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 以來中國各種電影的票房能否總結出什麼規律?什麼類型、主題的電影比較容易獲得票房成功?


2012年以來國產片票房熱潮,在我看來,不是什麼」類型「和」主題「的變化,而是」人「的變化,具體就是核心創作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電影核心創作人員在換成全新的一波人,換人了,思維變了,其他的都跟著變了。

幾年前,我一直認為,中國電影的未來跟第六代之前(包括第六代在內)的所有導演,沒有任何關係。

我在跟小北的節目里也反覆說,以前寫文章的時候也不斷重複這樣的一個想法,甚至說是」信念」。

如果從《失戀33天》開始,此後的《畫皮2》,《泰囧》,《北京西雅圖》,《致青春》,真正引人矚目的不是他們的題材、類型,而是他們的核心主創(編劇、導演):

- 騰華弢(之前為電視劇知名導演,電影作品甚少《心中有鬼》,電影學院本科導演專業)

- 烏爾善(之前為國內頂尖廣告導演,電影作品甚少《刀劍笑》,電影學院本科導演專業)

- 徐錚(國內知名喜劇演員,導演處女作)

- 薛曉璐(之前為國內知名電視劇編劇,電影作品甚少《海洋天堂》,電影學院文學系老師,好像是副教授,畢業於文學系)

- 趙薇 (國內知名演員,導演處女作,電影學院MFA導演專業畢業作業)

厄。。。還有本月底即將上映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將再次引爆市場,已基本成為業內共識。

不說片子,上面的這幾位,單從「人」來看,他們代表著一股新的電影人的力量。

其實上面我的確沒有包含周星馳(《西遊》)、成龍(《十二生肖》)、陳可辛(《中國合伙人》),還有一個有趣的案例就是管虎(《廚戲痞》)。

前三位,都是業界前輩,都來自香港,他們影片品質代表了他們以往的水準,都不是最高水準,這幾部影片市場的成功,說明這次切中了脈。

而後一位,管虎,第六代代表性人物,他這次耍開了拍,其實電影很多地方我都沒太明白,感覺的確耍得生硬,但即使如此,在「抗日神劇」的文化浪潮下,這部《廚戲痞》最終的票房我著實現在也想不太明白,但反正就是真心高興,管虎拍了這麼多好看的電視劇,只要他願意,他真是可以拍一部讓觀眾覺得「好看」的電影的。

我也暫沒有把陳正道(《101次求婚》)算在內,總覺得他的電影感覺不到想像和爆發的空間。

很多前輩導演不屬於某一代,商業上也成功,而且也已足夠資深,但這裡就都先暫不列舉了,還是要往前看,還有什麼樣的「新鮮的導演」出現,更應該去多關心。

還有像賈樟柯(《天註定》)、婁燁(《浮城謎事》)、王競(《萬箭穿心》)等這樣優秀的藝術片導演,也暫時不列入商業市場化的討論範圍。

除了上面說的:騰華弢、烏爾善、徐錚、薛曉璐、趙薇、郭敬明

我還能想到的名字有:寧浩、李蔚然、徐皓峰(我非常欣賞的一位小眾導演《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還有什麼樣的「新鮮的導演」出現,更應該去多關心。

在這些「新一波導演」作品裡,觀眾終於不用擔心受太多教育,聽太多導演個人訴說,挑戰自己去理解離奇的個性化敘事,或者不知道什麼超前的電影技術手法。

這些導演因為身上沒有什麼「包袱」可背,沒有什麼歷史重任去承擔,沒有藝術家的帽子要帶,所以不用被說服,就完全具備尊重觀眾對敘事的接受能力,而且為了商業上的考量,努力讓自己的表達在觀眾完全能接受的範圍內。

最重要的,他們都更有想像力。

就是說,國內觀眾這兩年終於可以看到屬於「正常品質範圍」,符合「正常敘事影片規律」的正常國產商業電影了,真不容易啊,我都快哭了。。。

當然,依然大把的「幾日游」國產片,仍然在前仆後繼著。。。

如果2012年中國電影以來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真心希望看到更多的」新鮮的導演「、」跨界的導演「進入這個行業,當然前提是要得到足夠專業的團隊做支持,比如薛曉璐背後的江志強,比如趙薇背後的各種大佬,比如郭敬明背後的柴智屏。。。

