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放長假過後身心疲憊,應該怎樣才能好好地過一個假期?

寒假結束,覺得這個假期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平時睡不醒,放假睡不著,返校後絲毫沒有「要開始新的學期了呢!」的豪情,反而覺得什麼都不想干,無法調整好狀態。

為什麼假期過後人感覺更加疲憊了?怎樣才能好好地過一個假期?


謝邀 @劉柯 ×2。這幾天,中秋接國慶,前前後後有十多天的假期。可以預見到,國慶回來,很多朋友都會患上「節後疲憊綜合征(並沒有)」。

回想上學時候,尤其是小學中學的寒暑假,剛從動輒兩個月的假期中走回學校的我們,很難能在開學初就能表現良好。

對於孩子來說,開學時候的摸底考試簡直就是噩夢。我上初中之後的考試,幾乎可以稱得上三年的最低點,就連上課也是渾渾噩噩的。

當然也不會每個假期都如此,甚至到了初二初三,入學時候反而能成為學期狀態最好的時候。其實也沒什麼變化,只是需要假期的末尾集中寫作業罷了。

大學時候,情況又不太一樣。上學時候雖然也有課業,但心理學專業總歸是輕鬆,放假和上學的界線並不明顯,也沒感覺到開學之後的不適。

其實,這種長假之後的疲勞、睏乏,以及情緒上的焦慮、低落或者厭煩,都是適應性的障礙。這種適應障礙通常是由節律的變化引起,從生理上的變化引發的不適(睡眠減少、工作量增加導致的疲勞感)到心理上的變化引發的不適。

在內外環境保持不變的時候,我們的心理(行為和情緒)節律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著平穩。然而如果節律或者主動或者被動的受到影響,我們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心理資源來調配或者再適應。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進一步促使事件惡化,直到我們無法控制。

其實不只是節後,很多人在假期的最初幾天也會有不適感,然而這個時候可能被過度的娛樂掩蓋住,並不會出現明顯的反應。而節後通常都是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很難有情緒調節的過程,這種不適感就很容易表現出來。

身邊一些朋友總認為,節後的疲憊恰恰說明放假的時候沒有徹底的放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徹底的放鬆通常意味著節律和內外環境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很難在一瞬間消化掉,可以說,正是這種從徹底放鬆生硬的嫁接到工作狀態,才是導致節後疲憊的罪魁禍首。

那如何才是合理的放假方式呢?我們首先要有觀念,放假是一種和工作不同的生活狀態,但不意味著在放棄自我的管理。我們不需要在假期仍舊加班工作,但是每時每刻都不放鬆對自己的關注,是自我心理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我們的假期也需要有大致的規劃。

我贊同假期的時候需要徹底的放鬆,如果假期足夠久的話。然而並不是說從假期開始放鬆到假期結束,我們需要:

  1. 放假的前期和後期留有時間,讓我們逐漸適應放鬆和工作的狀態,最好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都保持一定強度的工作。即使放鬆時候希望晚起,也盡量以每天20分鐘的方式遞增或遞減。
  2. 放鬆的程度取決於假期的時間,如果只有四五天假期,就不要做長距離旅行。盡量不在放假當晚或上班前夜趕路,旅程的疲勞會加劇適應的障礙。不超過一周的假期就不要倒時差了,否則你的精力都會花在倒時差上。
  3. 不要給自己放超長的假期。對於上班族來說,超過兩周的假期足以令你失去工作的節奏;超過一個月的假期足以令你失去工作的進度;超過六周的假期足以令你失去工作。對於學生來說,儘可能將兩個月的暑假分割成兩周、兩周的小假期,在這兩周之內完成適應、休息、適應的循環。
  4. 在沒有明確目的之前,一定不要給自己放超過兩個月的假期。過長時間的放鬆可能會改變你對某些事情的認知,潛移默化中影響你的情緒。很多人在旅途中都會顯得憂鬱,不要懷疑,他們很可能真的憂鬱了。

雖然這樣講,但我還是想說——如果有一個隨便花的假期,「節後疲憊綜合征(並沒有)」又算得了什麼呢~


因為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

很多人把做自己感興趣(或者來快感快)的事情當做放鬆,確實是可以。但不能當做休息

可放假哪裡是用來放鬆和休息?分明是用來爆肝的!

