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的台、港、陸的華人怎樣看待彼此?


謝邀。

就個人經驗,處的還不錯。上一個春節就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過的,台港陸德都齊了,聊天 K 歌,共同語言不少。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有人是避免接觸的。同在異鄉為異客,這都能避免接觸,怎麼過日子呀?

@金晨羽 的所里伊朗妹子和以色列妹子都能成閨蜜,我不懂台港澳華人為何要互相避免接觸。

當然,避免接觸的人,大概也不太被接觸到。


就我周圍來看呢,大陸學生比較開的起政治上的玩笑。簡單點說,和台灣同學一起痛罵共產黨很容易。一起誇么。。。

此外,港台的部分同學依然坐井觀天,不太了解現在的中國。有時候說起大陸學生一臉同情,認為我們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目前的人生觀世界觀都是被洗腦的產物。


互相誇對方的政體好,互相吐槽國(共和國,民國)內的亂象,等。

每個人都有對政治更個人的的理解,但在海外的話,請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

如果人家說一句『你們中國人』,或者問一句『你們不能投票嗎?』你就鬧情緒的話,那你估計也沒法和港台華人成為朋友了。

我身在異鄉,多次被港台同學感動。用英文和一個留學10多年的香港女生講話,結果她用蹩腳的普通話回應。台灣同學從台回來,給我帶了一兜子奶茶,後來還特地煮珍珠奶茶送到我家。

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只不過大陸人更需要擺脫心裡的地域和政治歧視。



交往很好啊 政治就各抒己見 也不會掐架什麼的 政治問題是拿來開玩笑用的 完全不用避免交流

當然也會吐槽各自政治爛


基本上是沒有很強烈政治傾向的大家都能相處的比較好 尤其是大家的娛樂那部分很多都是相通的 喜歡一樣的明星看著類似的節目

但是不好的也有 譬如有人會因為一個中國的問題吵起來甚至動手都有可能 久而久之自然會有人會有所謂的避免接觸的情況在


我居澳4年,認識了很多來自港澳台的朋友。生活中同屬中華文明的大家還是能夠說得開的。不談政治的情況下,和在國內與人相處差別不大。政治方面情況特殊,後面會描述。

其次,絕大部分香港人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而大多數台灣人是覺得自己是「中華民國」人的。

政治上,香港台灣因為接觸到很多關於中國執政黨中立或者負面的新聞,對大陸人的第一感覺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是政權手下的木偶。但是,這些僅限於第一印象,本人得力於天然的牆外優勢,也獲得了不少中立,理性的信息,交談過後大家也會覺得很有話題。

所以只要大家能夠理性思考,互相尊重,在了解對方的情況在去發表議論,台,港,陸的華人是完全不存在芥蒂的。


感覺台灣人普遍比較鄉土氣(中性詞),香港人比較多精英范兒。本人上海人。


在袋鼠國的時候,我僅有的經歷:

一是去一家香港人開的麵包店打工,老闆娘堅持問我: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我說大陸的,她堅持說就是中國嘛;另一個老闆娘國語完全聽不懂,基本無視我。

二是旅行的時候跟一位台灣女生和一位香港女生共住青旅四人間,那幾天每天一起吃晚飯。大家交流的話題是諸如「KTV怎麼營業的」、「聽說你們那有什麼故事是不是真的」之類,大家說話就是大陸台灣香港或者你們那邊我們這邊,聊得很開心。

三是後來認識的一個香港人,總喜歡拉著我一起罵北京——不知道為何他覺得我跟他一樣憤怒但其實我只是在附和他——而且我跟他完全沒辦法說中文,因為他國語太爛……


至今記得陳軒(北斗編輯)去台大第一節課,上台自我介紹第一句話「大家好,我是陸生,我支持台du」……


我只說一些個人經驗:在台灣,基本上台灣人把我們大陸人當外國人,不少人就是「你們中國人」的稱呼。

他們小國島民意識比較強,對中國大陸現在瞭解甚少。

之前跟台灣人聊天,他們說台灣人在香港,有時候也會被屌,香港人感覺最傲。


我們這裡台灣妹台灣哥都很好相處,主要是大家都不懂也不談政治,沒什麼可出現衝突的地方.

其實要想再怎麼樣我們畢竟都是華人,跟他們外國人比要親近多了嘛


看人數。

如果他們的人數多的話,就讓著點他們。

如果我們的人數多的話,就會讓我們點。


認識很多台灣的和香港的,我自己是大陸的。

我自己從來不在談話里談政治問題,一般的台灣和香港的人也真的不會非要談這個,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其他方面都很合得來。

我覺得台灣人性格都很溫和有禮,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反正很合得來。

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就是和台灣人交流都用英語。

和大陸人則中文比較多。

和香港人,就會很奇怪地發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語言的問題,常常中英文句子混說,他們也是。


不能一概而論,不談政治大部分人還是能處得比較好。政治話題個人見解不同很正常。


人在外地就比較少 「你是香港人我是大陸人」 這種情況,畢竟大家都是異鄉客嘛。到底大家都是華人吧,人家老外看你都是黃皮膚的。


這個問題本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在國外的時間長的,大家彼此的認同感里,地域文化差異往往是被淡化的因素。

不同的政治立場也不是障礙。尊重別人的不同是在外多年反覆受到潛移默化的。

在海外時間短的話,那麼原住地的生活習性會更重些是正常不過。而移民和留學生的心態又會有差別。留學生更願意和不同地域族群交往。移民則同鄉互助更多些。


認識一個馬來西亞華人朋友,他跟我說,因為馬來華人常受到馬來不公正政治待遇,他們馬來華人對中國有某種微妙的心理期待,但是多次經驗,尤其是中國對於印尼華人被迫害的表現讓他們看到,這種期待是沒有結果的。另,他們似乎對於中國快速的發展有點小羨慕,對馬來感到一些灰心。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消息稱DHS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停止H1b身份六年後的延期(即使已經申請綠卡)?
如果中國很發達的話,還會有人想出國留學嗎?
一個程序員,有移民機會,要不要移?

TAG:美國 | 留學 | 移民 | 留學美國 | 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