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就是空巢青年,咬我啊!


關於「空巢青年」,我們做過一系列調查,(略微心酸的)結果如下:

他們吃東西是這樣的:

  1. 「沒有吃早餐的習慣,自己來不及做。」

  2. 「即使吃也基本來自便利店,如果忘記買早飯第二天就餓著。」

  3. 「每次買菜都算好一周的量,最後因為懶得做壞掉一半。」

  4. 「如果只買一頓的,買青菜的時候會聽到小販說:再拿一點,你那還不夠 1 塊錢。」

  5. 」水果一次就買一個兩個,被水果店老闆嫌棄。「

  6. 「如果用家庭份的電飯鍋煮飯,一頓飯需要米就都蓋不滿鍋底。」

  7. 「很容易做多,最後基本要倒掉一半。」

  8. 「食量湊不滿想吃的店的起送費,點一次能吃三頓。」

  9. 「把便利店當食堂,因為都是在一個人吃便當一點也不會覺得尷尬,而且覺得便當飯糰比外賣口味品質都好點。」

  10. 「買了很多方便食品,多半都會因為忘記吃掉過期,然後再買,如此循環。」

  11. 「看劇是吃飯時的標配,但如果過於專註看劇,會不知不覺吃下正常食量的數倍。」

住是這樣的:

  1. 「喜歡在公司待到很晚,理由是,回去也沒啥事」;

  2. 下班以後熱切盼望有人組個局什麼的,不然就生拉硬拽找個人陪自己吃飯;甚至可能會感到,深夜晚歸時燈火輝煌的全家「才是我家」;

  3. 妝不大會化,衣服也不大會挑,但網路、燈和水管什麼的,修得不錯;

  4. 碰到蟑螂鼠蟻第一反應不是大叫,反正叫也沒人幫忙只能硬著頭皮處理;

  5. 沒網購沒叫外賣卻有人敲門,沒點膽量連貓眼都不敢看;

  6. 不管是出門丟垃圾收快遞還是買吃的,當門在你身後咔嗒一聲輕輕合上的時候你就意識到大事不妙,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

喜歡這樣花錢:

  1. 雖然租不起大房間,但空巢青年非常看重出租屋的格調,他們更青睞清爽的宜家風軟裝,並且會自主購買如裝飾畫、植物等提升生活品質的小物。

  2. 相對更在意內衣和居家衣物的舒適度,會希望獲知優衣庫、Muji 之外能買到材質親膚設計簡潔的居家服的購買選擇。

  3. 大型廚具不實用,他們願意為小型電飯鍋、單杯咖啡機、三明治機、小號烤箱買賬,多花點錢也可以,前提是好用。

  4. 對外賣的需求是,提供能夠達到起送價的分量小但菜品豐富的單人套餐。

  5. 「第二杯半價」式促銷雖然會給單獨出行的空巢青年帶來暴擊傷害,但如果能提供第二杯寄存服務他們會視之為福音,並且提升對品牌的好感度。

  6. 很容易因為無人約束作息混亂,所以他們對能夠提供 24 小時服務的便利店非常依賴。

  7. 無論線上線下的超市,都熱衷於推出大容量多份銷售的日用品家庭裝,空巢青年想要獲得優惠就不得不承受「買一次一年都用不完,不喜歡還捨不得丟了換新的「的結果。

  8. 由於沒有養家的壓力和來自伴侶的牽絆,空巢青年會更願意通過購買正版或充值等方式供養遊戲開發者/公司。

更直白的是,我們還畫了兩張圖:

好了,其實戳中的不就是還在刷知乎的自己嗎?我要哭著睡去了……


體驗就是:會為一點點善意心潮澎湃,也會在一秒從狂喜陷入絕望,而這一切,沒有人知道。

-----------------------------------------快讓分割線把我和這個裝逼的答案拉開距離-----------------------------------

一直以來,我的經歷都可以說成兩個版本。

版本一:

從小品學兼優,不上補習班不做習題冊也一路年級第一笑傲江湖。高中一路玩玩樂樂追追星最後也順利考入武漢大學實驗班,順理成章出國留學。在法國生活5年,從第二年起不向家裡再要一分錢,自己打工加上成功進入了公司開始半工半讀的人生,成為了有薪一族。在法國買了自己的第一輛車,四處旅遊還有公司給報銷花銷。學成歸國突然想轉業,竟然也順利找到了工作,成為了一名有人羨慕有人恨的電影相關從業人員。

這個版本,是不是一股濃濃的【人生贏家】味兒?

