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正常情況下一生能夠讀多少本書?


我覺得此類問題用此文章可以完美破解:

陸興華:常驚恐地想起那麼多未讀的名著

因為是擺顯消費之一種,我們的文學閱讀不經意常帶一些虛榮甚至虛偽:我們經常不為自己,而是為別人去讀,讀給人家看,想知道別人已經知道我們在讀。如怎麼也喜歡不起來人人讚歎過的好作品,就感到是原罪,不敢聲張,遷延著說自己還沒讀,將要讀,或沒讀完,意思是以後會讀完讀懂讀喜歡的。批評家和學者都炫耀自己讀得很多,津津樂道已讀過的那一些,不肯承認自己的閱讀和理解是象大多數讀者那樣,是"在路上"的。他們將讀過的作品當作權威之資本,從不為那一些未讀而該讀的名著著急或內疚,不願知道那麼多未讀的名著就象命運之劍那樣懸在頭上,隨時可來否定其已讀過的一切,吊銷其執業資格--而他們這樣的職業讀者理應讀得很多,他們正是靠多讀廣讀來獲得開業許可的。

而就算一個人一生里文學作品讀得很多,他的多也難有一個目標。1,000和100本文學作品這樣的數目,體現在不同個性和秉質的人的一生里,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差別,難道真有數字上顯示的那麼大,大到一個人可以成為另一個人的權威和導師,大到一個人可以替另一個人成為批評家,大到讀過一百本的人可小看只讀過五十本的人?批評家和文學教授的修鍊就懸於這一大可爭議的假設。

人一生的文學閱讀量也好像有一個封頂的限量。對一般讀者,一百部名著好像已是一生的極限,像符咒一樣圈定了個人文學閱讀的冒險疆界。這決不是因為不勤奮,一個人真喜歡一個文學作品,那是任誰都攔不住他或她去為它發瘋為它痴,花再多時間和精力也不會覺得辛苦,讀再多都是可能的。問題在於,在實際操作里,哪怕下決心通讀所有名著,經驗歷史中的真實個人實難這樣光憑決心去一網打盡。不是勤奮不到完成這一任務,而是因為這些名著本身是那麼相不兼容的東西,讀多了,這一本、這個作者有可能使你無法忍受另一本、另一個作者,雖然是什麼讓我去先讀了那一本本身仍是偶然的。在人生中隨機遭遇的偉大文學作品因時制宜地培養了我們的批判力,對這一部分的文學名著的熟悉使我們會疏遠和隔離另一些其實是同樣偉大的名著,使我們對它們有了批評的眼光。每一個人都是以各各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名著集合里來獲得其批判力的,語文老師、思想導師們企圖用被選進教材的那同一批名著,或一個必讀書單去教導所有年青人從中獲得人生的進取力量,雖苦苦堅持,雖夠勇敢,但到底因為剝奪了年青人與名著之間的烈火乾柴般的初遇,就使這好心的插手成了一樁拆散真正鴛鴦的包辦婚姻。

一個能興緻勃勃讀萬卷書的人一生就光去成為一個讀者了,再難做成別的事--這至少是我們文學第三產業從業者的凄慘了。是,臨了,除了說讀過哪一些書,我還能說我一生做過什麼(而連水手也常有個小島可發現呢。)即使能假設一個人能像許多人自稱的那樣同樣深刻地喜歡著三千部名著,可我們仍不得不說,照人性和心理的基本傾向看,他一定是對每一部都喜歡得不深,才能做到這一點。葉公好龍式的什麼名作家都喜歡的文學愛好者在我們身邊是多了,許多人要麼能夠把許多迥異的作家當同一種類來喜歡,要麼就滔滔地獵奇,在集郵,在拍賣,是收藏家,是發燒友。一個有較好的文學感應力、批判力的人可以吞吐多量的作家和作品,但他的心靈世界裡彷彿只能容下一定的載重量,一時一地只能吃重這麼多,一生里只能涵納這麼多。認真於這一些作品,就會對另一些也許是同樣偉大的作品不夠意思,甚至產生偏見和倦意。而且我們的精神生活、精神習性里有一種批評的態度是與我們收拾房間的習慣一樣,會隨年齡而更尖銳,會越來越

不能容忍看慣或看累贅的東西。要把幾樣好東西並放,需有主題,有個布排的要求。同時關注三千個作品裡的世界,一樣地為三千個主人公動情,我的情感傾注的平均值也就有限,再說,這樣超量地移情著,我自己的人生還過不過?

