體搬遷至東莞松山湖。

所以,對於高房價,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城市郊區化和多造房子


我有同事沒趕上16年的大漲,所謂的沒來得及上車,但是他的處女貸還在,這次國家政策出台這麼多,他一邊準備搖自住商品房,一邊觀望,他說如果17年陰跌一點點,他18年就出手買房。

我還有一個同事,也是依然有處女貸資格。她是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她從三年前開始一直搖自住房,她說等到孩子上小學如果還搖不到她就回去了。

我還有一個同事,兩年前在武漢買了房,人在北京上班,今年離職回武漢了,我之前也勸過他,如果沒有鐵了心留下來,回去工作要趁早,畢竟歲月蹉跎不起。

前一個同事以前一直覺得這麼高房價,買房不明智,現在覺得房價鬆動的話他明年就出手,第二個同事是一直想買首付不夠,第三個同事是早早在老家武漢買了房。

其實看這麼多人各種理性分析感性表達,也就看看,真正能做決定的還是自己,如果覺得租房還不錯,房租漲價也能接受,那就把錢拿來投資,不管是投資事業還有理財都好過背一身房貸。如果覺得租房就像是居無定所,沒有安全感,特別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又怕自己衝動,那就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在自己能承受的時間範圍內不管房價漲跌,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笑看評論區物種撕逼。

我們買房,我們不用養老,但我們能理解生活成本高,城鄉福利保障差距,養老社保不到位

很多妹子有父母買房買鋪給嫁妝,但也能理解男性靠自己買房買車不易。

評論區,能拿現在和知青強制下鄉計劃經濟時代比,也是絕了。

我還真問過農場老人關於知青下鄉的事,他講著講著就紅了眼圈,老人對大學生遭遇的不公表示惋惜,至少沒人嘲諷大學生不知感恩。

倒是評論區,昂起高高的頭: 呸,你們這些屌絲泥腿子,不知感恩,不配與貴族我為伍。

我看看相親市場,稍微有套房子的小資們現在都敢昂著高貴的頭顱,笑死了,這優越感都快進化出生殖隔離了。

前幾天看到一個題目,為什麼中國不認為有性別歧視?因為性別歧視不算啥,我們的戶籍歧視/地域歧視/弱勢群體歧視……應有盡有,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爬上去狠狠地回踩才是優良傳統啊。

………………………………………………

某些人又來開嘲諷啦,房價高是自找的啊,都怪你們外地人賴著不走啊……

買不起房,有本事回三線啊,哎呀我們一線人趕都趕不走,房價能不高嗎,都怪你們自己犯賤啊,賴不得別人呀。

某些大城市從各地吸血吸稅,政策性資源集中,然後一紙戶籍,福利成果只分給少數人,市內歐美超國民待遇,地域資源差距巨大,生存所迫,還能怎麼辦?

評論區說大城市給農民工平等禮遇,你是認真的嗎?一線工作繳稅,孩子回河南擠獨木橋,多公正啊!羅馬因為開放戶口而滅亡?所以戶籍制的必要性 ???

不提資源過分集中。

不提地域性發展差距。

不提戶籍有選擇性分配。

上來就喊,房價高,要怪就怪你們外地人都跑來的啊?

是真不知呢,還是喊喊喝肉湯裝皇家人呢,沒想到知乎不食人間煙火的權貴這麼多,有意思。


如果放開戶籍制度,放開土地供應,全國人民都來北上廣,怎麼樣?

那樣不行,這會把其他城市和城鎮抽血抽死。

所以要保持平衡。戶籍不放開,人走不了。北上廣限制土地供應。抬高房價。這樣可以達到均衡。

當然這種均衡是政策導致的。

怎樣才算公平?應該有個總體的城市群規劃,做好城市布局。即便放開戶籍也不會出現蜂擁北上廣的局面。但這還遠。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這幾年,很多城市的房價都是百分之五十,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以上的漲幅。

銀行貸款是三七、二八貸,甚至有很多地方已是變相上的一成首付、零首付。

所以,在這個大坑中,是銀行的錢佔到了七八成以上。如果是在高位處的房價,幾乎可看成百分百全是銀行的錢了。

怎麼降?誰敢降啊?