可惜,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藏版本。

版本二:

在我小的時候,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媽媽不喜歡我? 每每和媽媽一起去別人家做客,不管我是從頭到尾不說話,還是點頭微笑有禮貌,我都會在一些莫名的瞬間收到我媽媽的一個白眼。對於當時不到6歲的我,這一個白眼就是地獄。不敢問為什麼,只能更加小心翼翼,更加沉默,更加不喜歡自己。

生活沒有那麼多的瑪麗蘇,我一路茁壯成長到了出國的那一年。

我們是整個實驗班28人一起到的法國。一開始我覺得這簡直是太幸福的事,別人都要面對獨自一人的出國生活,而我們,是組團來的。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在國外的中國人經常會陷入一種境況:身邊的中國人就這麼多,講中文的就這一個圈子。你不能選擇朋友,你只能選擇,加入這個圈子,或者離開。

而我,就是那個選擇離開的人。

現在想來,成為「空巢青年」,竟然是我自己主動的選擇。

我試過獨自一個人搬家,從一個城市搬家到另一個城市。

每天趕最早的一班火車,提著30kg的行李箱,從A城穿梭到B城。一趟一趟的往返,計算著時間,以防錯過最後一班回A城的火車。

經歷過房子被入室盜竊

放學回家開門的時候,發現門鎖已壞。那個當下也說不上是驚慌,我的大腦在我雙手還在發抖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指令,報警、通知室友、保護現場、查看損失,這些事我做的一氣呵成。

經歷過車子被撬,保險公司拒絕賠付。

法國的車險公司嘲笑我的法語,在我的報損電話里直言【你找一個會說法語的人來和我說話】。我用了一個通宵背完了所有汽車相關專業辭彙。第二天再打過去,一個字一個字的和那位尊貴的法國接線員撕逼。

經歷過被人當街辱罵吐口水。

那是一群15、6歲的阿人小姑娘,以一個至今不明的原因,在我生活的那個城市,市中心最繁華的公交車站旁,突然對我展開了法語髒話教學。在我試圖解釋並且詢問原因的時候,其中一位女孩將嘴裡的口香糖吐在了我的臉上。而我,並沒有任何人可以求救

我站在那裡,被幾個初高中的小女生指著鼻子罵,周圍是冷漠的法國人意味不明的眼神。情急之下,我假裝拿起手機打電話做求救狀,其實,我只能沒出息的打給了警察。

那幾個女孩聽出了我在和警察求救,譏笑著踢了我的箱子一腳大搖大擺的走了。

剩下了我獨自面對周圍人的目光,以及電話里警察那句「有病」然後單調的忙音。

------------------------說點臨時想到的這些年空巢青年經歷留下的習慣吧------------------------------------------

間歇性的暴飲暴食,以及習慣性失眠

開心的時候沒人可以分享,那就吃吧。

難過的時候不知如何排遣,那就吃吧。

無聊的時候還能做些什麼,那就吃吧。

不愛拍照

其實也不是不想拍照,可是一個人出去旅行,誰給我拍?

我又不好看,拍給誰看?

和手機活在一起,可是手機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

每分鐘恨不得查看兩次,按亮,看看時間,再關上。

收到群發的廣告都會認真閱讀。

。。。。。。

我的故事還很多,你的酒夠么?


這種狀態 有大半年了吧。

父母在外 獨自一人 面對生活的瑣碎

每天出門上班 關門之前一定檢查鑰匙是否存在

因為有過兩次尷尬的忘帶鑰匙經驗 走投無路 求助無門 連最後能躲避的家都回不去的時候 真的想哭

遇到蟑螂我不怕不怕啦 哈哈 怕也沒用 但是我家出現的大型蜘蛛 我真的是很害怕 可能說給旁人聽會覺得我矯情 但一個人的時候 脆弱感似乎翻倍 (幸好我還沒遇到老鼠……)

從來不買促銷活動的滿贈商品 逛超市買菜一買一個星期 覺得把冰箱塞滿自己才有安全感(其實會因為一個人到最後懶得弄而壞掉一半)所以後來就買那種易保存的蔬菜。

從未用電飯鍋煮過飯,米鋪不滿鍋底。也很少煮粥,因為再少的分量煮出來我也得吃三天。

偶爾精神振奮,自己做一道美味的大菜,然後花一個小時拍照p圖,分享到社交圈,等待著大家的稱讚。

每天下班,會寧願空腹去健身房也不回家。但總要回家的,夜深回家的時候第一件事,打開音樂,調到最大音量。沒人說話也不想安靜到害怕

幾乎是有人約就約得動的那種。但也會有一些社交尷尬。

屋子很亂,太整潔讓人會更孤獨(可能是我懶……)

吃飯必看劇,時時葛優癱。

別問我為什麼不利用時間去充電,每時每刻我都這麼想過。可當自己一個人得處理好日常,打敗孤獨,還能潛心學習……這樣的人自制力真的很令我羨慕。

一個人,也得像一支隊伍。


放寒暑假了,白天父母都上班去了,自己又無事可干。

這種就是「空巢青年」吧……


用一個自己寫的故事來告訴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孤島公寓系列之二:孤寡青年

何謂孤寡青年?

