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走美國吸引人才移民的路嗎?

假設中國足夠強大,是否該像美國般吸納人才呢?此舉又會在華人中引起什麼爭議(民族認同)?而在各方面採用歸化人才(科研,足球等)又有什麼好處?


舉個例子: 戴志康和扎克伯格幾乎同時創業,都寫出了同等水平的程序。但前者要合法經營,跑了三十個部門,蓋了五十個章,歷時半年。

善待自產的人才,就能碾壓美國了。

如果不能形成保護創新、鼓勵創業的生態,即使把全世界的科學院士都請來,也是洋務運動的檔次。

-------------------

我市招商引資來的500萬以上企業都能得到良好服務,一家配一個副科級幹部,隨時協調、解決困難。本文只是在抱怨: 個人要做盈利性網站,需要開公司,100萬註冊資本,各種視聽網文許可證,都不是人辦的。看看騰訊主頁下面那一坨許可證,門檻太高。這方面管太緊。youtube下面什麼都沒有。

如果一個沒背景的年輕人搞出革命性的社交新玩意,伺服器必然只能選在美國。


說句實話,中國如果對自己人好一點,能夠把漂流在外的屁民都吸引回來,比引進外國人管用多了。如果不對自己人好,還要更進一步的外來者好,我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如果說要吸引世界的人才的話,實事求是的講,在今天這個地球上,如果該國不以英文為官方語言,吸引力立刻打對摺。


民不民主先不提了

只要真的實行法治 rule of law

留學生就都回國了


中國不缺可造之材,缺的是培養人才的資源和平台。中國會吸納人才,但是路線必然和美國不同。

中國有13億人口,有勤奮好學的傳統,而且近代重視理工科教育。反觀發達國家,全加起來也不過12億人口,英美還認為醫法比理工優越。中國的「可造之材」儲備是驚人的。

但是中國嚴重缺乏培養高端人才的平台和資源——因為窮。中國的人才處於過度競爭的狀態。高考一分有成千上萬人。如果650分上清華,考649的人就比650差很多嗎?然而資源就這麼多,能培養的人是有限的。

所以有些人看到一年幾十萬人出國就高呼藥丸,而國家卻支持出國,為什麼?因為650分的出國了,649分的頂上,差距並不大。而這些用外國資源培養的人才,只要回來一小部分,中國就賺了。

中國稀缺的,是消耗大量資源培養出來的高精尖人才,和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人才。不說錢學森,毛子飛機設計師這些,至少也要是青年千人這個級別的。

蘇聯解體的時候,中國吃了一波蘇聯人才,最近烏克蘭內亂又吃了一波烏克蘭人才。在可預見的將來,歐萌綠化可以吃一波歐洲人才,美國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盛行又可以回籠一波以前出國的華人人才。中國要做的與其說是吸引,不如說是鑒別。要分清,誰是濃縮了大量資源和核心技術的「成熟人才」,誰是要來中國爭奪本來就不足的資源的「未發育人才」。


之前不是說要修加速器、望遠鏡和空間站嗎?如果別的國家都不願意花納稅人的錢做這個(目前看來很可能會這樣),那至少這些科學家就只能來中國了。可以從這個開始。


先對自己人好點兒再談吸引別人吧。


做好本國人才的培養+鼓勵在海外學成歸來的本國人才回歸就足夠好了。

順便說點扎心的大實話,其實現在國內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了,不管是政策扶持、政府補貼、還是國外科研與安全環境的惡化,都在加速這一過程,但是注意這裡的定語是「頂尖」,達不到這個水準又自以為是人才的,很遺憾,暫時還分不到這杯羹。有一次我打車的時候,司機師傅跟我攀談+抱怨,問我了不了解深圳對人才有什麼補貼之類的,說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申請到特區政府保障房在深圳安頓下來,因為自己家的收入肯定買不起深圳的房子。在抱怨的過程中他向我描述了自己兒子的情況:三本、剛畢業、沒有什麼特長、工作也還沒有正式穩定下來。我沒好意思當面拆穿「這個條件真的申請不下來」,只好說「我自己也不清楚,反正聽說很難申請」。可能這種情緒在父母那一輩特彆強烈,因為99%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家小孩是最棒的,如果混的不好那就是社會的鍋是國家的鍋。