如何解決高房價,矽谷創業公司Point給出了一套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自從房地產市場膨脹以來,不管是房地產投資者還是新手上班族,都為了一個「房」字而擔憂,就像新聞中寫的:去年不買房現在僅能買個廁所 專家:房價將連漲5年

其實在美國,買房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儘管你可能聽說過「在底特律,一美元可以買一棟別墅」之類的新聞,撇去其真實性和可行性不說,起碼在人口暴增的矽谷腹地,連年飛漲的房價還是讓人望而生畏。

在線房屋中介網站Redfin上的數據顯示,舊金山市的房價自2015年均價超過100萬美金以來,現在平均房價已為114萬美金。

雖然矽谷科技公司雲集,科技相關行業的普遍薪酬都較為可觀,但是根據統計,在舊金山和聖何塞的居民們,基本上都得不吃不喝不玩樂,傾出兩年的家庭收入,才能湊齊一套首付。

舊金山灣區地形狹長,而人口密集,不僅房源少,「坑」還特別多。不論是學區、價格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還是垃圾填埋場、地震帶等讓人憂心的影響因素,隨著矽谷科技業的膨脹發展,人口大量湧入,較好地段的房子不靠搶是根本買不到的。

更麻煩的是,在美國買房,步驟非常繁瑣:不僅要評估當前的資產狀況申請貸款,還要支付各種保險、申請各種房屋狀況評估;僅僅是報價讓賣方滿意是遠遠不夠的,自身的信用分數,貸款的申請狀況等環節,一步走錯則功虧一簣,更不要提現在越來越多的「現金買家」了。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在遇見了滿意的房源後,迅速就會定下購買,這還貸不還貸、褲腰帶得勒多緊才能過日子的問題,就以後再說吧……

矽谷密探(微信公眾號ID:SVS-007)獨家採訪了位於美國Palo Alto的新興金融科技公司Point,在世界創投中心矽谷,Point突破性地用創業投資的角度幫你解決買房問題。用他們的話說就是——Point聯結第三方投資者,在你向其提供一定的房產「股份」後,根據這一部分股權的價值對你進行「天使投資」。

所謂「將房子的部分股份賣給投資者」,Point 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

密探先給大家一個小科普:在美國買房子後,除了向銀行貸款,定期還房貸及利息以外,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申請「房屋凈值貸款」。房屋凈值貸款

(HELOC)是一種由二次抵押品抵押的消費者貸款,允許房主以房屋權益做抵押。貸款基於房主權益和房屋市場限價的利差,也作為資產抵押支持的證券做抵押品。

這樣的好處是,房子作為一項不動產,可能很多人在咬牙湊夠了首付之後,每個月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工資剛發下來,一大半都「上交」了,手上根本沒什麼余錢;如果申請了HELOC,那麼可以利用房子的市場價值,申請到一定的現金,用於投資或大額度的周轉消費。

但是,HELOC並不是人人都可申請的。

HELOC的利息都是按照主要利息指數或類似的指數來變換和調整,而且並不固定。如果要申請,審核手續相當麻煩,如果信用分數不合格就沒辦法申請。更可怕的是,凈值貸款通常會有一個還款期限,如果在這一期限內,貸款者無法還清貸款及利息,房子很有可能會被銀行收回。

做你房產的天使投資人

Point的創始人Eddie Lim畢業於哈佛大學計算機專業,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在創業的間隙,想處理一下自己房產的Eddie在與銀行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由於自己正處於無收入狀態,信用分數比較低,什麼貸款都批不下來!然而,自己的錢都壓在房子上了,可用的流動資金太少。在創投領域待了這麼久,Eddie靈機一動:房子本身就有很高的價值,只是這筆錢無法取出使用。如果可以像創業公司那樣讓出一定的股權,並進行融資,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

