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本尼迪克特在《想像的共同體》中所提到的「彌賽亞時間」?


Benedict Anderson 在他的 Imagined Communities 一書里提到「彌賽亞時間」(Messianic Time),是引用 Walter Benjamin 的文章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中的概念,只想看 Anderson 部分的請跳到第三部分。

一、什麼是彌賽亞(Messiah)?

拋去我不熟悉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部分,在新約聖經上記載到: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約翰福音 4:25 CUVS

儘管耶穌基督、受膏者、救世主不互相等同,但可以總結出他們的共同點:

代表永恆的救贖或解放、尚未來臨、即將來臨。

二、什麼是 Walter Benjamin 筆下的「彌賽亞時間」?

早在 1915 年,Benjamin 就做出了如下的區分:

It rejects a 「a view of history that puts its faith in the infinite extent of time and thus concerns itself only with the speed, or lack of it, with which people and epochs advance along the path of progress」 and contrasts this with a perspective 「in which history appears to be concentrated on a single focal point, like those that had traditionally been found in the utopian images of the philosophers」 (SW 1, 37). Walter Benjam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上面這一段話,提供了兩種解讀歷史的視角。一種是歷史會無限期繼續下去,因此人們的關注點在於事件/世界的發展過程。另一種對歷史的解讀則與「彌賽亞」有關,也就是說,歷史最終將會集中在一個點上,可以是烏托邦,也可以是彌賽亞的來臨。

Benjamin 所重視的並不是歷史終結,他更關注歷史的「終極狀態」:

「[T]he ultimate condition」 and 「highest metaphysical state」 of history—which we might call the historical Absolute—appear not as the telos or end of history, but as an immanent state of perfection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manifest itself in any particular moment (SW 1, 37). Walter Benjam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並且他認為這種追求「終極狀態」的狀態,是永恆內在於每一個具體時刻的(過去和當下)。這時他具體研究的浪漫主義時期的繪畫作品給他提供了許多例子。

就我個人的意見而言,我覺得彌賽亞來臨之日就是歷史終結之時,或者說,從此以後再無需歷史。因為如果一個東西毫無變化,我們則可以認定這個東西沒有歷史(例:Althusser: ideology has no history)。

最後的補充是 Benjamin 在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即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張旭東譯))關於「彌賽亞」的說法,這也是 Anderson 列出的引用來源:

The present, which, as a model of Messianic time, comprises the entire history

of mankind in an enormous abridgment, coincides exactly with the stature which the history of mankind has in the universe. (Benjamin 1967: 263).

在中文譯本里並沒有提到「彌賽亞」,而是:

現代作為救世主時代的典範,以一種高度的省略包容了整個人類歷史。它同人類在宇宙中的身量恰好一致。

這裡也是強調了彌賽亞作為一種終極狀態,在此之前的歷史都是很渺小的。

三、Benedict Anderson 是如何理解「彌賽亞時間」的?

至於 Benedict Anderson,我用 Google Books 搜了一下,他只在 Cultural Roots 那一章里提到了一次「messianic time」:

He rightly stresses that such an idea of simultaneity is wholly alien to our own. It views time as something close to what Benjamin calls Messianic time, a simultaneity of past and future in an instantaneous present (Anderson 2006: 24). Imagined Communities

中文譯本:

他正確地強調出像同時性(simulaneity)這樣的概念對我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這個概念把時間看成很接近本雅明所說的「彌賽亞時間」,一種過去和未來匯聚於瞬息即逝的現在的同時性。

怎麼理解 Anderson 的「彌賽亞時間」,或者「a simultaneity of past and future in an instantaneous present」呢?

在 Apprehensions of Time(對時間的理解)的這一小節里,Anderson 想說明的問題是,除了宗教和王朝這種「客觀存在」的東西以外,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對於「時間」的理解。宗教和王朝讓我們思考 cosmic-universal(宇宙普遍性)和 mundane-particular(現世特殊性)的關係,雖然人們總要用具有特殊性的實物來表現具有普遍性的真理,Anderson 指出中世紀的基督教教義強調永恆即將/終將降臨,無需區分渺小的、塵世的過去和現在(沒有過去與現在斷然二分的想法),他們相信時間的盡頭是彌賽亞(並沒有歷史是一條無盡的因果鎖鏈這樣的觀念)。所以,「彌賽亞時間」代表的是中世紀的這種對歷史的解讀,過去(以撒的犧牲)並沒有離開,而是始終存在、不斷變化的(與以後發生的事情建立因果關聯),甚至是永恆的(在上帝眼中)。

作為與「彌賽亞時間」相反的存在,Anderson 轉向討論 homogeneous, empty time(同質的、空洞的時間)。而這個概念,還是來源於 Benjamin 的同一篇文章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Historicism rightly culminates in universal history. Materialistic historiography differs from it as to method more clearly than from any other kind. Universal history has no theoretical armature. Its method is additive; it musters a mass of data to fill the homogeneous, empty time (Benjamin 1967: 262).

在這裡,Benjamin 提出了普遍歷史的方法論:糾合起一堆材料去填塞同質而空洞的時間。Anderson 在接下來的篇幅里則具體闡述了小說和報紙是如何「填塞同質而空洞的時間」的,並且因此讓人們(錯誤地)認知到了一個民族的想像共同體。(這才是重點好嗎!)

延伸閱讀

Book Review 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by Benedict Anderson


推薦閱讀:

Kepler-452b 行星的發現是否符合黑暗森林法則?或與其相關?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看清明上河圖呢?
藏族真的可以一夫多妻么?那麼他們的家庭戶口是怎麼樣的寫法啊?
如何分辨騙子跟命理真傳?

TAG:社會學 | 民族學 | 如何理解X | 想像的共同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