很多答案里提到了青千計劃,那個是真的非常給力;與之相應的還有各個市政府提供的專門人才計劃,比如說深圳的孔雀計劃等等。

之前在隔壁答案里看到評論說「美國的綠卡只是給開了一條達到美國工薪階層的入場券而已,而中國的青千計劃則是開了一張特權階層的入場券」。

說實話,一點都不羨慕也不嫉妒拿到青千計劃回國的人才和專家,真心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以及這才能體現出社會的公平,以及衷心希望這樣的人能越來越多。因為能申請到這個計劃的,那都真的是真才實學有深厚科研積累的人,是真的可以帶動國家在那個領域有突破性發展的,這樣的社會才具有流動性是可以健康向上發展的。

改革開放的這麼多年,有很多人富起來了,但是有很多人都是稀里糊塗地借了政策的東風趕上了好時候、搞搞投機倒把炒這炒那的事情富起來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工作富起來的。這裡不針對誰,我特指的就是仗著一線城市房價暴漲和拆遷補償等等一夜暴富、但是實際創造財富和生產力能力很低、自己又沒文化沒能力、又因為房價的緣故自我膨脹得不行,從此自以為就因此高人一等的那些人。如果一個社會的財富都集中在這些人身上、並且帶得整個社會都浮躁得要命以炒房為榮不去做實事搞生產、並且不按照一個人創造價值的能力進行資源的重新優化分配的話,那才是真的藥丸。


廣泛招攬全世界人才的措施早就有了,不過可能不是我們一般情況下想的那樣。

潛在的人才如我(羞愧臉)這種渣渣國家根本看不上,真正的人才都是特定招來的。待遇發展更好,願意來的人自然有。我們院去年才換了新院長,之前是某專業世界第一的院系系主任(我也是去參加今年的某學術會議才發現的),剛開始以為只是個胖乎乎圓滾滾的可愛老頭。

這樣的例子我們學校還有很多,最近舍友的實驗室才來了一個大鬍子印度博後,據說也很厲害2333

家裡舅舅也在美國做藥物研究之類的,在我看來挺厲害的。不考慮年輕時候和某些官僚的恩怨,也是有意願回來的,畢竟祖國,畢竟我國這方面發展的還不是很好(學藥理學的胖友說的),但可能還是有點心結吧,不過也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回國講課了……。

我們國家各行業各領域總體上都是過度競爭的,至於不足的方面都是特定引進的,比如核工程方面似乎有很多法國人。

畢竟人多,潛在人才一大把,競爭激烈地很,想給「老闆」打工人家都不一定瞧得上,國家根本沒那麼在乎。

至於真正已經成才的人才,不管在哪裡都是稀缺資源,你爭我搶憑實力,和移民政策關係不大。人才特權不是大家都能看到都能享受到的,這不一定要立法要頒布政策,隨便搞個啥計劃立項就有了。

考慮以後嘛,我覺得拋開人口基數談出生率真的耍流氓啊,競爭依然激烈就對了!!!

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人才流失啊,最嚴重的時候都挺過去了,何況現在~~反正大多數胖友們都是要學成回國的,不存在有些人誤解的那樣。在哪裡都可以吃飯都可以工作,但是不是在哪裡都有親人朋友,有文化認同的……


Well, what is China"s value proposition as a place to live and work? I have lived and worked in China for over 7 years. Altogether, I really like it, but there are some major structural obstacles.

Fundamentally, the US is a country founded by immigrants, with the concept of immigration in its DNA. Being America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one"s ethnic group, it"s more about adherence to certain values and principles.

China is different. Chineseness is inherently tied to being part of one of 56 ethnic groups. With this way of formulating identity, it means that a foreigner can work in China, but China can never really be a permanent home. In the US, every person who moves there has the potential of one day becoming an American.

Of course immigrants and minorities still face challenges in the US, but both the legal system and culture are set up in a way that makes it appealing to foreign talent.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appealing things about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ome structural issues that cause challenges.


先說結論,不可能的!

第一:

美國最基本面是地廣人稀,缺的是人!一個直觀就是美國人均耕地約33畝,而中國不到2畝!

中國最基本面是人多,中國從糧食、能源、礦產沒有任何一項可以夠國內使用!

如果不是每年從國外進口的以億噸計算的各種物資,中國根本就不可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第二:

中國不缺人才,實際上中國人才多的是,高階職位本來就沒有多少,中國的人口相當於發達國家總和,根本就不缺人才。缺的高薪職位!

