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能陶冶情操,那麼玩遊戲有何意義?

玩遊戲和聽音樂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總感覺作為一種休閑娛樂的手段,電子遊戲和音樂的目的似乎是一樣的,但是聽音樂似乎能比玩遊戲得到更多,那麼玩兒遊戲能得到什麼呢?電子遊戲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只說一些最直觀的:

國內寫日本戰國史的包括出書的編輯在內,絕大多數都是從玩光榮的SLG開始的。沒有遊戲,日本古代史在中國會比俄國古代史還冷門。光榮三國志的人物繪像,彙集歷朝史料之大成,已經變成史學界的造型基準了。

坦克世界把全球軍迷的平均素養提高了1檔。

GT賽車把偽車迷的素質提高了5檔,而且GT還培養過專業車手,雖然GT學院是玩票性質的,但是也算圓了很多人的夢。(GT6的特典說明書是本非常好的汽車科普教材。)

FPS已經是西方軍隊徵兵的基礎,如果沒有COD現代戰爭的影響力,美軍就得像越戰時代一樣去拉壯丁了。

文明系列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多媒體教育類軟體。

瘟疫公司是公共衛生領域最強的宣傳科普工具,甚至震驚了WHO。

聽音樂陶冶情操?你確定所有人都這麼想?君不見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說「只有小孩才聽搖滾樂」?有人覺得某種藝術沒有價值,是因為他文化水平低,而非這種藝術不行。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

題主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長期宣揚的寓教於樂、文以載道的思想形成的自覺的反應。這種思想模式暗含了一個觀點——單純的滿足精神需求是不好或不道德的。藝術及其他精神娛樂活動要為某個終極目的服務的。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文藝作品是要服務的思想,娛樂活動是要教育大眾的。能夠直接用來服務當局,教化大眾的作品在層次上就高。不能用來宣傳當局、教化大眾的,但是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就強制賦予其意義,什麼獲取知識、熱愛生活、憂國憂民都往上套,再不濟還可以套個陶冶情操的帽子。

對於那些不能直接服務當局、教化大眾的文娛作品,就極力貶低矮化。於是就出現了下面這類書。

現在社會進步了,國家的宣傳手段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在明目張胆的貶低矮化不能直接用於服務教化的文娛形式,但是還在暗中做比較,把有「教育」意義的捧為好作品。久而久之,一部分人就自覺地用有無意義來對文化娛樂活動進行評判。

但是實際上,一個文藝作品好壞可以說和是否宣傳某種思想理念教化他人沒有關係。我們不能說古克林姆的《吻》只反應了個人之間的情感,就比《馬拉之死》要差;也不能因為康定斯基《即興31號》沒有反應具體的思想感情,就比《自由引導人民》差。對於個人而言,一個作品有沒有具體的教化意義,和他能不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是兩回事,根本不應該牽扯在一起。

但是在有「藝術及其他精神娛樂活動要為某個終極目的服務的」這種思想的潛移默化之下,很多人就會不自願的用有沒有額外的意義去作為評價標準文藝作品的標準,不敢單純用能夠滿足自己精神需求來作為解釋。聽個音樂需要加上「陶冶情操」的意義來去比較遊戲,實際上就是你玩遊戲得到的滿足感沒有聽音樂來得高,

ps.這題中一些答案雖然為遊戲辯護,但是還是從遊戲有教育意義的角度切入,不自覺的被文娛作品一定要有教化意義牽著鼻子走。 @孟德爾 老師舉了很多有教育意義的遊戲,但是依然有《超級瑪麗》,《星之卡比》這些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的遊戲。對於我來說玩超級瑪麗和聽《哥德堡變奏曲》一樣能滿足精神需求。


先聲明,此回答三觀不正。

還是那句話:聽音樂來陶冶情操、,就和【看美劇為了提高英語水平】一樣,是個曖昧到荒謬的說法。

「你干這有什麼用?」

「你看動畫片能學到什麼?」

「你買那麼多黃書看完就扔有什麼用?」

「你成天打遊戲能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你糾纏小姑娘人家又不理你能得到什麼?」

一直覺得這些提問的人(不是指題主)是野外生存的潛力股,他們眼中的世界和貝爺是類似的:

哦天哪快看,這是一本新鮮的紅寶書,可以為我們提供充足的單詞量。

噓——保持安靜,不要驚動這套習題集,很少能見到這麼肥厚的一層習題,我估計它至少可以保證期末多得15分。

嘿看看我們發現了什麼,一隻剛出生的准上市公司首席執行官助理幼崽,我們慢慢的跟在它後面,也許能夠發現首席執行官的身影。

能夠把生活過成完全達爾文主義,其實也挺不容易且有些極端,而更多的人則是潛移默化的接受了這種觀點,似乎聽起來音樂能陶冶情操挺對的(因為我們的小學老師就開始這麼說了)。但在我看來,這就跟你上個月股票賠了19萬是因為今年你的星座水星逆行一樣,曖昧且莫名其妙。