這彷彿能成為一個心理學定理。去盧浮宮,那裡你敢說好作品不多?但每次看下來,看一天好了,心裡剩下帶回家的也就那麼一兩幅作品,不是因為看得腳肌酸疼,眼冒火星,不是因為健忘,也不是因為愛好藝術不深,實在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天生是一個偉大的批評家,習得、加深著深刻、固執的偏好,審美上不商量地勢利,那種挑精揀肥,那種在好東西面前的任性、乖戾,如自己回頭看,真覺得該遭雷劈。且越是優秀的心靈越只能容下它所共鳴的少量東西,越是對自己初看不順眼的東西不留情;越是托爾斯泰越有可能不感冒莎士比亞,越是相近,就越是抗拒。曾與朋友爭論:同時喜愛魯迅和周作人可不可能?注意了,是喜愛,而不是喜歡。回答的實質就落在了什麼叫喜愛上,與該作者兄弟本身無關了:文學之愛也排它,或只有排它之愛才可稱文學之愛。在這一點上,語文老師很需要我們同情,因為他們必須真誠地對什麼著名作品都說"了不起",還得向學生證明其了不起,不像"先/後鋒作家"和"先/後鋒詩人",說不喜歡魯迅或托爾斯泰反能給自己臉上貼金。

世上最好的十幅名畫白給我,家裡有地方就全掛到牆上,我一定是憨大。十里挑一掛上去,過一陣子看膩了,換掛另一幅,這才像個凡人。這樣下來,不多時間裡就只剩下一兩幅看得順眼了,拉斐爾和魯本斯也有可能被我狗眼看扁--這不是心理學實驗推理,而人性之天然局限--由那些連藝術都無法移易的人性傾向所決定。我們的文學人生里,那些壯懷激烈時能讓我們揣著去赴湯蹈火的作品,在年老時會被輕鬆丟一旁,早被我們小看的少年時的最愛,突然又成了我們離世前的文學執著。BBC廣播四台有個叫做"荒島"的節目專門採訪有豐富人生、豐富文學閱讀經驗的老人,到節目煞尾,記者總會問:你在這個年齡上執著的是什麼作家什麼作品了?在提示了莎士比亞和《聖經》之後,許多老人還是乾脆決絕地回答:狄更斯。我們一生里不會執著很多作品,離世前仍記著的往往是一些以平常心、以此世態度寫成的親切對人的作品,這一點肯定要讓我們的文學原教旨主義者、藝術救世論者、文學十年計劃規劃者、語文老師們、那些想替我們的小學生編一本文學含金量最高的課本的著名作家們失望了。

近日讀到維特根斯坦的閱讀人生,倒是得了一些安慰。他的確讀得很少,而且還能證明少讀的好處。他一生據他自己說喜歡的只有叔本華、斯賓格勒和卡爾.克勞斯,歌德也讀了一些,但認為並非必需。他說有了叔本華,歌德也有點多餘。尼采他壓根認為可有可無,或可從叔本華和斯賓格勒里旁證到。最初,維特根斯坦的閱讀經歷有這麼幾點讓我不安和為難。首先他可能認為我們閱讀的作家之間會有重迭與累贅;其次,一個作家可以抵銷、覆蓋或頂替別的許多作家;再就是,在短短一生里要形成深刻的洞見,精讀絕少的幾個作家倒反而可能是一種高效策略。最要命的是,他一生里讀過的人當中,歌德是唯一跟文學沾邊的,而他竟說可用叔本華替!這不等於說,做一個偉大深刻的人不一定得讀很多的文學作品--維氏承認他的文學經歷只限於克勞斯的那些諷刺格言。