隨後,Eddie 和合伙人在2015年成立了 Point,聯合第三方專業投資機構,向人們購買房屋的一部分股權,並對這部分股權進行投資。售出股權後,用戶將會收到來自Point 的投資款項,而這筆錢是不需要定期還貸,也沒有利息的。在獲得房屋的部分所有權後,Point 將於戶主將與屋主共同承擔房屋貶值導致的損失,共享房產升值所帶來的紅利。

挖掘「不動產」的價值

首先,申請人需要輸入房子的地址,並提交財務狀況、家庭狀況,以便Point對你的申請資質進行審核。在申請時,Point要求申請人在接受投資後,至少還保有房子20%的股權。

如果審核通過,Point 會給予當前的房價,為你提供報價,並安排專業評估人員實地上門考察,最終確定合理的報價。

當一切文件和審核都已通過,Point就會在4個工作日內給你匯款啦!一般來說,Point購進房子股份比例是 5%-10%,投資金額最多為10萬美元,而你所需要做的,除了收錢之外,就是支付Point一筆不到3%的處理費以及第三方保管費。

這筆不需要支付利息的錢,可以供你使用十年。在十年期限後,如果你把房子賣了,房子若是升值,則Point根據股權得到相應的紅利;若房子貶值,Point也與你一起承擔;如果你不想賣房,那就需要根據當時的市價向Point購回已售出的股份。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舊金山灣區有一套價值150萬美金的房子,Point在評估後,購入你10%的產權,並支付你10萬美金。

在十年期滿後,如果屆時房子升值至268萬美元,如果你想賣掉房子,或是停止與Point的協議,則需支付Point 約32.3萬美元;如果十年後房子貶值至112.5萬美元,你只需支付Point 6.25萬美元(低於Point最初的10萬美元投資),即可收回產權。

由此不難看出,如果購房是為了投資,或者這套房子潛在價值非常大,那麼可能堅持當一名「房奴」所帶來的收益比較大(苦是苦了點);但是如果房價在十年中並不會增長太多,若是想在還房貸的過程中,進行大額消費或投資,與其申請HELOC,不如芳心許予Point。

畢竟不是銀行,會不會有風險呢?

Point 在採訪中告訴密探,目前來看,很多用戶都在2年內購回了產權。由於Point對於申請者的房屋狀況等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目前收到了6000多份申請,卻只投資了不到2%房屋。

Point的用戶,這位居住於San Mateo的 Charlie說:有了Point,我信用卡的賬單和一直糟糕的信用分數都得到了拯救!這簡單的一步,讓我的生活重新獲得了希望!

幫助更多人度過難關

Point 在 2016年9月獲得 840萬美元 A輪融資,其中投資者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Ribbit Capital,Bloomberg Beta,以及包括Airbnb的CFO Laurence Tosi,Quora 的 Co-founder Charlie Cheever。

(舊金山街頭流浪的孩子和媽媽)

目前 Point 如今已經在加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馬薩諸塞州推行,在採訪中, Point 的CBO Eoin 告訴密探,在今年年底,Point將完成全美國的版圖拓展,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Point受益,讓因資產管理不善,而被迫破產、房子交給銀行的案例少一點,讓更多應該有家可歸的人,不再露宿街頭。

有相關資源並對Point感興趣的公司和投資機構,歡迎添加探長微信與我們聯繫。(請務必註明您的機構名及職務!)

http://weixin.qq.com/r/P6uxqS7ELXNSrWrK9-4t (二維碼自動識別)

矽谷密探報道的項目被以下資本密切關註:

GGV、Y Combinator、DFJ Venture、華山資本、SV Tech Ventures、LDV Partners、NewGen Capital、華岩資本、SocialStarts、TEEC Angel Fund、Amino Capital、500Startups、Plug and Play、博將資本、新進創投、西湖資本、HEDA Ventures、浙江創新中心、BOE Ventures、UpHonest Capital、Preangel Fund、國科投資、德成資本、騰訊眾創空間、百度戰略投資、真格基金、經緯創投、紅杉中國、創新工場、中科創星、黑洞資本、集結號資本、雲起資本、高瓴資本、藍湖資本、線性資本、星河互娛、豐厚資本、浩方資本、阿爾法創投。

