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手機大都集成了主動降噪軟體?

這樣在工作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隔離噪音了。


現在多數的非廉價手機都集成了主動降噪功能,只是,這個功能只會在用手機聽筒打電話時工作。


-

如果沒有它,在公交車等嘈雜的場合是無法打電話的。


-


我們都知道主動降噪的原理是讓聽筒/耳機播放信息加上噪音的反相。當這個輸出再加上噪音後,剩下的便只有原始信息了


-

主動降噪功能十分依賴於記錄噪音用麥克風的位置,對於通話業務,它必須距離耳朵足夠近才能有效抑制相位誤差。


我記得騷尼有此類技術,但具體做法是:耳機上集成麥克風,然後麥克風把收集到的噪音提交給手機,手機上進行處理後生成反相波,傳回耳機,從而起到降噪效果。

也就是說

1. 少不了耳機上有個麥克風

2.如果想讓耳機獨立降噪,少不了要解決供電問題


通過軟體實現主動降噪的技術早就有了,moto手機的一代麗音技術就是這麼實現的。它不需要專門的降噪麥克風,事先內置了各種常見的雜訊,在播音時自動識別雜訊類型把它抵消掉。現在moto已經是二代麗音了,專門配置降噪mic採集實時雜訊,很多其他牌子的手機也配了降噪mic。我覺得軟降噪應用完全可以實現,不過好像還真沒有人做這個。


樓上都不對。。。。。。

手機上有主動降噪技術,名字叫做ANC,什麼moto麗音第n代都是瞎扯。

手機上的ANC只能用於手持通話模式,也就是正常手持模式。這種功能的手機都在受話器(receiver)中放置一個單獨的麥克風,去偵測傳到耳道內的聲音,然後反向由受話器輸出聲波,抵消噪音。注意,一定是耳道里的聲音。否則無法工作。這也就是所有ANC耳機,例如Bose,都是入耳和罩耳式的。

ANC是無法在免提通話下使用的。就是因為無法偵測到你耳道里的聲音。發出的反向波無法精確的到達你的耳朵。

ANC的手機還是比較少的。通常都是各家的旗艦級才用到ANC技術。因為要在受話器中單獨加一個麥克風,這也是成本啊,還要專門的ANC演算法。

目前手機上的降噪演算法分成集中:

1、 單麥克風降噪。隨便找個以前的功能機,都有一個麥克風。原理根本不向樓上說的什麼內置了雜訊。自己google吧,這個相對簡單。

2、多麥克風。現在稍微好點的手機都有2個或者2個以上的麥克風。拿兩個麥克風舉例:靠近嘴的叫做primary mic,主要採集人聲。剩下的一個通常在頂端或者背部,是專門手機噪音的。這樣就可以達到消除噪音的目的了。

上面所講都是Tx 發送方向。也就是你的手機降噪性能越好,對端聽到的約純凈。

至於像網友們說的黑莓的手機音質好,那是人家的器件好啦,不是降噪性能好。這點要注意。

已經有手機有三顆或者4顆麥克風啦,比如Note4,和已經死翹翹的Nokia旗艦。當然,多出來的麥克風主要是為了其他的目的,諸如錄音錄像。


因為手機上有降噪軟體,叫做


1 主動降噪和播放器的性質沒有關係,但是和耳機的性質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用專門的耳機,就算有降噪軟體也沒用。

2 主動降噪費電。

3 主動降噪是專利技術,不是每個廠家都可以隨便用的。


一個泡棉耳塞-33dB


題主所指的「主動降噪」是耳機上面的一個概念。

比如以我現在用的Bose QC3主動降噪耳機為例,它在耳機朝外的一面上置有話筒,可以接收環境中人耳附近的環境雜訊。然後通過內置晶元計算出反波形加在你的音樂中。這樣你耳朵聽到的環境雜訊就被大大消除了。其它主動降噪耳機原理基本相同。

所以,關鍵在於你在耳機上必須要配備一個話筒。就算很多手機耳機配備的通話話筒也不行,這樣的話痛位於脖子附近,錄得的環境雜訊顯然跟耳朵附近的差別巨大,降噪也就無從談起了。

而題主弄混的可能是軟體里的降噪功能。噪音一般有別於音樂,有其獨特的頻率特徵。軟體可以據此消除掉。這樣的降噪功能降的是音頻文件里的噪音,與環境噪音無關,並且會有損音樂質量。再說了,現代音樂產業做出來的產品,哪會有噪音等著你去降。不過你若是偏愛歷史錄音的話,這種功能還是能起到一點幫助的。


推薦閱讀:

HTC U11的實際使用體驗怎麼樣?拍照效果真的能達到DXO90分的水準嗎?

TAG:手機 | 軟體 | 降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