爆肝完哪裡會感覺不疲憊……

(當然對於題主來說可能不是這回事,希望題主可以補全自己的描述。)

我建議這樣子:用剛開學的時間休息,調整狀態,不要有太多負罪感~


你並不是假期沒休息好,才在開學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干。

你是需要從一個舒服的狀態,進入一個不舒服的狀態,從做喜歡的事情,到需要做不喜歡的事情而已。當你像我一樣有喜歡的工作時,壓根不想休假,或者休假的時候一直盼著早點回來開工。

然後我的經驗,休假不應該太長,人也不能無休止地休假。一般一兩周左右,如果什麼事情都不做,只是混日子,人就會變得消沉。所以要麼找事情做,要麼縮短休假時間。


因為你的方法是錯的。

「十一長假做什麼?專家稱假期最宜上班」

這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主導的社會心理研究項目,研究的課題為「人類假期心理特徵變化及應對策略」,主要通過問卷、訪談及跟蹤調查的方式,收集了來自全球31個不同國家國民共1000個樣本,並進行匯總分析,從而探索人類在假期不同時間段的心理特徵、變化趨向及可能導致的行為後果,並對假期安排及生活方式提出有針對性的改善意見。

從收集到的數據上看,人類在面臨所有假期(無論長短假)時,基本上都會出現幾個標誌性的心理特徵。首先是興奮,在假期來臨的前一兩天夜裡,這種心理狀態會開始出現,並隨著假期的真正到來而達到高潮。尤其是在假期第一天醒來的時候,人們會因為充足的睡眠及對未來幾天的期待而達到興奮的極點。當然,隨著假期的推移,這種興奮情緒也會隨之衰退,大致呈拋物線的下降趨勢,並在假期結束的最後一天跌落谷底。

其次,假期的到來還會減少人類的負面情緒。工作日積累的不滿、焦慮乃至抑鬱等負面情緒,會隨著假期到來被沖淡或克制。假期的前一天晚上,一般人都能有效的拋開過往不快和煩懣,進入一種較為愉悅的心境。即便負面情緒積蓄已久,也會因為假期的到來而被暫時擱置。但隨著假期接近尾聲,這種情緒又會隨之回潮。

假期還會激發人類的創造力。因為壓力的釋放、情緒的改善及興奮度的提升,大腦皮層所受的抑制減少,人類會在假期出現少有的精神活躍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類的創造力、工作效率及思維速度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樣,這種狀態也會隨假期結束而消失。

此外,假期在認知能力、行為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性能力上面,都會給人類帶來顯著的變化。

根據這些變化,心理健康研究所在心理學家Thomas Insel的帶領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人類在假期最應該做的事情,其實是上班。

「不要被『假期』兩個字所迷惑。」Insel在發表於《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 的論文中這樣說道。他認為人類對於假期存在普遍的誤解,那就是假期只能用來放假,其實假期未必有「假」。也許這和艇仔粥未必有艇是一個道理。

在Insel看來,假期恰恰是工作的最佳時間,因為這個時候人類的大腦達到了最佳狀態,此時將精力放在遊玩或睡覺上面,往往達不到理想效果。「就好像你剛服用興奮劑就往床上一躺。」即便你硬要選擇放鬆休閑,你的大腦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反而會因為沒有事情做而陷入焦慮。這也是為何一些人會在假期時抱怨無聊。當然最主要的是,良好的精神狀態被浪費了。「簡直暴殄天物。」

對此Insel的建議是,盡量讓假期忙碌起來。其中最好的方式便是上班,這樣你不僅能高效的處理工作任務,還能得到額外的「加班費」,可謂兩全其美。不過由於《勞工法》的限制,美國公司並不敢輕易接受僱員的加班,何況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有那麼多班可加。

對於那些沒有機會加班的公民,Insel建議他們找一項副業,比如接一些私活在家裡做,或者乾脆到其他地方尋求更多的工作機會。這裡Insel提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它們的工作缺口很大,很多工廠每周都有員工加班。」

如果實在找不到賺錢的工作,Insel推薦他們可以嘗試一些無回報的勞動,比如去當志願者、做義工,到街上派發環保及反歧視的傳單等等。

「哪怕去收破爛也比呆在家裡強。」

Insel的研究成果一經公布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很多人都對他的看法及意見感同身受,「周一迷迷糊糊,周五生龍活虎。」一位網友恰如其分的描述了這群人的生活狀態。結果往往是,工作的時候效率不高,而周六日又得不到休息,陷入惡性循環。Insel的研究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我的詞典里從來就沒有雙休。」一位名為「生物電池」的網友這樣說。這位來自東南亞的網友在一家韓國人開設的電子設備加工廠上班,這家工廠一周七天都是工作日,全年只放一天的探親假。「生物電池」表示,他目前情緒穩定,精神狀態非常良好,而且收入一天比一天多。「不說了,查崗的人來了。」