如果需要引入,也必須是年收入在50萬人民幣的人才,其他真的不需要!


美國吸引人才的路主要有兩點:

一是通過明確的移民政策引進人才,比如優先類型傑出人才(EB1)、優秀人才(EB2)、高技能人才(EB3)、特殊職業人才(EB4)、投資創業人才(EB5)。

這方面中國是欠缺的。中國不敢也不需要這麼明目張胆的引進移民

為何不敢?中國計劃生育不是為了騰籠換鳥的。

為何不需要?

中國自己的人才儲備是豐富,體現在中國龐大的海外留學生上,中國只需要吸引留學生回國就可以獲得數量可觀的人才迴流。預計2017年回國留學生人數將超過60萬,大於出國留學生人數。

而且中國有諸如千人計劃等吸引留學高端人才。

美國另一條吸引人才的路就是吸引年輕人到美國留學,作為未來的人才儲備。外國留學生比直接引進的外籍人才更熟悉引進國國情,相對本土人纔則節省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成本。發達國家紛紛通過留學生政策吸引人才。目前在美國的留學生人數已經突破100萬,其中中國在美國留學生人數最多,達到32萬。

在吸引外國留學生方面,中國在向美國學。

2016年,中國共有來自205個國家和地區的44萬多名外國留學人員。44萬,雖然比美國的100萬還有差距,但是差距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大。因為,美國100萬中,有32萬是中國留學生。

在花留學生生源國排序前15名:韓國70,540人,美國23,838人,泰國23,044人,巴基斯坦18,626人,印度18,717人,俄羅斯17,971人,印度尼西亞14,714人,哈薩克13,996人,日本13,595人,越南10,639人,法國10,414人,寮國9,907人,蒙古8,508人,德國8,145人,馬來西亞6,880人。

總體來說,中國的人才戰略重點還是放在本國人才上。


如果足夠強大,當然是可以也應該引進人才。其實現在就已經在做了。

只是這種移民走的是真正的高精尖人才或者說是天才移民的道路。名額會相當有限。能給綠卡的都是行業中的大神和領軍人物。絕對不會像美國一樣,隨便一個IT或理工科博士就可以去申請樂透。

這種人對於國內普通人來說,不是一個競爭層面的。不會對國內就業購房醫療養老教育等帶來壓力。是來帶動發展的存在,不是來搶飯碗的。


基本不太可能走美國模式。

美國模式是基於美國地大物豐的天然優勢,土地承受人口壓力的瓶井還遠未出現的優勢,在這一方面中國不能與之相比。

這樣就註定了中國即使引進人才也只能引進世界頂層或者稀缺專業的人才。

中國是舉國模式,培養中低層人才的能力在世界範圍來講是處於一流隊伍的。就好比奧運會新增冷僻項目照樣拿獎牌一樣。

足球,算了吧,中國需要那個運動來貼金嗎?真讓國家拿出那塊錢出來引進足球人才。。。不怕被老百姓罵死?有那個錢不能從如烏克蘭啊引進飛機等重大項目人才?


二十一世紀最缺的從來不是人才。

二十一世紀最缺的只會是發現人才的眼睛。

題主你完全不懂中國。


中國 14 億人,基礎教育質量舉世無雙,還有什麼比自己的人才更好的?你讓綠綠,白皮到中國來泡妞?

歐盟也就6億,日本1億,韓國5千萬,印度也就2億「人」,加起來還不到中國人口的一半,你放得著那麼緊張去搞什麼吸引人才沒?

中國未來老齡化,需要的是一些低端人口掃大街啊,當傭人啊,這個,引進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的一些低端人口就行了。

中國河南一億人,四川9千萬,山東九千萬,這些人口教育做好了,足以提供海量的人才了。

至於足球,中國人本來就不適合,引進外國人是個好路子,但是我的觀點就是,踢不好就不要踢了,換一個中國人適合的運動。實在不行,維族朝鮮族也是很好的資源。


世界的老大是誰確定的?是愛因斯坦,馮諾依曼,是這些能夠改寫人類歷史的天才決定的。中國是有14億人,可是否常常有這樣的天才出現呢?