如果李陽(動畫片《李獻計歷險記》導演,電影版里動畫部分導演)能拍一部稍稍再通俗和大眾,同時不乏想像力的電影;

如果徐皓峰能拍一部把所有武學、歷時、哲學表達都融入到武術的動作戲展現中,類似印尼電影《突襲》一樣的硬動作(武術)片;

。。。。。。。

上面這樣的肯定還有很多,那每一部作品出來可能都在極大推動著中國電影的發展。

P.S. 2012年的國產片優秀作品我和小北top 10都選不出,算上香港台灣,才湊個top5而已。

不知今年年底再看會怎樣,市場熱鬧,類型開始走向成熟,但跟優秀的電影作品,還是不同標準的,2013年迄今,已看過的國產電影綜合個人打分感覺可以進到top5的是《中國合伙人》,希望國產片下半年有好的表現。

國內類型無非:喜劇、動作、愛情,美國多個恐怖和科幻,然後這幾個大類型帶著各自亞類型進行各種雜交變異。但國產片國內市場要成功,真不是一個「類型」能解決的問題。

對國產片來說,「類型化敘事」的完成度和都比「類型」更重要。

國產電影其實完全可以不屌「好萊塢類型」那一套的,因為咱們的市場太畸形。

所以國內票房成功的電影,撞上故事的確好看、精彩,拍得專業,自然沒得說(我個人覺得《北京西雅圖》和《中國合伙人》這方面是靠譜的),《泰囧》和《十二生肖》在我看來是類型化敘事完成度比較高,就是處理得比較極端。

在現在國產影片質量方面無法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大家都在拼「品牌資源」——這個可能是導演號召力,可能是原著小說流行度,可能是明星組合終於匹配對了類型,可能是續集電影,可能是上面的各種組合。

反正就是很多人常掛嘴裡的「碼局」,碼完了之後來判斷這個片子是否有「賣相」。

這些都是因為創作能力還遠遠不夠,製片人、投資方、導演更多只能從這些外在因素去找輒。

所以,按這個情況,啥題材和類型,都得符合上述的本土資源組合,這個在好萊塢也是一樣的。

-------------------------------

以下部分,是對yolfilm答案的一些不同認識和補充觀點:

1、國產電影這兩年總體票房井噴,最最核心的原因就一個,影院和銀幕的爆炸式增長,激活了核心票房(一線城市)之外的二三線城市市場。

簡單說,這種增長是粗放型的,而且未來至少一兩年甚至更長的幾年內,以這種增長方式為主體的發展方向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多麼希望能有本質的改變呀。。。)

2、關於電影票團購火爆對電影市場推動的作用不應被誇大

去年這個時候的數據,大概電影票團購銷售額占電影票房的8%左右。(去年全年數據應該報告上有,待查)

目前應該不會超過15%,年底前應該不會超過20%。

比如2013年4月相關公布數據全國團購電影票3.3億,首次單月電影票團購過3億。

(今天剛看到藝恩報道的數據,趕緊貼過來:4月電影票團購交易額為3.3億元 佔總票房比例達到18% )

按2013年全年票房230億來算(去年170億,230億應該是今年目標),20%就是46億,這個電影票團購目標不是那麼的不靠譜,35億總是有了吧。

但整體電影票團購規模也就這麼大,而且個人認為團購比例未來應該恆定在一個比例區間的,不會一直走高。

3、關於企業報表數字

這個老yol可能的確誤會了,片方只能拿到票房40%左右(很多小公司加上額外返點,還實際拿不到這個比例)。

華誼報表我還沒查,不知公布的是毛收入還是啥,但看上去其實沒啥問題,只是具體演算法它應該也有隨之公布的。

報表裡只體現公司收益,的確不用要求必須出現相關票房數字的。

《1942》應該沒賺到錢,但賠多少,這個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比如這電影廣告收入、招商收入等都不清楚,還有其他相關版權收入等,所以不是很好估,但應該是賺不著什麼錢的。