一些相關領域的學者甚至指出,Insel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歐洲衰敗的原因。眾所周知,歐洲國家素有高福利之名,歐洲的上班族假期最寬裕,工作日又最散漫。一些國家的商店,甚至一到晚上就不上班。「簡直天天都有假可放。」說到這裡,波蘭學者August Hayek不禁還有些氣憤。作為一名希臘研究專家,Hayek認為,過少的勞動時間腐化了整個希臘。「希臘人欠的不是我們歐洲的債,而是上帝的勞動債。」

然而在贊同之餘,也有人提出了疑問。如果說節假日最適合上班,那麼什麼時候最適合休息呢?

對此Insel的論文也做出了解答:工作日最適宜休息,尤其是周一周二,員工情緒最為低迷,此時到家裡睡覺是最好的選擇。強行上班不僅效率不高,可能還會導致工作失誤。按照Insel的說法,傳統的休息日和上班日概念應該做一個顛倒,也就是說周六日應該變為上班日,而周一周二應該變為休息日,這樣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讓勞動者得到休息。

但是這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變成工作日的雙休日還能算雙休日嗎?如果算工作日的話,那麼是否又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變得不再適合工作呢?那樣變成工作日的雙休日是否又要變回雙休日?換言之,我們究竟需要的是不放假的雙休日,還是不工作的工作日?

「也許這是個哲學問題。」Insel如是說。


你之所以感到累,而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根本原因就是你明知道你過的假期毫無意義,卻仍然還想要再過一遍。你累是因為你不開心,你不開心是因為你騙不了自己的心,卻想要我們來騙騙你。


看到這個問題,腦中自然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答案:什麼要按時作息啦、充實自己啦、不要荒廢假期啦.而事實上呢?大家可以試試,收假回來疲憊不堪的人在假期里無論是慵懶還是勤勞,結果仍然是疲憊不堪,何況有幾個真的能為了適應開學而做到在假期里不熬夜不睡懶覺呢?

其實有一個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在學校里交個男/女朋友,並且是假期不方便經常見面的,通常來說可以包你盼望開學並且開學後神采奕奕,瞬間告別假期的頹廢形象.


這裡也是個學生。

我放假大概就是「干物女」這樣的狀態了

( ╯▽╰)而開學,給人的感覺反而是很有幹勁的人~

我的休息模式是這樣的

我喜歡旅遊,但是一般一年只有一個旅遊計劃;偏愛自由行(今年與朋友去了日本);我不跑景點,大多數時候喜歡看看不同時間的城市(日本天空確實超美!),然後找個小店吃一頓。或者逛逛小鋪子~會買到一些驚喜的小玩意

簡單來說,就是隨意而為。不為了景點去旅遊,因為城市本身就挺美的??

如果在家,我會聽歌和讀書。這個讀書不是讀名著或者什麼挺高大上的東西;我更多會看看文風流暢的網文(因為不費腦子),例如《慶余年》

給自己腦子休息一下,又不會陷入完全不用生鏽的狀態

睡眠很重要,但不是一直睡。假期睡眠我保持在8-10小時。感覺再長就是慣性睡眠了,整個人迷迷糊糊的??一天都不清醒。實在疲憊可以小睡一會。

然後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

例如我:我想談戀愛

(???ω???)而且已經脫團了的我!目標達成!

給生活一點目標和盼頭總會更好一些~渾渾噩噩是沒辦法真正休息的啦~

希望可以幫到你~


每個沒有安排的假期,心裡都空蕩蕩的。雖然知道宅在家睡覺睡到自然醒,看片玩遊戲也是一种放松模式。但每次這樣的日子總覺得又是浪費了一個假期。最近一年多,感覺患上了節假日焦慮症…每次到放什麼假,都是從一個禮拜前興緻勃勃想各種計划到兩三天前推翻所有計划到最後依舊宅在家無所事事…心情自然也是從山頂跌到了底谷…我也好想知道假期究竟怎麼過心情才能好,才能覺得這個假期不是被浪費掉的…