中國一個國家對抗美國建立的世界體系,科研體系,技術管理體系,是不可持續的。一定要建立中國自己的世界體系。在這個過程中,科研人才會自然而然被引進。一個排外的中國是走不遠的。


中國永遠不會走美國吸引人才移民的道路。

在世界政治的研究中有一個存在已久的誤區,那就是把中國的發展路線硬要和美國比較,硬要用西方的理論和經驗和解釋和預測中國的發展。

不得不說,這是大錯特錯的。

原因有兩點:第一,學術買辦勢力在故意引導,因為這本來就是「西方中心主義」宣傳計劃的一部分,都有中情局的人員和資金在支持的。 第二,一部分中國學者太傻,中了學術買辦勢力的圈套。

中國有足夠的的人口,為什麼要走人才移民的道路?

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一點。美國走人才移民的道路,是因為美國的生育率低,人口不足,而且現有的人口中素質太低,一方面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導致大量的中下階層的青年不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由於他們本身人種的智力局限,導致他們不能夠在科研和學術上有所突破。

美國近代以來的科研和學術,其實都是亞洲移民撐起來的。更準確地說,是中國撐起來的。

看見了吧?中國不僅不需要人才移民,中國本身都已經在輸出人才移民了。

中國的人才,永遠都是過剩的。這本質上是因為,中國人的智力是過剩的。

中國的聰明人太多了,精英太多了。窩在一起只能內鬥,只能出去虐虐歐美那些菜逼這樣子。

中國為什麼自古以來就內部競爭很激烈?沒辦法,就跟高考大省一樣,人才太多,天才太多,名額有限,各領域的「天下第一」都只有一個,只能激烈競爭。

一旦全球化,就不一樣了,中國的人才,就可以跑到全球各地,去虐菜逼。

中國的人才,從來都是過剩的。

所以中國永遠,不會走像美國一樣狂發綠卡吸引人才移民的道路。

當然,這不是說中國就不吸引人才了。

而是中國吸引人才的標準會非常苛刻。

如果是一個非中華血統的人,想取得中國國籍,可能一年只有十幾個名額。

這就要求你至少要獲得過菲爾茲獎、諾貝爾獎等國際巨獎,或者在核武、核能、量子等領域有突破式的研究,或者是在任期間積極親中的大國政府首腦。總而言之,科技領域的參照愛因斯坦,哲學領域的參照維特根斯坦,政治領域的參照普京。

我們不需要普通人才的移民,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缺普通人才。我們也不需要高等人才的移民,因為高等人才說實話我們也是過剩的。看看現在考公務員或者進大學、科研單位的激烈競爭就知道,清北的博士都是擠破頭,不如狗。但這些人放在世界的範圍內,都是一頂一的精英。

我們只要頂尖人才,只要頂尖的。不是說我們缺頂尖人才,我們的頂尖人才也是數量巨多的,只是到了頂尖人才這個級別,給他個綠卡或者戶籍就是比較划算的了。

這就是中國的人才觀。

你不了解中國,所以才會用美國的發展道路來預測中國。

謬矣!謬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知你對中國的悠久文化、對中國的人種素質、對中國的遍地精英,了解多少?

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豈虛言哉?

————————————————————————

最棒的個人成長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又要搬出馬克思了。

知識分子這一階層,在馬克思的階級劃分里,是屬於右派的。具體來說,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屬於右派里的左翼,現在叫做自由左翼。

當然,在歐美語境下的政治光譜里,大多數知識分子屬於左派。現在很多人自稱左派知識分子,就是混淆了馬克思的「左派」和歐美語境的「左派」,按照馬克思分類,資本主義世界目前不存在有較大影響力的左派政治力量。所謂的左派,比如民主黨,屬於右派左翼。

說到這裡,我想說,意共、法共、日共,真讓我們失望。哦對了,別躲了,還有你,蘇共。

扯遠了,拉回來。文革時候,這幫知識分子被劃作小資產階級,又叫做資產階級自由派。

為了方便闡述,下文所有的派別劃分均採取馬克思的定義。

馬克思說了,小資產階級具有搖擺性、不確定性和不徹底性。

說白了,當下,知識分子這一階層,的主流道德觀仍是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浪漫主義。

吸引人才,第一重要的是什麼?價值觀。如果你這個國家的價值觀、道德觀是資產階級的,那麼對小資產階級是有天然吸引力的。在吸引人才的過程中,也會事半功倍。

比如,同樣出一百萬年薪吸引人才,一個第三國的知識分子,在東亞國家裡,更可能去韓國日本而不是中國。如果中國要吸引價值一百萬的人才,那麼可能需要出200萬。

注意我說的是第三國。拋開民族情感,只討論階級價值觀。

我們國家,目前,至少在面子上,還是堅持左派無產階級價值觀的。以集體主義為代表。

這與右派的,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代表的價值觀有根本衝突。

那麼知識分子這一群體里,有沒有無產者?