那些未讀的名著總象悲劇命運一樣很容易就否定了我們已經讀的那一些;又不是想多讀就能多讀,除了勤奮,還得有深刻但同時又很兼容的心靈;而且一個人越有文學眼光,由於天生具有深刻的批判力,也讀不多,而且不用多讀就能達到普通人博覽群書才能達到的境界,而且可能正因為少讀而更保有那種銳利眼光,相比之下普通人的眼光反而會受其廣讀多讀的干擾?我們剩下來是不是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我們還未讀過的那麼多偉大作品可能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的影響,其實可能已被我們在生活中擺弄過的其它遭遇所替代和補償了?那麼多未讀的名著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里落下遺憾,但天底下有幾個人真的是為那麼多未讀過的文學名著輾轉反側著?我們的生活中的不濟能最終迂迴地怪罪到那些未讀的名著?可語文教師、作家們和文學既得利益者人常常真的在這樣歸咎。

那些未讀的名著可能就是我們有待去冒險的人生的未知區域?一個人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從成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自動進入這些未讀的名著世界?每個人歷經的世界都是完滿的,萊布尼茨說。一個人感受力好,能象歌德一樣表達出人生不同路段上的印象,一個人沒有感受力,卻善於默默去承受,其體會到的定比歌德少?後者需要偉大名著,是要將它們當路標,是要印證,並不是將其當說明書、教科書?我們常發現:還沒有某一種人生的大經歷,我們就讀不出一些名著里的味道,等我們有了那種經歷--有過了,用不著名著來教導我們如何去經歷它了--我們才去名著里比照具有更偉大的心靈的人物在同樣的遭際中的征程、造化。我們常要求孩子們較早進入那些名著,可他們多會發現名著里的人物誇張、做作甚至無病呻吟,因為生命力旺盛時真是敢做敢當,用不著去比附別人的人生?我們對名著的一些偏見和厭倦多由父母、教育和文學專業人士的一片好心造成。許多名著眼看著快要與我們的人生無緣,卻是在人生某一個關節上,回頭偶爾翻弄,才讀出了滋味。過去曾經語文老師點撥,已認為《儒林外史》只是揭露,裡面人人都是受害者,只有清高和落俗之分。現在這個年紀讀去,在嘗到了一點讀書人的辛酸和惡運之後,卻發現《儒林外史》里有我不濟時想要"相忘於江湖"的世界,這裡人人有自己的活法,生活背後都由一條充足理由律支持著,走入沒路時,哪怕小命不保時,都有資本揮袖坦蕩前去,直讓我感嘆和追慕沒落時代里普通讀書人的高亮心節--它終於不再是老師們想警示我的舊時代的黑暗,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另一片空地。

最博覽群書的人,一生里也只與跟總數相比很寒酸數量的名著打過照面。比如,我們本應浩瀚的"世界文學"其實只是那些靠文學吃飯的人編出來的,是零售,還不是全貨批發。它剛好夠一個大學文學講師寫一二學期的講課教案,夠一個本科生讀兩學期,供一個小夥子花一兩個星期到一兩個月翻一遍,好向心上人宣布已廣讀世界名著。曾在某大學教過一門真的叫"世界文學2"的課,是夾在兩位本系女才子中間,她們要講的是歐美和東亞,古代與現代,輪到不才來濕腳的,只剩幾個未打掃的象孟加拉國情歌、冰島史詩這樣的牆角了。可是又發現我的打破吉尼斯最狹窄紀錄的"世界文學"仍是沒講到黎巴嫩文學、剛果文學和愛斯基摩文學,而楞過神來說,這"世界文學"里還應包括中國文學的--把中國文學之外的文學叫做世界文學,這成什麼邏輯?而真要有一種完備的世界文學,那它一定會比我們的永樂大典還厚,還要面面俱到,那誰又能吃得消?而且由於印刷術的功勞,大作家和名著已越積越多地保存下來,按以往速度,到3000年,全世界會有6個以上的莎士比亞,中國會有30個以上的魯迅,我們的文學愛好者到時怎麼博覽名著,家裡的書室如何放得下"中國文學"或"世界文學"?而且最要命的是,那時的人已不肯讀紙媒體,閱讀可能已不是用手指頭將一個白色六面體翻一遍這樣的事體了,我們還怎麼炫耀自己博"覽"群書?