歡迎更多的項目聯繫我們:contact@svinsight.com

--------------------------------------------------------------------------------

歡迎關注 @矽谷密探

緊盯全球創新趨勢


如果能在二三線城市找到跟北上廣深一樣的工作,誰還會想去北上廣深,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人口湧入,哪裡會有高漲的房價,什麼大道理一堆一堆的,根本原因就是地區人口過多,發展不平衡,看看北京的教育資源,再想想有沒有第二個城市教育資源這麼雄厚的,甚至就單想想教育資源第二的城市跟他之間的差距就行了,更別說別的政治,經濟資源了。然後在想想深圳的it企業,騰訊華為那麼多巨頭,就業資源等。上海豐富的文化,廣州豐富的飲食等等等等。。。。。。。差距啥的太大了。說到底就是地少人多,那麼讓點人來地多的城市啊,要怎麼讓人去地多的地方呢?單靠高房價把人逼走可能嗎?人才到哪裡都能留下來的,所以轉移點真正的資源吧,比如轉一兩個大公司或者重點大學,但如果真這麼做的話恐怕兩個市的領導人先要打起來了吧。。。


1:一二線城市的高房價,如果要解決,就只能把人口往三四線城市疏導。但是這會導致經濟整體下滑:人口密度降低,價值交換的機會也就減少了。

2:抑制投機。gov的做法顯然是錯的:只知道限購。只要某城市限購,對於在該城市擁有住房的人來說,無疑是收穫了一個漲停板。我一直都喜歡吐槽A股的T+1和漲跌停限制,當然也就會吐槽樓市限購政策。

3:前幾天開了個腦洞。如果國家推出一個主要城市房價指數的金融工具,或許會對樓市的良性運作更有幫助。

4:其實中國這些現象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笑話。理所當然是因為「我大清自由國情在此」,說是笑話就是因為制定政策總是想當然。宏觀調控並不是計劃經濟,政府本身也是市場參與者之一。


為什麼要解決呢。如果不會崩,其實高房價是國家實力的體現。如果會崩,讓它崩就好了。


有,靠zf。所有的房價漲跌,均看zf的一稿文件。

如果zf也也靠不了,那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了,整個國家,甚至世界範圍都完了,知道08年的危機么,比那要嚴重。


一個中部的省會城市。我小升初那會,政府突然搞了個改革,停掉了名校的初中部,美其名曰義務教育階段要教育公平。

結果老師們大都轉到了掛名這些名校的學校(良禽擇木而棲,也不怪他們)。

改革之前,本來大不了大家一起考,結果改革後,招生變成完全的後門。不走後門的,所謂建校費交一萬二;走後門的,明面上給學校再多交八千所謂擇校費,給個人打點的那就不知道多少了,例子不計其數就不點名了...

那些日子父母也很急,培訓班上了一個又一個,差點給我也走了後門..還好我爭氣考進了...正是因為搞這種事,很多本來可以考上的學生,其父母都不得不找人托關係打點,生怕有人給竄了名額。

什麼先進性教育,為誰誰服務,什麼公平公正公開,在這裡都成了口號。各路神仙各顯神通,吃拿卡要樣樣都行。在子女教育這個問題上,家長們都不敢怠慢這些土皇帝。

招來的人蔘差不齊,洗衣房後打群架卷子只蒙選擇題(最後蒙對五分,被稱作「五阿哥」),還有人到校外搞一些有的沒的。

想想一個省能提供的最好的初中教育也不過如此,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都想往北上廣跑了。他們認為,至少那裡更講規矩,有能力一手遮天只是極少數。

那所學校,除了自主招生回去考過一次,我就再也沒去了。

(不過在那裡還是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一起很開心。也遇到了對我幫助很大的老師,畢業後直到高考還在關心我。)

這段經歷讓當時的我深刻認識了什麼是腐敗,什麼是表面一套實際一套,以及這些東西給無權無勢者帶來的無力感。一個城市就是一個江湖。離一線越遠,江湖就越小,裡面的小魚小蝦就越沒有生存空間。倘若魚蝦自甘如此倒也罷了,但凡知道河海的,都想出去。