娛樂和文藝都只有一個目的——滿足精神需求,剩下的全都是副作用,有好有壞只看個人的環境和際遇,但這些全.都.是.無.關.緊.要.的.副.作.用。

好不容易脫離了應試教育,就不必再思考【該句在文中有什麼意義,起到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要這樣使用】這種無聊的問題了吧。

如果非要從遊戲中得到點什麼,小心變成這種人——

題主只要用它來反駁那些一定想要學習點什麼的人就好。


1.玩遊戲和聽音樂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沒有,世界上的事情就兩種,一種是為了吃飽飯而做的,一種是吃飽飯撐著而做的。而玩遊戲和聽音樂均屬於後者。

2.總感覺作為一種休閑娛樂的手段,電子遊戲和音樂的目的似乎是一樣的,但是聽音樂似乎能比玩遊戲得到更多,那麼玩兒遊戲能得到什麼呢?

音樂似乎能比玩遊戲得到更多,那是因為現在聽音樂的人,掌握話語權的較多。君不見,看個電影,看個小說,聽個音樂,都能上升到什麼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從中看到各種各樣神乎其神,不明覺厲的東西,讓人一看就是覺得逼格甚高。但是,那樣的作品,那樣的人,其實都是少數。只不過他們佔據話語權,媒體上也經常說,才會讓你產生出聽音樂似乎能比玩遊戲得到更多這樣的錯覺。

能否從一個東西裡面得到多少,對於單獨的個體來說,關鍵不在於這個東西的本身,而是在於你自己本身。感悟這玩意,看人的,不是作品多牛逼,你就能夠感悟到更多。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才是王道。

3.電子遊戲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在全球範圍內,作為現今已超過電影,成為當今第一大娛樂文化產業的電子遊戲,能夠誕生出像是God of War系列,Metal Gear Soild系列,Halo系列,Bioshock系列等偉大的作品,你覺得它還是不是一無是處?


保持大腦靈活力啊~反正像我這麼對遊戲不感冒,稍大一點的遊戲就玩不好的人來說,我一直認為我的智商是比較捉急的。LOL什麽的最討厭了,又要和隊友配合好,又要看全局,還要記得買裝備,又要放眼,又要推塔,還要清楚什麽時候放技能,經常瞄一下技能刷新的時候就送人頭了,尼瑪~~~~以後別跟我提遊戲。


聽音樂能陶冶情操。。。這都什麼邏輯。。。

幹什麼都可以陶冶情操,而有的音樂不僅不能陶冶情操還會引發身心不適。而有的遊戲玩過之後就像經歷了一場洗禮。

可以小試一下這兩個遊戲。。。

Braid

to the moon


電子遊戲為世人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美妙世界,其本質就是「虛擬的真實」。 魯迅先生曾說過:「非有天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子遊戲都是虛幻的,都是謊言;可是就另一個意義上說,它們又代表著一定程度的真實。他可以將一段或美好或悲傷或壯烈或宏大的故事透過顯示器這一媒介傳達給玩家,玩家帶入了身份,投入了感情,最終在遊戲結局的一瞬間感悟到了什麼,這也就是遊戲這種虛擬藝術想傳遞給玩家的體驗。而單機遊戲,由於其遊戲時間的簡短性(平均每部遊戲只需要20-30個小時),結合了視覺,聽覺,操控,成為超越了電影的藝術形態,在西方被稱為「第九藝術」。(媽蛋百度百科這段都有一部分抄我的)