卡爾維諾《冬夜裡一個旅行……》寫到從來懶得讀文學作品,卻在做大學文學講師的羅塔莉婭的奇事。她的高招是讓電腦替她來讀:搜尋一本書里出現得最多的十個字,然後來分析這十個字……她靠這種量化的科學分析打敗了很多同行,不用辛辛苦苦地讀,就能被業內人士譽為最客觀的批評家……再說好的文學愛好者不光博覽名著,還能把一個作品讀很多次,每次都讀得死去活來,顛五倒六,這又給多讀增加了障礙。有作家宣稱讀過十遍以上的《紅樓夢》,言下之意是他的文學資質了得(作家們說他讀過許多名著,那意思是他這下子就不可能寫得不好了,由此你就必須包涵他寫的東西了?另外,你去看看余華、王朔、蘇童自己列出的喜歡的作家,那一定象福克納、略薩這樣的被文學界診斷為典型的主流而被冊封的作家,他們絕不會去喜歡被貶為三流但很有意思的作家--作家們更是喜歡炫耀我讀的是什麼的?更不應該相信作家說他自己讀過誰,於是就得了某某的真髓?作家們的炫耀:我不光讀過很多名著,以很精當的方式讀它們,而且我我能聰明地躲開很多普通人不幸落入其魔爪的那些不入流作品--象愛情的自欺欺人一樣:我只為我愛的人勃起,成功地躲開了一切誘惑)。

現象學研究讓我們泄氣:雖然我們將不同的"活過的經歷"帶進了每一次閱讀,但對於作品的本身,我們每一次再讀只會加深以前閱讀中形成的固見,新發現怎麼也抵不過初次閱讀的驚愕--可文學閱讀則是一種尋求各種"解放"的訴求,總要讀出另一洞天,才不算壓抑。讀進名著里鑽不出來,以自己的歷史地獨特的人生去印證名著里主人公們的生活的示範性,這會不會是另一種人生的枷鎖?名著是人生教科書,一生須反覆識讀,這種訓導好像不是絕對正確,因為儘管我們一再從一部名著里不斷得出偉大的教訓和啟示,人性在2002年的狀況,好像沒比1002年時好到哪裡去,今天的文學作品也沒有因為從未有過的這麼多積累成的來自偉大作品的啟示而更上台階,文學在今天仍只是我們苛且的人性樹林里在這特定時代中長出來的一些鮮蘑菇或毒蘑菇,我們是什麼它就是什麼,給我們些許恍惚,但並未形而上得站到所有以前時代的肩膀上。

上大學時有同學說初中就能看懂《紅樓夢》了,聽了曾好一陣內疚,這事可是像小時有沒有一個有錢當官或名人的老爸那麼重,或姑娘們出嫁前沒有浪漫過一把那麼讓人遺憾的,要知道本人不幸是上了大學才失了看《紅》的貞操的,而且是大家好像都看過,只剩下本人拖後腿了才去讀的,是在另一種消極的虛榮心之下看完的,該看時沒看,其實後果那時早已出來了。後來終於發現自己的文學閱讀上的窮酸實難改觀,乾脆隨它去,我的閱讀哲學於是竟墮落為自己覺得好看又有時間才去看了。