  • 他們是獨自在異鄉奮鬥的年輕人中的一部份。
  • 他們單身且租房獨居。
  • 他們遠離親情,友情難續,愛情無望。
  • 他們還年輕,他們很孤獨。
  • 他們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你和我。

六點剛過,上班族們便從寫字樓里傾瀉而出,畢竟今晚是跨年夜,誰會想要加班呢?等到孤寡青年收拾好走出辦公室時,大樓里已經安靜下來了。他走進空蕩蕩的電梯,往後一傾然後閉上了眼。機械地工作了一整天,整個人很匱乏,一直被掏空,卻沒有時間填充。電梯按鍵上的紅色的數字一路往下,最終停在了1字上,然後發出「叮」的一聲。孤寡青年睜開眼,走出了大廈。

孤寡青年住在孤島公寓的502室,但今晚他並不想這麼快回去,於是隨意地在街上走著。大街上瀰漫著一股歡樂的氣氛,商場門口的聖誕樹還沒有撤,彩燈一閃一閃地向行人眨著眼。聖誕樹下,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女生和幾個同伴在討論男同學對自己的表白。正是二八好年華,快樂得無所顧忌。她們毫不掩飾地說個不停,聲音清脆如銀鈴,叮叮噹噹地呼應著一閃一閃的彩燈。孤寡青年和她們之間隔著兩米的距離,以及一整段的青春。

孤寡青年繼續往前走,一位拿著傳單的女生走了過來,她問:先生,請問你要健身嗎?說完,露出甜美的微笑。孤寡青年盯著她的臉,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人這麼認真地朝他微笑了,所以他幾乎就要答應她。這時電話鈴響了,孤寡青年一看是遠在老家的媽媽打來的。他接起電話用家鄉話和媽媽聊天。女孩一看趕緊轉移了目標,向孤寡青年身後的一個路人推銷了起來。媽媽來電的用意還是那兩個,先是提醒他這個月還沒有寄錢回去,然後問他過年會不會帶女友回來?孤寡青年麻木地回應著,直到掛了電話。

一想到就快要過年了,孤寡青年有些頭痛。自己的這一輩中只剩他還沒有結婚,媽媽覺得從小到大成績優異的孤寡青年,但卻在結婚這件事上輸給了自己姐妹的兒子們,她心有不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來催婚。在她眼裡,結婚也是人生的比賽項目之一。孤寡青年只能拖著,自己周一到周六都要上班,有時連周日也要,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戀愛。每個月的薪水除了要應付衣食住行之外,還得寄錢回家,也沒太多剩餘。而且每每向家裡說起工作上的壓力,他們一臉茫然地反問:你天天坐在有空調的漂亮辦公室里玩電腦,又不用風吹日晒挑擔爬山,有什麼好辛苦的?孤寡青年面對家人的反問哭笑不得,只好沉默。可是過年就不太好辦了,家族聚會的時候,他勢必得面對三姑六婆的集體公審。她們假借關心之名詢問著孤寡青年的薪水和感情狀況,在得知孤寡青年的窘境後,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地說起自己的兒子。

那麼多親戚,那麼多張嘴,都只問薪水和婚期,從來沒人問孤寡青年在D城過得好不好,工作壓力大不大,一個人都沒有。

究竟有沒有喜歡的人呢?孤寡青年也問自己。他認真地想了想,不知那個在公交車上遇到的女孩算不算?上個月的一天,他下班後照例去公交站搭車,等了好一會才順利地擠上了車。傍晚是下班的高峰期,公交車內如同沙丁魚罐頭,乘客們都一臉麻木。車載廣播、乘客電話以及汽車引擎混合成一首嘈雜的下班進行曲,空氣也渾濁不堪,直叫人皺眉頭。正當車子要開走的時候,又有一個女生擠了上來,然後站到了孤寡青年跟前。那個女孩好像一束照進暗夜的光,她一進來,整個車廂都亮堂了。孤寡青年抬起頭,那麼秀美的一張臉就這樣衝進了他的眼底,然後在心裡烙下了印跡。孤寡青年就這樣被她照亮了一路,直到下車。以後孤寡青年下班去公交站搭車時,心裡就多了一份隱隱的期待,可是那個女孩卻沒有再出現。

孤寡青年繼續往前走,前面越來越擁堵,又到了常去的公交站。孤寡青年照例環視了一周,站台上擠滿了人,但並沒有他要找的人。倒是有幾對情侶一直在呢喃細語,格外扎眼。其它人也都是一臉期盼地望著車來的方向。似乎人人都有約會,人人都很開心。可是今晚只是跨年夜又不是情人節,為什麼大街上甜膩的情人這麼多?孤寡青年站在人群邊緣,假裝也在等車,然後掏出了手機。