從遊戲中,你可以獲得新的見識,得到新的世界體驗。

就舉一個很局限的例子——身為一個男生,你是否渴望過邁入戰場,體驗一下在槍林彈雨中瀟洒的感覺?或許你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但是當你打當代著名的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時,你的夢想可以實現一半。在風靡全球的《使命召喚4》第一關中,海洋暴風雨中的貨輪在漩渦里搖擺,冰冷泛著鋥亮白光的甲板隨著雷電閃耀著你的視線,四濺的水洶湧地溢進船艙,凌厲的氛圍中槍聲海浪聲和慘叫聲交織在一起,直到現在,我依然對此記憶猶新。還有《使命召喚6》中符拉迪沃斯克古老的監獄裡,陰森的紅外線探照映出黑暗中的灰塵,遍布銹跡的鐵柵在無數的子彈中迸出火花,向《勇闖奪命島》致敬場景廢棄的監獄浴室中激烈的槍戰,而在直升飛機上俯視那那殘雪與靛藍廠房硝煙形成了完美的映襯……也許幾十個字描繪不出那樣壯觀的場面,但是那些場景一定會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除此之外,還有紅夜之下華盛頓的淪陷,瑰麗的深水潛行,毒蟲肆虐,鬼魂哀歌的死亡熱帶叢林等等等等。雖然不少特種部隊老兵說這些遊戲和真實中的戰鬥有一定差異(比如真實中隊友受傷的話,需要在掩體中緊急包紮救護等等)但是他們也承認遊戲的確令人讚歎。

單機遊戲很多值得一玩的種類,比如運籌帷幄,一統天下的《三國志》,比如體驗山脊風光,極速快感的《極品飛車》,比如虐爆鍵盤,享受連擊快感的《鬼泣》,比如重返青蔥校園,回憶純愛時光的《CLANNAD》,比如由你創造精彩,主宰模擬市民命運的《模擬人生》……這些遊戲都可以給你完全不同的體驗,而且代價很小。

世界上的單機遊戲不計其數,但是經典的遊戲卻和經典的電影,書籍一樣,是不可複製的。比如說,克勞德和蒂法,(出自《最終幻想7》)已經成為了單機遊戲界的文化符號一般的存在,而《最終幻想7》感人至深的劇情,也必將永遠地為人所銘記。再比如說,在中國的李逍遙(出自《仙劍奇俠傳》),也可以說在玩家心中有類似的地位,《魔獸爭霸》里的阿爾薩斯,《鬼泣》里的但丁,都是遊戲界的經典形象。他們不可以被否定,也無法被否定。

————————分割線————————

題主說聽音樂能陶冶情操,而玩遊戲不能。那麼就看看以下的文字,或許能改變你的看法。

不少玩家開始思索,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一場被提前安排好的程序,我們生活中的所作所為是不是都是被精密的數學公式所提前計算出的結果?茫茫宇宙中又存不存在更上一級的世界,就像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各方神佛是不是又在像觀察微生物一樣注視著我們?等到我們死後,我們的靈魂是不是又可以重新體驗人生這場遊戲?透過莊周夢蝶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為,人生本身就是一場遊戲或者遊戲本身就是人生呢?假如真如筆者所胡思亂想的那些,那麼你在這一局漫長的遊戲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或者換句話說你又想扮演什麼角色?

在人生這場宏偉的遊戲中,普通的主人公必須遵循著一個被所謂法律和道德所約束的準則。而辦了各種VIP各種會員的主人公則可以去下載諸如作弊器外掛之流的去隨心所欲的秒小號。你一定想問,怎樣成為VIP玩家呢,那先看看自己姓不姓李(咳咳……)或者票子能不能堆滿你家的房子。無法滿足上述條件的玩家就老老實實打怪升級吧,當然偶爾還會有那麼幾個頭上頂著稱號為高富帥的玩家搶你的經驗或妹紙,這個時候,奮起反抗的後果可能會是被追殺至掉經驗降級甚至刪號,那麼忍氣吞聲就是唯一的出路嗎?也有那麼幾個普通玩家會通宵熬夜掛機升級,為的是有朝一日哪怕是能親吻上VIP玩家的屁股或者是也能掛著高富帥的稱號四處張揚炫耀。他們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辛苦練級卻依然跟高富帥差上那麼一點,更有人直接刪號退服了。因為在人生遊戲中沒有主角光環的眷顧,沒有小花虎軀一震,妹紙們嬌軀一顫的實例發生,更不可能去開拓疆土征服世界,座駕依然為苦逼的二輪驅動,傳說中的另一半就像《男人幫》中一句話,愛情這東西我以前相信,今後也相信,但不相信會降臨在我頭上。請保持一顆平淡的心,做到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後,淚流滿面。

現實很殘酷,遊戲很精彩。如果你在現實庸庸碌碌平凡不堪難以忍受,投身電子遊戲吧,這裡可以實現你的夢想,這裡可以創造你的精彩。


《帝國時代》讓我在小學時就感受到好多大學生都不見得知道的世界歷史,再看《勇敢的心》那類片子時,所用的兵種都很熟悉,真是親切。


昨天和破曉互動的CEO @張景文 請教創業團隊招聘和管理時他說到,

「除了我男女通殺的帥之外,我的很大一部分管理經驗來自於我當了5年wow的會長,這是真的。」

懂了么?

