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走向共和》,我很好奇,為什麼西方國家願意幫助中國維新?


你知道鴉片戰爭之前想跟中國做生意多費勁嗎。。。來掙個錢(在鴉片泛濫之前其實還是洋商掙錢中國掙更多錢)被當作奴才似的,不許進城,到處下跪,三天兩頭莫名其妙的被終止貿易。而且所有人被擋在廣州一個口岸。

這要是換到現在,中國商人要是在非洲某國遇到這待遇,國內喊打的早就吵翻天了


假如你去朝鮮做生意, 政府閉關鎖國,好容易同意通商了又朝令夕改,生意沒法做。你會不會希望社會有些變革呢? 沒人願意跟神經病做買賣啊。


別說是西方國家了。

要是有一天南方人說今後不吃肉粽子,改吃甜棗粽子。但不會做。

大批大批的北方人一定樂意將傳家的做粽子的經驗傳授給他們。


因為西方列強不止一個,東亞需要戰略平衡,這才給了大清一個短暫的戰略機遇期(同樣適用於日本)。

實力最強的英國人戰線拉得太長,光是一個緬甸就讓英國人打了三仗,作為一個海權國家,英國已經有了太多的陸地包袱,因而無力也無意直接吃掉大清。但不是所有列強國家都是英國,北邊的俄羅斯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陸權國家,在遠東的滲透和擴張也一刻沒有停過,第二次鴉片戰爭,打北京的英法聯軍,得到好處最大的是沙俄帝國,因此對於英國來說,維持一個與英國合作,且足以在遠東抗衡俄國人擴張的政權就非常重要了,以大清的體量和地理位置,顯然有潛力很好地扮演這一角色。

同樣,法國人雖然在拿破崙三世的英明領導下,被普魯士一棍子打破了腦袋,於遠東四面出擊已經是妄想,但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可沒有說要停下來。對於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列強而言,幫助大清自強,也可以牽製法國人的力量,遏制其在印度支那的勢力。德國剛剛統一,美國人結束內戰,雖然還力不能及,但對遠東也是有所企圖的,如果遠東都被俄法給吃光了,那什麼再怎麼門戶開放也都不管用,因此也樂於將水攪渾。

結合到一起,便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雖然期間在新疆,在越南,大清與俄法發生衝突,在朝鮮和台灣也痛日本有過摩擦,但總體來說洋務運動比較順暢,外部壓力相對緩和,進入到了一個所謂「同光中興」的時期。

本來如果能夠利用列強的矛盾,在夾縫中中國也是有完成自強的地緣戰略機會的,只可惜清政府是一個從根本上已經腐朽的老邁帝國,自強幾十年,不過是徒有其表。再加上日本人異軍突起,甲午一役,打得清廷不能自理,只得跑去求俄國人,以出賣東北利益來換取俄國人對日本的限制,英國人一看這樣的局面,也就只能把寶壓在了更加靠譜的日本人身上,因而便有了中俄密約,英日同盟。這時候,列強們基本上認清楚了大清的真面目,抗衡俄國,日本就夠了,清國既然扶不起來,遲早完蛋,不如乾脆撕破臉面,能搶多少搶多少,中國便正式進入了人盡可夫的歷史新時代。


戊戌變法時期,西方國家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維新,是出於什麼目的?


所謂的工業革命就是全球資源技術的大交換,你介入的越深獲得的利益越多,但如果大家都閉關鎖國,那就沒得玩了


當時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展了。

中國作為東亞的一個大國,早已被西方國家視為一塊大肥肉。

乾隆時期,西方國家就想來中國開闢通商口岸進行商品貿易,但「天朝物產豐富」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清朝末期,當時的中國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根本就沒那個意願。

其實歸根結底,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需求。中國是落後的君主專制主義國家,而西方已經向資本主義社會改造。兩者制度不同。這是很大的一個衝突。

站在清朝的立場,閉關鎖國是有必要的。開國貿易,商人群體會逐漸壯大起來,資產階級壯大,不利於統治。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跟英國一樣,君主被推上斷頭台。光緒的改革,按君主立憲制,最後也可能是這樣一個結果,就是使皇帝淪為統而不治的虛君。慈禧是明白的,所以權利一定要捏在自己手上。

