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編曲的價格是從哪些方面如衡量的?
經常看到什麼這個編曲值300,這個值600.請問這是從什麼地方來判斷的呢?特別是水平區別不是特別大的那種。
300,600,你看到的都是些啥。。。這樣的東西都是不合格的,缺點無數,能分出好壞就見鬼了,是比誰的缺點更不誇張么?
一般合格的都是3000以上的,再往上都是細節,弄個好監聽多聽幾遍,五千和一萬的差距海了去了。各種音色的選擇,斟酌配器,對位和和聲的細節,音符力度和表情的把握,都是有差距的。
至少在唱片公司里,製作人給活都是心裡有桿秤的,沒那個段位的實力,就接不到那個段位的活,雖然上下有浮動,但大體上都和作者的水平是對應的。
對於外行而言,有時候確實難以分辨,這時候人脈和名氣的作用就體現了。畢竟腦殘粉的錢好賺,裝大神溢價200%的也大有人在,不過真到了和大唱片公司合作的時候,價格自然會打回原型了。當然,他們才不敢把對內合作的價格標出來呢233~
PS:圈內和圈外的名氣也是分開的,圈內認水平,圈外認和哪些明星合作,越有名越好。有些圈內名氣特別大的人,比如terence teo老師,吳慶隆老師,在外面名氣並不大,不過唱片公司都會開高價。當然,圈外的名氣溢價,也是生存方式,無需指責便是了。3000(入門級)
5000 -7000(有些水準)
10000-20000( 准行業級別)20000-50000(行業級別,可能有真鼓和弦樂編製)50000-150000(著名製作人,有騙錢嫌疑,但也為名氣)15000以上的很少,除非一個願意給錢,一個有很有名氣。註:著名音樂人有時不愛純編曲,自己只編自己作品。我寫的一般都是製作價格,包含編曲、錄音、樂手等費用。
千元以下的編曲都是達不到發行級別的,正兒八經發歌的人都是最低3000,向上無限。不過達不到發行級別,自己玩玩,網路發行也是不錯的選擇,有興趣可以找我,
目前中國是推行自由市場制度。。。。所以編曲價格跟只要雙方談妥無異議交易就成立,根世紀的作品質量,水平高低並沒有直接關係。。。。在古典音樂理念中中好的音樂家很少,而且很貴,從而誤以為所有的音樂都是好的音樂家很少,而且很貴。。。。
這是按照經濟學原理,這種自由市場下編出來的音樂,然後附帶的演出權,等等就是交易商品。只要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價格,交易就成立。。。。這樣按照市場規則來說,好的商品就會更受歡迎,所以賣得更貴?不對,因為現在音樂創作出來之後,它的複製幾乎是視為零成本的,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演出需求,它就可以在無限多個地點演出,不會因為好,從而受歡迎,從而變得稀缺。。因此好的受歡迎的商品賣的貴的理論不適合音樂。。我估摸著題主所說的「編曲」應該是MIDI編曲和Live DJ這種範疇,如果是關於別的作曲可以跳過我的回答因為完全不是同一個理念。。。。在酒吧和迪廳的編曲DJ之間有這樣一個規則,就是能夠根據營業額直接掛鉤,編曲者如果給場所帶來額外的利潤,自己也能獲得一部分的額外獎金。。簡而言之就是當天營業額到了如果低於50萬,編曲獎金只有500元,如果超過了80萬,編曲獎金就能有2000元,如果超過了100萬就給編曲獎勵1萬元等等。。。。
再來看編曲成本,如果是使用軟體MIDI,那麼編曲成本就是編曲者的勞動,加上一部分的設備折損電費經貼。。如果有其他的人參與錄音,那麼就也要算在成本里,也是唯一一個會產生技巧程度差異的因素。。。。所以會有人偷偷利用這一點,自己編曲,加上自己彈唱,從而也可以提高一部分交易價格。。
而另外一類則是合同制,就比如說某某電影,某某電視劇,某某廣告,或者某某周年慶需要音樂製作。。然後跟編曲著簽定合同。。但是問題就來了,因為幾乎是所有的情況下,需求方和編曲者並不是長期勞動僱傭關係,所以這部分收入徵收的事勞務稅(每月800以下不徵收,超過800部分收20%),因此這也就導致了大部分合同制的編曲費用都是浮動在了800~1200左右,而且編曲的進度都是一個月一首,這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當然也有少數是有很牛逼的人脈關係,願意免費給人做或者有人願意送你錢,具體的情況後面會解釋。。。。一般我看到碰到的都是前者占絕大多數。。。。
