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還有可能找到么?
不是說有可能是唐太宗的陪葬品嗎?
那為什麼不展開探測呢?
20140910補充
簡要回答一下 @單通 的問題
主要是考古的發掘並不存在放緩速度這樣的概念,這和開發油田礦山還是不太一樣的。考古發掘並不僅僅是為了墓葬遺址中的遺迹遺物,而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的考古問題或者對基本建設中突然出現的墓葬進行搶救性的處理。
而田野發掘只是考古研究的基礎工作,還需要進行資料整理研究發表等一系列的工作。所以挖的又快又多,後續工作跟不上,大量的資料不能及時整理髮表,反而是一種過錯。因此不如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能不動的就盡量不去動它。
關於所謂的代際問題(好吧我得承認第二點的某些句子純粹只是為了簡化問題),而是我們有了文物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這樣的概念。不同的文化遺產也就有了關係緊密程度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也就有了這些文化遺產到底與誰關係最密切,它的利用開發誰來主導這樣的思考,是政府?土地的所有者?周邊居民?文博領域的從業者?墓葬主人的後裔?還是作為墓葬歷史與文化傳承者的某一群人?這當然也就包含當代人與後代子孫的考量。
-----------------------------------------------一直下著雨的分割線----------------------------------------------------
謝邀。不過不打開墓葬去翻翻裡面的陪葬品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
至於為什麼不去發掘,這是老生常談了,請看官方的基調,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2008年在考古發掘報告編寫工作高級研修班上的講話,禁止發掘帝王陵寢出於多方面考慮:
第一次這麼理直氣壯的引用領導講話...而且每一點我都雙手贊成。我完全理解那種想一睹蘭亭序這種傳奇類文物風貌的心情。但是此時此刻,文物庫房裡好多好多的文物都需要人手和資金來保護修復,考古所里好多好多的發掘資料都需要花時間整理出報告,把這些事情做好才是我們這代人最緊迫的任務。一是科技水平不夠。雖然現代科技發展迅猛,科研成果層出不窮,但出土文物第一時間的現場保護問題仍是世界性難題,至今無法妥善解決。
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代際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後世子孫留下可供發掘和研究的資料。三是考古力量有限。目前,我國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大型基本建設工程紛紛上馬,各地基本建設項目繁多,考古工作任務繁重,難以抽調更多力量從事帝王陵寢的考古發掘工作。同樣,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也應加以控制,除配合學生實習、結合重大科研課題等開展的考古項目外,國家將繼續嚴格控制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的審批,加強管理。
不一定。
第一,究竟是不是作為陪葬品深埋帝陵之中不得而知。更像是傳說。第二,挖開乾陵也不一定就找得到第三,即使可以確認陪葬乾陵,也不是想挖就挖你想啊,整個中國多少考古學院士級別的大拿,多少書法大家,這些老頭兒活到了六七十歲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他們想一睹《蘭亭集序》真跡的迫切心情題主你能比么。。。況且是在這種已知地點的情況下。。。就這樣國家都死死壓住堅決禁止。可見是非常科學嚴謹的。
所以,起碼我們有生之年應該是不能見真跡了。至於以後科學發展到足夠階段能給發掘乾陵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的時候,也不一定就真的找得到。。。一件書法作品要保存千年談何容易。
看看仿品就好。有些東西就是傳說。
要想找
1.先得知道它在哪?
唐太宗酷愛書法,非常喜歡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生前是愛不釋手,經常觀摩,臨死前特地囑咐自己的兒子李治要《蘭亭集序》陪葬,但是溫韜(那個把關中17座唐皇陵都盜了遍的一個鬼,真是可恨)盜昭陵的物品清單上唯獨沒有《蘭亭集序》,關中18陵,17座被盜了,只剩乾陵,而《蘭亭集序》至今也未現世過,有說李治把它獻給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武則天,在乾陵里,這也只是個猜測
2.即使在乾陵里,現在的科學技術,不可能去發掘乾陵!
當時搶救性發掘法門寺地宮裡面的一些唐代絲織品遇空氣後瞬間氧化,灰飛煙滅,還有至今唯一被國家打開過的帝陵——明萬曆皇帝的定陵,裡面很多東西都沒能很好的保存下來,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所以國家明令禁止發掘帝陵
3.所以,只有等科學技術發達了,等可以發掘乾陵,才知曉在不在乾陵,不在乾陵,那可能就找不到了為什麼要挖出來呢?挖出來也沒法保存啊!
另外,蘭亭序的摹本足可以體現書法的魅力了!
常用的摹本有幾個,馮承素的神龍本是雙鉤填色的,這就像古代的影印本,與原版沒什麼差別。
另外褚遂良的摹本個人最喜歡,虞世南的摹本和歐陽詢(碑帖)也都有摹本。
這些都是歷史上一等一的書法家,難道還體現不出原作的風采么?
在,也可能在乾陵里,昭陵在唐末已經被大軍閥朱溫盜搶了,裡面並沒有蘭亭集序
有可能會,但是也有可能不會,所以不能用挖不挖來判定得到真跡與否。
其中一個說法是,題主所說。還有有一比較常見說法,帶下去的也只是假的。這其中又有兩種常見說法,一是到死珍愛到要帶下去的玩意本身就是贗品。二是雖然要求和自己一起埋了,但這真跡愛的也不是你一個,後世根本沒怕為了這寶貝一個死絕了的能跳起來爭,所以這寶貝就留著了,下去的可能是假的意思一下。至於在哪誰知道呢,也許就這麼沒了。
要說這市面上所說的手抄本或許壓根就沒有真跡存在。雖然有故事說有人就著窗的亮絲毫不差的描下來的,所以其中一位的摹寫最為準確。不過至今的作者其實也沒有正名,沒有站實了的證據(如有不知,請從事考古研究考據指點)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佚名,至於是一人寫還是多人寫都是個問題。時間年代一樣沒有準確說法,只能暫定,至於這種用字的寫法也很讓人疑惑,應該是書信家書所用,和正式的官文相差很大。
雖說市面流傳的為他人手抄,也有說法稱是其中一位的是真跡,不過這有點扯遠。說了這麼多,還是像打謎語,既然水這麼深,其實挖不挖,只是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證據,不能說,出來就是真的,甚至挖了也沒有很可能挖出來也沒法看了,除非有奇蹟及神佑,所以,現在來說,神龍本就是最好的版本了~
郭沫若以前據說主張開乾陵,就是想看看蘭亭序。不過後來又作罷了。
推薦閱讀:
※二戰期間,有哪些保護有形文化遺產(如古建築)的行動和案例?
※把冷門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拍進電影,你怎麼看?
※如何評價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