點開同城交友的微信群,有1000多條未讀信息,寂寞正排著隊等待孤寡青年的檢閱。他隨意地瀏覽了一下,群里有人在組織今晚的跨年PAYTY,但他沒有興趣。這時手機一響,又有人給他發了新的信息。點開一看,原來是萍生髮來的新年祝福,不過一看就是群發的。萍生是孤寡青年在一次聚會中認識的朋友,那次活動兩個人聊得很投機,後來就經常約出來吃飯運動。直到半年前,萍生因工作調去了別的城市,於是兩個人的聯繫也越來越少,只剩逢年過節時發發祝福簡訊。孤寡青年看著這條群發信息還是很認真地回了一條。

他繼續往前走,夜也越來越深,但大街上卻越來越熱鬧,KTV、餐廳、電影院、商場擠滿了人。孤寡青年走到喜歡的餐廳門口,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晚飯。他在門口站了一會,猶豫著要不要進去。一個人去餐廳吃飯的確需要勇氣,尤其是在跨年夜。這時餐廳有人吃完開門出來,孤寡青年順勢走了進去。餐廳里都是成雙成對的戀人,孤寡青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位子坐了下來,是和一對情侶搭台。這家餐廳的菜色普通,但唯有一味山藥排骨湯還不錯。孤寡青年經常會在加班之後和同事一起來喝。明明已經累的不行,在一碗熱湯下肚之後又漸漸有了精神。

今晚他還是點了這道湯,果然,味道還是很鮮美。正有滋有味地喝著,突然肚子一陣絞痛。也許是最近天氣變冷,被子沒蓋好,受了寒。孤寡青年趕緊拿著包衝去廁所,今晚的人可真多,連上廁所也要排隊。好不容易上完回來,那對情侶已經吃完走了,而自己點的東西也被服務員給收走了。他們一定是覺得自己和這對情侶是一起的。孤寡青年站在餐廳里,被食物蒸騰的熱氣和食客的說笑聲籠罩著。自己的座位已經坐了新來的顧客,他原本想找服務員理論,可是他們都很忙,在前台和餐桌間不停地來往穿梭。孤寡青年突然覺得自己很多餘,只好悻悻地走出了餐廳。

夜已經很深了,但燈光仍把街道照亮得如同白晝,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中心廣場。這裡是今晚D城最熱鬧的地方。人們從城市的四面八方湧來,準備跨年倒數的狂歡。廣場舞台上,商家組織的文藝表演正在進行。孤寡青年在人群外圍逛了逛,然後打算回去,熱鬧都是別人的,和自己無關。正當孤寡青年準備轉身離去時,他在人群中好像看到了一個人。他又看了看,沒錯,就是那個在公交車上遇到的女孩。她還是那麼奪目,即便是在人潮湧動的跨年夜,可是現在他和她中間隔著許多人。

孤寡青年試著朝她擠過去,可是人群卻越來越亢奮,因為跨年倒數即將開始。更糟的是,女孩和朋友似乎要離開了,她正朝人群外面移動。孤寡青年後悔了,他不該擠進人群,現在出又出不去。眼看著女孩離他越來越遠,他趕緊用力撥開人群,並朝女孩大喊了起來。只是這樣的夜晚,他的喊聲很快被周圍的歡樂給湮沒了。主持人上台了,開始組織大家倒數,孤寡青年被瘋狂的人群給沖了回來,他在無數的身影中,已經找不到女孩了。

倒數結束,人群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新的一年開始了,身邊的人互相擁抱和祝福,唯獨孤寡青年擠出了人群。接著,舞台上又開始了新的表演。狂歡還在持續,沒有人發現,有個男生在廣場上四處奔走,他看上去好像在找人,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他已經氣喘吁吁了,但他不肯停下來,從去年到今年。他就是孤寡青年,沒有人知道他在找誰,也沒有人知道他何時會停,他就這樣一直一直一直不停地奔走在跨年夜的中心廣場上。

文=獨居江南(80後,水瓶座,獨立撰稿人,現居東莞)

(完)

(江南的故事酒館 文字釀酒 故事拌飯 再剪下四兩月光作菜 歡迎深夜路過的你進來坐坐 把你的故事說給酒保先生聽)


在四線城市工作了一年的朋友璐璐來北京工作了,公司地址在五道口,她住在通州,周末來朝陽區找我吃飯。

在A鎮長大,在B城上學,來C市工作。

在回龍觀租房,在五道口上班,在東城區過周末。

類似於這樣的排列組合,你在北京的大街上隨隨便便找幾個人問,都有很多種結果。

璐璐在地產中介那裡找的房子,被騙了一次押金後租到了這間不到15平米的隔斷間,一個房子8個房間,平時關著門,和室友之間有揮之不去的疏離和陌生感。偶爾夜裡失眠,會聽到隔壁房間情侶輕微的呻吟聲。