我覺得很多人一到假期尤其是長假,一無計劃,二無目標,很容易出問題。比如胡吃海喝,作息被打亂了,熬夜。這樣以前的學習、生活節奏被打亂,而假期一過要迅速恢復狀態,這對很多人來說多少有些不適應,因此也可能產生題主所說的問題。因此我覺得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是在假期前要有計劃,最好製作一份思維導圖,這樣對自己的假期一目了然,就明白自己該幹什麼,在假期結束也能迅速恢復狀態。


題主您好。

個人不是某方面的專家,靠個人的知識與能力也許不能幫您完全解決問題,只希望用自己的一點想法幫助到題主些許。

關於放假並沒有得到放鬆的問題,較之於物質層面應該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偏多。本人也是一名學生黨,平時學習壓力也比較大,但對自己的成績要求並不苛刻,雖然在校時間也像其他人一樣聽講刷題,但自己的時間裡對學習並不上心,假期基本就是宅在家玩或者出去聚會再或者旅遊。

因為並不了解題主的日常狀態所以請允許本人用自己的狀態來解答。

用暑假做例子,晚餐少吃然後出去打羽毛球,打兩個小時左右回來洗澡,然後坐在電腦桌前熬夜,第二天睡到十點或者更久,起來洗漱再坐在電腦桌前或者外出。題主可能覺得有點頹廢,當然這不是重點,個人想表達的是得不到放鬆感更多來自於精神狀態還是沒能放鬆。

可能有人會問「在學校只是學習大腦總是在不停地轉(請自動忽略本人這樣的),假期里總是娛樂活動不應該放鬆么?」

本人用自己的經歷回答「並不是如此」。

精神狀態並沒有得到放鬆,個人更喜歡用「沒融入進去」的角度去理解。好比你喜歡玩遊戲,放假機械式地一款一款去玩,玩到天昏地暗,最後假期完了遊戲玩完了,一想到好像還有作業沒寫,個人估計人也完了。(玩笑)

就像人們不喜歡抱一塊石頭卻喜歡抱比石頭還重的嬰兒一樣,因為人們喜歡小孩子所以樂意去享受這個過程。就像路邊的花雖然美但路人匆匆走過未曾駐足一樣,一件事情經歷地多了也會缺失新鮮感,如七年之癢。(扯到奇怪的地方)

內心得不到想要的滿足,自然心累,心累自然放鬆不好。本人也曾在放假前對假期每天進行過安排,最後不了了之。(相信大多數人也這樣)所以以後本人也乾脆不做安排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然每天過的不同但大抵相同,在那段時間談不上什麼收穫,空空如也。

所以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假期沒有享受的事情,或者沒有學會享受一些事情。

解決方法呢,一是可以安排一些日常沒有做過但有益的事情,比如早起迎著朝陽跑會步,回來吃個早飯,開拓一些未探索的新大陸,既能滿足新鮮感,能力也會有增進。二是學會享受,可能一些事情本是值得享受的卻忽略了享受的心情,導致事情做了卻沒放鬆心情。

當然物質層面也不是沒有,比如合理飲食,合理睡眠都是必要的,如果熬夜之後早飯不吃(不是本人),想必精神不會充沛的。

享受周遭事物的心態是難得的,希望題主能把它當做一種習慣,養成這種心態,欣賞朝陽日暮,享受晴空微雨,處處都是景處處可怡情,心情自然好精神自然佳。當然讓題主享受學校的學習生活可能不太現實,但假期過後希望題主能有「這個假期這麼好感覺新學期也能這樣」的想法。

以上是個人粗鄙的想法,希望能幫到題主,如果有什麼意見或者補充歡迎交流。


國慶中秋八天長假眨眼就結束了,今天上班的第二天,聽到好多小夥伴表示困成傻狗…

寫了篇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發到自己的公眾號,在這也與大家共享。

都說假期讓人放鬆,為什麼休了這麼多天假,卻還是一身疲憊,精神萎靡,癱成死狗呢?

反思一下,你是不是每天都這種狀態:

睡到下午才起床?平時缺覺,我得一次給他補回來!

窩在家一整天不出門?假期就該宅在家裡電影零食不停歇!

晚上玩到三更半夜?KTV、酒吧、夜店,嗨起來!

每天大吃大喝油油膩膩?每逢佳節胖三斤可不是吹的!