4、關於膠片消失,其實沒有降低任何成本,恰恰相反

最早發行公司是高興來著,覺得膠片成本省了,但院線和影院緊接著就跳出來了,以各種名義把影院各個角落都進行銷售。

特別萬達這種地產出身的公司,那對每家影院經營指標都只能用殘酷來形容。

加上其他廣告投放的上漲,比如傳統電影一般會投的硬廣(地鐵、大屏、路牌等)都紛紛漲價。

結果就是,膠片成本的節約完全不足以抵消營銷成本的提高。

還有膠片時代,哪裡有社會化媒體營銷一詞,殊不知這都快成了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救命稻草,就覺得做點視頻和微博、微信啥的營銷就可以搏出位,其實這些也都是不小的一塊費用。

預告片製作,魏楠代表的簡單點簡單套餐都是50萬起的,小北的太空堡壘也不會低太多,這些都是這兩年才有的。

當然最可怕的是演員和主創費用的上漲,前兩年電視劇是演員漲,工作人員不漲,而這兩年電影是都在漲,演員漲得尤為恐怖。以後1000萬基本拍不了啥,300萬低成本已經不復存在,除非你是全新人,包括製作團隊。

其他漲價的太多,這裡實在無法一一列舉。

總之,膠片拷貝節省下來的成本,早就給攤沒了,還反超。

所以電影公司收益是否增加跟總票房增長沒有必然關係,跟出品的每部電影是否靠譜有必然聯繫,市場再好,該賠還得賠,好萊塢公司大賺依然也是靠有限的幾部「現象級」大片來實現盈利。

不久的馬上,中等和中等以下成本電影在市場投入和影片製作成本基本拉平,將是趨勢。

銀幕數超過2萬塊之後,如果發行體制和模式還不再次發生根本改變,將會再次拖市場後腿,但似乎市場的力量會完成這個工作,因為核心幾大商業院線基本實現完全市場化了。

5、中國電影還真沒起來——真心同意,雙手贊成,只是理由不太相同而已。

2012年是個轉折點,2013年才看到了國產電影有產生良性循環的可能——

相對靠譜質量的電影,進行相應大規模市場投入,然後取得好票房,公司獲利再對質量靠譜的電影投入相應的市場投入。

以前國產電影主要是質量上各種不靠譜,各種不過關,各種莫名其妙,所以2002年開始是營銷忽悠,這兩年營銷忽悠明顯不行了,觀眾口碑開始發揮作用。

產業不跟趟兒,是老話題,不重複了,說無數遍了,核心是這兩年國產作品開始靠譜起來,而這回到了分割線之上我核心的觀點——人不一樣了,導演終於換代了!還要繼續換下去。

比如,張藝謀簽約樂視,對樂視有影響毫無疑問,但對中國電影還有多大影響?

我真心覺得沒啥影響了,只對張藝謀個人和樂視公司有關而已,這其實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整體大盤和影片類型都太少,少到還不足以談「規律」。

————沒事兒我就過來淡逼兩句————

比如說,【類型片】是一種好萊塢總結出來的「創作規律」,但現在國內市場上,毫無類型可研,什麼樣的類型都有可能大賣,什麼樣的類型都有可能砸鍋。

你說恐怖片好賣,一堆死的很慘的,慘到你都不知道它們曾上映過;你說恐怖片沒戲,尼瑪《孤島驚魂》幹了小一個億;你說這個類型好路趟出來了我們趕緊上,到現在了你還見過第二個《孤島驚魂》嗎?連正宗續集《孤島驚魂2》都砸鍋了。

古裝片已經死了,青春片正火,但誰能說其中有什麼「規律」可言?

先把市場做大,產品質量體系建設起來,再談【規律】也不遲。

————關於預告片————

電影預告片作為一個產業環節的出現,是最近兩年的事情。這說明大陸的電影工業體系開始萌芽。但因為創作力量的薄弱,不是一朝一夕能彌補的,所以現階段拉動中國電影的力量主要是市場營銷這一塊兒。

電影預告片行業因為是新興行業,所以是完全市場化的,自由、開放、公平的市場競爭,帶來的是中國電影預告片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整體水準起步就很高。中美兩國電影預告片行業的差距,遠小於中美兩國電影之間的差距。

但是現在中國預告片行業面臨的瓶頸,還是中國電影在內容生產方面的薄弱。電影預告片作為電影營銷的重要環節,其實還是依託於電影本身的質量,只靠形式和包裝是沒辦法繼續提高水準的。