常常加班到晚上9點鐘才回去的璐璐,會提前在網上定好外賣,再回到租的小房間。吃完外賣,把盒子扔進垃圾桶,躺在床上玩著手機。

黑夜雖長,但又極其容易吞噬一個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

這個城市的周末鮮活而豐盛,但璐璐的周末,是懶於社交,其實是鮮有人找,空閑時休息睡覺,與自我為伴。

我們都是璐璐,而璐璐,是在北京生活的無數個年輕人的縮影。

我們單身且租房。

我們遠離親情,愛情無望。

我們很年輕,我們很孤獨。

我們背井離鄉,浩浩蕩蕩,成為這個城市裡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

何為空巢青年?知乎上有個總結: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與我粥可溫。段子手們把這種情景具象化,比如「我最好的朋友是siri」,「我的安全感來源於充電寶」以及「我一周最多的時候吃了5次黃燜雞」。

「空巢青年」大多指離開家鄉和父母、在大城市租房獨居的單身年輕人,他們中有些人背井離鄉,獨自在外打拚,與親朋好友聯繫減弱,成為一個個孤島。

璐璐來北京前,我跟她說:最好只帶一個行李箱。這便是空巢青年的生活法則:沒有什麼不可以失去。

在北京的角落裡,有無數被北京這個大怪獸俘虜的,只能在深夜舔舐傷口的空巢青年。

這群人的共同點,也許就只是孤獨。孤獨是他們的武器,也是唯一可奉獻的禮物。吐出了唯一的孤獨,使他們不安,於是又想把孤獨攥回手裡。北京的張力,大抵來源於此。

最徒勞的孤獨是北京的,也是人間的。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寫20世紀黃金時代的巴黎,「這裡的一切都不容易,包括貧窮、月光、是非對錯和枕邊人的呼吸」。

這樣看來,20世紀的巴黎和21世紀的北京,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北京不在乎你的過去,也不負責你的未來。它甚至顧不上審視你的失誤和成就。

它不記錄你的瞬間。所以北京的浮光掠影,由人記錄,但往往隨風消散。

在北京這樣一個偌大的冷漠的缺少愛情的城市生活,需要的就是適應孤獨、習慣孤獨,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頑強的生命力,需要一個人像一支隊伍,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我會永遠一個人嗎?」這大概是空巢青年內心對自我發問最多的一句話。

璐璐問我:「該找個男朋友,還是養條狗?」

我嘲笑她,「現實是,男朋友找不到,狗你也養不起。」

「七天,你知道嗎?有一次我周末午睡,等我傍晚醒來的時候,看著窗外緩緩下沉的夕陽,有一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

「七天,我最近出門都保持著油頭style,因為沒有幾個人值得我洗頭加化妝加隱形眼鏡的VIP待遇。」

「七天,我現在買衣服最看重品質的單品是內褲唉,畢竟大多空巢獨居時刻只有它還保持出勤。」

「你這哪裡是空巢,簡直是空虛!」在璐璐連續三次「空巢」模式的吐槽後,我回復她。

然後我就想到了自己剛來北京的那一年。

因為不適應一個人的節奏,一開始會在房子里給很多朋友打電話,說北京真大,北京真精彩,說到北京真孤獨,慢慢地,他們也會輕微流露出不耐煩地語氣。我開始放棄這樣的精神外援。

然後是大段大段時間的加班,只是坐在電腦前,面對著桌子上的外賣,一口一口地吃,時間被無限拉長,往往會聽到身體里流淌的節奏,然後回到那個不足以稱之為「家」的住所。

晚上回到家,就像聖埃克蘇佩里筆下的小王子又回到了他的小星球上,只是屬於我的星球,沒有玫瑰花,有的只是一群猴麵包樹。

闖過最辛苦無望的那幾個月,你會發現: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當孤獨變得很具體的時候,「眼前的苟且」會讓人漸漸忘記「詩和遠方」,甚至會忘記,我們是懷抱著多麼金貴的理想來到這裡。

每個大城市的年輕人都曾經空巢過,每個空巢青年的背後都有空巢老人,夢想只有一個:在城市裡擁有一個家。

北京不會給我們每個進城的青年留一套房子,但留下的,是一個奮鬥的空間,公平競爭的環境。

在家鄉的四線城鎮,沒有人知道「O2O」、「P2P」,家長們也不允許我們做一個抓馬Queen。一旦想起家鄉那永遠混亂的交通燈和十字路口,和為了一個事業單位小小的閑職奔走數十次送禮,你就會永遠淹沒在小城市的規則里了,如一潭死水。

