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總被中國學生搭訕會煩嗎?

1.有些同學懷疑搭訕的打擾會令外國友人厭煩。

2.一篇文章說有的外國人認為中國這種搭訕:make friend並非中國學生真心想和他們交朋友,而是把他們當做練習的工具。這個問題怎麼看待。


煩不煩沒和我明確說,畢竟我是中國人之一,但是應該是有點想法的。

他說的大致是「我在中國xx大學做項目的時候,經常中國學生們會好奇又害羞地靠過來,想和我說話、又說不太好英語,最後在我面前推推搡搡推出個英語稍微好點的,又笑半天才開口,我經常覺得哭笑不得。」

我是覺得你要搭訕就大方點去搭,西方人話多得很,搭訕來搭訕去不稀奇,我去超市買東西還幾乎每次和收銀員能聊好一會兒。中國學生借他們練英語,他們借中國學生了解中國,也沒啥的,朋友從這裡開始做沒啥問題。

但是不要那麼扭扭捏捏,沒有個說話的樣子,這誰會開心啊


關於外國友人

多方面看待問題:

1.語言的工具性。語言首先作為工具,就是要在交流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交流是他的作用方式。交流又具有這樣的屬性,即雙向性。我們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對象是雙方,輸出信息和收穫信息這一過程也是相互的。因此,我們各自從語言中感受到對方的感情,思想,價值觀,理念等。作為工具的語言就依靠此為傳播思想,文化的基礎。那麼到了這裡,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極少數老外對於中國學生將他們附加「工具性」的問題存在偏激看法?

首先,我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極其正常的。從數學的概率學來講,自然界普遍存在著「正態分布」現象。(遊戲里的boss必然和一刀能夠砍死的小怪的數量上有趨同趨勢,不然遊戲設計肯定是不科學的)即極端事物永遠呈現少數趨勢,非極端或者中庸事物往往佔據絕大多數。因此,正如我們從來不奇怪對中國十分親近的日本「友人」的存在,也不奇怪日本的少數右翼分子對華的激進侵襲策略;也從來不奇怪有對中國朋友極其友好的外國朋友存在,還有極少數對華抱持偏見的另類分子。因此,我們沒必要因為一個反例的存在,就否認了大多數處於中庸以及積極親近態度的大多數人。

再者,交流的相互性導致我們能夠感知對方的情緒,態度,價值觀念等。以我們為對象時,我們能夠辨別對方是否對本次談話表露不滿情緒,如果是,我們則可以選擇停止這一次的談話。於是我們容易區分出那小部分懷疑我們始終僅僅持功利主義心的人,不去打擾他們。剩下的,就是我們都能夠互相接受的談話對象;以我們為對象來看,我們則可以將自己真實的想要促進交流的願望袒露出來,表現出真誠,十足的友好,讓對方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這樣也能夠讓他們改變對於我們的認識。

2.從交流成本的角度考慮,雙方其實並沒有因為淺化的交流耗費太多的精力,時間投入。因此成本是低廉的。這樣也會導致大部分人對於淺化交談這件事本身並不會太過在意,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在考慮這樣的問題時將問題放大了。是在無事自擾。

3.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講,外國友人來中國是有必要接受部分中國文化習俗的。Do Romes as Romes do.能否做到入鄉隨俗也是決定了一個外來者能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環境的重要因素。作為外來者,他們理應接受中國文化中形成的保守的交友習慣即:由淺入深。(都是先粗淺交流然後再評價是否有成為深層次朋友關係的可能,因為中國人在對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方面都不會過於直率,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並非每一個中國人上來跟你聊天說make a friend就是真要和你交朋友,只不過是一個試探性或者出於禮貌性的過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如果外國朋友對這個過程產生嚴重的誤讀,我想那不是中國文化錯了,而是他對於中國人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中國這塘渾水裡面還有得攪和。

4.其次,質疑問題「老外總是認為和中國人交朋友是把他們當做練習工具」本身。

這個問題本身就攜帶著假命題,問題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就像我說,「你為什麼總是這麼胖?」就包含了「你很胖」這個假命題。「老外總是認為和中國人交朋友把他們當做工具」本身就是偽命題。所以這個題設本身就存在問題,自然就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

5.從我們本身。從我們東道主的角度講,本身應該將這種跨文化交流當做一種展示中國優秀文化的一種契機。不論對方怎麼想,我們都應該相信能夠用我們自己的行動,語言,來表現出我們對於外國友人的友好態度,來改變少數人的偏執想法。我們會對「外國友人的那種懷疑態度」產生「畏懼甚至愧疚心理害怕上前搭訕」本身就說明了我們是問心無愧的。(我們在意外國友人的感受,在乎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因此,我們本身就是持有十分友善的態度,因此更不要為此產生顧慮)那些真心把人家當做練習工具的功利主義者,才不會把這種疑慮掛在心上,你在憂心忡忡,人家照樣和老外交談甚歡。與其擔心這些,令功利主義者笑掉大牙,還不如向其它文化的人努力傳播我們跨越文化的善意,事實上這也是我們需要去堅持做的事情。


贊成@丁天天 的說法

煩不煩的話…肯定會有煩的時候。他們又不是外交大使,陪練小天使。不過人家也有會心理準備的,天天被一群狼饑渴地盯著…哈哈

至於真不真心這個問題,我覺得跟人交往有點目的性挺正常的…坦然點。

P.S.平時留意到超市收銀大媽和飯堂大叔跟外國留學生聊得挺歡脫的*′?`)而學生的話,跟人打交道不及社會人大方,也可以理解啦。只要別太扭捏就成。


看性別,看長相,看場合


推薦閱讀:

中國相比其他國家有多好?
為什麼害怕打電話?
為什麼場上引經據典口若懸河的辯手到了生活中往往不和身邊的人討論問題?
銷售與客戶和潛在客戶交談時怎麼控制談話的節奏?
書也讀了不少,可為什麼和人聊天的時候我總是什麼都說不出來呢?

TAG:在華外國人 | 交流 | 英語學習 | 跨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