規律:營銷到位的電影有票房。剩下的都是扯淡。

至今我還記得例如「氣喘吁吁」和「孤島驚魂」這樣的影片都能幹出這麼宏偉的票房,這兩部片子之爛……

什麼叫營銷到位?就是針對目標群體有有效的宣傳。

什麼叫目標群體?就是誰會看這部電影。但尼瑪中國票房市場主要就是靠13-35歲的年輕人撐起來的,因此對吸引這部分觀眾的電影都無一例外的取得了高於品質的票房。我的意思是,「致青春」、「失戀三十三天」根本不值這麼多票房。

根據中國電影放映協會所公布的數據,2012年中國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1.5歲,2009年,這個數字是25.7歲。

換句話說,只有等到現在這批觀影群眾成長到他們有孫子的時候,中國才可以談及很多的電影市場的規律、文化等。對於目前的中國電影,你所要考慮就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把他們騙進電影院。

我在回答電影預告片的剪輯有哪些技巧?這個問題的時候,回看了代表性的幾部中外預告片,發現國產預告片都是秀演員,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現在的營銷根本不是向觀眾推銷影片的內容,而是推銷影片的演員。換句話說,他們要做的,一方面是吸引腦殘粉,另一方面是擴大知名度,僅此而已。

附圖,美國電影觀眾年齡構成


-

一、

中國電影這兩年的興盛,是 it 產業的推波助瀾,老實說,是「團購時代」來臨,造成的假象。

我們該問的是:「票數,等不等同於票房?」

我相信有很多的票房,其實,是用票數直接換算出來的假票房,只能當作是「宣傳口號」。

不信?

我一直有個大哉問:在團購行情下,一張電影票60元錢,團購會大幅減為28元左右,它其實打了四六折。若是電影院的票房大紅,電影院的票窗門口,應該排滿長龍,按供需原則,何需以如此誇張的折數,吸引觀眾?

最簡單的對比,台灣的團購也很發達,但,台灣絕沒這種「打折幅度」的團購電影票可買。

就是有,也要限定時段,不讓你拿團購票去看當紅的周末,當紅的時段。

二、

說到「宣傳口號」。

對於所有的「經營數字」,除非是上市公司的正經報表,其它媒體上的任何數字,我都認為不可信。沒有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律師事務所的第三方監管擔保,所有的誇張數字,都只能當作是宣傳,一定要用最大的惡意去存疑。

現在電影市場上的票房,比如「致青春」,應該在2014年,光線集團正式面向社會的2013年年報中,才能看到確實可信的數字。在那份年報出來前,所有的人,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宣傳,社會一般人可以信,作為影視從業人員,我堅決不信。

三、

這兩年的電影生產,還有一點大改變,是膠片消失。

不過幾年前,電影院是需要購買膠片來放映的,全本電影膠片,成本一部高達數萬,以迄十數萬人民幣,面對全部成千上萬的戲院,放在舊社會,那可是天文數字。

數碼放映的時代來臨了,這些費用全省下來了,加上票價的通膨,加上小廳院的廣建,加上戲院的大量出現,這院線方、發行方,製作方等等公司的營收,有同時呈現增長嗎?

四、

最後一點,按外國經驗,我認為中國電影根本還沒有起來。

要起來了,必有一個現象要出現:電視媒體上,會出現大量的「電影預告」。

現在的中國,不但電視上沒有電影預告。

就是電影院自身,為了省錢,連電影預告也不放了。

這是鐵打鐵的真實現象,我認為它真實反應了,電影這個產業的不成熟和虛弱。

所有電影的榮景,不過就是媒體從業人員的「走夜路,吹口哨」。

五、

我若是個有守有為的記者,我會作一篇報導,拿2012年的票房排名,網路或報章上的宣傳(內地票房年度總排行:2012年電影),比如「1942」,去對比2012年華誼的年度正式報表。

還不信我說的?