再結合美團網王興結合遊戲談人生觀、創業觀的極客公園的訪談;又想起有那麼幾個當年為了玩好遊戲把英語練的棒棒的前同事。

對各種霸來說,遊戲可以放鬆,可以感悟。

對於渣來說,泡知乎也是浪費時間。


排解空虛。


都是美味的精神食糧


我覺得題主所說的大概是指非休閒向網路遊戲的類型


每個遊戲,製作人都會將自己的想法灌注其中,就像電影導演與電影一樣。所以,相當於你看電影可以獲得什麽,那麽遊戲也可以為你帶來什麽

更好的是,遊戲是一個交互過程,所以我相信你能獲得的更多


你們應當聽聽邏輯是怎麼說的是不是?

這個世界充滿了規律。。。規律是客觀世界的產物。比如:水滴下的速度。

人沒有能力改變規律。而人需要理解規律。

遊戲為了使人有更好的代入感(就是讓人對遊戲產生認同感而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設定了規則,而這種規則會高度傾向於規律。

假如人去耗費資源去理解規律,那麼是浪費的。

反而人去玩遊戲來理解規律,是節約資源的。

舉例:《植物大戰殭屍》。你從玩遊戲的道理來說覺得很無聊吧?但是為什麼好玩?

因為這裡有一個核心因素。多少資源解決多少問題。或者說用最少的資源解決問題。

這個遊戲的意義就在於資源的合理調配。

有最有意義的遊戲:

兵棋。

兵棋也是遊戲。但是比打仗要節約更多資源了吧?

最真實的兵棋遊戲——《鋼鐵雄心》

最真是的海戰遊戲——《指揮:現代海空行動》

第一個遊戲遊戲玩家還能理解。第二個遊戲,呵呵。

總之,人類為了了解世界而創造了遊戲。

從圍棋,象棋,到現在的電子遊戲,將來的虛擬現實。。。人類會不斷前進的。


笑了,過一段會不會有人提「
聽音樂能陶冶情操,那麼看電影有何意義」這樣的問題。

如果提問者已經認同「聽音樂能夠陶冶情操」這個論點,那麼你應該知道,製作精良的OST已經成為優秀遊戲的標配,一個好的遊戲除了能讓你聽到好音樂,還能為你帶來更多的體驗。現在很多人買光碟遊戲,難道不是附加搭上一張遊戲音樂CD的?


首先,強烈推薦觀看此youtube視頻

Why do we play game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5jDspIC4hY

我的論據大多出自此視頻。

===================================

玩遊戲,其實就是尋找一種代入感,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某個符合遊戲定義的事情當中去,而這個代入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首先,玩遊戲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早就開始玩遊戲了。

遊戲英文是game 同時也有比賽的意思。古人的競技,蹴鞠,馬球,象棋,圍棋,等等,都是貨真價值的遊戲,其代入感比很多現代遊戲高多了(NBA籃球遊戲,FIFA系列 你這代入感能比別人真人實戰參與更有代入感么?)。

那玩遊戲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先人的說法

Bernard Suits 在他1978年發行的書中 The Grasshopper: Games, Life and Utopia 對遊戲進行了如下的描述:

Gaming is a volunteering attempt to overcome unnecessary obstacles.

遊戲是一種自發的用來克服不必要的障礙的行為

也就是說,一種自發的,用來克服不必要障礙的行為,為什麼呢?

我們再來看看高人是怎樣對遊戲定義的:

著名美國遊戲設計師Chris Crawford對於遊戲的定義有如下描述

If you have something that"s both fun and interactive, then you have a play thing.

The play thing:

If the play thing has no objective or goal, then it"s a toy.

If the play thing does have an objective or goal, then it"s a challenge.

The challenge:

If there are have no other players or agent involved, then it"s a puzzle.

If there are other players involved, then it"s a conflict

The conflict:

If you can"t interact or interfere with other players in it, then it"s a competition.

If you CAN interact or interfere with other players in it them IT"S A GAME.

