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除了薪資以外的原因讓你開始對金融專業感興趣?

是什麼讓你開始對金融【專業】感興趣?一瞬間心裡覺得終於找到了畢生夢想,勵志一定要學?

經濟、金融、會計……

恩,題主更想問的是在涉及到工作、金融【行業】之前,偏學術的上的,也就是對金融這個專業或者說對金融理論的熱愛?

什麼經歷、或者書、電影?人?

沒錯,要選專業了,選來選去只剩下了商科,但心裡連說服自己的理由都沒有,更沒辦法在申請時跟老師說大實話:理工科學不好;我想賺錢:)。

文藝風的回答也可以呀hhhhhh

是真的感興趣,而非待遇高工資高之類的。沒有人是因為發自內心真的熱愛么?而不是因為窮?


無窮的好奇心,想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謝邀

智商太低幹不了別的


在這個領域成功可以有完美的度量。

這是我離開學術轉金融的原因。

後來我知道這個領域許多非常成功的人實際上是運氣、內幕、政治和操縱。

才發現原來沒什麼大區別。


我這人有個最大的缺點,I have very low tolerance for stupid people,然後你發現對佔了世界9x%的這部分人來說用價值觀,哲學,邏輯,人文關懷,職業道德這些東西來跨緯度打擊真的是很累,所以算了,我去干金融了,在傻子都能理解的維度上站高一點,還是能活的更自我一點的。

看過Le Petit Prince的開頭吧,親測有效。


主要還是兩點樂趣。

一是做市場的先鋒。市場宏觀上的充分有效就是靠微觀上先鋒們或成功或失敗的投資來實現的。

成功的投資有一種先知先覺的成就感。失敗的投資則能有效延長工作時間。

二是翻閱金融史對照現在。人類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便是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事。看著市場的各種亂象有一種有趣的荒謬感。

和人打交道也是非常有樂趣的一個部分,雖然在自己的工作範圍里佔比不多,就樂子而言甚至高於上面兩點。不過不是我興趣的重點了。

枯燥無味而又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還是佔據了工作大頭時間。


我一直詢問自己為什麼會熱愛上金融,愛上這個行業,但是有些東西真的很難用言語去表達,就像問一個打擼啊擼的為什麼喜歡打遊戲,問一個人為什麼喜歡打籃球。他們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覺得好玩啊。

愛上金融這玩意兒因為也是這個原因:就是好玩啊!好玩到會上癮的那種。

資本遊戲永遠是最有趣的遊戲,沒有之一。虛擬世界的輸贏只能讓人在情感上獲得刺激,現實世界的輸贏才能讓一個人感受到世界的震撼。也許這也是我不喜歡打遊戲的原因吧(我也沒時間打。。。)金融市場充滿了新鮮感,每一天都是新的,交易員的博弈、分析師的判斷、決策者的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會讓你從金融市場感受到『每秒上下幾百萬』的刺激。

交易室里的那種緊張和刺激,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通的。有一種交易室,死寂般地安靜,緊張到讓人窒息,但更多的交易室,是髒話滿天飛的場面,如果交易室變成了live,估計會全程充滿嗶嗶的聲音。。。。

覺得這和玩遊戲有區別么?一樣,有罵隊友的,有罵對手的,有激動的,有憤怒的。人都是有血有肉,何況在金融賭場,緊張與刺激會挑動每一個人的神經。

這才是初級玩家的金融世界,已經是精彩紛呈了。

當成為了中級玩家,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正的資本遊戲,從中級玩家才開始。資本運作,IPO,併購、融資...... 用智慧、策略和人脈完成一樁樁deal,你的確會賺到很多錢,但你得到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會給你更大的快樂,你在你的人生里完成了一件非常有社會意義的事情,那種有趣更多是精神層面的。 你又能賺到很多錢,又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大家都認可你,這個好不好玩?

最後,高級玩家,歸結到一個問題:什麼是金融?