看網路上的宣傳文字吧,白紙黑字:

評語 : 【國產】2012年11月29日開畫,截至12月30日累計票房3.606億元。

華誼公司的報表呢?看了會叫人吃驚,真實數字,與宣傳數字差距多少?作為出品方、發行方的華誼,只得票房的三分之一?這其中問題在哪?按華誼對外宣傳1942投資超過2億,(正式報表上,可惜找不到單片投資金額的明確數字)換言之,就這部電影,華誼要虧損人民幣1億元不止。

(下圖,截至華誼公司對外正式年度報表,第11頁)建議,大家可據而調查其它的影片。

十二生肖是合拍,很難計算,但,一九四二、太極這幾部,都是華誼自製影片(我非華誼內部員工,錯了請訂正)若把宣傳數字全擺到一起來「檢討」,當能看到影視行業的宣傳,可以「失准」到什麽樣的程度?(例如太極1、2,宣傳票房2.6億,報表體現8千2百萬)。

六、

總之,影視行業的消息,不能信。這是一個影視行業,從業人員的真誠建議。

-


其實中國電影市場沒有規律。

別的什麼都不說,光說一種現象就可見一斑。

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不管你有多麼稚嫩,都堅信自己能夠一炮而紅,只要有足夠的營銷和宣傳。

實際上,這種情況就是目前沒有規律的一種表現,都是打亂仗,一個小連隊可以吃掉一個師團的時代,是正在建立規則的時代。

目前,各家公司都只重視營銷,不重視製作。因為例子就在眼前,爛片也可以買好價錢!

題材?我不在乎什麼題材,只要他好賣!什麼好賣?前面什麼題材紅了,現在就做什麼題材。

就題材而言,目前根本總結不出什麼規律,只要有成功先例,一律跟風。幾年前紅過港導炮製出的古裝武打片,後來紅過搞笑片,現在是青春片,明年不知道是啥片,真的,誰也不知道!陳可辛也不知道。

我只能說,任何題材都沒有優勢,只看誰先做的好。


從這兩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來看,國產電影要紅,有這麼幾個規律吧

1.要接地氣,貼近普通中國影院觀眾,即都市年輕人的生活。比如泰囧、失戀33天這樣的都是。差不多水準的話,犯罪題材相對來說沒有生活題材好賣。

2.要有話題性,這個可以是社會熱點,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小三和北美生子啦,也可以是明星的效應,比如幾個話題女影星玩對手戲啦(當年的非常完美,章子怡對范冰冰,還有畫皮里的周迅和趙薇)。

3.要能用正面積極的情緒感染觀眾。太悲的比如一九四二、金陵十三釵這種都不好。最好是很歡樂,或者比較正面的感動,比如唐山大地震這種也可以。

4.節奏要流暢,不能太慢,太悶,太無聊。

5.製作要精良一些,漂亮的畫面(可以是好的特效,也可以是美麗的風景或好的攝影,後者對於預算有限的國產電影來說更靠譜一些)和好聽又能調動情緒的配樂都會加很多分,北京遇上西雅圖做到的就是這點。

所以雖然目前中國的電影類型還沒有完全形成,但如果這5點都能做到,然後又有一個像樣的故事,和比較靠譜的人物塑造的話,基本上都會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1、趕上好檔期,就是假期,如果不是假期,要天氣不冷不熱,適合出來逛街看電影。

2、炒作做足,中國人從眾心理很強,別人去看,也就跟著去看了。以前是廣告,後來是豆瓣、時光一類的網站,現在是微博這類自媒體了。

3、大牌混臉熟,趙薇、徐錚都是經常能看見的名字。

4、片子風格或者喜劇,或者愛情,兒童也行(兒童節公共節日檔期最佳)為什麼?因為看電影的大多是情侶,你整歷史的,深刻的,女人不愛看,男人愛看也不會去買票。

5、電影質量其實無所謂,質量是看了以後才知道,而且懂得評價電影的是少數。大多是看個熱鬧,別爛的離譜就無傷大雅,注意搞好網路公關,刪除不利的帖子,微博,輿論,至少檔期內不形成傳播。檔期後無論怎麼罵娘,票房已經到手了。

