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院系調整中拆分了當時亞洲排名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利還是弊?

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見百度百科)為什麼不繼續提升國立中央大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使其成為近代中國學術的標杆?這樣拆分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大?

——————分割線——————

以上是原問題

不要吐槽是不是假消息啦…就當是假設好了

其實我想問的是:在高等教育中是以蘇聯為代表的專才模式好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通才模式好?

還有拜託腦洞不要開偏了 再來南大 果粉什麼的那就是你不看題了啊


共和國初期拆分大學,是和當時國家著手培養專門人才的戰略相關的。後人看來的利弊且不說,題主所說的

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

這應該是個老謠了。

我也借前人的光,抖一回機靈吧

網址:

https://twitter.com/princeton/status/269514804782305280


其實我想問的是:在高等教育中是以蘇聯為代表的專才模式好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通才模式好?

所謂「蘇聯的專才教育模式」並不是蘇聯首創的獨門功夫,在歐洲大陸其實是很常見的。有心人可以了解一下法國、德國等國高等教育的歷史和現狀(日本其實也能看到一點影子)。歐洲大陸的經驗也證明了這種模式可以穩定地培養人才,併產生優秀的學術成果,至少沒什麼差的。題主如有真興趣可以找資料去看看。

另外,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見過西方人對蘇聯(和其他很多歐陸國家)的教育體製表示莫名驚詫的,唧唧歪歪的主要是國內一些人。在這些人身上,痛惜「當初學蘇聯搞院系調整結果毀了中國高等教育」和感慨「看看人家德國多重視培養技術人才」有時會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共榮共存,這裡面可能有很高妙的邏輯,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暫不展開。

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軌跡比較複雜。在教育上「學習蘇聯」其實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不到十年),遠遠沒有「全盤蘇化」,中國高校實際上是蘇式院校+建國前舊大學+建國後一些特色的混合物,外加還有多重歷史事件的推動,這些都讓分析和設想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路徑變得很困難,很難以單一的事件為原點來推演和歸咎。若要進行有實質內容的分析,更需要從不同學科的角度來一個個說——航天、中醫、歷史所需要的發展環境,是很難一概而論的。空對空地講一些漫無邊際的判斷,我覺得意義不大。了解這個問題的複雜性,避免聽風就是雨——這倒是比較現實的。


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於194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前日本已經有多名科學家做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但失之交臂。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日本學者的成就多在本土做出,很多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就是因最初發表的是日文論文而被忽略。

實際上49年前日本不僅工業遠遠領先中國,基礎科學的發展也遠遠領先中國。

所以那個時代中國的大學不可能排亞洲第一。


第一個由美國機構發布的國際大學排名來自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發行時間是……2014年10月28日。

而且當時世界排名靠啥?我不太認為那時候的中大教授們有核心期刊這種東西可發。

不過考慮到中大是中國第一,48年的日本還處於一攤爛泥,其他國家不太可能有像樣的大學,那第一就第一吧。

哦還有東京大學在1947年之後就不叫東京帝國大學了,歷史發明家們覺得加帝國兩個字逼格高是不是?那我們還有北京帝國大學,皇家清華大學,御賜復旦大學和欽定交通大學上海分校呢(大霧


利弊的話,就看你怎麼看了。建國初期高等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如果不拆分遷徙,很多省區就會沒有像樣的高等教育。那時拆分中大、浙大等大學,並將其院系遷往外地,對於較為發達的地區當然是一種教育資源流失,對於院校自身建設來說應該也是弊大於利,但這極大地發展了較落後地區的高等教育,為全國範圍內的經濟建設還是做出了貢獻的。退一步說,這些大學都是「國立」大學,並不是某省自己的大學,更不是私立,還是要服從國家利益的。

舉個例子。目前西安市唯二的兩所985都是西遷而來。1952年,從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和交通大學拆出來的華東航空學院,於1956年西遷西安,更名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與西北工學院(這個學院也是由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等拼湊出來的)合併,成立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繫於1970年併入西北工業大學。1955年,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遷往西安。1956年西安新校舍落成。但過半數師生西遷以後,內遷中斷。1959年起,國務院正式批准上海和西安的兩部分分別獨立建校,是為今天的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

這兩所大學有力地支持了西安的裝備製造、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和石化等工業的發展。雖然西安今天並不是一線大城市,但是如果沒有當年的院校改革,今天的西安乃至整個西北的經濟情況恐怕會更差。在全國範圍內看,一個布局更合理、發展更均衡的局面勢必有利於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院校調整雖然原因很多,但根本上就是在服從這個大局吧。


排名的槽大家都吐過了

關於院系調整,其實很簡單地想像一下就好:

院系調整把不同院校的同類院系合併在一起。

假設合併前有10個學校,每個學校都有XX系,每個學校XX系都有2個教授,他們一學期能開幾門課?一共能培養多少學生?

合併後所有學校的XX系都併到了一個學校里,XX系下面有20個教授,他們一學期能開幾門課?一共能培養多少學生?