沉迷遊戲?趁這幾天一鼓作氣上王者!

景點看人從眾 ?八天長假不逛到最後一刻不回家

emmmm……假期這麼過,不累才怪嘞……

如果想在假期得到一個很好的放鬆,趕走長期工作帶來的疲勞,最好不要太過放縱。隱約記得一個研究還是報道,疲勞的時候比起直接昏天黑地的睡眠,進行一個小時的鍛煉或許更能讓你恢復。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周末總在中午甚至下午醒來的人,更容易犯困,更容易疲勞。

而且,一個上午就那麼沒了,不覺得心痛嗎?!

休息都不會,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如何在假期得到很好的休息?如何讓自己精力充沛?

其實,讓自己休息好,和讓自己工作效率高,本質上都是對時間的安排和管理。下面分享幾點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1. 不要把時間排滿

如果假期出遊,最好不要把行程安排得非常滿。旅遊的本質是想見識新的風景,換個環境得到身心的放鬆,如果你總是馬不停蹄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景點,花上大把的時間排隊走路找地方,其實完全沒有什麼愉悅可言。

想當年大學時,一共去過三次長城,抬頭看全是屁股,回頭看全是腦袋……

去一兩個地方,悠哉的漫步,靜下心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不是也挺美好的嗎。

此外,最好不要玩到假期的最後一天才返程,旅行和工作無縫連接,是會很累的。留出一兩天好好休息是很必要的。

2. 不要每天都大吃大喝啊喂

頓頓大魚大肉,會長肉就不說了,身體的負擔也很重,吃多了就犯困,身體疲勞,精神不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特別飽的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事。

這句話可能真的是要我們保持一點小小的hungry吧( )

不要讓自己過飽(也別餓著……),大餐過後盡量吃得簡單樸素中和一下。

這個假期,我也間或有幾次聚餐或者外食,但每天早上還是會自己做早飯,不聚餐的時候基本都是自己做飯,和平時吃得也沒什麼兩樣。

3. 不要用零食塞滿你的胃

這條與第二條差不多。可能有很多人喜歡假期宅在家裡,看電影玩遊戲吃零食。假期開始的那個晚上,我們也去超市買了些零食,但假期過完,零食還剩一大半……一是吃不下,二是並非整天呆家裡。

零食這東西吧,高熱量沒營養還容易一吃就停不下來。所以,千萬別囤太多。

4. 不要整天宅家裡

死宅死宅宅死宅死……我承認一整天都不用出門不用洗頭不用化妝不用收拾自己在家裡盡情放飛自我非常爽,但是每天都這樣很快你的狀態就完犢子了。臉色越來越差,睡得越來越多,肚子上的肉越來越多……

把自己收拾整齊,出門溜達一圈,就單純的逛逛街溜溜公園什麼的都挺好。

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找一家咖啡廳,帶上一本書或是電腦,一整個下午就看看書碼碼字,非常愜意。

種過的草就要趁假期去拔了,說不定就有驚喜發現,還能拍好(zhuang)看(bi)的照片

在家大媽出門也會人模狗樣說得就是我這樣的……但把自己收拾清楚的時候會給自己心理暗示,不容易懶散。

再說,外面的風景這麼好,不出來補充補充元氣嗎?

5. 遠離電子屏幕

看久了電腦手機平板,整個腦子都是炸的,親身體會。

再差五把升段,結果打了十把還掉了幾顆星。

面色蠟黃,眼裡布滿血絲,腦子嗡嗡直響。

沒錯,這就是我……

來啊,開黑啊!