有。少。

原因如下:科學技術也屬於生產力,甚至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我們對於生產力概念的修正。為什麼如此修正?因知識本來就能帶來階級流動。學者擁有知識,就像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擁有的知識多到一定程度,知識分子就必然地、天然地向有產者轉變。

我說了這麼多,啰啰嗦嗦的,是要幹嘛?是要確定知識分子的階級。

知識分子的階級——如果我們把知識分子定義為值得國家去吸引的人才,而不是大學本科畢業的話——那麼其政治派別大概率屬於右派,階級大概率屬於資產階級。

那麼我們能不能在堅持無產階級道德觀的同時,吸引到知識分子,這一屬於右派的階級呢?

能。畢竟,背叛階級的個人是存在的。

但,很難,很少。畢竟,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

現在回到主題。中國目前,首要的是:用民族情感、國家主義這些為基礎,再輔以重金,吸引本國人才迴流。

而,依賴階級價值觀和階級道德觀吸引第三國人才,這件事情上,我們目前尚不具備和歐美競爭的條件。

小資產階級是搖擺的、不確定的。在對待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態度上,小資產階級的搖擺性顯露無疑:情感上同情無產者,身體上則向大資產階級屈服。


還人才移民…我剛看到個知乎的回答:

年輕人如何買得起中國大陸一二線房子?www.zhihu.com圖標

你說,我們體制有優勢,可以給國外優秀人才開個綠燈,給他們房子。

然後國內的優秀人才就會因為這樣堅定自己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念了嗎?

一定會的,嗯,一定。


無邀。直接回答:不能。

任何一個國家的過去都會影響現在和未來。先說美國,美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它除了土地和自然資源,它什麼都缺。它需要勞動力,無論是高端的如搞航天的,還是低端的如通下水道的。它需要資金,需要全世界的資金去投資它,過去是黃金,農產品,後來是石油和礦產,現在是金融。

從世界政治地理上來說,美國其實是加強版本的英國。美國土地肥沃,廣闊,僅僅靠著本土農業就能養活大量人口。其次易守難攻,戰火很難燒到美國本土,無論是南還是北都沒有能力也沒有野心來侵犯美國。這種狀態使得人口也好,資金也好,都非常願意進入美國,因為非常安全。只要美國有這強大的海軍,就沒有那個國家或者政治集團能打到美國本土。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喜歡四處點火的原因。只要歐亞大陸不穩定,那麼資金和人才都會向美國流動。美國也就輕鬆的摘取了別的國家的成果。非但吸了別人家的血,別人還要說聲謝謝。

而中國不同,中國有著沉重的歷史負擔。有著十幾億的人民要養活,數億人脫貧。這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個難題。

從文化上來說,中國和目前世界主流的強勢文明:恩格魯薩克森文明並不是一路的,差異太大。印度人也好,菲律賓人也好,馬來西亞也好,甚至新加坡人都自出生開始浸沒在這種文化里,進入這個文化圈並不會不適應。

大家想想連信東正教的俄羅斯人,歐美都是排斥的。那麼連膚色,文化完全不同的中國,他們又怎麼會包容呢???個體上任何人都可以互相交朋友。但在國家層面上,是不可能的。

中國本身的體量又大,不像美國對勞動力有著非常大的需求。美國不但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低端勞動力。而中國自己還有數億人要脫貧致富,哪會需要低端勞動力???

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主體民族,所以在人才上會以吸收外來人才為輔。但並不能像美國一樣,以吸收全球人才為主的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各種海外人才計劃對於國內大學人才培養的衝擊(利弊都算),以及弊端該如何調整?
優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的嗎,還是天生的?
喬布斯為什麼會形成「非黑即白」、「不是天才就是蠢蛋」 的人才觀?
在互聯網搜索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博學」對於個人事業發展來說是不是一種雞肋?
目前中國哪個行業可以說彙集了最多的人才和資源?

TAG:美國 | 移民 | 人才 | 中國 | 發達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