翻譯過來就是:

如果你有一個有趣和可以互動的東西,那它就是一個玩物

如果這個玩物沒有目標或目的性,那麼它就是一個玩具

如果這個玩物有目標或目的性,那麼它就是一個挑戰

如果這個挑戰沒有其他的玩家或者中介人,那麼它就是一個謎團(puzzle)-- 比如魔方這樣的

如果這個挑戰有其他玩家或者中介人,那麼它就是一個衝突(conflict)

如果在這個衝突中你不能和其他玩家互動或者相互干擾,那麼它就是一個競賽 -- 比如短跑比賽

如果在這個衝突中你可以和其他玩家互動或者相互干擾,那麼 ---- 它就是一個 遊戲

也就是說,遊戲是一個有互動性的,有目標的,同時可以和其他玩家互動和相互影響的一種形式

通過上面的說法,我們發現遊戲的範疇是非常廣的。就如之前所說,遊戲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早就玩了幾千年了。只不過現代數字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對遊戲的面貌有了一種全新的詮釋。但是本質是八九不離十的。至於有些非常後現代的探索體驗類遊戲,和上面的定義稍微有不同,但是核心要素都是具有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遊戲的本質,也知道了玩遊戲這個行為的性質。那我們玩遊戲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們這個 自願的通過互動的形式來克服不必要的障礙 的意義是什麼?

有學說說,就如動物經常一起玩耍是為了發展他們的四肢以及運動能力,為將來的捕獵做準備。人玩遊戲是為了準備大腦。

對於這個說法雖然不定性,但是的確有實驗表明對於動物,如果用牢籠隔離開來不許其與同伴玩耍,它的大腦將比其他同類發育更不完全。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玩遊戲的男人比女人多。因為男人以前從事的就是打獵,需要高度的體力和判斷能力,這種東西從基因裡面遺傳下來到我們身上,導致我們有這種通過玩耍而訓練的渴望。通過遊戲--這種虛擬帶入的體驗,正好滿足了我們發展腦力的要求。

事實上,現在很多軍隊的虛擬訓練(英國?還有啥。。),就是通過玩第一人稱設計遊戲的方法來實現的。飛行員模擬飛行也用類似的軟體進行。甚至汽車教練機也可以用類似遊戲的方式進行構造。很多時候,遊戲和現實的界限往往不是那麼清晰的。

也就是說,玩遊戲的意義,就是自願的為了參與這樣一種複雜但有規則的互動的形式,克服其所產生的不必要的障礙。並且通過這個方式,發展我們的大腦。

這樣來講的話,我們的生活 何嘗又不是一場遊戲呢?所以說我們更得經常玩遊戲發展大腦以用於面對生活呀。


其實聽音樂能陶冶個什麼玩意兒就跟那麼多閑的沒事兒的人去研究紅樓夢還非給自己安一個紅學的名號是一樣的,讀書也好音樂也好遊戲也好,都是因為人類需要放鬆和娛樂才發展出來的,沒有什麼陶冶不陶冶的,自己爽就行了


玩遊戲比聽音樂更能陶冶情操,問題是,你知道什麼是好遊戲嗎?


我覺得電子遊戲從本質上來說和小朋友玩玻璃球,過家家,玩泥巴等是一樣的。人類天生就是愛玩的,至於意義,我認為就是以相對較小的代價獲得頭腦的愉悅。

比如一個原始人用了一天的力氣殺死了一個獵物,他很開心。

現代人在遊戲里點了一下滑鼠,把怪物打死了,他很開心。

現代人通過遊戲這種更簡單方式得到了一樣的開心。

遊戲讓人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得到快樂,這就是遊戲的意義。


我覺得題主對於遊戲有所誤解。

在我看來遊戲完全可以成為藝術的載體。所以音樂和遊戲不可能有高低之分。

事實上,仔細想想,音樂有時可以是遊戲中的一部分。

電影藝術基本已經受到了公認。在電影中,配樂無疑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沒有玩過遊戲,那你可以把電影當做是殘疾的遊戲,因為它缺少了遊戲對重要的互動。

當然,我可不是貶低電影。一來,我說的是理想化條件,在有限成本下是不能這麼說的;二來,電影沒有交互不一定是缺點。

既然音樂包含在遊戲之中,那麼聽音樂學到的東西真的會比遊戲多嗎?(這同樣是在理想化條件下的假設, 現在的遊戲配樂也早有很多大師)

當然,往往很多音樂愛好者(尤其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在聆聽音樂時是習慣不看任何影像的,或者是看演奏錄像。因為音樂的印象是聽者的想像和音樂互補的,添加的視覺效果不利於聽者展開。


1. 任何產品都是為滿足人的 某種/某幾種 需求。

2. 任何互聯網產品都是為滿足人的 某種/某幾種 需求。


推薦閱讀:

有哪些國人發起和維護的開源遊戲?
一個優秀的遊戲美術應該掌握哪些關於遊戲開發的知識?
《黑暗之魂》系列(包括《血源》)是不是遊戲界男女平等(女權)的優秀案例?
盜版GameBoy卡帶與正版卡帶內部結構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盜版卡帶會掉檔呢?
如何評價遊戲《熱血英豪》?

TAG:音樂 | 遊戲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