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和國內用戶對於互聯網隱私的態度有哪些差異?


感覺美國網民對「隱私」的要求和標準還是更高一些的。。

美國網民對「隱私」更關心的是你這個公司有關於我的數據,你會拿它來做什麼,哪怕是你拿用戶的匿名數據來做一些大數據分析,都會有人覺得隱私被侵犯了。典型的例子美國有不少人提防 Google,他們可能會用Google搜索,但幾乎從不登陸Google賬戶,因為就是怕Google拿自己的數據去分析自己。再比如我在網上買了幾張機票以後,我手機上的Google Now 裡面就給我自動更新了行程單,Google對我什麼時候要去什麼地方一清二楚,我也是驚呆了。。但Google其實已經做的不錯了,聽說即使使用匿名數據都要得到批准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 Facebook 在美國網民的口碑里越來越 evil,很多用戶認為 Facebook 對用戶數據進行的分析過多了,而且還會通過app追蹤你的定位。(反正我是早就把facebook的app卸載了)。我有一次去開會,一個來自 Facebook 的妹子講了Facebook內部的一項技術,結果到了QA的時候下面就有人指著她的一張幻燈片問,這些數據里有多少是真正為用戶服務的有多少是你們用來盈利的? 場面非常尷尬。。

但至少美國正規點的公司還是有底線的,不敢把用戶SSN,手機號這種信息拿出去賣,不然即使不坐牢也要被告到破產。。

當然我國網民就不用擔心 Google 和 Facebook 這樣邪惡的公司啦~

然而更糟糕的是,我國網民對「隱私」的要求還停留在你別把我的信息拿去賣就算不錯了。知乎上那些 「百度一下,就被知道」 的例子還少么——百度了一個什麼關鍵詞,然後就接到相關推銷電話的。還有流傳甚廣的各種社工庫(比如開房信息,考生信息泄露什麼的)就更多了。。 我覺得這已經不是「隱私」 (privacy)的範疇而是「身份」 (identity)範疇了——當對方有了你姓名生日手機號身份證號這麼多的信息,已經可以冒充你了。想想就太可怕了。。

所以大家在網上發點什麼東西的時候,要三思啊。。


美國人多半覺得政府拿隱私不行,大公司拿隱私可以忍受。

中國人多半覺得大公司拿隱私不行,政府拿隱私可以忍受。

果然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區別。

這其實揭示了西方發達國家也不能解決保護人民群眾隱私的問題,「民主」體制同樣會泄密。


這是我今年進入美國之後5天內收到的騷擾電話………剩下的因為有朋友電話就不發出來了…

電話號碼用了6年、除了朋友之外、只在學校、銀行、Apple、Steam、AMC、United和Amazon填寫過我的電話號碼………

不要以為在美國、你的隱私就很值錢………

至於說態度、個人感覺沒啥區別、都很痛恨自己的隱私被泄露、在被泄露之後也都沒什麼辦法。


我覺得只要隱私數據不要拿去賣, 政府和企業拿我的隱私沒什麼大不了的, 奧巴馬不會因為知道我的電話而半夜騷擾我的,而馬雲也肯定不會因為知道我的支付寶而給我發紅包,所以我擔心什麼呢? 他們研究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我買東西更方便了不是? 怕自己的隱私被某個人看到? 那你醫療資料醫生還能看呢,對你沒有任何影響吧?


根本在於,美國用戶面臨泄密事件時有專門的集體訴訟,而中國消費者保護法把假一賠十都取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樓上的想法對自己的隱私安全還真是要求不高。


推薦閱讀:

關於爬蟲程序的合法性?
為什麼我瀏覽網頁後,別人知道我看了什麼,還知道我手機號碼,然後打電話給我推銷或讓我加盟。?
如何看待360在Steam綠光上被刷差評?
為什麼上傳過的圖片永遠無法刪除?
如何信任一款瀏覽器?換言之,當你訪問網銀時,瀏覽器如何保障不會搜集你的卡號、密碼?

TAG:美國互聯網 | 美國 | 互聯網隱私 |