我自己認為,金融是通過資金流動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當做到了高級玩家,對於整個社會做出的貢獻以及這帶來的滿足感會給人帶來莫大的鼓舞和動力。在金融行業,你會看到更多的行業,因為每個行業都需要金融。從觀察和分析中,你會對商業、社會和人文有了更廣更深的思考。那種提高自身對於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理解會有一種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可能是最高級的有趣吧。


掙錢能力一定程度上scalable。容易加槓桿,可以幫助你在正確的時候快速完成原始積累。

金融市場很複雜,研究不完的問題,學不完的知識。有難度,有挑戰性,不會覺得無聊。

反饋比較真實,比較快。花自己掙的錢比較開心。

有時候有詭異的笑點,比如做USDJPY的時候。。「分分鐘幾千萬上下」 hhh

不像創業需要太多的commitment, 想休息就休息,比起創業來說少很多固定成本。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要能賺錢。。。


有一天,一個銀行家的兒子,好奇地問他爸爸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

銀行家放下手上的事情,微笑地讓他的兒子把冰箱的肉拿過來。 兒子拿過來了,銀行家讓他再放回冰箱。

兒子把肉放回冰箱後,莫名其妙在站在那裡,不知所以。 在等待了很久後,兒子終於鼓起勇氣,問他爸爸搬豬肉和這個問題有什麼關係?

銀行家盯著兒子看了一會兒,終於笑咪咪地說道:「豬肉原來在冰箱,現在還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多了什麼東西?」

兒子看著手上的豬油……

如果你曾有這樣一個夢想,全中國13億人一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有了十三億。那金融就是夢開始的地方。

當然了,題主問的是接觸工作和金融行業前,對這個專業的熱愛。

如果是接觸後,那就如同排名第一答案所說:智商太低幹不了別的


恰到好處的妥協

這是金融相比其他學科對我的獨特福利

黑貓本是個熱愛數學物理的理科狂魔,但因為高考發揮垃圾,所以無奈分到了一個二本學校的二流專業:金融

前幾年也就這麼混過去了,直到畢業論文嘗試推導BSM模型的時候才意識到金融里還有一點可以做我喜歡事情的空間。

本科不可重來,荒度的時間也一去不返。數學家物理學家,我這輩子是當不了了,但是純市儈和現實的業務又讓我這個僅剩一絲理想情懷的人作嘔。金融中的數學成了我夢想和現實的偉大妥協。

多年後說不定還能跟人驕傲的說:「我也學過點物理啊,還會解幾個基本的偏微分方程呢」


因為這個市場簡單 你不需要看別人臉色做事情 不需要求神拜佛的過日子 練習好技術就OK 。另外一點 我做事情 只考慮結果 不看過程的思維可以減少受騙。比較適合這個市場。


金融系大四本科生,未來的金融從業者,特來寫幾句,以紀念一直以來的心路歷程。

高中時,對金融感興趣是因為對社會時事的關心,也是因為一本小說的風靡,這本小說叫《貨幣戰爭》。

因為這興趣,在填報志願時選擇了金融系,即便是冒著被調劑到冷門項目的風險,也要義無反顧地跳入這個坑。

大一時,對金融的興趣更多停留在宏觀層面。貨幣、外匯,一系列高大上的辭彙在我腦海中各自生根,卻連不成網路,只能成為逢年過節在酒桌上吹侃時的談資。

大二時,對金融的興趣來自於《投資學》課上的興奮與迷茫。簡簡單單的CAPM衡量了人們對價值的判斷。做著書後練習,便幻想著自己在Excel上構建屬於自己的portfolio,分散風險,賺取超額收益,跑贏市場,走上人生巔峰。

大三時,想著出國需要牛哄哄的實習,非大牛的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進了投行。披星戴月的工作,換來的是快速的成長,和職業目標的篤定。此時,對金融的興趣來自於自身飛速成長帶來的喜悅,身處財經時訊中心而產生的成就感,以及得見客戶敲鐘時喜笑顏開的歡愉。

現在申請不順,似乎是要繼續工作了。想想當初找實習的目的,如今,曾經的手段成為了結果。

這份興趣,不知道何時會被千篇一律的工作和巨大的疲憊感消磨殆盡。如果真有那一刻,想必我也會在別的地方重新尋找到對金融的興趣吧。


好奇心

對企業投資價值的挖掘

對不同行業的商業模式的思辨

對未來不靠譜的預判


剛開始入門的時候,僅僅是覺得「呀!金融行業高大上,媽蛋!天天和錢打交道,好像很不錯的樣子啊!」 結果入坑以後,日了狗! 麻痹! 什麼都要學 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到會計/審計,到宏觀金融/微觀經濟。什麼都要學。要不然任何一個投資失誤都有可能造成傾家蕩產的機率。