編曲水準的衡量跟價格沒有什麼實際聯繫,而且MIDI編曲的水準本來就沒有一個好與壞說法的。。。。只要沒有嚴重而且的技術失誤,其實本質上沒什麼明顯的好與壞的差別,每個合格的編曲者都是投入自己的精力和事業未來要把作品給做好的,因為很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計,這麼簡單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明白的。。所以那些瞎編糊弄人坑蒙拐騙的編曲者,只是存在於交易恐懼心理所幻想的世界當中。。有的人說軌道層次豐富,複雜,那就是好的?可是有的時候一個效果音聽起來好像沒變化,其實需要許許多多複雜的Delay,Reverb等等許多效果器才能獲得一個比較好聽柔順的聲音,融入樂曲當中活著其推進作用。。說細微力度表情拿捏體現說平的我看才是外行吧,古典樂裡面當然是這樣的,但你用MIDI編曲一過Compresor這些細節通通都被擠了,那可以通過比率調整不過Limiter?三四軌一到高潮就爆音,相比之下只好犧牲這些細節。。軌道豐富有時候也讓人覺得很單調,最後人們聽到的只是不斷重複的動次大次,動次大次。。。。而且大部分軟體都有很多隨機模版公式,就是電腦根據音樂合聲原理自己生成和弦,旋律,轉調還有節奏型,對位法有一半都是電腦生成好了。。編曲者最後稍微做一下的統籌就好,但是結果遠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當然也有比較敬業的,自己錄音或者逐個輸入,調整音色,流線的音量變化,但是從結果來看差別其實並不大,因為受眾群都不會想聽古典樂一樣吹毛求疵每一個技巧,真正要求的事要能夠符合市場,符合需求和供給關係的一種模式,僅此而已,殘忍但是又無比現實。。因為顯然投入精力上來看的話後者肯定要遠遠大於前者。但是從市場效益來看的話,兩者的價格,受歡迎程度,跟作曲投入的精力沒什麼本質的聯繫,而是看編曲者有沒有使用了最容易被人接受的音樂模式。。。。理論上說這個行當根本沒有創新的空間,說的好聽點因為每個人都是獨具一格,各有特點。難聽點現實點,就是這種音樂的形式本身就不存在突破的空間,是應用對現有知識到新領域裡。。公元500年前柏拉圖時代就有這種形式的音樂編曲和市場模式,只不過當時沒有電腦,電話之類的社交和生產工具。。。。
最後一點就是人脈關係,其實這才是真正左右編曲價格的。拿上海來說整個城市現在現在吃編曲這口飯的,絕對不下一萬人,北京估計更多可能有近三萬,MIDI編曲行當的招牌永遠不是編曲水平,甚至要躲避「金字」招牌的概念。。要說唱片公司,就是赤裸裸的人脈,「實力」就是市場經濟下為了包裝才在身上的光鮮衣服,人有錢而且知道一套運營模式,而編曲者剛好對上口了,錢自然而來,深信什麼實力的幌子的人,你確定達到這個程度的人只有這個簽約的人嗎?除了他就再無超越之人?確定能夠聽到並理解程度更高的技術和思想,如果是那不就又跟自己的段位論矛盾了?所以,最終以一錘定的關鍵因素七成還是依靠關係,開會的時候所有人沒有主意,這時候只要一兩個人提出來誰誰來做,這件事就定了。。。。所以圈子拉關係里介紹是叫阿三,毛哥,老虎,光頭之類的別稱,等到敲定了簽合同才會用真名(當然也有直接用現金交易逃稅的)。使用這種重疊率超高的別稱,目的就是讓需求者覺得好像聽說過,又不知道是不是他。編曲者每個月也可以有次同時接3~5個活,而當你見到這些編曲者面談時必會聽到他們總要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的人都坑蒙拐騙沒什麼追求」,「我們是最專業的小眾群體」,「中國市場並不完善也不發達」,這些才是唬弄人們淚花的話,目的就是讓你覺得他們很「專業老道」拴套住這個關係,至於真實編曲的水準上面已經解釋過了,看似有水準其實沒有水準可言。。自由市場下,只要雙方對價格都同意的話交易就能夠成立,我以前只願意出500,現在我願意出5萬,這個都是雙方商量定下的。。能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基本水平都可以算不賴了,在合格的編曲者裡面剛入門新手之後跟老手之間的差距也只有人脈。。。。