所以亻


我來翻譯一下天天嚷嚷房價高的深層意思:

房子漲的太快了,我都還沒機會買,就漲上去了,不行,得降下來,一切推倒重來,大家重新比一局。

又或是:

真沒想到房子成了階級,人群,圈子,甚至求偶的門檻,不行,重新來,我不要跟隔壁老王在一個階層里。

當房子不再是城市篩選人群的門檻,不再是階級劃分的標準時,房子下面的土地不再是不可再生資源時,自然房價就會降。

但是這些門檻、標準最多只會在短時間裡換一個品種來體現,不會憑空消失,所以年年歲歲朝朝都會有大量的人抱怨xx太貴,總是不斷的有人要求重新洗牌。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房子、土地、資源這些的,自古至今的階級鬥爭和戰爭都是為這麼點事兒,幾百年了沒出現什麼好的替代品種,只好天天燒香拜佛祈求出現黑天鵝事件然後全倉滿槓桿抄底為國護盤,不過真到了這時候,這群人卻又不敢了。

----------------------

用一個群體的尾和另一個群體的頭相比較然後得出結論:清華有人買不起房,不合理;初中土著居然有房,還是不合理。

這類人的觀點是:寒窗十載就是要比別人至少兩代的積累有價值。

其實寒窗十載的還不是嚷嚷的這群人,嚷嚷的人里誰是什麼清華北大博士碩士,舉個手看看,你們用清華北大說事,背後的意思無非就是要洗牌:前面別人贏的都不算,我們換個玩法,比學歷比寫代碼比考證比跳舞比唱歌就是不比「積累」,呵呵,你們只是拿著學歷說事而已。

再者,沒有任何人說清華生不如初中生,但你要拿你十年的讀書的努力去跟別人至少兩代的積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要求這個群體最差的也要比人家那個群體中不溜的好,這是蠢還是壞?

現在房價太高了?如果真的太高,怕什麼,會跌的;如果是假的太高,那趕緊買啊,砸鍋賣鐵消費貸信用貸信用卡套現囤一套啊。

你們無非怕的是買了跌不買漲,患得患失,又怕踏空又怕套牢。其實你們都知道,房子長期看漲,但中間會跌一下,什麼時候跌,不知道,所以最好來個暴跌,靴子落地,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一起賺一波錢,然後房價飛上天后面的人再也進不來,對嗎?

什麼?貸不出首付?說好的清華精英呢?說好的各種名企國企科研機構的核心人員呢?

這種人,無非拿著清華生還有那個什麼副部長的例子說事而已,說著說著把自己給帶入了,別說什麼清華副部長,牛刀當年還天天嚎叫要跌呢,自己偷偷屯幾套,看懂了嗎?這些人只是順著你們的意思做秀而已。別說別人,就說你自己為啥沒房為啥湊不出首付就行了。

說二線工作不願回老家置業的,首付40萬基本在任何二線都能買到一套7,80平左右的房子吧?

這類人不能算壞,只能說是有點好高騖遠吧。

任何一個城市包括一線城市,總是存在著城市邊緣,這些地方的房子只是城市均價的一半甚至更少,如果又是老房子,價格更低,但這些房子從不會入你們的法眼,上海的莘庄二十年前各種麥田,仲盛原址就是一個大垃圾場;嘉定當年要坐長途汽車才能到,車上各種明偷暗搶撈生意的哥們;這些地方比現在的奉賢金山還不如。

有本事的直接買到成熟區域,沒那能力的,買遠買小買舊一點,等遠郊變近郊等xx村通地鐵啊,又沒那本事又想住好的,好自為之吧。


推薦閱讀:

十年後上海的房價會持續上漲還是不增反減?
為什麼上海的土地供應量持續減少?為了抑制房價,為何不通過增加供給?
近期嘉興的房價為什麼漲的這麼厲害?

TAG:經濟 | 房地產 | 金融 | 上海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