虐著虐著,感覺從金融的角度去看任何事情都變樣了,以我自身為例。

1:以前根本就不知道會計有什麼用,只是記記賬就沒別的事情可以幹了,可是自從學了金融我他喵才發現會計僅僅只是一個大概念的東西。 會計下面還有審計,公司理財等等的東西,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要怎麼樣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看報表,對報表裡面出現的問題給予改正,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之間的博弈

2:對一二級市場有了個清晰的認識,知道了一個國家是如何去運用宏觀調控,去完善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

3:其實最大的「毒癮」是來自博弈,不同人和不同類別之間的博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考慮問題,從大局觀去看問題,而不是以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這點是很難的,這點還得綜合分析你所學到的內容,學到的知識去考慮,去看不同人的觀點,結合數據的判斷給自己一個合理,哪至於滿意的答案,所以要不斷的去學習,去積累!

暫時就這些,想起來再去補充!


我以前一直以為投資就像賭博一樣,但我這人又不好賭,無感!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書上說,投資不是賭博,而是去找那些標錯了賠率的賭局,我心想媽蛋,這不就是鑽空子么,這個我喜歡!


原因1: 黃賭毒裡面,唯一合法的就是金融行業了

原因2:只要這個世界上有人,就會有經濟活動,有經濟活動,總有人喜歡金融工具

原因3:韭菜太多了,割到手軟


1、說到錢。工資的確不低。除了工資,更重要的是,當你見多了這些交易,金錢不過是個數字,背後的是利益的博弈。看問題的時候,可能更加理性,現實,全面。

2、說到身邊的人。圈子就是你生活的映射。金融圈的大佬們我也接觸了一些,著實讓人傾佩。私以為,在年輕時,能夠有一定的榜樣,不管最終我們選擇哪條路,依舊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另外,金融界的人通常強調自律,「愛惜自己的羽毛」,我經常這麼告誡自己。不是有什麼包袱,而是你要努力成為一個讓他人信賴的人。

2、說到成就感。工作說到底,如果你有成就感,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本身是比較理性,擅長分析,所以金融工作讓我覺得有所值。

金融在人們想像中,或者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總是很炫目。然而,金融讓我在畢業後,卻讓一些不切實際的因素迅速去除,客觀,理性沉澱下來。這讓我心安,踏實。


謝邀,

第一個原因我是風險愛好者

第二個原因是做出任何一個決策,博弈的過程很有趣

第三個原因是和貪婪的本性博弈是種享受。


前台崗位高素質美女多


「錢」是利用起來通用性最強、效率最高、邊際成本最低的資源之一。所以如果我們假設大部分偉大的事件都是需要規模化的(我不否認小而美的價值,但是大部分偉大的事情,必須形成廣泛的影響力),那麼在任何需要規模化的事件里,金錢都是最重要的推動力和必不可少的資源之一。

我一直覺得,如果想最大程度和最高效地推動世界前進(同時獲得個體成功),最快的辦法是:目的明確地知道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比如:改變人類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然後利用一個可以迅速規模化的工具或資源(比如:互聯網),去創業、做實業(比如:google)。那麼對於個人來說,這也是最快地積累最多財富的辦法(財富榜最前面的人永遠是企業家為主,只有少量金融家。)

但如果我不是天才,我想大幅度降低風險,卻依舊希望推動世界進步、實現個體成功,我就只能選擇利用一種通用性更強、但目的不那麼明確(所謂的用資本來分散風險,比如我做風險投資,實際上是用錢這種誰都需要的元素投資了一攬子我認為可能成為google的公司),來迅速規模化一個事件。這就進入了金融的範疇。

我們必須承認,薪水至少會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你所操控的資源的重要程度、你個人勞動的門檻和不可複製程度、你的努力程度(努力絕對不是最重要的),等等。

所以退幾步說,為什麼金融行業賺錢?就是因為他們把控和調度著一種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最普適地推動著世界的發展。

最後:我是金融從業者,所以你可以說我有偏見,但我不接受辯論。讓我們各做各事、各賺各錢。


大學讀新聞,現在在考frm。目前工作在民間借貸領域。

當時主要是為了和前女友多一點共同話題,她是學金融的。

如果說電影或書籍的話,有兩個,margin call和窮查理寶典。對我啟蒙挺大的。


推薦閱讀:

從現實角度出發,股票價格被假設為服從馬爾科夫過程(Markov Process)是否合理?
關於熔斷機制都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金融學優秀論文?
金融學碩和金融專碩的區別?
貨幣蓄水池的邏輯性在哪?
如何搜集金融類數據?

TAG:金融學 | 職業發展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