這樣比較下的未讀的名著一多,也就絕望:本人是不可能再有一個美滿的文學閱讀人生了,悼詞里朋友們也只好將我寫成"一個隨便翻翻的人"了,雖然曾靠文學第三產業謀生一輩子。而且即使讀了,也不像我身邊的文學壯士,能從作品中讀出作家的內心,對作品精通得可以成為該作家的心理醫生。本人是哪怕讀了,說難聽點也就只那麼著迷於作品裡兩個字、兩句話怎麼捏在一起,作者說話的那份口氣怎麼被串在字之間,像吃拔絲蘋果一樣。語言的草坪上被作者新剪後飄出的一些清香對我竟然很重要。光只注意那份入口感了。有時甚至搗漿糊到像欣賞涼拌黃瓜和冰鎮汽水那樣欣賞作品的肉感和紋質,皮毛至極。與聽音樂一樣,無論是古典四重奏、爵士還是搖滾,我這個年齡上反而墮落到只聽兩個樂句是怎樣被粘在一起的,只聽瞬間里音的綻放,要聽弄出來的那一點噪音熱鬧得有沒有一點意思了。當下的音色居然對我最重要,熱鬧了就來勁,哪怕還未出旋律,最喜歡那種要把時間磋成粉末的切分節奏,或某一區段內豐富得不想再去聽下面的表現主義瞬間。我得承認自己對文學文本的需要是視淫、聽淫、戀物和拜物的。面對文本,如德里達說,我象個十惡不赦的兇手,雖然自己是第一個受害者。

我病態,我只能祈求自己是真喜歡。我希望出生低,家庭教養和學校教育不當,秉性低下等等可以成為這讓我的老師和前輩們難堪的文學趣味的借口。然而我的文學趣味非但難以被一些偉大理由說服、改變,卻隨入世之深越來越自我強固,越來越乖張。在文學熱衷者共同體里,本人有可能已是出了問題的一員。人家是熱愛,我只是癮來對付一下。這個癮將我帶向極端,像抽煙一樣,雖品不出一包好煙中那多花了的錢的味兒,卻仍在乎不同的煙在指間燃燒的不同快感,在勞動我的肺去抽,舌蕾去取證之前。

雖說是一個革命熱情較高但到底覺悟不高的文學無產者,我仍在爭取做一個文學讀者的自由:廢除一切邊界、階級、排外,不是通過信仰之調和,而只簡單地把那些陳年的鬼怪給掃除:邏輯矛盾、一致性、終極關懷。--閑話少說,讓我們先閱讀起來。

也關心著普天下為名著所累的人們。讀名著不光要花錢,還得花時間,對無閑無錢者而言,它竟也是與將名畫弄到自己手裡霸著看一樣使人把財富與人生都搭進去的一種勾當。我們得學著怎麼對付已到手、將要到手的和永遠不可能到手的作品,使自己巧妙周旋在已讀過的和未讀過的名著之間。目前世界上藏品最多價值最高的女收藏家艾里奧特女士這樣交待她的對待名作和找到潛藏的著名作品,並從弄到手的作品中擠出最大快感、最大回報的秘訣:新作品裡挑最受批評家們反對的,已傳世作品裡挑自己當時當地最不喜歡的。比照收藏家的這種選擇與"解讀"的自由與韜略,我們一生的文學閱讀就顯得非常悲慘。首先我們都是別人說好才去閱讀,中小學課本,大學課程里有那麼多"一生里不可不讀的作品"。回頭看去,我們有可能成為像一個收藏了人人都有,人人都說好的一大堆好作品的收藏家,或像一個只收藏和品讀此時此刻喜歡,但另一時刻又喜歡上別的作品,藏品蕪雜、矛盾、互相拆台的作品的收藏家。其次,我們不能夠通過未弄到手的作

品使手頭的作品增值。有那麼多的因素使我不得不帶著那麼多未讀而必須讀的名著離世,使我的文學人生不美滿。

最後讓我學著卡爾維諾來定義那些未讀而該讀的明著/名著/命著/(過)敏著:還未讀過的書,那為閱讀以外的目的而寫的書,那屬於在它被寫出之前就已被讀過的這一範疇的、所以打開它之前我就已讀過的那些書,那些如果你還有一次生命就一定會去讀但你此生的壽數已限所以就沒讀的書,那些你一心想讀但由於你還先欠著那麼多該首先讀的書而至今未讀的書,那些現在還很貴,你要等到它們變成削價貨再買讀、你絕不肯從別人手裡借了來讀的書,那些每一個人似乎都已讀過,因此就未讀卻已像讀過它們一樣的書,你已計划了好長時間要讀的書,你好幾年都在搜求而未果的書,那些與你目前正專心做的事同步所以讀了就是重複的書,那些你想要佔有的此時無用但將來萬一會對你的人生有用的書,那些你想放在一邊也許這個夏天有時間讀的書,那些你需要它們去湊現存於書架上的書的書,那些能使你充滿突然的、不可解釋的毫無理由的好奇心的書,好久以前讀過現在認為好象還未讀過一樣的該重新讀一下的書,那些你總是假裝已讀過而現在真的該坐下來真的去讀一下的……