綜上所述,中國電影業很難拍出一部好電影,但是能賺錢,有票房的電影會越來越多


好的電影當時一般不怎麼紅。當時比較紅的大多靠營銷。

所以,規律也就不怎麼好說了。

營銷、媒體時代。


針對搞笑片《泰囧》和言情片《北遇西》、《致青春》來談談

《泰囧》的輕鬆和無厘頭是與寧浩的電影很相似的,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人的注意。再來,徐崢和王寶強在之前的《人在囧途》里搭檔也很精彩,不自覺讓人更期待這兩個人還能有什麼火花碰撞;同時,這兩個演員加上黃渤,本身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那一款,更加擴寬了受眾面積。

《北遇西》說的是小三上位的故事,利用異國他鄉(主要是他鄉)之中相互依靠和依賴的基底情感,用一些詼諧的元素,將大家希望看到的美好結局和浪漫橋段放在一起,演員也選用了大眾接受度較高的幾位;《致青春》首先來源於導演趙薇,再來有一部分來源於原著小說及小說作者的粉絲們,最大的一部分觀眾來源於」青春「這個黑洞似的主題,儘管片子並不怎麼樣(小說的問題),但是票房仍舊高漲。

如果要從裡面看出規律的話,就是之前的大導演不斷的像重複似得拍電影,導致新鮮感和期待感都降低了好許,而且類似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都開始想要剖析人性和世界觀了,這是電影品質的升華,但是卻不是如今浮躁的社會中大眾想要的那一款,難道我們每天的各種壓力還不夠嗎,還要在下班以後走進影院看《1942》的悲痛和《金陵十三衩》的凄婉嗎?我們更需要的是《變形金剛》的爽快,《泰囧》的無負擔觀感,《致青春》的共鳴,《北遇西》的溫暖。要麼是簡單小眾,要麼是科幻魔幻的,但絕不是沉甸甸的。


我覺得規律就是:一定要注意靠微博之類的自媒體來進行推廣。

一定要形成話題(要是能在新浪微博成為熱門話題最好了)發動大家廣泛的來討論。電影整個的內容不重要(有幾個在討論《致青春》的電影內容的?),演技也不重要(喂,這些國產的火的電影有人討論過演員的演技嗎?),重要的是要有能夠引起大家討論的點。這個點不要太沉重,但是足夠有種淡淡的憂桑。要疼,但微疼。

一定要有明星喊話,比如說電影多好看之類的。明星帶粉絲,粉絲帶朋友,凡此種種。你上個社交媒體都在那裡:某某電影看的我心痛。。。好桑心。。。。或者朋友問你:你去看哪個啥啥啥電影沒?或者朋友告訴你:我去看過啥啥啥電影了。。。。你好意思不去?你可能好意思,但總有不好意思的。

以上。


這個市場,同期上的一共就那麼幾部片子,打個比方8部,只要做到在2個禮拜內超過其它6部票房就極其成功了。而通常這其它6部基本都是真正的爛片或者排片很少的小眾片。比如現在,這兩部片是鋼鐵俠和star trek,去電影院看看,百分之90的人都是買前兩個片子的。所以說,檔期最重要,另外片子不要爛到領銜主演都沒人認識,基本可以保證賺了。電影畢竟是個硬市場,主要提供的是約會服務。

我覺得這些都是廢話,在中國能拿到龍標就已經很成功了。


我說句沒技術含量的話,作為純觀眾,國產電影基本是火了什麼我看什麼,大片是喜歡什麼看什麼(蝙蝠俠等)。國產電影在國內市場基本沒有規律,只是有幾個肯定火不了的題材。


題設太可笑,希望提問者先解釋一下他想要什麼規律,是市場規律還是創作規律,以及搞笑片、言情片這兩個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概念的定義。這種自己發明而無法和他人產生共鳴的問題是無法產生有價值的討論的。因此目前的一篇答案也是很不靠譜的民科分析。


摸索成功規律還不如去失敗影片里學習,那麼多爛片,避免和他們一樣爛就能高票房了,例如泰囧,有多好真不敢說,但被各種國產喜劇摧殘後,這部各方面都只能算正常的片子就一下火了。另外,我始終覺得想賺錢的電影都不太可能成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夏洛特煩惱》呢?
豆瓣網有很多人不喜歡影評人木衛二嗎?
如何評價《金氏漂流記》這部電影?(又名《荒島●愛》)?
怎麼樣的混剪才是成功的?
碟中諜3中的兔腳到底是什麼?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