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智者寡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懂,但卻不說。把答案埋在心裡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看那些在回答的人。

我是指:現實生活中。我認識的在知乎上大篇答題的,其實現實中並不太愛說話。


其實我告訴你吧,當一個智者是痛苦的,如果還還是一個仁者的話,那麼他的痛苦將是雙倍的!


其實是說完就冷場,多數人不理解高智商人士的世界觀,尤其是道德觀。相比之下,推理方法與過程倒是小事啦。


無論什麼問題,答出的答案都只是回答的人此情此景此時此刻的一種想法,說出來了就有漏洞,不說出來的人可能考慮的更多,不說才是最嚴密的回答。


不說怎樣才算是智者,說說那些我們認為是智者的人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深山老林邊境遠走型:如老子,看穿塵世悟道升天顧自己爽懶得理你;一類是普渡眾生傳教頌道型:如釋迦牟尼,將自己的道傳之四海助人脫離苦難。

不敢妄說不說老子佛陀的思考方式如何寡言如何,但可從另外一位智者克利須那穆提的言語中略窺一二:看所有的事物都是靜靜流水般流過,時間白雲蒼狗,空間斗轉星移,生活物是人非…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現象」,沒有必要化成情緒,上帝視角審視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物靜默如謎,看謎猜謎能有情緒幾何?

對於有太多牽絆的我們來說,終其一生也許都無法理解或者做到那樣看待事物的方式。

但也許我能試著回答關於知乎用戶生活中寡言但是寫答案時卻能寫出一大段的一些原因:1.認同感較生活中強烈(更易獲得認同而不需妥協)2.時間較充裕3.發泄某種情緒(就像話憋太久了會講太多,餓太久會想吃許多--平時話就很多的人說話的慾望得到滿足可能並沒有太多講話的需求)4.額外的動力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大兄弟 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逼


不是智者 只是不想說廢話


個人認為,這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孕育出的現象。主要又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

他們善於用文字來傾吐和交流,說白了就是內向又悶騷。別人高談闊論的時候,自己在內心腦補:哼 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 我就靜靜靜的看你們裝逼,朕的想法可不是你們這些個耍嘴皮子的凡人能理解的,不屑與爾等草民為伍。

第二

張嘴太難,因為懂得越多,才懂得言多必失。在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他們要面對的永遠不僅是一個問題、一個論點那麼簡單。很難做到拋開一切完全客觀地陳述表達。但是在虛擬的世界裡,他們面對的,卻是單純地充斥著思維意識的浩瀚海洋,在這裡,現實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如砂礫般不值一提。你不僅能和擁有共同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的人暢所欲言,也能和讓你感到詭異和無法理解的觀點意識激烈爭辯。而我們甚至不需要知道對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一切都在這個虛擬的環境中變得純粹而又充滿無限可能。

兩種情況的表現形式都是都是一樣的,所謂智者寡言,只是現實中寡言少語。終究都無法脫離人的共性:輸出情感 得到認同 獲得滿足 證明存在。可以說,有了互聯網這個平台,智者的智也有了新的存在途徑。


我以為大家都懂就沒說。既然知乎提問了,那當然要說了。


就是覺得沒有必要,因為你說1句話,對方會怎麼接,你再怎麼說,對方再怎麼應對都可以自己腦補出來。智者只是個相對的概念,學海無涯嘛,所以智者會有更多更難的追求,然後求不得。所以簡單說智者的狀態基本就是空虛寂寞冷。


善言則兼濟天下

寡言則獨善其身


因為閉上嘴才能好好思考,說話需要有對象,只要有對象就不得不考慮所說的話恰不恰當,遠沒有閉上嘴,靜靜思考,一心一意自在,不得不說,不愛說話的人心思可能更加活絡,出塵,他想要的全在自己腦子裡,不太需要通過頻繁說話來獲取一種愉悅感,認同感,消除孤獨感。


說了你們也不懂…


.


從我的觀察來看,智商高的人,很多在情商方面都有缺陷


智者寡言是相對於愚者滔滔不絕而言的

那麼智慧是什麼,雨果給了一個直觀的解釋:「精神像乳汁一樣可以養育人,智慧便是一隻乳房」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在知乎上大篇答題,其實現實中並不太愛說話」,「懂,但卻不說」,因為,他們不懼在網路上分享智慧,但回到生活的圈子,他們便有了文明社會的道德底線:在他人面前不可袒胸露乳

那麼智者寡言是怎樣的體驗呢?智者的回答應該是:無它,唯手熟爾


推薦閱讀:

如果原始人只有5歲孩童智商,人類還能統治世界么,如果可以為何還需進一步進化么?
真存在瑞德博士(犯罪心理中人物)這樣厲害的人嗎?
最強大腦王昱珩辨別520杯水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兩個人肯定能打得過一個人那麼三個人打得過兩個人的概率有多大?

TAG:人際交往 | 智商 | 門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