希望讀的書是些真的經典,看完可以放棄更多同類的著作,不希望讀太多,反倒希望在生活中去體驗人生。


當然也得看是什麼書,雜誌漫畫還是小說,就輕鬆看得快點,要是換成學術論著,就費勁看得慢點。這個「能夠讀多少本書」的「能夠」,如果按能承受的容量來計算,一周一本絕對沒問題。那一年就是52周,從10歲開始閱讀,活到70歲,按60年計算,52*60=3120,所以一輩子看三千本書是可以的。——「能夠」是指有這個能力去做到,但去不去做,是另外一回事。


讀書是個興趣所在,切莫追求形式,非得要求這一輩子要讀多少本書,你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讀,不要給人生設限。當然我是建議多讀點書是極好的,前面有點嘮叨,言歸正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簡單的做了個小試驗,也不一定對,供參考:

一本普通的讀物,一分鐘倒計時看了450個字,那麼一小時就是27000字,不過要打個折扣。為什麼?因為不可能一小時全程盯著字看,就算你想,眼睛也受不了。那就減掉2000字好啦,姑且一小時看25000個字。那麼問題來了,一本書有多少字呢?我粗略的瀏覽了幾本普通讀物,一般

大概在300頁左右的書約有25萬字,那麼讀完這本書大概需要10個小時左右,正常情況下的人每天2.5小時也得4天完成。所以想讀多少本書就看你每天願意花多少時間了。

最後補充一下,讀書真的很花時間,如果還在上學的話應該多把時間運用好。但不要死讀噢,這個很重要!另外隨著書的類型不同,深度不同,看書方法和閱讀速度不同等等也能影響到讀書量。據說毛澤東一生讀過一萬部書,合十萬冊,手不釋卷,臨死還在讀書。這讓我們真的無法想像!就算一個讀書愛好者,我想一生不過也就1000-2000本吧


考個註冊會計師,那幾本教材相當於看了50本書了,


今年看了這些,,檔次比較低,,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問過自己很多次,我一生能讀多少本書呢?我覺得讀書本身在於讀的過程和吸收的過程,讀而不思是沒有意義的。有的書好到要反覆的讀仔細的品,像聖經,信徒們每天都在讀它期望著通過它尋找到自己想要找尋的方向。當然你也可能會讀到所謂的快餐書,這時候隨手翻翻,看看了事也是可以的。其次,書的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應該明確自己的喜好,是歷史是文學還是其他之類,當然涉獵廣泛也是可以的,我本身就讀的比較雜,但是也有一個基本的圈子,畢竟很多書我是不敢嘗試也沒有機會讀到的。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選取一兩個自己喜歡的類型精讀深讀,其他喜好的淺嘗輒止就好了。最後想說,現在的社會人每天工作的壓力很大,能夠留給閱讀的時間真的是少之又少,不管你是一天讀一本還是一周一本還是一個月一本,總之是要貴在堅持,有時候我覺得習慣這種延續性的東西真的是挺神奇的,它可以讓你產生信念並且充滿希望,並且不斷的走下去。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答案的話,我粗略的算了一下,現在按每年約50本計算的話,50年爭取能讀夠2000冊吧(數字就是個大概),本人愚見,望務噴~~·


推薦閱讀:

來個樓吧!喜馬拉雅上講的好的有聲書推薦?
讀書還是rss?
《圍城》中蘇文紈的人物形象分析?
初二女生想變得優秀從哪裡著手?
移動設備上閱讀,你喜歡翻頁(Flipping)還是滑屏(Scrolling)?為什麼?

TAG:閱讀 | 書籍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