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讓古人使用「xx者,xx也」這樣的句式?

而不是xx是(is)xx?


首先,樓主可能有些誤解了。 「A 是 B」 這樣的句式哪怕現在也不是所有語言都用的。比如斯拉夫語族很多語言,包括俄語,都不用我們所說的聯繫動詞 「是」,而是直接把 A 和 B 兩個詞放在一起就可以了。所以說 「A 是 B」 並不是標準,只是一種選擇。而古漢語恰好選擇了 「A(者),B也」 這樣的句式。

而現代漢語中 「A 是 B」 其實也是源自古代漢語。其中的 「是」 意思是 「這個」。所以 「A 是 B」 本來的句式是 「A,是 B 也」,翻譯過來就是 「A,這個是B」。比如:《論語》《為政》裡面有我們熟知的句子:「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為不知」 就是 A,而後面的 「知」 就是 B。翻譯過來就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智慧啊」。

所以我們現在認為的聯繫動詞 「是」,本來是一個指示代詞。只不過因為用得太多,變成了類似印歐語中英語一類語言中 「be」 的詞。其實本質上是不同的。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結構吧,克丘亞語也有,qa 相當於「者」,mi 相當於「也」!舉個更熟悉的例子,其實日語也一樣,「者」是 wa,「也」是 da,不過關西方言的「也」是用 ya,不知道跟漢語有沒有關係?


Copula(系動詞)的語法在各個語言中是很不同的。SVO語言才會有中間的is或者「是」。現代漢語的「是」是很晚才演化出來的。

大多數的語言演化過程中都經歷過SOV結構(「xx者,yy也」也屬於這種結構)。有人提出原始語來自手勢語,都是SOV結構。手勢語先指明主語和賓語,然後再表示動作。可以自己試試,這種語序最適合手語。

當然這是個理論,但應該有所了解。還有,從手勢語的SOV語序,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就是保持這種語序的原始語中,主語、賓語需要語法標記才能確定二者關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語言使用屈折變化、或黏著成分來區分名詞的「格」。一旦語序修改為SVO,這種格變化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附加一個音韻方面的看法,「者」中古音讀jiáa,「也」讀「yiáa」,二者完全押韻。(雙aa看作國際音標[a])。


正確答案竟然驚人的簡單——因為那時沒有標點符號o(╯□╰)o

者、也、呼、之等除了表達疑問、判斷等語氣,還可以斷句


推薦閱讀:

鬱南(鬱南)的「郁」和玉林(鬱林)的「玉」在粵語讀音上有沒有區別?
為什麼世界語沒有傳播開來?如果某天絕大多數國家都講世界語(第一或第二語言),這個世界會有怎樣的不同?
一個中文很好的外國人和一個英語很好的中國人在一起交流,用中文好還是英文好?
有哪些鏡像之後關係微妙的英文單詞?
歐洲各個國家能構成方言連續體嗎?

TAG:語言 | 古漢語 | 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