因為你青春正盛,你覺得你很大,家鄉已經容不下你,必須到一個大的世界硬碰硬。

因為你不要安穩,要興奮。因為你不要舒服,要劇烈。

因為你要一個萬花筒一樣,永遠神奇莫測,每一次都不一樣的世界。

走得太辛苦,你會差點忘記了,你為什麼會選擇跋山涉水走到這裡,成為新聞上報道的「空巢青年」。

其實自己想要的,只是很簡單的兩個字,夢想。

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曾這樣說:「鄉村的黎明令我喜歡,而城市的黎明好壞摻雜,因而更令我喜歡……一種更大的希望給我帶來微微的苦澀,一種遠離現實的鄉愁味道。鄉村的黎明是存在,而城市的黎明是希望。」

我們站在東方新天地的頂樓上,望著這個光華交匯的城市,我跟璐璐說,其實桃花源記有另外一個結局,是一個唐代人寫的。武陵人回來後並沒有去稟告太守他發現了桃花源的事,他也並沒有記住通往桃花源的路。他就是從桃花源裡帶回來一株桃花,種在了自己的院里,然後桃花就長成了桃樹。因而他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桃花源。

我太喜歡這個故事,因為那時的人還有時間去想像另外一種結局,這個結局有一種自我成長的美,格外有星辰之外的力量。

這個故事給了空巢青年們一種新的結局:我們期待的不是成功,而是成長。

所以帝都式的生活準則是:盡情搖擺,野蠻生長。

是的,在北京,誰也救不了誰,誰也不愛誰,誰都在嗷嗷求生,彼此熱絡卻無暇顧及。然而又能怎樣呢?青年們依然在愛著,依然在活著。

過了一周,我收到了璐璐發來的微信:過了幾個月混吃等死,寂寞地要了老命的日子,我決定開始自己enjoy這個城市。

我知道她剛剛拒絕了父母為她在家鄉找到的某事業單位的閑差,也拒絕了家裡介紹的鎮上某富二代的相親,她說:「媽媽,對不起,我還想再拼2年,我想看看我究竟能長成什麼樣。」

我們遙望著下游日益孱弱的父母,我們奮力挽著同在上游拼搏的同輩,如果沒有我們前仆後繼的渴望,就不會有這麼繁華巨大的城市,更不會有每個時代的奮鬥群像。

對不起啊!想讓我們安穩的父母們。

對不起!那個遙遠又安逸的家鄉小城。

對不起,我是個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

空巢而不空虛,自救達到自愈。

努力,昂揚,像一支拔節生長的草木,舒展成生命該有的模樣。


空巢是什麼體驗,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孤獨。如果孤獨對你沒問題,我想空巢的好處雖然不比同居好,至少要比合租強。


本人條件情況是這樣的,某211大學本科畢業,蘇南某三線城市工作,有一套房子,掛名在父親名下,自己每月還貸,工資五位數,無車

  1. 什麼時候餓了,就吃什麼,也不管那麼多,冰箱里有什麼就吃什麼。。。。。。。

  2. 美團,餓了么永遠是最常用的APP,訂外賣的次數僅次於公司同事的聯繫次數
  3. 一切都以能過得去就行,不注意身體,還沒結婚卻已經開始有發福的跡象(已經每天在鍛煉了)
  4. 比以前摳門很多了,存錢,存結婚錢,奶粉,尿布錢,沒有一開始那種發了工資就一股腦兒全部花光的衝動,
  5. 一個人每天下班必然會去小區周邊的超市逛逛,也不知道買什麼,反正一個人過日子,覺得什麼都無所謂
  6. 現在每天都要去周邊的奧體中心運動一番,不為了什麼,只為了自己可以健康的活著
  7. 沒事的時候很喜歡在外面閑逛,有的時候故意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下公交,然後自己一個人走回家
  8. 異性。。。。有目標,不過希望渺茫

基本就這麼多了,想到再補充


1.我的體驗就是:這個夏天就沒怎麼買過西瓜吃,每次要買,總想著一個人吃不完太浪費了,算了!

2.我們這個社會還是傾向於從兩人關係去定義一個人,單身他么就不是人,"空巢青年"一詞流露出主流社會對無法擁有正常家庭生活人群的一股憐憫感!


