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對康德的超越體現在哪裡?

前輩講下大體思路就好,書我會自己看的


這個問題非常困難。

因為不懂謝林,我就簡單地談談費希特和黑格爾。

簡單說一下吧。

康德面對的真正理論對手不是英國經驗論以及衍生出的現代懷疑論傳統,而是沃爾夫體系。康德必須要回答的問題是,如果堅持理性主義的原則,怎麼才能與沃爾夫體系的模式相區分?或者可以說,一個堅持理性主義原則的形而上學如何才能是非獨斷論的?

在第一批判的先驗演繹里,有一個很明顯的困難,那就是理性的統一性(Einheit der Vernunft)成了一個導致了明顯矛盾的自反結構(Selbstreflexion):在人和世界關係的第二個維度(人和世界關係的第一個維度是實際存在的事物本身,感性確定性已經是第二個維度了),也就是感覺的接受性維度上,我們是被動的受體;但是在第三個維度,也就是知性反思的層面上,我們好像有了行動性(T?tigkeit),這顯然不一致。這種統一性要不要堅持?

就整個康德系統的目標來說,當然是要的,但是可能嗎?也許康德會說,根據第四個維度,也就是理性的范導性作用(Regulation),或者說我們的心智結構-邏輯結構的同一性的要求,我們應當是要有統一性的。但是至少根據感性論的限制,也就是說為了拒斥獨斷論的立場,這種統一性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和世界之間的關聯就建立不起來。第二批判嘗試用道德哲學的行動性去補這個鴻溝,思路上來說是對的,但是康德把行動性弱化到了知性層面,也就是第三個維度上,導致這個系統被降到了三維,最終還是失敗了。第三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學雖然納入了目的論要素,但是因為系統維度已經降下來了,無論怎樣都不會繞出這個死循環的。

同時期的萊茵霍爾德和舒爾策都看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都發現了,在三維層面上,統一性的自反結構始終是以否定性(在這個層面上否定性體現為非同一性,Nicht-Identit?t)的模態出現的。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康德把系統維度降到三維的方法依據何在?費希特是天才,直接洞察到了這一點,在第一版知識學裡把行動性重新拉到四維,然後發現四維上好像還是有否定性,還是還是需要克服懷疑論的倒退問題,於是他設計了一個四維的「實踐哲學」,這本質上又回到了康德的老路。1796年費希特想通了,第四個維度不能再以三維的方式去理解,統一性的自反結構只有在第四個維度上以第四個維度的模式存在才有可能。第四個維度是需要被設定,但是不能顯現的,第四個維度也必須要能形成閉包。從這兩個角度出發,什麼是必須的就很明顯了:經典的時空觀必須被顛覆。要知道這才是1796年啊,費希特已經能洞見到這一點了,真的是天才。

可能是因為新的理論發現過於驚世駭俗,費希特自己也很難接受自己的洞見,他後期的工作在不斷發展,不斷修正,歸根結底來說就是,在第四個維度上,即使有統一性,但那還是「我」嗎?他走得非常遠,遠到同時代沒有任何人能理解他,所以大家往往只看到1795年以前的費希特,而看不見後來的費希特,費希特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哲學家

黑格爾從費希特1795年以前的工作出發,以獨立的方式走到了同樣的一步,黑格爾也很清晰地發現,第四個維度上的自反結構已經不是「自我」了,而就是那個結構本身。所以怎麼設計它?這就是《邏輯學》的工作,那個結構本身就是我們的元邏輯、元哲學、元-元認識論。黑格爾也發現了,以我們的三維語言,是不足夠表達這種否定性的自反結構的。那麼怎麼辦?黑格爾沒有費希特走得那麼遠,他並不想進入第四個維度去描述這個結構的細節。相反地,黑格爾堅持認為,畢竟我們只是活在三維的世界裡,他試著用三維語言去表述出,這個結構在我們的時空內,本身就是否定性的,但是這不構成什麼問題,因為它就是否定性的,它之為它就在於它是否定性的,它是否定性的這件事成就了它,因而這種否定性其實是一種肯定性。我們應當在這個理解下把這個結構在我們的邏輯空間(三維)內接納下來。這種理解方式就是所謂的辯證法,也就是黑格爾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如同之前所說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元-元形而上學。

費希特與黑格爾都非常重視否定性的概念對於理解這個結構的核心作用,但總得來說費希特可能走得比黑格爾更往前一些。否定性在費希特那裡先是被刻畫為「非我」(Nicht-Ich),後來被刻畫為「靜」(Ruhe),費希特指出了,否定性才是使得這個四維統一性成立的核心,否定性是跨維度的,它也是使得前三個維度上的非同一性能夠在第四個維度上被把握為「一」(Eins)的關鍵。這個結構是一個標準的拓撲結構,那麼它為什麼、以及如何可能是一個閉包?