比較想知道《我們是快樂的攝影人》這首值多少錢……太難唱,旋律一點不抓耳,歌詞還相當尷尬……
老闆讓我們唱……。
天殺的。4位數以下的音樂,基本上不能聽(除了個別良心以外)編曲,配器,和聲,混音,各方面有點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聽感。高品質音樂是要花製作人的時間和精力的,人工成本就這麼高,別想著幾百塊火了。當然也有例外,幾百塊編曲質量火的歌曲《在心裡從此永遠有個你》
我們公司給藝人的編曲一般都是1W-2W之前,還不包括錄音師和混音師的費用
我就是干編曲的 自己有錄音棚 可以混音 我的價格是 6千到1萬 編曲很辛苦 但是 喜歡音樂 願意這麼累 也沒什麼別的 圈裡很多騙子 也沒辦法說 幾百的編曲 就別找了 白花錢 上千的編曲 聽聽他的作品 上萬的基本都是真樂器
作為一個業內製作人,很誠實的回答你,的確低於1w以下的大部分都是量產的結果,哪怕是一個處於上升期的編曲人的良心之作,但在專輯的整體規劃和概念上,幾乎無一例外.千元以下的就不說了,真的就沒什麼意義,雖然這樣說很傷人,但哪怕你不到一小時一首,一天編10個20個,只是賺一份辛苦錢而已,跟音樂這兩個字就沒什麼關係,時間成本太高. 然後我們說說1w以上的編曲,業內雖然有無數編曲人,製作人,但每個人擅長的風格,方向都很不同,雖然1w以上不見得好,但再差的也有他擅長的點(大部分時候是曲風),這種就是價值.再說到一首編曲超過2w的,這裡就和名氣還有圈內的關係、資源有關了.有的時候這個人或許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厲害,但他身邊的資源可能都是最好的樂手、錄音師等等,那麼綜合這些最後得到的作品,質量呈現必然是高水準的,那怕是一首無法挽救的爛歌,聽起來都不至於那麼爛,或許還會很好聽. 另外,現在大部分都是製作人整體報價,其中一些有名氣的一首歌要15w、30w的也很多,實際上最辛苦的執行層面就是製作(包含編曲),那麼有的是實際上一首編曲的費用就可能會達到10w,除了名氣,這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徵,因為可以報的這個價位的人或許肯真正自己動手去做這個編曲,也不容易了,但大部分時候都是丟給馬仔小弟去做.現在很多美國不錯的製作人都在1w到2w刀之間一首製作費,基本上就已經粘上國際大牌明星級別了. 我自己本身的編曲費用就從2w起步,有些從業時間比我久知名度比我高的朋友可能還沒有我的報價高,原因是我可以做他們做不了的風格,趨向於國外的東西,並且會有很多人來找我做.所以這就是價格差異,有的時候是名氣,有的時候是水準或是風格.
價格跟實力是有一定的關係,但是要看你懂不懂,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很有可能花了大價錢做出來的編曲也很差,唱片公司,或者一些音樂團體,他們是知道誰有實力的。另外上面有人說自動伴奏和手動做出來的聽上去差不多,這是不可能的,一個最不懂音樂的人你用自動伴奏和一個職業音樂人手動做出來的音樂讓他聽,他都知道哪個好,雖然一般人不懂什麼理論,但是最基本的感覺是有的,我們做音樂也不是讓普通人聽懂你的和聲有多麼的巧妙,而是聽整體的效果,認真做出來的音樂給人的感受和自動伴奏那能比嗎?一首編曲之所以價格高,是跟工作量有關的,一個編曲在怎麼說也要做3到4天,要是就收300,音樂人還不如去下苦力。
推薦閱讀:
※拉赫瑪尼諾夫的作曲水準如何?可以算是柴可夫斯基的繼承者嗎?他的第二和第三鋼琴協奏曲,哪部藝術水準更高?
※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作曲一直都沒有很明顯的進步,我應該怎麼找尋自我?
※音樂理論(和聲、對位等)的學習對演奏者有什麼樣的幫助?
※如何評價徐夢圓、邱有句、四季音色、羽腫、千坂、石進、飯碗的彼岸、胡海德、十指流玉等國內新生純音音樂人?
※動漫《來自新世界》的片尾曲 雪に咲く花 這歌的曲和詞,日本人是如何創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