對於一個大學教授來說,開一門教50個人的課所需的精力遠小於開10門教5個人的課。院系調整期間的院系合併極大的加強了高校的教學能力,達到了快速擴大教育規模的目的。


其實那個時候,拆分重組對國家整體還是有利的。大批學術大師們還在國外留學任教沒歸國呢,國內某些行業懂行的就那麼幾個,還不趕緊弄一塊量產下一代年輕人啊。


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想什麼教育。。。


不把全中國的大學合併起來組成中國大學,綜合所有成就衝擊世界大學排行榜,是利還是弊?


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第一,這是事實。你要是說西南聯大什麼的,我只能呵呵了。

說中大是亞洲第一,則是意淫,正常人想想也知道中大不可能超過東京大學。

另外,現在的南京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為南京大學其主體是金陵大學。


既然題主已經說是假消息了,那我就只發表我對中央大學被拆分有利有弊來發表意見了。

首先放結論,有利。

1.中央大學的拆分使得高等教育更能服從當時工業的要求。按照當時的角度來看,當時蘇聯援華,建立了一整套的工業體系,但是當時建國初期,高等教育本身就殘破不堪不說,還被老蔣坑了不少人去了呆灣,還有本身咱的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簡直只能用爛來說明,當時的大學體系應該屬於大而無用的情況,根本無力招架當時工業的規模化,所以專業化人才才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案。俗話說得好,團結力量大,這個時候把分散、孤立的科研聚集到一處才更能符合當時的要求。同時,院系的專科化也使得拆解出來的院系更平穩的發展(小而美的高校挺多的,南京工學院,中科大(雖然這個不是中央大學後裔)都是這類學校的代表)。這也一定意義上給現在咱國家部分學科不那麼難堪打下了伏筆。

2.這也能一定意義上支援了西部的發展,使得我國的在冷戰的時候不至於被淪陷了幾座大城市之後亡國的慘劇。需要指出的是,當時學科和院系調整,使得西南西北地區的教育得到了很大意義上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西部地區發展的活力,舉個例子,交大西遷,成都電訊學院的成立,西安電訊學院(當然這個是後來的),唐山交大,西工中附大(這裡就有中央大學的血脈)紮根西北都是當時學科調整的直接成果,這也是現在西安還能再全國教育能排的上名的原因。同時,他們代表的當時全中國優秀的教育資源,也給西安,成都的工業(或者是軍工業)提供了人才來源。

當然,也有失當了。比如中央大學的拆分導致了中國嚴格意義上來說的唯一的一所綜合大學分崩離析,自然是不利於學科交通的,尤其是現在學科交叉已經喪心病狂級別的深入的情況下,現在南京眾高校還在為這個買單。還有就是中央大學作為南方最知名的高校,其解體也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南方科研的發展(中央大學當時還是兼并了不少南方好的資源)。

但是瑕不掩瑜,中央大學在歷史上的消亡雖然可惜,但是他的後裔仍然存活在中國上,以一種更加驕傲的姿態。


為了普及大學教育拆分也未嘗不可,可是在拆分過程中,打擊法律、社會等學科,搞思想專制,摻沙子,帶私貨。。。。。。這才是不可容忍的。


這好比你買了一套不錯的二手房,不折騰一番對得起自己么。


從這麼多年的發展來看,絕對是有利的

不然我們南京如果一直就維持著舊社會帶過來的的3所大學(金陵大學(南大)、中央大學(東大)、金陵女子大學(南師大,所以為什麼南師大出美女,這是有優良傳統的))的話,那我們南京每年高考得多多少人落榜?你讓我們廣大學渣怎麼活?難道都得去跳長江大橋或者紫峰大廈么?!


雖然和我南有關 然而我南也從沒說過那會兒國立中央是亞洲第一 我也不知道題主怎麼想的


中大全國第一我信,說全亞洲第一簡直要把我笑死


切記:中央大學並沒有被拆分,而是在1949年完整地改名為南京大學了。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被拆分的是南京大學,而不是中央大學,1952年的院系調整與中央大學沒有任何關係,不要扯上中央大學。

詳見當年中央大學改名為南京大學的政府文件(影印件),珍貴!

南大東南校史爭論結局已定,東南大學理屈詞窮,輸得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詳見南大東南校史爭論結局已定,東南大學理屈詞窮,輸得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教育權利的平等是一切權利的平等。沒有拆分的化,想像一下西部學生考一本的難度是東部學生十倍的後果。


反正對江浙而言,絕對的暴擊


第一不第一,領先不領先,並不是他們關心的。他們只看到這是前朝留下來的,所以拆拆拆!說白了,不需要厲害的人物,只需要順從且好愚弄,就夠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際考古權威在世界考古論壇上明確提出 以良渚來標誌中華5000年文明!」?
「是不是」台灣不管民主化程度,還是高科技的技術領域都比大陸要好呢?
為什麼老鼠沒有被馴養,成為人類的一種重要蛋白質來源?
為什麼西方極左痛恨民族主義,中國極左卻擁護民族主義?
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MDG)時限到了,它們實現了嗎?它們受到世界地理或歷史的影響有多大?

TAG:歷史 | 教育 | 大學 | 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