費希特與黑格爾都沒有能處理這個問題。考慮到當時的數學科學的水平,我們不應該苛責他們。但是今天我們應當繼續努力,去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費希特與黑格爾從康德的基礎出發,已經接近了哲學本身的頂點,頂點就在觸手可及的位置,但是也許這個觸手可及的距離,是數百年都難以跨越的。

如果題主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讀費希特的1796/99版《知識學新方法》(Wissenschaftslehre nova methodo),以及黑格爾於1802年寫作的《信念與知識》(Glauben und Wissen)與《懷疑論與哲學的關係》(Verh?ltniss des Skeptizismus zur Philosophie)這兩篇論文。然後去讀一讀當代德語世界的德國理念論學者,比如目前在巴西任教的Christian Klotz、海德堡的Anton F. Koch以及康斯坦茨的Dina Emundts等人的研究。


取消自在之物


大體思路簡單講講的話還是可以的。

首先是康德的二元論把世界分成了物自體一邊和人類的認知這一邊,我們永遠無法直接把握到物自體本身,而只能把握到物自體領域中符合我們自身認知形式的那些內容。比如因果就是一種根本的認知形式,所以只要是我們能夠理解的對我們而言有意義的事物就一定會有因果的性質,但這一因果的性質完全來自於我們人類本身,而與認知的對象本身沒有關係,並且我們也不可能知道有關對象本身的任何信息。正因為康德始終堅持這種認知和對象之間的鴻溝所以康德就被認為是一個不可知論者。

而後面三位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解決康德的二元論,因為他們試圖尋找到一個完整的,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類比於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所以他們認為康德的二元論無法解釋「物自體」因而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因此他們主要的精力就在於解決知識和對象,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問題。如果說這三位超越了康德,那超越應該就是指超越了二元論了。

而費希特的切入點在於批判康德的物自體概念,他認為物自體本身就是康德將因果範疇應用到物自體領域中去的結果,因為康德認為我們有知識有感覺這是一個事實,而要造成這一事實就必須有一個作用於我的認知對象,費希特認為對這一對象的假設本身就預設了一種認知和認知對象之間的因果關係,而這就意味著對因果範疇的越出了經驗的界限,所以康德的物自體概念就是不合法的。所以費希特取消了物自體,直接把世界吸收到一個能動的「絕對自我」之中,而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都是絕對自我在運動中的展開。也就是說通過把客觀世界吸收到主觀的自我中來解決康德的二元論,這種學說就被稱為主觀唯心主義。

而謝林走了和費希特完全相反的思路,因為他認為絕對自我的運動解決不了主觀和客觀的統一(這涉及到一些非常思辨的內容比如自我設定非,自我和非我的有限性這種,這就靠題主自己讀書消化吧~因為我對這種純思辨不感興趣),所以謝林他假設了一個融主客觀於一體的「絕對同一」,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主觀和客觀在內都是由這個絕對同一派生出來的。而我們只能訴諸於直觀來把握絕對同一,所以謝林有很多看上去非常神棍的比如天啟哲學這種術語。這種學說就被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最後就是黑格爾,他認為謝林無法解決絕對同一如何派生世界萬物的問題,因為絕對同一是無差別的完全的同一,但世界萬物卻是存在差別的,所以黑格爾在謝林的基礎上融合了費希特的絕對自我提出了「實體即主體」的觀點,其中實體就類似於謝林的絕對同一,主體類似於費希特的絕對自我,黑格爾的工作在於把費希特絕對自我的能動性注入到謝林絕對同一的無差別性之中,把實體和主體統一起來,這就意味著實體自身就具有反思自己否定自己將自己一分為二並進一步超越自己以達到新的統一的能力。而世界萬物就是通過實體的這種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再統一派生出來,換言之,世界就是實體自身的展開和外化。而主觀和客觀就都是這種展開和外化的產物罷了。

我這個回答作為簡答題二十分里拿個十五分應該有吧?


超越?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就不見得比康德高明。


推薦閱讀:

大道無處不在,我們在大道中生活,但為什麼會發生違反大道的行為?
兩廂情願的戀童能被正常看待嗎?古人能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行?
何為行無為之事?
如何看待《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阿那克薩哥拉怎麼推斷出月亮是由於反射而發光的?

TAG:哲學 | 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