今天領導們都去外地跑馬沒回來,三點開完例會眾人就做鳥獸散了。我一個人在空蕩的辦公室走來走去,刷著知乎看到了這個問題,回到了我不願提早回來的冰冷的空巢。

今天立冬,昨天晚上居然還被蚊子咬了一口。故鄉已經供暖了,南方陰雨綿綿的日子看不到盡頭。

我覺得空巢也分等級,有錢的空巢青年可以隨時攢個局喝個酒排遣一下寂寞,周末去酒吧放縱一下自己,或者請一天半天的家飛去別的城市。

而像我一樣沒錢的空巢青年,最多就是看場電影,或者坐一趟公交走走停停看看這個城市免費而陌生的風景。

周六看了一天劇,周日打了一盤索然無味的dota躺在床上聽了9個小時的歌。

很多時候當那種孤獨的情感湧上心頭時,比如看到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的時候,都罵自己矯情個什麼勁兒,有那麼多像你一樣的年輕人或者不如你的年輕人還在奮鬥著,有什麼好難過呢。

可當我下班回到空蕩的房間,看著窗外人來人往,想像著他們能回到充滿煙火味的家,有熱的飯菜等著他們,有愛他們的人在等著他們,而萬家燈火卻沒有一盞是為我而亮的時候。

當我一個人做飯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不夠吃,叫外賣卻發現一個人的量不夠起送價,一個人吃著有些涼的外賣食之無味的時候。

當我下班聞到鄰居房間里飄出的飯香的時候。

當我因工作產生的好壞的心情都只能自己排遣的時候。

當我應酬喝到吐得稀里嘩啦然後一個人像喪屍一樣走回家癱在床上卻喝不到一口熱水的時候。

當我最怕生病卻生病燒的七葷八素的凌晨還要自己起身找葯燒熱水第二天堅持上班的時候。

當我看著故鄉的朋友們又聚在一起喝酒吃肉的時候。

當我知道父母有多麼想我的時候,我也想他們的時候。

空巢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孤獨。一種沒人關心你的喜怒哀樂所有情緒只能自己像個窩囊廢一樣的吞下的孤獨。


深夜上吐下瀉,幾近脫水,通訊錄幾百人,能撥打的只能是120,去醫院看病,醫生說一句讓家屬去繳費,瞬間就能流下淚來。


洗衣機工作的時候,假裝自己在海邊。


哎,空巢青年的體驗就是,因為忍不住孤獨選擇合租(主要還是因為窮)。

今天在家做了2小時的house keeping 吐槽下和我合租的妹子,為空巢男青年借鑒。

1. 我上班離的近,所以一般9點出門,但是。如果1你有早晨上廁所的習慣,7點半~8點絕對死亡時間。他們要鎖上衛生間一直到8點,幾點開始的不知道,總之憋半個小時是常態。

2. 不要以為她們會主動清理垃圾桶,我隔天倒垃圾,如果這時節廚房做了廚餘比較多的菜,我就要刷垃圾桶!!!

提到廚房,周末也要泡著碗不刷要鬧哪樣?逼我點外賣……不忍心還是給刷了,不然沒法其他便當盒。

3. 接著衛生間講,我們洗澡是獨立單元,洗澡的過程最容易出現的事情就是腳下的水越來越高。啥?把頭髮清理下?怎麼可能!我專門放了一隻牙刷,今天早上洗澡都要吐了,噩……

3. 掃把上的頭髮讓地永遠掃不幹凈,最討厭的是拖把,每次我用水都是髒的,擦完從來不頭,自動拖把,按兩下是要死嗎?(戾氣太重了抱歉,頭髮太煩)

4. 冰箱永遠塞滿,弄髒也不收拾,我就放一瓶啤酒和兩小瓶烏龍茶而已。為什麼,多了塞不下,那麼大隻冰箱,不知道她們怎麼做到的。

5. 女孩子鎖房間門出於安全我理解,但不要在我做飯的時候站我身後好不?講句話告訴我你來了,油瓶都抖了………

估計隔壁也早寫了我567條了,話是刻薄了點,見諒嘍。

ps. 不獨居主要是因為窮,隔壁的胖子除了喝我啤酒以外一切都還好,下次記得把我陽台煙蒂拿走,我不抽煙討厭煙草味道。


最近又時新一個詞:空巢青年。概念也挺清晰,指生活在大城市,和父母及親人分居,一般單身,獨居,租房,多是剛畢業的大學生, 或者是還在北上廣深漂泊的遊子。

初次聽到空巢青年的說法,我心裡還咯噔了一下。倒不是悲涼感油然而生,而是有種一言不合就被劃分到「社會缺愛人士」的錯愕感。畢竟一般談到空巢老人,多是指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晚年生活頗寂寞凄清。

但我個人又是很享受單身生活的,可以自由地分配時間,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

可如果我只是在朋友圈發上一條狀態: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相信不少朋友是會禮節性的點上一個贊,但心裡還是會忍不住冷哼:寂寞單身狗又在死撐。所以我想,不如就掰開來講講,我是如何一個人生活的?並且是如何優雅的生活?