既然如此,西方國家乾脆開膛破肚,幫助中國擺脫這落後的體制,讓中國朝著他們「先進」的資本主義發展。一旦體制改變,中國順利地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意味著,西歐國家在東亞又開闢了一個大市場,也可以隨時進行資本傾銷。

所以他們很樂意幫助中國進行維新改造。

不過當時社會複雜,各種思想迸發。中國逐漸從封建君主專制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沒有實現向資本主義國家改造,而是進入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改造……歷史就是這樣跌宕起伏。。

一家之言,可能有些觀點還不是很專業,歡迎指正。


簡單的說:那時候西方想和清朝做生意,清朝不肯,於是打到清朝肯了,後面發生了改革,讓自身走出去貿易,可以不用打了,我當然就支持了,打仗是要死人的,既然可以平平和和的做生意,為什麼不呢?


為什麼西方國家願意讓中國加入WTO,從此讓中國出口井噴,完成國民經濟幾連番,做到超英趕美?


為了利益。

如果通過西方國家的幫助中國完成了維新,那麼中國維新人士就會感激西方國家,正好就傳播了西方的價值觀和思想,有益於兩國間的友好發展與貿易往來,這是最好的情況。

至於不好的情況,可以參照蘇聯紅軍解放東北,斯大林提的條件。我簡單地說一個,斯大林要求中方承認外蒙古獨立,中方反對,斯大林態度強硬:「你們沒有解放東北的能力就別跟我提條件。」中方無奈答應。

還是丘吉爾的話經典:「沒有永久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中國更先進了,跟他們的價值觀等等更相近了,他們在中國的活動也更方便


參考現在幫亞非拉修鐵路和基建


我有商品,你不開放市場,那就維新或者打仗;我有商品,你們沒錢,可以弄個馬歇爾。總之,我有商品我要賺錢,滿足這個,什麼手段有效就用什麼手段。


很多人都提到了,因為逐利,但這個詞在我看來是中性詞,這個利字可以是損人利己的利,也可以是互利共贏的利。


一句話:因為貿易


當一個人和你差距很大的時候 你是很願意幫助的 當要成為競爭對手的時候 又是另一回事了


養殖奶牛是為了擠奶喝,改善一下奶牛的養殖條件,提高一下奶牛的生活水平,關注一下奶牛的健康狀況,提高牛奶的產量和品質,合情合理。

又比如養狗,終究是把狗當人的附屬,但是人可以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情感轉移到狗身上,偶爾把狗當作朋友,抒發一下自我的同情心之類的情感,善待狗一番。

以上都是不嚴謹的比喻。


當時列強已經打成共識,中國這樣的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國家外國人想要徹底征服是不可能的,所以列強們開始改變最初瓜分中國的想法了選擇開始扶持一個親西方的滿清皇帝來幫助自己增加在華利益,所以選擇不遺餘力的支持光緒


利益是最本質的目的,這個沒得說。

但是還有一點另外的原因,列強也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舉個例子,現在的你到了非洲,看到非洲人民過得真苦,也想幫一把,滿足一把聖母情懷。和現在美國以全球燈塔自居一樣,衣錦夜行不是傻筆么。。


如果總是站在「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出發點看,當然會有很多很多事情無法理解。

誠然,這個世界還遠不是天下大同,國家/政府/團體/個人首先考慮的當然是自身利益,因此會有博弈,會做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但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還是有一些道德底線和進步追求的。

分析理由和動機的時候,除了利益角度,還要考慮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民主政體下民意對政府的制約。此外,民主政體下的國家從來不是鐵板一塊,路線隨著政府更迭而不斷調整改變。


推薦閱讀:

在你的理解中「共產主義」是怎樣的?
為什麼俄羅斯沒有紅二代這股力量?
如何看待新華社設立的智庫所發的『別讓李嘉誠跑了』?
為什麼劇變後,東歐諸國要去掉國名中「人民(的)」修飾詞?

TAG:歷史 | 政治 | 走向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