偶爾這樣就罷了,每天這樣可不行,遠離電子屏幕,拿起一本書來讀一讀,和家裡的寵物玩一玩,約朋友面對面的聊聊天,散散步,不也很有趣嘛。

還有關於讀書這件事,年初的規劃里你給自己寫得今年要讀幾本?2017就剩83天了。

6. 運動,或者,做些體力活

保持一定運動頻率的人一般精神都會比較好。尤其在用腦用眼比較厲害的時候,做一些體力運動,讓腦子和眼睛放鬆。

運動的話,去健身房,路跑,打球,游泳,攀岩,登山,什麼都可以。

體力活就更簡單了,給家裡來個徹底的大掃除,做一頓大餐,玩一玩烘焙,做做義工志願者……我能想到的就有N種,總之,不管幹什麼,動起來就很好。

7. 暫時想不到了。

今年的假期餘額雖然已經用完了,但是周末的休息也要做好哦!別再一整天的宅著睡懶覺玩手機打遊戲吃零食啦!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談論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假期主要做三件事:讀書,行路,交友。我對照自身,也是三件事:睡覺,訪友,打麻將。我和毛澤東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如果你想假期有所收穫,你得專註於一個目標,與你切身利益相關的目標。比如利用假期通過某一科目或者證書的考試,根據目標,制定可行的計劃,你千萬不要制定8小時計劃,因為人的自律不夠,能有5小時的努力學習已經非常了得。制訂了計劃就不要隨意更改,咬咬牙,堅持堅持,相信會有收穫。有時候我們太注重收穫一個明顯的結果,殊不知在堅持中我們已經收穫了堅持,學會了堅持。所以一個大胖子減肥成功之後,他做其他的事也更容易成功。


因為放假的時候 「玩」才是 費神費腦費體力的活啊!!!


我個人認為,所有的身心疲憊本質上都是心靈的不充實所致,也許你會笑我的回答是這樣司空見慣或者借著什麼心靈的口號大放雞湯,但我真的覺得是這樣。當一個人有事做,知道做事的目的並投身其中的時候,就算是身體上的勞累,那也是快樂的疲憊。

為什麼假期過後會身心疲憊,因為你再潛意識裡對假期的感受就是你要好好放鬆和休息一下,然後你會不遺餘力地去休息,去娛樂,你的唯一目的就是享受假期,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一旦享受沒有節制,整個人就會變得慵懶,啥正經的勞動,無論是體力上還是腦力上的都不想幹了,這就導致了一種虛空,無作為的虛空,人就是通過勞動和作為來獲取存在感的,假期中的玩樂剝除了人自我提升的時間,自然就會感到身心疲憊了。

當然,如果你還能感到身心疲憊,那說明你還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因為如果不是的話,那你早就對此麻木而不會感到什麼疲憊了。

然後怎麼好好度過一個假期呢,呵呵,呵呵,這是對於有自制力和目標的人來說才值得嚴肅探討的問題。非如是,不無悲觀的說,可能只能被慵懶牽著走了,三分鐘熱度,誰都懂的。


為什麼放長假過後身心疲憊?

  • 心理適應因素:從家到學校,需經過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環境」。
  • 生物鐘的調整:學習,作息時間等不規律,造成身體上的不適應。
  • 部分心理壓力:兩種環境的壓力不同,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有的人在家心理壓力較大,有的人在學校心理壓力較大。

怎樣才能好好地過一個假期?

制定適合自己的時間計劃表,建議如下(均可按照個人情況作出調整):

  • 合理的生物鐘,盡量做到早睡早起

  • 避免過多肉類與油脂的攝入(尤其是過年期間)
  • 適當的運動,以改善自身體質:請在頁面上方搜索「健身」。附:有氧運動改善體質,無氧運動增強力量)
  • 每天規定一段時間來學習工作,通過不斷獲取新的知識來增強進取心,同時,減輕你荒廢時間的罪惡感。
  •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時間、金錢等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去旅行。


一定沒關注本屆諾貝爾生理學獎給誰了吧……


是啊,感覺身體被掏空


因為你在放長假之前一直處於一個緊張的奮鬥階段,一天一天的總是閑不下來,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下就會把這種狀態當成一種生活習慣,慢慢就感覺不到累了,但是,當你一放假的時候,破壞你的這種生活習慣,你自己身體會不接受這假期,就會排斥它,所以你會感覺到很累。建議你可以出去走一走,接觸一下大自然,讓自己身體感覺輕鬆、愉快,這樣才會感覺不到累了。


因為假期沒有賺錢,回趟家還花了不少錢,路費4000,婚禮紅包兩個,每個500,加起來就是1000,也就是這個國慶,花了5000元,坐了很久的動車,看了別人的婚禮,瘦了自己的錢包


不回家,不賴床,白天的你一定要在路上 。


推薦閱讀:

你會介意當你把手機放地上別人卻把手機放你手機上的人嗎?
為什麼許多女性精心妝扮逛街後,雖然幾乎沒買東西,回到家卻心情大好?
在團隊士氣低迷的時候,Leader 應該怎麼提升整個團隊的心理狀態?
怎樣才算改變了命運?
如何看待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重來一遍,人類出現的概率是零?

TAG:心理學 | 日常行為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