我是找到了一種很儀式感的方式來詮釋這種「優雅」,操作起來也很簡單:明晰你想要的生活工作狀態,再構建出來。

比如我預想自己理想的讀書狀態,是在安靜的森林中,聽著潺潺的流水,背靠大樹,沉浸在想看的作品中。我就可以自己動手,在自己的卧室中構建出這樣的場景。我打開雲音樂軟體收藏的歌單,選擇的歌單是純音樂,大自然的聲音,流水聲、下雨的淅瀝聲等。我靠在窗邊,在昏暗的燈光下(選擇的還是契合當下心境的燈光顏色),看著kindle中珍藏的書籍。經過這樣的場景設置,就獲得了不弱於預想的讀書體驗。

而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由這樣一項項的微觀場景匯聚而成:閱讀、健身、自省、創作、冥想、吃飯.....所有的這些微觀場景,我們都能想像到比目前更加理想的狀態,只要我們打開腦洞去浮想,總能動手構建出更加優化的場景,也就收穫了一份小確幸。(小的確定的幸福)

需要做的也簡單,有些時候,是給目前的生活添磚加瓦:加上些輕音樂、改善下光線、採辦些小物件。比如用於健身的瑜伽墊,激發你創作的白板和中性筆,一個隨時能享用閱讀樂趣的kindle,一副提升你生活質感的電動牙刷.....還有些時候,可能是丟棄些,你完全用不上的物件。

但是,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具體操作容易,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卻很難。

拿租房為例,如果你完全是以一個租客的心態,看待你目前的住所,你就不會花費力氣,將你的住所,布置成你想要的樣子。理性會時刻提醒著你,你遲早要搬走的,長此以往,你會愈發對粗糙的居住品質習以為常。反過來,如果你足夠重視當下的生活品質,你明晰你想要的家的感覺,你就能很篤定的告訴自己:我在哪,哪就是家。那麼不論在哪租房,你都會用心打理居所。

再看兩性戀情。如果你渴望墜入愛河的緣由,是一個人的生活太寂寞,你就很難收穫你期望的戀情。因為愛情從來不是寂寞的解藥,何況,一個人過得都不好,幻想兩個能過得好?兩性生活,從來是一個難度係數倍增的事情,最後你戀愛的結果,很可能變成了兩個人的孤單。

最後再說一點,著實不喜歡空巢青年這個標籤,如果可能的話,倒希望這個標籤是:生活設計師。


真實寫照,買三四個水果算什麼…買一個獼猴桃買一個蘋果偶爾買兩三個車厘子這事兒也不是沒做過。作為一個孤獨感爆表的人,我清晰記得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目光和步伐都是獃滯的,搬個小凳子窩在床邊打遊戲,打到夜已經黑了,搜尋下有什麼可以吃的小點心什麼的,亂七八糟湊成一頓吃了就好,心裡還默默算著並不明白的卡路里感覺這就夠了。所以我的印象里,這是孤獨,帶著濃濃的胃酸感覺的孤獨。它會讓我莫名其妙的流淚,然後覺得舒服點。接著嘴巴里,舌頭緊緊貼在上頜,一泡尿可以憋到膀胱痛,腦袋漲漲,鼻子緊張的駕著疲憊的眼睛繼續麻痹自己。對就是這種感覺,無法和人訴說。其實我想我站起來走走也許就可以解決,但是我卻做不到,我害怕,怕外面不認識的人。怕認識的人明裡贊你背後鄙視你。自己像是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驚恐的望著外面,越縮越小越安全,希望自己嘭一下子消失。變成空氣。


現在找不到對象都有這麼高級的詞啦??!


心中有千軍萬馬,卻不知何處行軍,輾轉思復,終全軍覆沒。嗚呼嘆息。


標記上海某小鎮

租了一個大概六十多平的房子,一般裝修,除了隔音稍微差點,其餘都還不錯,在附近找了個比較自由的工作,平時都是一個人出去作外場,不喜歡辦公室的壓抑

有著極其規律的生活作息,起床,洗漱,做早飯,上班?下班,買菜,做飯。冰箱里永遠有瓶辣醬,雞蛋,大白兔,一番榨?刷鍋洗碗去跑步即使我很瘦

嗯,也是因為工作為了自由,平時雙休節假日我都得留意自己活動半徑,因為這是等價交換。所以我熟悉周邊所有的飯館,酒吧,以及紅燈房。對了我喜歡看各種小說。

入夜以後,因為兩室一廳,所以家裡沒有客人的時候我愛睡哪就睡哪。躺在床上刷著手機,一遍遍都是別人精彩的生活。但是我想,這個世界唯一知道自己為什麼活成別人眼中的空巢青年是我們自己,而且不能左右


相信我,和公婆同住的我多麼想變成空巢年輕人


樓上的都太矯情了,看得我噁心。


推薦閱讀:

屌絲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什麼是屌絲思維和精英思維?各有什麼樣的表現?
如何追求心目中的女神?
聖鬥士星矢其實是愛情故事嗎?
長的丑,智商低,讀了個二本,看不到希望怎麼辦?

TAG:城市 | 屌絲 | 屌絲時代 | 屌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